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7 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对商鞅变法等史实的学习,认识战国时期的社 会变革 2、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 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看书做下题 一、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都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魏国的改革, 楚国的改革都很重要,战国中期,商鞅在秦国主持的改革被称为 “” 影响最为深远。 2、商鞅变法的内容有: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 3、商鞅变法的意义: 二、铁器和牛耕 1、 时期,铁制农具迅速推广,铁制农具种类多,有、等还 有犁 2、 我国最迟在末年已经使用
2、牛耕 3、 铁器和 牛耕 三、都江堰 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 四、秦统一六国 1、统一六国的秦王是、统一时间是 2、秦先后灭掉的诸侯国、 、最后 灭掉的是、 达标测试 1著名历史学 家范文澜说: “秦国新法十 年,秦民大悦 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 “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2.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 是 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奖励耕战 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 述中,正确
3、的一项是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4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5.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这 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违背了历史潮流 6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 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广牛耕生产 7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可 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奖励
4、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8 史记中记载的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 ) A商鞅 B屈原 C刘邦 D魏征 9.1912 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 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 一指乎?” “商鞅之法”不包括 A.颁布均田令 B.奖励耕战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 10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 政制度影 响最深远的是( )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1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
5、耕 12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13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14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15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缓和阶级矛盾 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 16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 分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4 分)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4
6、分)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什么?(4 分)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 800 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 战国初期还有十 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 221 年,实现了“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 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 分) 达标测试答案 1-5.BBBAB 6-10.CBAAD 11-15.DADBA 16.(1)东:齐国(2 分) 南:楚国(2 分)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 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 (任答两点 即可) (4 分) (3)秦国(2 分) 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2 分) (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 (符合题意即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