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序言 本专题突出讲解我国通过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中共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期间,有过成功的探索,也有过如文革等重大的失误。改革 开放时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突出在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专题突出 “探索”二字。 第一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 1、过渡时期经济的恢复措施及成效; 2、三大改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失误、曲折与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
2、民 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背景 (1)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政权的巩固。 (2)经济基础:国民经济的恢复。 恢复经济的措施: 土地改革运动促进农村经济恢复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促进国营企业迅速发展和城市经济的恢复。 其它经济恢复措施的实施。 经济恢复的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3)重要力量:国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人民政权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从而为社会主 义改造打下了基础。 (4)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在国家中地位的确立和提高。 2.指导方针:1953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 时期总路线。 内容
3、: “一化三改造”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相结合;突出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一化三改造”的关系:工业化是三大改造的前提和基础;三大改造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3、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7 年 (2)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工业化的成就 表现: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一些中国过去没有的重要工 业部门; B、建立起飞机制
4、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部门; C、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建成投产,一些重要 重工业部门建立起来。 笔记和备注区域 原因: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 工人、技术人员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 C 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D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奠定了基础 E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借鉴苏联的经验(苏联的支持与援助 (4)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三大改造 (1)措施 农业参加合作社 三大改造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5、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2)结果 到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 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 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5、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1)基础的奠定: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取得和平的环境。 经济上,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2)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 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济上:第一个五年计划 政治上:1954 年宪法 (3)
6、主要途径:三大改造。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1、 论十大关系 (1)发表: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 告。 (2)背景: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3)内容: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 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意义: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 (1)召开:19
7、56 年 9 月 (2)背景: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 笔记和备注区域 三大改造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创造了农村互 助合作组、初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到社会主 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引导手工业 者逐步走上生产合作 化的道路。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采 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 资本的和平赎买。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建设中的一系列 问题) 。 (3)内容: 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
8、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 的矛盾。 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 国。 (4)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3、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脱贫致富的愿望导致主观愿望和经济建设的客观实际脱节。 (2)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9、化运动 (3)特点: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片面强调公有制的大规模、高程度。 (4)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是党在探索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开始:1960 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业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到 1956 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5、十年建设成就 (1)工业 A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 B.形成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 几个基础行
10、业。 (2)铁路: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石油已经实现自给。 三、 “十年动乱”中国民经济 1.国民经济混乱 (1)原因:“文化大革命”爆发,掀起了“全面夺权”的狂潮。 (2)表现:a.国民经济处于无计划状态,运行失去控制。 b.交通运输阻塞,物质供应困难。 c.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各地工矿企业管理混乱 d.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周恩来的调整 (1)背景:1971 年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措施:a.恢复各种被破坏的规章制度。 b.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3)结果: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笔记和备注区域
11、八大:大会对中 国社会主要矛盾和 主要任务的确定都 是十分正确的,是 对我国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的一次成功 探索。后来的历史,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的历 史发展证明,八大 的路线对我国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具有深远 的意义。 3.邓小平的整顿 (1)背景:1975 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后,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2)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 (3)成果: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和倒退的局面,开始了复苏和发展。 (4)结果:由于“四人帮”的阻挠,刚刚出现的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2、(1)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的混乱,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话。 (2)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二课时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整合) 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农 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 年 2、背景:“文革”结束;邓小平恢复工作;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使我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
13、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 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 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4)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 (1)中国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包括政治思想路线、对外政策、工作重心) (2)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3)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 改
14、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4)光辉标志:时代的巨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来。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 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 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 1949 年 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 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 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 笔记和备注区域 笔记和备注区域
1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 论 A 背景:粉碎“四人 帮”后,当时党中央 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 继续犯“左”的错误, 公开提出“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两个 凡是”违背了毛泽东 思想的基本原理,把 领袖神化,反对实事 求是,反对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受到广大 干部和群众的竖决抵 制和批判。 B 目的:纠正“文化 大革命”以来的“左” 倾错误。 C 内容:a 肯定了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b 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 观点; c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路线。 D 实质:这是在邓小 平、胡耀邦等领导和 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具 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 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 放运动,讨论的实质
16、在于是否坚持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目 的是纠正“文革”以 来的极“左”路线, 冲破理论禁区。 E 意义:打破了长期 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 主义的束缚,是一次 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 基础。 两个凡是凡是毛 主席作出的决策,我 们都坚决维护;凡是 毛主席的指示,我们 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核心: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5)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 (6)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次生产关系革命) 。 (7)经济体制改革的
17、原因: 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 (8)主要内容: A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 制。 B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C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改革的过程: (1)起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a 农业集体化以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 压抑; b、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体) a、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b、
18、特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过程:a 1978 年 12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 空前的大丰收。 b 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 c1980 年,四川省广汉县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改公社为乡。 d1980 年 9 月, “包干到户” 、 “分田单干”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e1983 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 93。 意义: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场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 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开始: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在北京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 体制改革的决定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 济体制。 主要内容: A、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B、管理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 任制。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改变统收统支的经营方 式,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C、结果 a 到 1987 年,全国已有 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b 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 笔记和备注区域 D 意义: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 影响:
20、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原因:历史: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当今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2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 年)和海南(1988 年)设立经 济特区。 背景: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广东省委、福建省委的报告,决定对这 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设立:1980 年,五届全国人大
21、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等 14 个 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1984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 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记忆: 大秦天烟青连南,沪宁温福广湛北) 措施: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的步伐。 意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设
22、立经济开放区:从 1985 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浦东:1990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浦东的开发 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3、对外开放格局 (1)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3)意义;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整合)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 一、历史性的跨越 1、邓小平南巡谈话 (1992 年
23、春)思想基础 (1)背景: 国际: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 国内:A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B 1992 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2)内容: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笔记和备注区域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
24、到共同富裕。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这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思。中国的改革发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2、中共十四大召开:1992 年 10 月 主要内容:A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会议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年 11 月) (1) 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25、题的决定。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所有制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经营机制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 使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中共十五大(1997 年 9 月) (1) 内容: 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26、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 度; 公有制的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实现的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非公有制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3、初步建立的成果 (1)初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4、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原因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发展了生产力,积累了实践经验。 邓小平南方谈话
27、冲破了思想束缚。 经济全球化等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 (2)过程 笔记和备注区域 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中共十五大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创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 21 世纪初,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 宏观调控上,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根本目标上,是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