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1、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与国民收入提高不成比例。 国家经济发展与全体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多年来, 国家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大多用在投资上,以致各地政府过于 追求政绩、投资过热,民生问题的解决与之不相称。特别是 环境污染和公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如山西黑砖窑事件 的发生。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快容易体现,目前我国 GDP 总量 已达世界第四,今年还将有一个大增长,中央一再提出由投 资、出口带动向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防止投资过 热,但效果甚微。一个重要症结,就是没能科学地考量各地 官员的政绩,目前,一些地方的发展依赖性大,经济发展存 在一定风险。各地政府应做到
2、既关心国运,又关心民生,既 关注量的增加,更关心质的提高。这个质体现在民生改善、 社会建设以及提高干部群众的工资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 性收入上。 2、政府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定位与腐败现象令人关注。 不少干部群众认为,当前结构性的腐败中,政府与民争利是 一个问题。政府的职能体现在公益性、服务型,转变政府职 能的理念已提出多年,但有的政府部门受利益的驱动,为了 本部门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如一些省市 城市的拆迁,动用国家机器、专政工具,表面上严格执法,实 则损害了党和国家形象。政府权力疏于监督,干部人事方面 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也很严重。一些地方干部选拔 任用程序不规范、不
3、透明,有些消极腐败现象从潜规则变成 了显规则。关于权力监督的问题理论上虽有突破,但实践中 难以操作或疏于执行。党内唯书、唯上、唯官现象依然严重, 一些领导不能真正采纳基层干部的意见。对于官员个人腐败, 人人痛恨,但对于公共权力腐败,却缺少制约和监督的力度。 3、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人关心的热门话题。环境污染 严重,近年来已超出环保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人民群众从 对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工业噪音、工业污水的排放等事件 中意识到高排放、高污染的危害,对喝不上干净水、呼吸不 到新鲜空气、吃不上放心食物忧心忡忡。干部群众热烈拥护 中央环保节能减排政策举措,反映了民心所向、国运所系。 目前环保部门面临一系
4、列新的问题与困难。一些职能部门工 作消极,主管部门多,相互扯皮,权责不清,难以发挥整体功 能和作用。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在招商 引资、经济发展方面规划多、措施实,在环境保护方面却说 的多,做的少,大多是到环境问题严重爆发时才亡羊补牢。 不少干部群众呼吁,一方面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一方面对 限制生态开发的地区应给予生态补偿。 4、国有制企业(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下岗职 工(包括提前离退休职工、工龄买断职工)社保、医疗保险问 题积重难返。这些企业职工在原来工作时候国家没有实行社 保、医保政策,现在单位不存在了,有的即使存在,也无力支 付其相应资金,目前难以进社保和医保的笼
5、子,许多职工本 人也无钱支付。这类人群目前怎样享受医保和社保的政策, 享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凡 工业城市下岗职工较多的单位对此一筹莫展,成为一大难题。 5、城市基层社区的职责与权力严重不符。一些基层社区 居委会办公场所条件不好、设施不齐、甚至有的无办公场所。 有的地处城区的社区居委会,面临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的影 响,办公场所一再迁移,有的居委会经费过少(一年 5 万元) 既要用来发放工资,还要处理日常事务,却承担计划生育、 安全检查、安排就业、医保社保、民事协调和孤寡老人、五保 户的生活、治病和丧葬等大量事务,责任重,职权弱,难以发 挥建设和谐社区的核心基础作用。一
6、些地区重视新农村中的 村级组织建设,却忽视了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建设,长期下去, 一些社区机构职能弱化、工作条件较差,制约了城市管理职 能发挥,也影响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6、教育与就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十七大提出学有所 教、劳有所得。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教 育产业化现象以及收费过多过杂,群众普遍对子女教育支付 能力不足、经济收入承受不起。大学毕业的就业也十分困难, 就业率低下,有的高校统计的就业率不够真实。就业过程中, 单位招聘录用程序不规范,有的单位录用中只认关系和金钱。 目前群众认为送子女读大学,反而找不到工作,思想道德却 退化了,不如不去读,致使社会上和广大学子中出现
7、一种新 的“ 读书 无用 ”思潮。 7、民生和衣食住行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住房、就 医等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后,房价却越来越高,工薪阶层买 商品房有困难,有的权力部门领导干部却一人占有多套房。 政府为了支持房产开发、强行征地拆迁,失地居民和农民补 助太少,不足买房。廉租房又供不应求,还有以建廉租房为 名,征地拆迁后,又转包给房产开发商,名为廉租房,实际价 格与商品房价格一样,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就医问题依然严 重,药品生产价格虚高、不透明,医药代理实为变相行贿,医 生拿回扣开高价药、重复开药、开无用药现象普遍,使群众 看不起病,不敢到大医院看病,社区医务室建设喊的多,落 实少。 希望解决的思想
8、理论问题: 1、激发动力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 实践证明,参学主体的积极性是保证完成培训任务和提 高培训质量首要问题。所谓学习积极性,就是学员为完成学 习任务的努力程度,是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 习有积极性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或精神面貌。当前, 在干部学习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不 是很高,一些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为什么 学” 的 问题 似清非清,表 现在对理论学习“ 冷漠”,缺乏内在的 动力,这不但直接影响到党校教育的效果,而且还导致学习 效果差。要使这一问题根本好转,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 的变化,多层次、多方位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满足参学
9、 者的内在需求,充分调动参学者的积极性。具体要在三个方 面下功夫: 一是必须在纠正不良学风上下功夫。目前,学风不良的主 要表现是“不学、浅学、空学、歪学、假学、死学” 。“不学”就是 缺少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忱,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浅学” 就 是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下 功夫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空学” 就是理论与实 际脱节,不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纸上谈兵;“歪学” 就是断章 取义,各取所需,曲解科学理论和上级精神;“假学” 就是摆样 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死学” 就是只唯 书不唯 实,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以上表 现反
10、映了干部学习培训中的“无所谓” 、“差不多”、 “怕吃苦”等不良 思想倾向,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和约束监督机制, 把学习作为干部考察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领导述职时 要“ 述学 ”,群众 评议时 要“评学”,组织 考核干部时要“ 考学”, 逐步形成端正学风的科学机制,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二是必须在端正学习动机上下功夫。领导干部学习不是做 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给自己装潢门面,更不是为了寻章摘 句,显示知识渊博,而是为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 观世界,为着丰富自己和做好工作,为着解决前进中遇到的 矛盾和问题,以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最终目的是用科
11、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素质能力,做 好领导工作。有了这样的学习动机,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 把学习培训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 求。 三是必须在完善学习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管理出效益,管 理出动力。因此,必须严格干部的岗前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 培训制度,把干部学习培训与提拔使用挂钩,在干部选拔、 人才使用等方面充分体现量才录用、择优选拔,使参加学习 培训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实现“要我学” 向 “我要学” 的 转变;建立抓落 实的组织考核工作机制和 监督机 制,完善调训制度,强化学中监管,使受训学员“进得来” 、“留 得住”、 “学得好 ”;同时,严格党校理论学习的考核制度
12、,把学 习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干部 的重要内容;教学管理要体现特殊性,如试行学分制等,充分 运用奖惩机制,激发积极的学习行为。 二、创新内容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 创新是干部参加党校学习培训的活力所在。创新内容的 主要办法是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布局,这实际上是一个 对培训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内容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定位 的问题。 首先,定位要准。学员需要什么,这始终是困扰各级干 部培训机构甚至各类教育机构的大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各类 培训机构应提供什么和“市场分工” 。党校要下决心剥离那些 与新形势、新目标不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剥离那些属于学历 教育、一般技能、时事新闻的内
13、容,立足“精品专卖” ,突出特 色,注重实效。重点包含“理论基础” 、“世界眼光”、 “战略思维” 和“ 党性修养” 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次,定位要新。要巩固党校理论阵地的优势地位,就 要在不断创新中把握前沿理论,占据理论传播的制高点,探 讨、解答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理论问题。一方面,着眼于体 现当代世界经济、法制、科技、军事、思潮等前沿问题的教学; 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的 教学;着眼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知识、新技能、 新本领的教学,从根本上促进干部队伍执政能力的提高。另 一方面,把教学内容定位在回答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 焦点问题,定位在关注党和国家
14、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 前瞻性问题上。党员干部对理论培训“冷漠” 的主要原因是需 要不能得到满足,满足学习需要最好的途径就是研究与回答 人们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 用简洁的修辞表达复杂的关系,用人们熟悉的事例论证不熟 悉的规律,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理论的熏陶、智慧的 启迪、知识的积累,这样就会增强理论学习的魅力,才能征 服人心、塑造灵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党的理论学习之 树常开常青。 再次,定位要实。与单纯的知识课不同,党校的课程重 在分析、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 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干部群众 在新形势下需要什
15、么,想知道什么,通过来党校学习需要解 决什么问题,然后选取那些与实际联系紧密实用的东西作为 培训内容,使学习理论知识与培训业务技能相结合、传授实 用技术与明确政策任务相结合,用丰富实效的培训内容激发 干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最后,定位要活。要贴近实际、贴近对象。一要通俗化。 把科学的理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强调对理论精 髓实质和重要学术观点的把握。二要具体化。注重以事说理, 以理通事,通过阐述观点、介绍经验、分析问题等直观形式,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三要形象化。体现“理论、知识、能力、 党性”的素 质要求和清新朴 实、生动活泼、形象鲜活的原则, 使人感到可听可信、入脑入耳,学有所获。
16、三、改进方法解决好“怎样学”的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参训学员实践经验丰富,也有较好的理论 基础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党校讲课要有科研含量,有 一定深度和新意,能给学员以思路与启发,要坚持以师为本, 通过教师的高水平授课、理论功底、育人热情和知识能量来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学中要大力推广研究式教学、互动 式教学、参观调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电化教学、学员论 坛等方法。同时,我们认为学员要真正取得学习成效,不能 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 习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因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按照“学以致用、用以促 学、学用相长”的要求
17、, 坚持“ 学”与“用 ”的统一,以改革发展 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运用为目的 和动力,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在整个学习 过程之中。具体要把握下面三点: 一要在学习前提出问题。要求学员带上问题学,在入校 时,以文字形式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带来本地区、本部门 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自己上党校最希望解决的 思想理论问题,使学习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要在学习中研究问题。在学习中找到理论精神与科学 依据,领会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提出符合政策 理论要求的思路与办法等等,避免学习无功而返,提高学习 的有效性。 三要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研究问
18、题的基础 上要求学员各自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意见、对策或措施。 通过学习培训,切实从世界观这个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思想 方法这个枢纽上解决问题,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 上解决问题。 对我市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 在资源型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可遵循的理论主要有产 业结构理论和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静态产业结构理论从比较 优势方面认为资源禀赋决定产业结构安排,经济区域主体应 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本或是资源)进行分工, 从而在全局上可获得总效益的提高,所以,只有比较优势发 生变动时产业结构才可能有所调整;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是一种“自我深化 ”的锁定过程, 结构性安排决定了 未来
19、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内生的,它无法超 越制度可能性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资源型城市经 济发展的“ 制度可能性 边界” 就是对其所 拥有资源的最大限度 的开发和利用。 1、加强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支持。制定科学的地方产业 政策和制度框架。研究制定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适应当地 发展实际的矿产资源发展规划,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 现代化、集团化、多元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 展道路。同时,按照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企业 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延长 产业链,加大资源附属产业的开发利用,在城市工业化进程 中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2、积
20、极发挥金融 宏观引导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信贷 投入机制。在宏观调控层面,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不断 加大对生物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使用,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效率。 在监管层面,重点控制金融机构由于短期利益的诱惑而支持 那些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确保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在微观层面上保持一致。在经营层面, 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资源综合开发项目,按照替代性发 展延长生命周期的产业开发思路,科学制定自身发展战略。 3、推进筹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拓展能源融资渠道,根据 当地资金来源比较充裕的现状,可由政府牵头设立能源开发 基金和能源风险投资基金,合理有序地吸收民间资本和社会 闲散资金进入能源 行业,这不仅有利于能源产业资本的快速 扩张,同时还可以实现储蓄资本化,利用金融手段规避和分 散能源开发中的金融风险。同时,要大力开拓资本市场,拓 宽能源工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尝试引入筹资转贷、融资租赁、 债务重组和收益信托等金融新产品,积极探索和推广能源资 产 证券化业务。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 债券筹集资金,引导 和帮助一些大型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企 业的融资需求,努力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