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 学校生活 离不开法 第二框 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依法 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依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和健 康权等相关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培养制作问卷调查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 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设计“一封短信,三个困惑”的问题情境,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边设问边思考边解惑,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学校生活离不开法的现代观念,在依法维 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良好
2、行为习惯,并能主动参与学校管 理。 二、课前准备 1问卷调查:采访学校某些岗位的教师和在校学生,了解以下问题:学校目前在保 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隐患? 2访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采取怎样的途径解决? 3教师制作案例 三、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一转眼,你们在这所学校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当中,肯定有收获,也 会有疑惑,一位化名李朵朵的同学写了一封短信,将她的三个困惑反映给学校,希望能够 得到解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她解惑。 【多媒体显示】 李朵朵的困惑一封短信,三个困惑 【多媒体显示】 困惑一:这学期学校传达室多了一名保安,父母说特别 不方便,来找老师时,又
3、要填写会客单,又要问询来意,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 说进出校门时还要签名;中途离校的同学要由班主任签发离校证明单,学 校为何要这样做? 学生讨论:(略) 师生合作归纳: 【多媒体显示】一、学校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 师:根据你的观察,学校在保护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权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课前我请同学们分组做了调 查访问,现在来分享你们的调查成果。 【学生多媒体演示】 放映拍摄的一段录象,根据录象内容进行说明。 师:你认为学校的安全工作还存在哪些隐患?你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生交流:(略) 师:为了配合学校作好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这项工作,避
4、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校学生应当 履行什么义务? 学生交流:(略) 【师生合作归纳】受教育者的义务根据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 制度。 【多媒体显示】困惑二:某同学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老师在课上批评 他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这个同学小声申辩,老师说他不服从管教,罚他面 壁而站。老师这样做行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师生合作归纳】 (略) 【多媒体显示】二、学校依法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 【多媒体显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未成年 人保护法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也有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 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
5、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 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包括尊重 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等。 师:你能为这位老师提些建议吗? 生:(略) 【多媒体显示】 困惑三:我发现有些同学很不自觉,上课总是扰乱课堂 纪律,影响他人听课,老师已经教育他 N 次了,他还是我行我素,影响班风建 设,学校应当让这样的同学停课反省,以观后效!你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交流:(略) 师生合作归纳:(略) 【多媒体显示】 三、学校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师:那么,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略) 【师生合作归纳】 (略) 【多媒体
6、显示】根据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努力学习,完成规定 的学习任务。受教育者应当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习惯。 师:对照困惑三中同学的行为,据你观察,你或你的身边有类似的行为吗?如果有,你会采取何种方法帮助自己 或他人改正呢? 生:(略) 师:同学们,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处处都离不开法律。国家为什么 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法律保护? 学生回答:(略)学生阅读教材第 92 页第一段 师: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们该如何做? 学生交流(略) 【师生合作总结】依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同学们学会主动维权,自觉遵守 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多媒体显示】保护合法权益小贴士 1求助青保老师 2致信给青少年保护委员会 3起诉至人民法院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本教学设计的学习训练可安排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如:“学校安全调查”,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知 识的内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景,如:“一封短信,三个困惑”,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的评价可采用成果展示法和观察记录学生的回答及其他同学的 反应等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