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1、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 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但由于重视不够,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 践活动的开展,因此课堂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在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我力争减少一 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 1、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 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设计的最基本的差异:它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而组织的,使品德 与社会的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拓展和整合的过程,
2、而不再是以德目或社会学 科知识点来裁剪社会生活。 教材的设计思路:由近及远、由点及面,逐步扩展儿童的生活空间视野;以社会生活 的主要因素为主题,随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以认识社会、适应社 会、参与社会为目标,展开每一主题的学习过程,使知、情、意、行相统一,并指向学生 社会性与品德的发展。 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模式 作为一种核心课程的设计特色,还在于它不受学科界限的限制。该教材以社会生活为 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相关学科 或领域的教学。这种跨学科的编写模式,既可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又可以为 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
3、基础。 3、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 教材各个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 、 “学习重点” 、 “学习内容” 、 “学习活动” 、 “单 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六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提示内容,点名单元主题。为增进学习兴趣, 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儿童歌曲或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 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 ,明确将要学到 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课文中设计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活动或展示模块: *聪明谷(知识、方法
4、) *故事会(故事及分享) *风景线(社会面貌或风貌) *光荣榜(值得学习的榜样) *心情园(情绪体验) *评议角(澄清道德是非) *体验园(角色扮演、经验分享)*活动角(动手操作、实践参与)*小统计、小调查 (社会性的方法) *展示台(实践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 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评价: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检验、 口头报告、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等,重在发展性评价。 4、采用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 5、采用艺术性的表现
5、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6、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 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主要包括:调查和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技能、解读图片、数据资料 (统计图)的方法和技能、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和技能、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社会参 与(交流、讨论、协商)的方法和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的 重要任务。 三、教材的内容编排 1、教材内容的选择 教材内容的选择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主线与基调,力图为学生还原 一种完整的社会图景,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为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作好准备。 2、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充分的
6、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教材将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组织体验活动或探究活动的指导书,不同特点的学 生进行有差异的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依据,使学习活动扩展到课外或学生感兴趣领域的指南。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 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我在备课过程中, 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 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我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
7、学生情感、态度、价值 观、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把现成的 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关 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 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 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 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
8、会。 3、改变评价方式。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 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而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 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 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4、重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力求正确对待由不同情况造成的学生个别差异。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 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 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所以, 在教学中对上课不认真听课,思想老开小差,考试成
9、绩不合格的学生做到了严格要求不放 松;对基础较差的做到有的放失的耐心补偿。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后进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 引导他们“发声” ,并及时给与肯 定。从而努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自己独立思考、 听讲认真、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中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月 10 日2 月 16 日 始业教育 社区的公共设施(1 课时) 2 2 月 17 日2 月 23 日 社区的公共设施(1 课时) 和睦相处(1 课时) 3 2 月 24 日3 月 2 日 和睦相处(1 课时)精彩的社区生活(1
10、课时) 4 3 月 3 日3 月 9 日 精彩的社区生活(1 课时) 机动 5 3 月 10 日3 月 16 日 城乡巨变(2 课时) 6 3 月 17 日3 月 23 日 腾飞的翅膀(2 课时) 7 3 月 24 日3 月 30 日 交通连四方(2 课时) ) 8 3 月 31 日4 月 6 日 4 月 57 日,清明节放假 服务在身边(1课时) 9 4 月 7 日4 月 13 日 服务在身边(1 课时) 机动 10 4 月 14 日4 月 20 日 56 个民族是一家(2 课时) 11 4 月 21 日4 月 27 日 56 个民族是一家(1 课时) 期中考试 12 4 月 28 日5 月
11、 4 日 5 月 13 日,劳动节放假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1 课时) 13 5 月 5 日5 月 11 日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1 课时) 机动 14 5 月 12 日5 月 18 日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2 课时) 15 5 月 19 日5 月 25 日 世界之窗(2 课时) 16 5 月 26 日6 月 1 日 5 月 31 日6 月 2 日,端午节放假 机动 17 6 月 2 日6 月 8 日 节日大观(2 课时) 18 6 月 9 日6 月 15 日 多彩服饰(2 课时) 19 6 月 16 日6 月 22 日 期末复习 20 6 月 23 日6 月 29 日 期末考试 21 6 月 30 日7 月 6 日 学期结束工作,7 月 7 日暑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