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另起炉灶” 、 “一边倒” 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的了解, 及其在指导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归 纳,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 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提出背景: ; 。 (2)外交方针: 。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 ;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 是新中国外
2、交走向成熟的标志; 。 3.走向国际舞台 (1)1949 年同苏联建交; (2)1954 年 4 月7 月,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 身份参加的国 际会议。 (3)1955 年 4 月,中国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 ,这是第一次 的亚非国 际会议。针对会议的分歧,周恩来提出“ ”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会议显示的团结一致、 共同协作的精神被称为“ ” 。 (二)预习检测 1.“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方针的主要着 眼点是 ( ) A.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 B.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反动势力 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解析:新
3、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此 政策下两项基本方针,在破除旧的外交关系基础之上,同 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A 项符合题意。 2.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 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 。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 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的提出了“求同存异”方 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这表 明 ( )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4、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同苏 联结盟而保持独立性,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决定 国家的对外政策,这些都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C 项符合题意。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1955 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步入会场 (二)互动解疑 1.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 为什么说“另起炉灶”就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 主的外交关系? 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 日期 自评 组评 生成 问题 3.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
5、是什 么?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 (三)课堂总结: 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 1.“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 ( ) A.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第三世界国家一边 C.发展中国家一边 D.苏联一边 2.促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 主 的外交关系的是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3.为了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 立地位,中国政府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原则 D.“一边倒” 4.1953 年中国政
6、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5.“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和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 一致利益 6.对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丰富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 在联合国发挥了重大作用,初步确立了新中围的国际地位 发展与周边国家
7、的睦邻友好关系,形成了新中国成熟的 外交政策 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 ( ) A. B. C. D. 7.下列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和平外交是独立自主的表现 B.独立自主服从于和平外交政策 C.实现了独立自主就能实现和平外交 D.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 8.下列哪项不是亚非会议各国存在的“异” ( ) A.各自的社会制度 B.曾受殖民国家的压迫或奴役 C.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 D.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习俗 9(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
8、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 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 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 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 材料二 (1949 年 12 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 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 70 寿辰庆典,同斯大 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 1945 年同 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1950 年 2 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 条约 、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即由中苏共管改为中国管理)。(注:1979 年 4 月 3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9、委员会第 七次会议做出决定,条约于 1980 年 4 月 11 日期满后不 再延长。)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 关系史 请回答: (1)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新中 国成立初,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 会主义一边的原因。 (2) 简要分析中国政府在 1979 年做出不再延长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决定的原因。 (3)你如何认识“一边倒”这一外交方针?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列举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间中国外交取得 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 景、经过及影响;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
10、)结构化预习 1.重返联合国 (1)原因 外部原因: ; 根本原因: 。 (2)时间: 年。 (3)影响: 。 2.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概括指出) ; ; 。 (2)经过 1973 年 4 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 乓球对访华,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称这为“ ”; 1971 年 7 月, 秘密访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8 年 12 月,中美两国发表 ; 1979 年 1 月 1 日 ,从此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直接原因: ; (2)标志:1972 年 9 月, ; (3)意义: 。 (二)预习检测 1.20
11、世纪 70 年代中国取得的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 ( ) A.中国与周边邻国关系得到改善 B.粉碎了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C.在重大国际会议上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D.坚持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国策并取得重大胜利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A 项、C 项 反映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活动和成就,故排除。D 项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故排 除。20 世纪 7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其后在 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终于粉碎了西方大国 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 项符合题意。 2.1
12、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 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 刻的反省” 。中国方面则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 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 。这说明 ( ) A.我国对中日关系的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B.两国将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日本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 D.两国已经完全冰释前嫌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B 项是对当今两国关系的表述,C 项日本并没有彻底承认对 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如今一部分右翼势力 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华战争。由于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 形态的不同,矛盾仍然存在,所以
13、D 也是错的。A 项符合 题意。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的中国代表,左一为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一为新中国首任常驻联合国代表 黄华 日期 自评 组评 日期 自评 组评 生成 问题 (二)互动解疑 1.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 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 2.为什么说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解冻是中国外 交关系获得突破的关键? 3.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是指什么?现在正常了 吗?你们知道中日之间现在有哪些“不正常”表现呢? (三)课堂总结: 1.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国重返联合国。应结合当时国内 形势和国际上第三
14、世界的壮大,全面把握中国重返联合国 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本课的难点是中美关系解冻原因及其影响,应该结 合当时美苏争霸的态势、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形势进行全面 的理解。 3.学会从两极格局、远东和亚太地区局势及中美两国 等角度分析和掌握中美关系解冻的重大历史意义。 4.学会归纳影响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因素:国家利 益和社会意识形态;国际局势的分化;综合国力对比的变 化;领导者的个人因素等,都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和方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 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 ( ) A.1971年 B.1970年 C.1972年 D.1
15、979年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表明了 ( ) 中美关系改善 联合国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第三 世界国家的转变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中国将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A. B. C. D. 3.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由封锁、 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 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B.国际社会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矛盾相对缓和 C.在苏美争霸中,美国由攻势转为守势 D.中国推行正确、灵活的外交政策 4.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表明( ) 美国逐渐重视中国在国际问题中的地位 中国的外交 政策有所调整 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
16、局面 中美两国 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完全达成一致 A. B. C. D.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中日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 中美建交 A. B. C. D.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 破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8.1971 年,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 们抬进去的
17、。 ”此语评论的是中国 (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出席万隆会议 C.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正常化 D.参与 APEC 活动 9(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 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美国认识到:在台 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 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没有提出异议。 1972 年 2 月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 国惟一的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 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 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
18、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 权的努力。 1979 年 1 月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 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 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1982 年 8 月中美联合公 报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的 内容上有何重要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 (2) 据材料一、二、三,美国两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 立场是否一致?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 两国关系的作用。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 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知道中国开展的多边外交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
19、结构化预习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依据: ; (2)政策、原则: ; (3)主要目标: ; (4)具体表现: 。 2.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前提: 。 (2)典型活动: 2000 年 9 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 并发挥重要作用。 (3)影响: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 外交。 (2)表现: 1993 年,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1 年,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
20、次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 1996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五国元首定期会晤 的 ; 2001 年 6 月,上述机制发展成为 。 (二)预习检测 1.(2009安徽文综) )2008 年 6 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 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 马里海域打击海盗。2008 年 12 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 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 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说明 ( ) 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中国支 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各国的根本利 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中国
21、在维护世界和平稳 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 A. B. C. D.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中国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 的邀请实施护航任务,这不属于国际争端问题。本身错 误。C 项符合题意。 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 (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新秩序而斗争 D.促进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合作 解析:此题考查对 9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再认再现能 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准则以及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上个世纪
22、50 年代以来我国外交的一贯表现。只有 C 项是 90 年代以 来的主要特点。C 项符合题意。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2001 年 11 月 10 日,中国被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成为其第 143 个成员 日期 自评 组评 日期 自评 组评 生成 问题 (二)互动解疑 1.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 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 突出成就? 3.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开 展的重要外交活动及其成果。 (三)课堂总结: 1.本节课的重点是新时期外交政
23、策的内容。应该归纳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掌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2.通过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与新时期外交政 策的异同,把握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和目标。 3.通过梳理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和国家为推 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各种努力,了解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 中的建设性作用。 4.学会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分析中国外 交方针的调整和国内工作重点转移的关系。了解两者的辩 证关系:工作重心的转移影响了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调 整又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 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外交工
24、 作三件大事之一。提出这一方针的前提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B.我国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科学判断 C.美苏争霸的格局解体 D.中美关系改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我国 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它体现了我国对外 关系的(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3.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是在 ( ) A.上海 B.华盛顿 C.纽约 D.西雅图 4.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主要通过( ) A.与大国的合作 B.独立发挥作用 C.以地区性组织为主 D.联合国 5.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
25、组织的是 ( ) A.俄罗斯 B.土库曼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哈萨克斯坦 6.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其核心是 ( ) A.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军事联盟 D.结伴而不结盟 7.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它主要维护的区域是 ( ) A.亚太地区 B.中东地区 C.中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8.2001 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属于 ( )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9(选做题).阅读下面这则材料 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我们有信心,如 果反霸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世界大战的爆发,争取更长 一点时间的和
26、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 所以,不仅全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 平的环境。所以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 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请回答: (1)邓小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是怎么看的? (2)为此,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作了哪些调整? 日期 自评 组评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 (一) 1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初步形成(2) “另起炉灶” 、 “一边倒”和“打 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2 (1)争取国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为经济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3)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 题的基本准则。 3
27、(2)日内瓦会议 世界五大国 (3)万隆会议 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求同存异” “万隆精神” 三、 (二) 1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 ,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 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新生的政权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 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 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的地位。 21953 年 12 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 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
28、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 共处。后来,中国政府又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措词上进行了修改。1954 年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 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 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3 (1)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是指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 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2)与会各国的“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 (3)在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会议面临歧途
29、的严峻情况下,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四、1.A 2.A 3.D 4.B 5.A 6.C 7.D 8.B 9.(1)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大肆侵略和掠夺中国,破坏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的革命活动, 阻挠中国走独立和发展的道路;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得到苏俄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 势的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竭力扼制新生的政权。 (2)中苏关系恶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70 年代,中国与日、美等国关 系不断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发生了根本改变。 (3)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国内外的情况,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的正确选
30、择;打破了美国孤立、扼制中国 的企图;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处理国家 关系上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 二、 (一) 1 (1)第三世界的壮大和支持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1971 (3)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政策的失败 双方都面临着苏联的强大压 力 (2)“乒乓外交” 基辛格 中美联合公报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中美 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3 (1)中美关系缓和 (2)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3)中日邦交
31、正常化,结束了两 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亚洲和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三、 (二)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结 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众 多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 和平,加强国际社会
32、合作,奠定了基础。 2.美国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在西方各国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长期 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脚步。1972 年中美关系的改善,带动世界众多国 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整个 70 年代中国先后同 70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基本完成了同西方国家的建交 过程。到 1979 年底,中国已同 120 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表明中国的 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3.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实际上指的就是“战争状态”或“敌对状态” 。现在总体正常,但不时有非 正常的表现。 “不正常”表现如:修改教科书,变“侵略”中
33、国为“进入”中国等;参拜靖国神社,把一 批“二战”战犯视为民族英雄,顶礼膜拜;钓鱼岛归属问题等。这些严重违背了中日联合声明 。 四、1.A 2.B 3.C 4.B 5.B 6.B 7.D 8.A 9.(1)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由不应谋求霸权发展到不应在世界上任何 地区谋求霸权。 意义: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间的敌对关系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对超级大国 的霸权主义是一个有力的约束。 是一致的。 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二、 (一) 1.(1)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科学判断 (2)独立自主的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争取世
34、 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 (4)实行不结盟政策 2.(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3)建设性作用 3.(2) “上海五国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三、 (二)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很长一个时期中,由于关门搞建设,在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破坏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发 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从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经验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关起门来是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中国
35、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 的外交政策必须适应中国国内工作的需要,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首创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 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 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所培育出来的互信、互利、平等、 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重
36、要活动与成就主要有:一、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二、倡导 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四、倡导 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四、 1.B 2.A 3.C 4.D 5.B 6.D 7.C 8.D 9.(1)世界上有许多限制战争爆发的因素,世界人民应积极争取和平,为发展创造条件。中国的对 外政策,应是努力寻求现代化建设的有利环境。 (2)实行不结盟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社会制度和 意识形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继续改善 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和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坚持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