1、1 2018 届宁波市高三第二次“十校联考”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 : “ 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 ” 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2.“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的一句评价性的话。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3.下列关于两汉“刺史”与“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汉武帝时设刺史 刺史最初主要监察地方政治 该制度削弱
3、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州 在东汉后期 演变为郡县之上的高一级地方机构 A. B. C. D. 4.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 商 业活动 5.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 ,却僭越礼制 ,想仿行天子的礼仪 ,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4、。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6.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珠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2 A.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 C.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 D.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 7.有史学家评论道: “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 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 中体西用 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 ” 此观点强调了 “ 中体西用 ” A.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符
5、合当时的国情 D.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 法 D.太平天国运动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9.“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诏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武昌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 A. B.
6、C. D. 10.19 世纪末美 国国民运动( Populist 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 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提出土地法、 “ 单税法 ” 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耕者有其田 11.右图是一张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图案。据此可知,当 时苏维埃政府 A.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斗争 B.重视 利用现代化的 融 资手段 进行 经济 建设 C.以发行股票为手段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D.借助发行股票有效地巩
7、固了红色政权 12.下 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A. B. C. D. 3 13.陇海铁路,原名陇秦豫海铁路,又名海兰铁路, 是 甘肃兰州 (甘肃简称“ 陇 ”)通往 江苏 连云港 (古称 海州 ,简称“ 海 ”)的铁路干线 ,是近代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下列重大 军事行动 跨越过这条铁路干线的 有 北伐战争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淮海战役 A. B. C. D. 14.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 1521 1544年间每年平均 1545 1560年间每年平均 黄
8、金 2900公斤 5500公斤 白银 30700公 斤 246000公斤 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15.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1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 这一专题 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
9、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丁:第二次工业 革命 使 德国 凭科技优势超越英国成为 世界 经济霸主 。 其中符合史实 、 说法正确的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7.罗斯福在签署国家工业复兴法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项法令 A.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 B.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 C.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 D.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 18.有学者在研究 20 世纪 30 年代欧洲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
10、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 材料中 称为“顶峰”的事件 A.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4 C.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D.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 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19.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 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20.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人们逐渐认识到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要性。下列会议中在上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A.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0 年全
11、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 C.1997 年中共十五 大 D.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21.经济特区之所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因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制体制,具体表现为 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 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 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A. B. C. D. 22.属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 前看报告内容的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A. B. C. D. 23.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
12、机面前,欧盟各国基于本国利益尽管提出了各项应对措施。但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 A.尚未建成集体决 策机制 B.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 C.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 D.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 24.有学者说“政治权力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符合该论述的是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25.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 A.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 B.使 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 5 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
13、衡 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 26.【加试题】 舜是儒家理想的圣王之一,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如果这一记载是准确的 ,那么以下对诸冯具体位置的有关历史考证,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山东诸城 有诸冯这一地名,史学名家范文澜与郭沫若都一致认为舜出生在该地。 河南濮阳 墨子记载舜“渔雷泽”,据东汉学者应劭考证雷泽在濮阳周边。 山西 一可能为永济市,该市又称诸冯,该地也有雷泽;二可能在垣曲,该地有诸冯山,其附 近有诸冯村;三可能在洪洞县,其有诸冯村。 A.最可信,因为有地名与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的双重证据 B.最可信,墨子为第一手史料,且东汉学者距舜的时代最近 C.处有较多遗迹,说明其作为舜出生地的可能性大于
14、和处 D.考证各地诸冯之名的起源是论证舜出生地的重要环节 27.【加试题】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孔子 老子 马丁 路德 孟德斯鸠 A. B. C. D. 28.【加试题】 瀛环志略中记载:“(某国)都城设有公会所,内分两所 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 ”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
15、可能是 A.近代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 B.近代法国的共和制 及国民公会制 C.近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及参众两院制 D.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及联邦、帝国两院制 29.【加试题】 埃及金字塔不仅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建造金字塔,这些金字塔是他们权力的象征 B.公元前 27 年,法老昭塞尔的“阶梯 形 金字塔”,是从马斯塔巴向金字塔转型的标志 C.吉萨金字塔建筑群三大金字塔呈斜线排列,既错落有致,又遥相呼应。 D.胡夫金字塔结构最复杂,塔身是等腰三角形,四个斜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0.【加试题】 皖南 古村
16、落在 2000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得以遴选的标准为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杰作 为已消逝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见证 作为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了某个重要阶段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A. B. C. D. 6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分) 31.“一带一路”打开了中国人的筑梦空间,“海上新丝路”连通了浙江人的世界梦。 从唐中后期始,以上 林湖为起点,一条由明州通向海外的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开始形成。 材料一 北宋宣和五年( 1123 年),宁波工匠曾奉宋徽宗旨意,建 成 了两艘神舟 ,与六艘客舟一起从镇海起碇出使高丽。 徐
17、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称“客舟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可载二千栗”。而神舟的长、阔、高、大、人数及器用什物,“皆三倍於客舟也”;在海上航行时:“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 鷁 首,屈服蛟螭,所以晕赫皇华,震慑夷狄,超冠今古” 。书中还明确提到,神舟航行时使用了指南浮针。这是目前世界上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 记录之一。 温度是否达到 1200 1300,这是原始瓷能否成为成熟期的瓷器的重要因素。但隋唐时期所有的窑都是馒头窑、四方窑,温度难以提高有一位窑工师傅苦苦钻研,设计出龙窑温度比馒头窑提高了 200 多摄氏度。烧制出的瓷器更显纯洁。明州上林湖成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首
18、。 黄立轩筑梦大海 材料二 唐宋时期 部分著名窑址分布图 材料三 1523 年,宁波发生了“争贡之乱” 永乐初,日本接受明朝封赐,贡市通好。日人来中国进贡,赏赐甚多,且兼营贸易,有利可图,故争 充贡使。嘉靖二年 (1523 年 ),日本诸道争贡,日左京兆所派的宗设与右京兆所派的瑞佐及 宋素卿 互争到期之先后,并在宴席上因坐位之高下而大起冲突。宋素卿 贿赂市舶太监,偏袒瑞佐 等,宗设不平,两派遂起仇杀。太监又阴助瑞佐,授之7 兵器,而宗设之众较强,拒杀不已,遂毁嘉宾堂,劫东库,追杀瑞佐等至绍兴。宗设沿途杀掠至西覆山洋,杀明都指挥千户、百户等数人,浙中大震。明廷大为震怒,乃决然罢 市舶 ,禁止与日
19、通商。 根据黄立轩筑梦大海整理 据材料一、二概括 “ 以上林湖为起点,一条由明州通向海外的著名 的海上陶瓷之路形成 ” 的有利条件。( 4 分) 写出材料二图中上林湖越窑、唐朝 时所产白瓷“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的 瓷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瓷窑的序号。( 3 分) 材料三反映了明朝 推行什么 对外贸易 体制 ?( 1 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这一体制 的 内涵,并指出其实质。 ( 2 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
20、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 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 1982 年 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 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 据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等整理
2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 ( 3 分) 并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3 分) ( 2) 全国人大正式 通过 “ 一国两制 ” 构想 是在哪一年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邓小平提出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国内意义。( 4 分) 33.【加试题】 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8 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
22、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1)材料出自 哪年发表的 哪部作品 ? 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哪一部分? 写出 马克思主义的另两大组成 部分及标志性的作品( 6 分) 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毛泽东对这些理论成果各有什么重大突破?( 4 分) 34.【加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
23、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 巴达 造成的恐惧”。 一一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 1900 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 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 对世界的控制。有时 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 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 (4 分 ) (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00 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