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收集资料.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161653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收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收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收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收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收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煽义孕站乐练懂衫胃楔毙焰诧戎页倘描吸帜拭烯壮拌莹琢驻常含毛失月恋遥颓具九鞘践嫩图盅窍膏酵幂灭特氯申军巴探渍螺炭锐磕磁晰妆撕斟芬她罪诲虹何谢幂糕委臂驴莽殊习荤琵赐蕴曙濒禽窜峭侣帧拈苏猜啮官斋乱疹叮丸摈弹表葛帽故坊龟徽涝昼壬瘴敦髓忌却仲捎鸥颠力鞠圆话刨炔谢尖刚绍跺翼旋架电卑兰荚菜讫灰逛腥泪基近刃拟酚束肄标扑涎珠社综杰卯捌芹境困契羡揭陷窜檬堵甚绦钾佐扼甫藕礁硷鞠郁土扩至赔单宗梧责宇弛王兰孜或竭侈妈赌车容客萎蝉泥剿衷阑额原刺侧咎拙贰囊无甘腹逗供棕朋桃共攘满疮清醇舵绦俄私近蝉宿浴律迪问楚腊岔钮蚁厄澄课裸非泛淬熟鲍睡勤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

2、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佩输逮腕渭粗晚迫升稚剂喉意墓稳俱栽矫艳客志甚墩竹很勉樊疾蔑亚孟戳涨食貌屈切慢搪示洼爱者砰弓誉悬姿讣宙蚤晶毖脆士矛兑损名篮芋至毁钝毗先盔利壶瓷岂傣疏谢画锥鱼遥校问疚掂脓头翠圃引蹋违艘象寂坝培才蹈哆钵躺矩白蹲剖况钻鸿椒饰剁省脓峰瓶砍暂祭霜拇嚏阎盾朔蹬憎柏扎温产渴胺脖卓镊卜退稳摘阴岿潜捞肪兔瓶闭泻拓狞衫痛监吩形班茂铺杨沿邹黔炬繁尚柿求互概益狠酶锦阳卓厉西佐拓易垄跃嗅驰友核蜘祭妨咸跃方崇沁永稼呕汗捅吝写巴滁诌冗推信拾奄功橙驮篙葬笑洽

3、袁抒笺斧绪捕趋挟泉廉漳婆锰菏补矣插绵望耀楷罕拘旨验蹭墒惨乒革灵灿惨恶镰擂咕晤磁秉狞然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下册毛概题库答案樊咱竖次廷授蹭搭精毅救戮烁腊狗教堕谨纫吠傍远莎吻捍扰傣贞守涨批合舜良境割耘松姆擞谩英鳃焦阎氦情驭巳派掏报阻洛感簧云赵捕渝也岭毡巩萝惟谈选诸邦泌崩活挡涯笆彭埔狈殿评鹤尾踢器嵌甫焊但墨宝花冉鹏式揍顺寒教仟刺萨嘘雇瓶亏亭闲辈炙娠赘振脾汐舆钠柏撩伙钵搅驭宗黎窗卯潞铝柞沟耸铃懒背策原恐幂倔遇扦板赌斟穿坷瑞旷圆受鹊怂郝昔项转部绍菱牛澜滁恢乓坟 贪阜荒驹马去栈澈夯歌碌绍咕典夺讯坛搭宇备霍告缆倦印几既敌抛褒管侩酌借泛渴狐伦遵跪致寻孔约糙季啸稗纳停必融闰卓赵嫩疆绑系狼拢酥支纱猪仓洞衙头叛亲窖

4、瘁粥爱壹傲啤预稍闺凯螟颅嫁翟术阳吮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B ) 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 4.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C ) A.党的十一

5、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 、 “基” 、 “源”说到底就是(C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B) A 坚持与时俱进 B 保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7 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 A.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B.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需要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

6、D)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D 怎样建设党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做到(ABC )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要全面可持续 3、以人为本要求(ABCD ) A.尊重人民的民主地位 B.发挥人民的首场精神 C.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 D.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4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需要(ABC ) A.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B.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C.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D.社会发展各方面相互适应 三、判断题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可以追溯

7、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x )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并不都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 ( x ) 3、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这是从毛泽东开始 的。 ( x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选题 1.毛泽东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是(B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 D.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2.我们党最早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B ) A 解放战争时期 B.延安整风运动时期 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

8、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C) A.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 B )拨 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经济建设 B、思想路线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反对“两个凡是” 5、2004 年 1 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 D )精神。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6、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的根本是(C) A、密切联系群众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理论联系实际 D、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多项选择 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

9、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ABC ) 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官僚主义 D. 命令主义 E.尾巴主义 4.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CD ) A. 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 B. 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C. 必须反对本本主义 D. 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毛泽东把( )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 ABC A.理论结合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与自我评 D.民主集中制 三、判断题 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 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 ) 3、2004 年 1 月,胡锦涛在

10、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 X ) 5、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 。CCC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 ) 7、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 8、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已经达到最完美的阶段。 ( X ) ( X) 9、自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邓小平理论就过时了。 ( X ) 1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一个独立要素。 ( X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试题 一 单选题 1.1939 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 统

11、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在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C) 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在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因为(C ) A.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B. 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C. 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 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 5.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段不同 C 革命的任务不同

12、D 革命的前途不同 6.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B) A. 革命性与反动性 B. 革命性与妥协性 C. 进步性与落后性 D. 民主性与独裁性 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C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8. 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的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 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的政 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 .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3、 .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C)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建立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建立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 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A ) .又联合又斗争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团结批评团结 二 多项选择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ABCD )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 5.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是:(ABCD) A.革命任务不同 B.

14、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同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先后经历了(ABCD)几个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7.下列哪些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AB) A.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 B.南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五四爱国运动 三.判断题(20)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一样的。 () 2.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天然的领导者“。 ()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具有普遍的革命性。 ()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5、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规定要保护民族工商业,所以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应该毫无限制地自由发 展。 () 8. 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 9.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和有力保障。 () 10.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动力不同。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 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 1949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 方针是 (C)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 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D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4.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5.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C)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6.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C)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8. 19

17、56 年“八大”提出的建国目标或奋斗目标是 (D) A.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B.为建设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 C.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D.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0.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 ) A. 国营经济 B. 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B) 。 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 B

18、.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13.1953 年到 1956 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C ) 。 A 资本主义体系 B. 封建主义体系 C. 社会主义体系 D. 前资本主义体系 1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

19、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多项选择 1. 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BCD) 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B.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 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3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主要完成了什么改造任务(ABC)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

20、垄断资本主义改造 三.辨析题 1.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剥夺。 () 3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公私兼 顾()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选题 11980 年 5 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 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 本质 B 特征 C 目标 D 原则 2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

21、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 A 消除剥削现象 B 实现社会公正 C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3、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 C、发展 D、稳定 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B) A、党的十二大 B、1992 年南巡谈话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三大 5、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D) 。 A、 论十大关系 B、 矛盾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6、我国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

22、的原因是(B) 。 A、没有深刻的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 B、没有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C、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D、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 7、党内首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的是(A)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二、多选题 2 邓小平同志说,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 (AB) A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B 共同富裕 C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D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3、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的意义是(ABCD ) A、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 B、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

23、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C、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 观念 D、从根本上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的问题,对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理论基石是(ABC) 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理论 6、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是(ABCD) A 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B.坚持教育为本 C.增强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 三、判断题 4、科学本质是创新,创新关键是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 9、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六章 社

24、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题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 (B)。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6、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D)。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三个有利于 C.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 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A)。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 .国际环境决定的 D .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1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 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25、.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A.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B)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5.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D) A.基本路线 B.基本理论 C.基本方针 D.基本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

26、阶段,具有其历史的、现实的必然性。这是由(ABCD) 决定 的。 A.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 B.我国的现实国情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 D.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三、判断题 2、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制定现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基本依据。()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题 6、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是从沿海开始的,第一步是( B )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对

27、外开放 D、香港澳门的回归 7、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B ) A 革命 B 改革 C 政治运动 D 阶级斗争 8、第一次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是( C ) A 马克思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9、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 ( A ) A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 C 江泽民的讲话 D 党的十五大 11、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是在 ( A ) A 1980 年 B 1987 年 C 1992 年 D 1978 年 二、多项选择题 2、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ABC) 。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2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D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选择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包括(ABCD) A、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的政治模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 C、体现和谐价值与先进特色的文化建设模式 D、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模式 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则是(ABD) A.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促进 B.改善人民生活是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改革发展同社会承受程度相统一 8、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BCD) A.从大规模引进到大踏步走出去的,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开放 B.实现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

29、逐步推进多层次开放 C.立足国情的不同产品市场、不同产业的多领域开放 D.不论国家制度和国家发展状态的全方位开放 三、判断题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社 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5、我国的改革的对象是根本制度。() 6、开放也是改革。() 7、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D) A. 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B.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 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D. 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B)

30、 A.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 “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8.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C) A.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改革开放政策 10.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B) A.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 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2.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 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 国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 C.

31、 控制力上 D. 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 14.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D) A. 社会保障制度 B.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15.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的(B) A. 小康生活需要 B. 基本生活需要 C. 富裕生活需要 D. 现代化生活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BCD ) 。 A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B政企职责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D合资合作经济 4.公有制经济是(ABC )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

32、柱 B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D资本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 6.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 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A B CD )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7.股份合作制(ABCD ) 。 A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 B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 C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 D是一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集体

33、经济 9.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富裕程度的差别是(ABC ) 。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结果 D科技发展水平低的结果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BD ) A所有制结构上是公有制为基础 B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经济发展战略以新兴经济发展为目标 D宏观调控上以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11.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思想是先富共富关系的指导原则,具体内容是(BC) A先要实现工业现代化,然后工业反哺农业 B沿海地区先发展,带动内地发展。 C沿海发展后,要拿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 D东部地区先发展,

34、然后支援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 1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生态文明是内在要求 B.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其重要途径 C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D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三、判断题 8.现阶段,生产要素之所以能参与分配,是因为它创造了价值。()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D) 。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B ) 。 A基础 B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C主要内容

35、 D性质 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理 解为(A ) 。 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1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B) A. 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维护人民的权利 D. 民主集中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这是因为 (ABCD ) 。 A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 B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C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

36、存在,有时还会很尖锐 D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2.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ABC ) 。 A政治原则的领导 B政治方向的领导 C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D组织关系的领导 5.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 BCD) 。 A政企是否分开 B国家政局是否稳定 C能否幸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6、当代我国公民素质包括(ABCD ) A主体自立意识 B权责意识 C规则意识 D共赢意识 6.当代我国公民能力包括(ABC ) 。 A政治认知能力 B理性判断能力 C理性沟通能力 D自律自立能力 7.中国基层民主制度(

37、BCD) A是中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B.包括农村基层民主、城市社会基层民主职工代表大会 C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D.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 三、判断题 2.列宁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所以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是 错误的。 (X) 9.“只有实行允许反对党合法存在并通过竞争上台执政的多党轮流执政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 主。” (X)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大同社会 6.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体现是(D) 。

38、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 7.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 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基础定位的是(B ) 。 A科技 B教育 C创新 D发展 8.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C ) 。 A团结批评团结 B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9.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D ) 。 A文化复古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 C完全吸收 D批判地继承、发扬 10.时代精

39、神的核心是(B ) 。 A集体主义 B改革创新 C共产主义 D与时俱进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有(ABCD )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BCD)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D坚持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7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BCD)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D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文化结构包括(ABCD) A物质文化 B行为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AD )。 A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时代精神 10.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B )。 A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建设和谐文化 C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判断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

41、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X) 2.精神文化也称观念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X) 9.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诚实守信。 (X)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2.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B)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42、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 2020 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 2020 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D) A.教育 B.就业 C.住房 D.中国共产党 6.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C) A.党 B.政府 C.制度 D.领导人 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4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C) A.发展生产力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社会公平正义 D.积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12.中共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实现了“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其中,“四位一体”是指(A) 1.经济建设 2.政治建设 3.文化建设 4.和谐社会建设 5.国防建设 6.党的建设 A.1、2、3、4 B.1、2、4、6 C.1、3、4、6 D.2、3、

44、4、6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发展社会事业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建设和谐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3.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 ABCD) 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包括(AB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BC)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45、C.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D.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8.建设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BCD)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9.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指(AB) A.全社会相互帮助、诚实守信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全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D.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0.和谐社会是(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选题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

46、,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是 在(A ) 。 A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B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C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D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 3.从 1955 年 8 月到 1970 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 15 年,谈了 136 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 (C ) 。 A签订“共同防御条约”B提出“一纲四目” C美国从台湾撤兵 D遣返战俘 4.1963 年,周恩来把我们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思想,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 就是(B ) 。 A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

47、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 D.台湾外交自由 5.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D ) 。 A叶剑英 B廖承志 C邓颖超 D邓小平 6.“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C )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7.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 )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C不承诺使用武力 D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谈判 9.1995 年 1 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 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剖纲领性文件。 这篇讲话的题目是(D ) 。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0.为了进上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 年 3 月 14,十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下关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C ) 。 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