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127052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 一、古代诗歌鉴赏选择专项练 1(2018龙岩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11 分) 平 凉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 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 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 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 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

2、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 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 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 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E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 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 解析:选 CE C 项,描绘的是明朝军队作战的情景。陕西为古秦地,诗中“秦 兵”指明朝的军队;E 项,视线由远及近。(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思想内

3、容的能力。“欲投万里封侯笔”一句从班超投 笔从戎的典故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愧我谈经鬓有华”一句中“愧”“鬓有 华”则表达出诗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壮志难酬的遗憾。 答案:“欲投万里封侯笔”,引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出作者愿意效法 班超,在保卫祖国的征战中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3 分)“愧我谈经鬓有华”, 诗人感到惭愧的是,大半生只空谈治国济民的经术,如今已两鬓斑白,表达出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壮志难酬的遗憾。(3 分) 2(2018马鞍山模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

4、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第一首诗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 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 B第一首诗后两句借儿童问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描 摹出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 C第二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诗的续篇,诗人回到家乡以后,耳闻目睹家乡人事 的种种变化,感慨少小时的玩伴中有不少再也见不着面了。 D第二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故居门前镜湖水没有什么改变,实际上想要表达 这样一种感慨: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

5、样子,变化太大了。 E两首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多,如“少小、老大、近来、旧时”等,这些 词语的运用使读者产生了在时空中穿越的感觉,令人迷惘。 解析:选 BE B 项,“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与诗文 不符。E 项,“令人迷惘”错,这些词主要营造了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 气氛。(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6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内容的能力。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表达了归 家的欣慰,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则表达了一种不被儿童认 识的伤感。第二首,“近来人事半消磨”表达了诗

6、人物是人非的感慨。 答案:第一首诗的情感:初回家乡的欣慰和老大体衰的感伤。(1 分,意思对即 可得分)原因:欣慰于久别回乡,又闻乡音;伤感于离家太久,家乡后辈以我为 “客”。(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二首诗的情感:物是人非的感伤。(1 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原因:回到家乡后,耳闻目睹了家乡的“人事消磨”,物是人 非。(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2018抚顺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 分) 新晴山月 文 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 疏月:稀疏的月光。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

7、,即纺织娘。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的“月”字,第一句写月光的神,第二句写月光的 形,两句仅十个字,但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 B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 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 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 景。 D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 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E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

8、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 虫唱、荷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解析:选 AC A 项,第一句非常细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林中见到的月光 透过高大的松树枝叶只露出几缕的美景,表现了松树枝叶的浓密,漏下的月光 的疏淡;第二句描绘了照在松树上的月光,将婆娑的树影投落到地上,勾画了 一幅斑驳的水墨青松图。这两句诗,都是写月,但第一句写月光的形,第二句 写月光的神。C 项,是拟人的手法。(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

9、以诗 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荷卷、 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 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首联和颈联借助“高松”“月影”“荷”“果”等意 象,表达了作者愉悦之情;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 的喜爱之情。 答案:诗歌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或醉心山水的淡泊情怀)。 (2 分)寓情于景,(1 分)首联和颈联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高松、 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1 分)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1 分) 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1 分)(如果有其他合理

10、答案,可酌情 给分) 4(2018邵阳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 悰:欢乐,乐趣。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 故俗称为“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 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 了全

11、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 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 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 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解析:选 CD C 项,“情景交融”错,此两句没有写景。D 项,这两句并非诗 人与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假设,是虚写。(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 项得 5 分)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 感有何不同?(6 分) 解析

1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比较 鉴赏两诗情感的不同。本诗从“零落”“萧条”“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等词句表达了友人离去后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落寞伤感之情。而王勃的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除了表达惜别伤感之情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 还表现出旷达的情怀。 答案: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 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 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情怀。(每点 3 分) 5(2018长白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 分) 如梦令春景 秦

13、 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注】 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 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红溜:形容花朵 娇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 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 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 得诗歌

14、境界一转,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诗人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 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 工丽含蓄。 解析:选 CD C 项,“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错, 此处词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借以表达词人的悲苦和 思念。D 项,“比喻”错,应为“拟人”,一个“瘦”字,把绿杨拟人化。(答 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

15、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点明手法,再结 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前两句描写了自然春光之美好,乐景衬哀情,反衬了怀 人之情。“玉笙寒”“吹彻”显然是化用了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 一句,抒发悲苦和思念。“依旧,依旧”,运用反复的修辞,表达悠悠不尽的 愁思。一个“瘦”字,赋予绿杨人的神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答案:以乐景衬哀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词 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化用。词人化用 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 闷,借以表达词人的

16、悲苦和思念。拟人。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 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 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反复。“依旧”一词,反复运用, 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词人忧思情怀不尽。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6 分,每种手法及准确分析 2 分,答对三种即可得满分。只有手法,没有分析 不给分) 6(2018江淮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 分) 归王官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 王官,

17、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 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 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 车,达官贵人的车。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 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 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 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

18、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 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 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 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解析:选 BD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内容、情感、形象和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B 项,“恋吾庐”表明了诗人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适、轻松自得, 但又饱含着一种愤慨。因此“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错误。D 项,“后 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

19、,从“鹤疏”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 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辞官。(选对一个得 2 分,选对两个得 5 分) (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新燕啄春泥”的异同。(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情感、形象、表达技巧等的能力。本题是比较鉴 赏题,可从意象意境、情感及表达技巧上分析两句诗的异同。从所描写的意象 可概括出两诗句的相同之处。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 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由此可知, 两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 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但本诗通过表

20、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 后的快乐之情。从所用手法上看,本诗颈联动静结合,而白诗都是动态描写。 答案:相同点: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 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 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 情。(2 分) 不同点: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 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2 分)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 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 景色的喜爱。(2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专项

21、练 1(2018南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11 分) 【双调】水仙子咏竹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渭川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文湖州 是个知音。春日临风醉,秋霄对月吟,舞闲阶碎影筛金。 【注】 文湖州:宋代著名画家文同,字与可,操韵高洁,以善画竹而闻名, 曾为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 (1)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头两句着眼竹的颜色、竹节,写出了竹常年翠绿、耐寒不变、直节直心的特 性。 B渭川即渭河,古渭河流域以盛产竹子著称。“清吟”,指竹在风雨中的摇曳 之声。 C“花开时有凤寻,文湖州是个知音”,写竹吸引文士、灵禽,突出竹的

22、孤芳 自赏。 D“春日临风醉,秋霄对月吟”两句,写出了竹在不同节令、时段的娇美舞姿。 E“碎影”指诗人映在庭阶的身影;“筛金”指月光经过竹枝筛遮而形成的光 辉。 解析:选 CE C 项,“突出竹的孤芳自赏”错,应是表现竹的高洁气质;E 项, “碎影”应是竹子映在庭阶的影子。(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2)这首元曲的思想感情较为丰富,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首两句抓住竹的“贞姿”“直节” 分析诗人情感,中间三句抓住竹的“清吟”分析诗人情感,结尾三句抓住竹优 美的舞姿分析诗人情感。 答案:写竹的“贞姿”和“直节”,抒发了对坚贞、正直品格的仰慕

23、;写竹的 “清吟”,吸引文士、灵禽,表达了对高洁气质的赏识;写竹优美的舞姿,表 达了作者对竹深深的喜爱。(每点 2 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 遣悲怀 元 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 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 士。 (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

24、国 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B“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 以总结首联内容。 C中间两联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 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D尾联中的“复”字,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最后两句,出语虽然慷慨, 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E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解析:选 BD B 项,“总结首联内容”有误,应为“用以领起中间四句”;D 项,“出语虽然慷慨”错误,应为“出语虽然平和”。 (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答案:诗

25、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 (2 分)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 (2 分)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 好品德。(2 分) 3(2018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题。(11 分) 牡 丹 薛 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 之中。

26、B颔联中“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人花之恋 抹上梦幻的色彩。 C颔联“武陵期”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 饶有兴致。 D颈联以“馨香”“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 E尾联回到现实,写作者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 情。 解析:选 AE (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A 项,“从去年与牡丹的相 聚落笔”错,应是“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笔”。E 项,只想在那花栏边,安 置下枕席,并没安放。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

27、答本题,从每一联切入,抓住关 键词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首联,“怨别离”一词表达了诗人与牡丹别离的愁 怨;颔联,运用“武陵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牡丹不期而遇的喜悦;颈联, “不语”“彼此知”等词表达了诗人与牡丹的相知之情;尾联,“只欲栏边安 枕席”“说相思”则表达了诗人与牡丹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 答案:久别不见的愁怨之情。去春牡丹凋零之时,诗人泪湿红笺诉离情。不期 而遇的喜悦之情。诗人在失望中与牡丹不期而遇,更感重逢的喜悦。心有灵犀 的相知之情。人花相顾无言,但彼此心心相印。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希望能 陪伴在牡丹的身边,互诉相思之情。(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8、)(2)题。(11 分)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 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 带的大好山水。 (1)下列是对本诗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 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用东风送我经过楚城,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B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 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

29、句。 C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乡,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 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 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E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 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解析:选 AC A 项,“东风送我经过楚城”错,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 归去。C 项,“连年累月,无心翻书”理解错误,颈联中“动”意为“动不动” ,“书”指书信,正确理解是: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 (2)“蝴蝶

30、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有人评价这两句诗为:以景传情, 仅十四个字,却写得极有层次。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示例一)这一联上句巧用梦境,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郁结成梦,梦已 回故园,(2 分)然而毕竟像庄周梦蝶那样虚幻而短暂;(1 分)下句写夜深人静, 月光如水,子规啼唤,(2 分)更加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1 分) (示例二)这一联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 规啼唤,愁上加愁。(2 分)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 “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 “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2 分)构成一

31、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 氛,令人触目伤怀。(2 分) 5(2018东北三省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 分)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 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 “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

32、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 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 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E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 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选 CE (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C 项,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 严格要求。E 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是该类诗

33、歌的主要手法。解答本题,可从物的特征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前两句写荷的 生长环境和“艳”“鲜”,中间六句写荷花的“花”“叶”“色”“香”,绝 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最后两句中,“结根未得所”一句表达自己空 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而心生感慨。“愿托华池边”一句表达 自己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的重用。 答案: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 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 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 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 慨。对

34、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 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每点 2 分,其中思 想感情和结合诗歌分析各 1 分) 6(2018广元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 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 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 1185 年)前后,约为 45 岁,贬官为民,闲 居带湖。 (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

35、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 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 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 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E本词语言平淡,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解析:选 AC A 项,“声色形神兼绘”错,没有描绘色彩。C 项,“动物猖獗, 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错,不能安然入睡的原因应是忧虑国事。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

36、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 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及情感的能力。第一问,从“饥鼠”“蝙蝠” “风雨”“窗纸”等意象可概括出萧瑟破败的意境。从上片描写居住环境的文 字里可理解作者凄凉孤寂之感,而下片“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一句 与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有相似情感表达,诗人有一颗不泯的报国之心。 答案: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 (2 分)抒发了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 的辛酸;(2 分)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 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2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语言专项练 1阅

37、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 分)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 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斗横斜,耳 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内容,与尾 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

38、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 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E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解析:选 AB A 项“属于古体诗的一种”错,律诗是近体诗。B 项,应该是 “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2)请结合全诗赏析首联的作用。(6 分) 答案:点题。出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内容,对句点明“野泊”的原因。奠 定全诗情感基调。出句一个“乱”字已显出诗人对荒乱时世的感慨,对句中的 “逋逃”则传出漂泊无家的愤激之情。统领全诗,引出颔联和颈联,呼应尾联。 颔

39、联紧承首联出句,进一步写望月所见所闻;颈联则紧承对句,抒发怀归之情; 尾联所写的兵荒马乱的情景正与首联“乱”字遥相呼应。(每点 2 分) 2(2018山东实验中学三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 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注】 蓬莱:即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唐 代宫城位于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阁道: 谓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 (1)下列对这首

40、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 “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 历史色彩浓厚,时空感均因之而增强。 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 了春天,“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 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 义的活动,并非是为了赏玩景物。 E这首应制诗不落窠臼,构图上阔大美好,为那个繁盛的时代写下了一曲颂歌, 也流露出诗人不受重用的伤感。 解析:选 CE

41、C 项,“花”字不能体现凄清的气氛,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 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染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E 项,这 首应制诗是歌功颂德之作,结尾两句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但诗中描绘的景 象饱满生动,可以让后人窥见大唐盛世一景。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 分) 答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雨中春树、人家和高大的凤阙,烘 托渲染了一种祥瑞的气氛,表达对盛唐热爱赞叹之情;衬托,春雨之下的春树、 人家和宫阙互相映衬,更显出帝都的阔大、壮观和昌盛;呼应题目“雨中春望” ,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做铺垫。对仗工整,“云里帝城” 与“雨

42、里春树”相对,点明了春雨天气;“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写出 了皇城与百姓房屋都处于春雨的润泽中,表现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每 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3(2018成都诊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11 分) 万里桥江上习射 陆 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注】 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 水战。胡床:交椅,最初从域外传入。欃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 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笴,箭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

43、,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 阔的气势。 B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 闲适和愉悦。 C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 远处可闻。 D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 得意猖狂。 E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 健的诗风。 解析:选 BD B 项,“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情感理解不当;D 项,“警 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与诗中表达的意思不吻合。 (2)本诗尾联好在哪

44、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手法及情感入手分析。 尾联的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谁也不能断定无作为。他年有遇,我 也能像鲁仲连那样一箭下百城。从形式上看,尾联自问自答;从运用手法上看, “一笴”“下百城”等词运用夸张与想象,壮怀激烈,气势磅礴。显示了陆诗 豪迈雄健的风格。 答案:尾联自问自答,以豪壮之语作结,呈现出豪迈雄健的风格。以“一笴” “下百城”的夸张与想象表达志向,具有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希望建功立业、 收复中原的执着追求,有昂扬之气。(答出一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如从其他 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45、完成(1)(2)题。(11 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 四垂天:天幕从四面下垂。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尊:同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 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B“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拍”字形象地描绘出春水不断拍打着 堤岸的情形,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表现了春水的生命力。 C“白发戴花君莫笑”中“白发”泛指老人。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

46、到可笑, 也不怕别人见怪,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 D“六幺催拍盏频传”一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 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E“人生何处似尊前”一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 郁闷和不平。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解析:选 BC B 项,“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错,应该是春水的 “动”与天幕的“静”相互映衬。C 项,“白发泛指老人”错,应该是词 人自指;“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错,应该是表现词人狂放 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2)有人认为“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语不当,应该用“荡”字才 符合实际情形。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

47、理解。(6 分) 答案:“出”字用得好。“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又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2 分)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 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 (2 分)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机。而“荡”则无此丰富 的意蕴。(2 分) 5(2018湖北省七市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 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几度:几年。翻:反而。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选项中

4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 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 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 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 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 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

49、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解析:选 BE (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B 项,“诧异、自责的神态” 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E 项,“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 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 写惜别”。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分析“寒”和“暗”字的表达效 果,首先答出两字的表面意思,然后分析两字对抒发诗人情感和营造意境等方 面的表达效果。 答案:“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 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 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倍感凄暗;“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 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 的浮游不定。(每点 2 分) 6阅读下面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