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编写人:高二历史组 审核人: 审批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导引,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掌握。 2.A 层同学需要做本导学案所有内容,带 号 C 层可不做,带号 B、C 层均可不做。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人人争取得 A。 【学习目标】 目标要求 学习要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经 与楚辞 了解诗经的内容、 艺术特点和文学地位 了解楚辞的产生、艺术 特 点和文学地位 联系相关作品探究其艺术特 点 比较分析诗经与楚辞艺 术风格的异同点 体会诗经对中国
2、古 典文学发展的影响 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怀和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汉赋、 唐诗与 宋词 理解汉赋的艺术特色和 代表作 掌握李白、杜甫的作品 及其风格特点 理解词的文学特点及其 流派、代表人物 联系两汉现实,分析汉赋风 格转变的原因 结合李诗和杜诗分析探究各 自的艺术风格 结合宋代的社会特点分析宋 词产生的原因 明确文学作品是了解历 史的窗口 体会文学艺术是社会现 实的反映这一原理 阅读辛弃疾的词,培养 爱国主义精神 元曲与 明清小 说 明确散曲与元杂剧的联 系及各自特色 把握小说兴起的原因和 代表作 探究比较散曲与元杂剧的区 别和联系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明清小说 兴盛的原因 认识元杂剧标志着戏曲 艺
3、术的成熟 体会明清小说反映的社 会特征 课标要 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 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问题引导】 一、先秦时期: ( 一)诗的经典诗经: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1 诗经:西周初年春秋中叶(公元前 11 一前 6 世纪), 305 首诗歌。 2 诗经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1)风:是诗经的精粹,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2)雅:是贵族宴饮时的乐歌;分为小雅和大雅两部分,主要是反够贵族 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3)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3 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地位: (1)特点: 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
4、言 学 案 装 订 线 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 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2)地位: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整理编定。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它 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 1、楚辞: (1)产生:公元前 4 世纪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亦称骚体。 (2)特点: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 杂的思想感情。 2、诗人屈原: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楚辞的杰出代表。 (1)创楚辞 政治抒情长诗离骚 组诗九歌 、 九章 、 天问等 (2)
5、政治抱负: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投水而亡(爱国、端午节) 3、 意义: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 “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对 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 百年。 ”诗经 、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 二、两汉:汉赋的风采 1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体) 。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3主要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等。 三、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物质基础
6、2、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3、科举制度的实行, “以诗取仕”的推动 4、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主要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诗发展中的丰碑。 1 “诗仙”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盛唐) 2 “诗圣”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盛而衰) ,杜诗被称为“史诗” 3白居易:平易通俗的语言,代表了当时的现实主义流派。 (中唐以后) 四、宋代:词苑 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作词就是按照特定的乐 调曲谱填制歌词。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朝辉煌 2宋词兴盛的原因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阶级关系:市民阶
7、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 生活的需要。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3.宋代著名词人: 词 人 艺 术 成 就 名 篇 名 句 柳 永 是婉约派的代表。诗作在民间流传最 广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苏 轼 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两宋之际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其作 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辛弃疾 豪放派的集大成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五、元曲与市民社会 1散曲 (1)兴起:散曲
8、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它包 括篇幅短小的小令和套数(套曲、散套或大令)两种主要形式。 (2)特点: 与词相比,散曲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 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 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手法多样。 (3)影响: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曲的关系 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 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 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
9、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元杂剧 (1)艺术特点: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因此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2) 兴盛原因: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3)名家名剧: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六、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经济:大批工商业城市兴起,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通俗文学在这种 环境中获得蓬勃发展。 (2)政治:中央集权强化,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 社会日益不满,写出批判现实的力作。 2成就: 作品 作者 成书时 间 内容特点 体裁特点
10、和价值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 初 叙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政 治军事斗争 最早的长篇章回历史演 义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 初 描写北宋农民起义,歌颂农民 的斗争精神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东周列国 冯梦龙 明朝 叙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历史小说 封神演义 许仲琳 明朝 描述商末政治纷乱和武王伐商 神魔小说 的历史故事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表现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 思想束缚的精神 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神 魔小说 金瓶梅 兰陵笑 笑生 明朝 描写明朝日常生活、人情世俗 长篇白话世情小说 “三言” “二拍” 冯梦龙 凌濛初 明朝 明朝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社会
11、 生活,令人耳目一新 短篇白话世情小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朝 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 乡绅的生活、心理 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 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 揭示了封建社会败落的历史命 运 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朝 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 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 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 说集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清朝 二十年目睹 之怪现状 吴沃尧 清朝 孽海花 曾 朴 清朝 老残游记 刘 鹗 清朝 运用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 揭露封建统治的腐败,抨击帝 国主义的侵略 谴责小说 【释疑解难】 一、 诗经有何特色?对我国古典文
12、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特色:一是以抒情诗为主。二是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大都反映了现 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三是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 彩。 (2)影响;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 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 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二、成才之路P20:重难疑点讲解 1、全面认识“词”这一文学体裁;2、社会变迁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 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自学效果检测】 1. (08 广东理基)中国古代
13、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B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 (10 年重庆卷)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 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D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3 (10 年全国卷 2)1170 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 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 ”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 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 ( D )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14、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4.从诗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C ) A.商朝贵族进行宗庙祭祀的情况 B.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C.春秋前期贵族的宗庙祭祀情况 D.楚辞体的形成状况 5 诗经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它 ( C ) A.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B.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 D.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6.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 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
15、裁 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 7.唐代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科举考试的实行 C.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 D.中外文化的交流 8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 要是因为他的词 ( C )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C.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D.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9.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
16、是 ( C )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A. B. C. D. 10.“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善的 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这是什么文体 ( D ) A.诗经 B.楚辞 C.宋词 D.元曲 11.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其原因是 ( D )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中央集权强化 小说表现手法丰富 社会民众文化水平提高 A. B. C. D.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的雄姿 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
17、切地认 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材料二 新版红楼梦海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的原因有哪些? (2)明清小说中的“通俗读本”除材料二中的之外还有哪些?试举四例。 (3)目前,四大名著重拍正热火朝天,你对此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答案:(1)一方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资 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2)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等,任举四例即可。 (3)支持,可从阅读文言原著的人较少,看电视剧的人多;新版加入现代人对名著的理解,
18、有新的诠释;拍摄手法也会更为新颖等角度谈论。反对,可从新版过于商业化、娱乐化,难以 演绎原著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拍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等角度谈论。 【附】诗经、离骚名句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6、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 瓜 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离骚 10、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