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61482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安石变法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则、策略,熟悉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认识变法的积 极影响和失败原因。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能描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并能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 3、充满激情,合作学习,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形成创新意识。 【任务一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探究一 回忆本专题第一课的内容和本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从必然性和可能 性两方面分析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必然的 而不是偶然的。 (一)必然性 1、财政危机:宋朝建国后,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 问题严重, 形成 局面。 2、政治危机:北宋初年, 现象十分严重,

2、频繁,阶 级矛盾激化。 3、边患危机: 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4、基础:“ ” ,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可能性 1、 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 为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任命王安石为宰相进行变法。 3、 的个人品质、丰富的经验和“三不足”的改革精神。 探究二 从背景中总结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改变北宋 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增强对 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 。 探究三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变法的指导思想。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 故也。 ” 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 ”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

3、而国用足。 ”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 其害乃甚于加 赋!” 宋史司马光传 思考: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各自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并从论战中反映出 变法的什么特点? 【任务二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 】 措施 目的 举措 内容 作 用 均输法 了解生产和需求情 况,就近采购物资。 政府物资供求配合较好,减轻 ,增加 。富国 措施 发展生 产,改 变 市易法 开封设 ,收购滞销 货物,短缺时卖出。 限制了 ,有利于 稳定物价。增加 。 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 给 农民,收 20%的利息 使农民免受 ,增加 。 募役法 州县 ,按户等 。 减轻了农民差

4、役负担,保证了 ,扩大了生产。 农田水利法 鼓励 。 水利发展,促进 。 局面。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 。 一定程度限制豪强地主的兼并,增 加了 。 将兵法 精减裁并,淘汰老弱,设 训练军队。 减少军费开支;提高 。 保甲法 农户按 组织,十家为一 保,闲时练兵, 战时作战。 既可以加强 ,增强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保马法 废掉 ,民户代养 官马。 减少 ,提升马匹的质量 和数量。 强兵 措施 整顿加 强军队, 改变 局面 军器监 开封设 ,管理武器 的制造。 保证了武器的质量和数量。 科举改革 废诗赋取士旧制,以 取士。 有利于培养大量从事实际事务的有 用人才,传播了 。育才

5、措施 培养、 选拔人 才,为 变法造 舆论 改革学校制 度 改组 ,撰注 ,作为考试依据 培养改革人才, 得以广 泛传播。 角色体验: 变法过程中,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各有不同的反响。请你选择一个角 色,设想当时的情境进行体验。 1、假如你是个大地主或富商,变法的哪些措施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给你的 生活带来什么 变化? 2、假如你是个农民,变法的哪些措施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给你的生活带来 什么变化? 3、假如你是个士兵,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变化? 4、假如你是读书人,变法给你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任务三 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 探究一:结合改革的领导者、内容、目的等分析

6、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探究二:王安石变法收到了显著地成效,有哪些表现?(结合变法的具体措施 分析直接的成效,以及变法产生的深远影响) 探究三:如此全面的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最终失败?(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归 纳) 材料一:1074 年,河北闹旱灾,农民到处逃荒。有一个官员趁机画了一 幅“流民图”献给神宗,说旱灾是变法造成的,要神宗把王安石撤职。神宗的 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 逼神宗停止新法。神宗被迫将王安石免职。 材料二:王安石本人急功近利,求效太速,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奸诈投 机者认识不足,提拔使用了一批贪官、小人来推行新法,结果是适得其反。使 本应造福

7、于民的新法成为祸害百姓之法,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材料三: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 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 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 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 年)九月行将兵法。 材料四: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 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 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 材料五: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 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是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

8、制进行收购、运销,以 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材料六:王安石只看到豪强兼并、农民破产的事实,并未看出之所以产 生兼并的根源。他试图用和平改良的政策来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但未看到矛 盾的根源是封建势力与商人、高利贷者结合形成的剥削关系。而他要求的并不 是从根本上斩除封建势力,只是用政府法令来限制腐旧阶层的一部分的利益, 阶级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 原因:官僚地主 皇帝 农民 改革派 实质 探究三:王安石变法给当今改革开放的有何启示?从王安石身上有哪些精神值 得你学习? 值得学习的王安石的精神: 改革启示: 从变法的失败总结王安石变法对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大地主、大官僚反对

9、: 民怨沸腾: 皇帝动摇: 操之过急: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可从改革的整体谈启示: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2)从改革的过程来谈: (3)从改革的内容来看: (4)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 【我的疑惑】 【拓展训练】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1、直接目的 2、改革条件 3、改革实质 4、改革进程 巩固练习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 时间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说: “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主要目的 在( ) A.抵抗辽国的进攻 B.加强对农民阶级反抗的镇

10、压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 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青苗法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解决财政危机 、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 )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减轻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B.

11、 C. D.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目的 性质 结果 高考体验 1、 (2008 年高考四川文综 14 题)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 “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2、 (2008 年高考天津文综 14 题)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 “因 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 法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免役收庸法 方田均税法 A B C D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 山东)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 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4 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 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