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醛 学习目标定位 1.能够通过对乙醛的学习,明确醛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学会根据 醛基的性质来检验醛类的存在。3.知道甲醛、乙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物质 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羰基、羟基、羧基、碳 碳双键。 2(1)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 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 催 化 剂 (2)乙二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反应有机产物中的官能团是CHO,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称为醛,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 CnH2n1 CHO 或 CnH2nO。 探究点一 乙醛的性质 1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
2、醇等 互溶。 2按表中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先生成白色沉淀, 之后白色沉淀逐渐 溶解 AgNO3(aq)与过量 的稀氨水作用制 得银氨溶液 银镜 反应 试管内壁出现光亮 的银镜 银氨溶液的主要 成分 Ag(NH3)2OH, 是一种弱氧化剂, 将乙醛氧化成乙 酸,而Ag(NH 3)2 中的银离子被还 原成单质银 有蓝色沉淀产生 NaOH 溶液与 CuSO4溶液反应制 得 Cu(OH)2悬浊液 与新 制的 氢氧 化铜 悬浊 液反 应 有红色沉淀生成 新制的 Cu(OH)2 是一种弱氧化剂, 将乙醛氧化,自 身被还原为 Cu2O (1)由以上实验可知,乙醛能与弱氧化
3、剂银氨溶液和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AgNO 3NH 3H2O=AgOHNH 4NO3, AgOH2NH 3H2O=Ag(NH3)2OH2H 2O, CH3CHO2Ag(NH 3)2OH CH3COONH42Ag3NH 3H 2O。 CuSO 42NaOH= =Cu(OH)2Na 2SO4, 2Cu(OH)2CH 3CHONaOH CH3COONaCu 2O3H 2O。 (2)乙醛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下,也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方程式为 。 3乙醛中的 和烯烃中的 性质类似,也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 为 CH3CHOH 2 CH3CH2OH。 催 化
4、 剂 归纳总结 (1)醛的化学性质与乙醛类似: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酸;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 为醇。 (2)检验醛基的方法: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 色沉淀。 活学活用 1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是( ) CH 2=CHCHO ClCH 2CHO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醛的定义:属于醛,不属于醛, 中虽然存在 CHO,但是它属于酯类。 2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判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它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它被催化加氢后最终产物的化学式为 C10H20O
5、 答案 D 解析 柠檬醛的分子结构中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无论哪一种官能团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A 正确;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 正确;醛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银镜 反应,C 正确;柠檬醛与氢气完全加成后分子式应为 C10H22O,D 不正确。 理解感悟 在研究多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能团的有机物)时,应先分析该 分子中每种官能团的性质,如上述题目中含有 ,然后将这两种官能团 合起来,看是否有共性,如这两种官能团都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区别在于 与溴水反应是加成反应,而醛基与溴水反应是氧化反应。 3今有以下几种化合物: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6、(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鉴别甲的 方法: 。鉴别乙的方法: 。鉴别丙的方法: 。 答案 (1)醛基、羟基 (2)甲、乙、丙 (3)FeCl 3溶液,溶液变成紫色(或饱和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Na 2CO3溶液,有大量 气泡产生 银氨溶液,有光亮的银镜产生或新制的 Cu(OH)2悬浊液,有红色沉淀产生 解析 (2)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 C8H8O2,但结构不同,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甲含有酚羟基和羰基,可选用饱和溴水或 FeCl3溶液来鉴别,加饱和溴水时产生白色 沉淀,加 FeC
7、l3溶液后,溶液显紫色。乙含有羧基,具有弱酸性,可选用 Na2CO3溶液或 NaHCO3溶液来鉴别,均有大量气泡产生。丙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 的 Cu(OH)2悬浊液进行鉴别。 理解感悟 (1)只要有机物的分子中含有 ,就能发生银镜反应,就能被新制的 Cu(OH)2悬浊液氧化。 (2)醛被银氨溶液氧化,产物写成羧酸铵,被新制 Cu(OH)2悬浊液氧化,产物写成羧酸。 探究点二 甲醛与丙酮 1甲醛(蚁醛)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又称 福尔马林。甲醛的分子式为 CH2O,其分子可以看成含两个醛基,如图。 它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为 HCHO
8、4Ag(NH 3)2OH (NH4)2CO34Ag6NH 32H 2O 它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的方程式: HCHO4Cu(OH) 22NaOH Na2CO32Cu 2O6H 2O 2(1)写出分子式为 C3H8O 的两种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2CH 3CH2CH2OHO 2 2CH3CH2CHO2H 2O, (2)上述两个反应中有机产物分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含有 ,因此它们都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 (3)上述反应中有机产物的分子不含有醛基,其物质类别是酮,该物质名称是丙酮,是一 种无色液体,能跟水、乙醇等互溶。 归纳总结 (1)甲醛与其它醛类相比较,其分子结构特点是醛
9、基与 H 原子相连,无烃基。甲醛分子发生 氧化反应时,相当于有 2 个醛基,当与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悬浊液作用时,可 存在如下量的关系:1 mol HCHO4 mol Ag, 1 mol HCHO4 mol Cu(OH) 22 mol Cu 2O。 (2)鉴别丙醛和丙酮的方法是与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银镜的是丙醛,不能生成银镜的是丙 酮(或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 活学活用 4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1。取 4.08 g 混合物与足量银 氨溶液共热,生成银 21.6 g。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 量。 答案 甲醛
10、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为 0.02 mol 和 0.06 mol。 解析 混合醛的物质的量4.08 g51 gmol1 0.08 mol,生成银的物质的量21.6 g108 gmol1 0.2 mol0.08 mol2,由此可知:混合物中必含有甲醛。设甲醛的物 质的量为 x,另一种醛 A 的物质的量为 y。 Error!Error! MA 58 gmol 1 4.08 g 30 gmol 10.02 mol0.06 mol 根据题意,醛 A 应符合通式 CnH2nO:12 n2 n1658, n3,所以 A 为丙醛。 综上可知,这两种醛是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是 002 mol 和 0.06
11、mol。 5在 2HCHONaOH(浓) CH 3OHHCOONa 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反应是( ) A仅被氧化 B仅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答案 C 解析 有机反应中,把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该有机物被氧化;把有机 物失氧或得氢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该有机物被还原。 理解感悟 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加氧或去氢 加氢或去氧 反应后有机物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升高 反应后有机物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降低 在反应中有机物被氧化,作还原剂 在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作氧化剂 有机物的燃烧和被其他氧化剂氧化的反应 有机物与 H2的加
12、成反应 1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一种有机物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该有机物易溶于水, 所得溶液常温下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用作防腐剂。推断该有机物是( ) A甲醛 B乙醛 C乙醇 D苯 答案 A 2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B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 CnH2nO 的通式 D醛的官能团是COH 答案 B 解析 醛中不一定含有烃基,如 HCHO,A 选项错误;饱和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 CnH2nO,C 选 项错误;醛基应写为CHO,D 选项错误。 3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 4 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
13、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分子中的原子共平面的结构有苯、乙烯、乙炔、甲醛,甲烷分子的 5 个原子不共面。 4下列物质不可能由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根据醛基与 H2发生加成反应的特点:CHO CH2OH 可知,生成物中一定含有 H2 CH2OH 结构。 5有 A、B、C 三种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1,2二溴乙烷 气体 A B C 溴 水 H2SO4 170 氧 化 还 原 氧 化 其中 B 可发生银镜反应,C 跟石灰石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B 的化学方程式为 ;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 ; BA 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
14、案 2CH 3CH2OHO 2 2CH3CHO2H 2O 催 化 剂 2CH3CHOO 2 2CH3COOH 催 化 剂 CH3CHOH 2 CH3CH2OH 催 化 剂 解析 已知 A、B、C 为烃的衍生物,A B C,说明 A 为醇,B 为醛,C 为羧酸, 氧 化 氧 化 且三者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醇与浓 H2SO4混合加热至 170 时,产生的有机气体与溴加 成得 1,2二溴乙烷,则 A 为乙醇,B 为乙醛,C 为乙酸。 基础过关 一、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下列有机物不属于醛类物质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紧扣醛类物质的定义:醛是由烃基和醛基(CHO)相连构成的化合物。D 项中不含醛
15、基,故不属于醛类物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醛的分子式为 CH3CHO B乙醛的结构式为 C乙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乙醛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 乙醛的分子式是 C2H4O;乙醛应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醛不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如乙醇),也易溶于水。 3下列有机物中含有官能团最多的是( ) 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乙酸甲酯 答案 C 解析 甲醇只有羟基;甲醛只有醛基;但甲酸 HCOOH 一边是醛基,另一边是羧基;乙酸甲 酯只有酯基。 二、醛的化学性质 4下列反应中属于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B新制 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 C乙醛
16、加氢制乙醇 D乙醛制乙酸 答案 C 解析 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 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A、B、D 中均由乙醛生成乙酸,是在有机物分子中加入了氧原 子,属于氧化反应。C 中由乙醛生成乙醇,是在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属于还原反应。 5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O,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 H2充分反应生成 1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反应过程中表现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 答案 C 解析 由于丙烯醛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醛基,所以它既有烯烃的性
17、质,又有醛 的性质。丙烯醛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被氧气氧化、发生银 镜反应(表现还原性)、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等。 6.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图结构的化合物: 现有试剂: KMnO 4酸性溶液; H 2/Ni; Ag(NH 3)2OH; 新制 Cu(OH)2悬浊液, 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该有机物中含有 和CHO 两种官能团。试剂和均能与上述两种官能团 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而试剂只与CHO 发生反应,不与 发生反应。 7向 2.9 g 某饱和一元醛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
18、应后析出 10.8 g 银, 该醛是( ) AHCHO BCH 3CHO CCH 3CH2CHO DCH 3CH(CH3)CHO 答案 C 解析 除 HCHO 外,在各饱和一元醛跟银氨溶液的反应中,醛与生成物银的量的关系为 RCHO 2Ag R29 2108 29 g 10.8 g (R29)2.9 g(2108)10.8 g,解得 R29, 根据题意 R 为烷烃基,则 R 为乙基,该醛应为 C2H5CHO。 三、醛的还原性实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醛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的 Cu B银镜反应中醛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银镜反应实验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 D醛类的通
19、式可写为 RCOH 答案 C 解析 乙醛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只有在加热时才反应,且生成的红色物质为 Cu2O,故 A 错;在银镜反应中醛发生氧化反应,故 B 错;醛类通式应写为 RCHO(R 为烃基或氢),故 D 错。 9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如图),加热至沸腾,未观察到红色沉淀,分析其原因可 能是( ) A乙醛量不够 B烧碱量不够 C硫酸铜量不够 D加热时间短 答案 B 解析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的实验要求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而题中所给 NaOH 的量不足。硫酸 铜过量时,其水解会使溶液呈酸性,导致实验失败。 10(1)做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的实验时,下列各步操作中:加入 0
20、.5 mL 乙 醛溶液;加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 mL;加入 2%的 CuSO4溶液 45 滴;加热试管。 正确的顺序是 。 (2)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 ,然后 ,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向银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乙醛, ,片刻即可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2)AgNO3溶液 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Ag NH 3H2O=AgOHNH 4 AgOH2NH 3H2O=Ag(NH3)2 OH 2H 2O 置于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CH3CHO2Ag(NH 3)2OH CH3COONH42Ag3NH 3H 2O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乙醛
21、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做该实验时,应将少 量 CuSO4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得新制 Cu(OH)2悬浊液,然后加入乙醛,并用酒精灯加热至 沸腾,即可产生红色 Cu2O 沉淀。 (2)要熟悉银氨溶液的配制及所发生的反应。 能力提升 11凡结构为 CH3COR 的有机物,与次卤酸钠(NaXO)作用,可以生成卤仿(CHX 3),这种反应 叫做卤仿反应(式中 R 表示烷烃基,X 表示卤素),如: ,以上反应称为碘仿反应,试判断 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答案 D 解析 能发生碘仿反应的物质必须有 ,并且 中的 C 原子连有甲基。 12某醛的分子式为 C5H10O,
22、其属于醛类的同分异构体种数为 ;写出属于酮的 三种同分异构体: 、 、 。 答案 4 CH 3COCH2CH2CH3 CH 3COCH(CH3)2 CH 3CH2COCH2CH3 解析 可用条件变换法推断:将 C5H10O 变为 C4H9CHO,丁基的种数就是 C4H9CHO 的种数。已知丁基有 4 种: CH 2CH2CH2CH3、 、C(CH 3)3、 CH 2CH(CH3)2,所以 C4H9CHO 有 4 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酮的同分异构体有 CH3COCH2CH2CH3、CH 3COCH(CH3)2、CH 3CH2COCH2CH3。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乙醛溶液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
23、。分析乙醛的结构和性质, 同学们认为溴水褪色的原因有三种可能(请补充完整): 溴在不饱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 溴与甲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 。 为确定此反应的机理,同学们作了如下探究: (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上述第 种可能被排除。 (2)有同学提出通过检测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作进一步验证,就可确定该反应究竟是何种反 应原理。此方案是否可行? , 理由是 。 (3)若反应物 Br2与生成物 Br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则乙醛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乙醛具有还原性,被溴水氧化 (1) (2)不可行 反应都有酸生成 (3)CH3CHOBr 2H 2O C
24、H 3COOH2HBr 解析 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因此乙醛可能被溴氧化。 (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反应生成了能电离出 Br 的 电解质,即 HBr,而 CH3CHO 与 Br2加成不可能生成 HBr。 (2)反应中都有酸性物质生成,不能通过检测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来确定反应机理。 (3)因为 CH3CHO 可被弱氧化剂氧化为 CH3COOH,所以 CH3CHO 被 Br2氧化的产物肯定为 CH3COOH。根据反应的环境和元素守恒,可知 Br2的还原产物为 HBr。 14有机物甲
25、的分子式为 C3H7Br,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 B A 甲 D E Cu 与 氧 气 共 热 NaOH溶 液 NaOH醇 溶 液 加 聚 (1)若 B 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甲 A ; B 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 (2)若 B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甲 D ; A B 。 答案 (1)CH 3CH2CH2Br CH3CH2CH2BrNaOH CH3CH2CH2OHNaBr 水 CH3CH2CHO2Ag(NH 3)2OH CH3CH2COONH4
26、3NH 32AgH 2O (2)CH3CHBrCH3 CH3CHBrCH3NaOH CH3CH=CH2NaBrH 2O 醇 解析 甲为卤代烃。从反应条件看,甲 A 为卤代烃水解,生成醇;甲 D 为卤代烃的 消去反应,生成烯烃。B 能否发生银镜反应决定了 A 中羟基的位置,从而决定了甲的结构。 拓展探究 15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和铜制备甲醛。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 沸点/ 水溶性 甲醇 65 混溶 甲醛 21 混溶 如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 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 (1)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 A 管的 X 是
27、,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 B 管中应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中应装的试剂是 。 (4)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试剂前都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 ;添加药品后,如何检 验(乙)装置的气密性? 。 (5)两种装置中都需加热的仪器是 (填“A” 、 “B”或“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 。实验完成时,都应先停止对 (填“A” 、 “B”或“C”)的加热,再 。实验完 成时,先打开 D 处气球的铁夹,再撤去酒精灯,打开铁夹的目的是 ,其工作原理 为 。 (6)你认为哪套装置好? (填“甲”或“乙”),理由是 。 答案 (1)空气(或氧气) 2CH3OHO 2
28、 2HCHO2H 2O Cu (2)CuO CH 3OHCuO HCHOH 2OCu (3)H2O (4)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导管口伸入水中,手握试管 A,若试管 C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表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A、B A 水浴加热,B 酒精灯加热 B 撤出 C 中导管 防止倒吸 气球内空气进入反应 装置,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 (6)甲 制得的甲醛溶液浓度大 解析 在解答本题时,应前后通读,使得后面的为前面“服务”的内容能够提炼出来(如 A 试管的加热问题、C 和 D 的作用等),从而能更好地答题。(1)根据题目所给的内容和已有 的知识,可以知道利用 Cu 或 CuO 来催化反应,所以直接用气体(空气或氧气)在铜丝的催化 下反应(这时只好水浴加热),用(甲)装置;也可以间接用 CuO 作氧化剂,同时催化反应, 用(乙)装置。由于(甲)装置反应时,气体与甲醇接触充分,生成的甲醛浓度大,(甲)装置 比(乙)装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