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下《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word教案1.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887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历史八下《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word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川教版历史八下《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word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川教版历史八下《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word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川教版历史八下《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word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川教版历史八下《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word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教案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新中国建立 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培养学生从文艺现象中领悟历史的 能力;通过理解建国以来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 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 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2、,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 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二、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教材分析 本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以“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 , “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 的出现”两目内容,概括地反映了我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事业的成就。 课文以时间分期,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一时期,分别介绍了新中国 建立后我国文艺事业的成就,以及“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文艺事业的灾难。 “文化大革命” 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艺进入了一个

3、新的转变和发展时期,文艺园地 出现了百花争艳、繁花似锦的局面。 一、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 教材一开始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备受党和国家重视。1949 年 7 月,中 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者共 聚一堂,共商发展和繁荣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大计,确立了文艺新的服务对象和前进方向, 开创了新中国文艺的新局面。1953 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上,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使文艺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 务的任务。1956 年 4 月,党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总方针。 1956 年

4、4 月 28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其具体内涵包括:艺术上不同 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能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推行一 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 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用简单的方法 去解决。 正因为党高度重视文艺事业,既明确规定了 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又提出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总方针。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涌现出一大 批优秀文艺作品。教材从长篇小说

5、、戏曲、电影、舞蹈等几个方面,列举了一些优秀作品 的代表。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主要以反映时代的革命变化和社 会主义现实生活为要点。题材多样、风格各 异、内容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讴歌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和人民生活的新风貌,受到 广大人民的欢迎和赞赏。 教材小字部分详细介绍了长篇小说红岩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相关内容。 教材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大搞文化专制主义进行了揭露。 “四人帮。 挥舞“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诬蔑文化艺术领域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 。新 中国成立后涌现的许多优秀小说、电影、戏剧被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特

6、别是 一些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的作品,如传记文学刘志丹 ,小说保卫延安 , 影片怒潮 燎原 洪湖赤卫队等,被诬为“替叛徒翻案” , “为走资派树碑立传” 。 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刘志丹革命事迹的刘志丹 ,被诬为替反党分子高岗翻案, 由此造成一万多干部遭受迫害。连 1974 年拍摄的歌颂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 精神的影片创业 ,也被江青罗织了“十大罪状” 。著名作家老舍、赵树理,京剧表演艺 术家马连良、周信芳,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白杨、上官 云珠,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一大批文艺界人士横遭批判,受到残酷折磨,有些人甚至被迫害 致死。整个文艺园地百花

7、凋零, “样板戏”一花独放。 二、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总路线。在文艺方针政策上, 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调整为“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特别是邓小平在 1979 年 lO 月 30 日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 为文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 活中汲取素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 己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 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8、,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 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文 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 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 ”邓小平的 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新 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 教材叙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弘扬 社会主义主旋律,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文艺园地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文学、戏剧、电影、 电视剧等的创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9、社会主义建设的 新成就。特别是长篇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社会影响大。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古华的 芙蓉镇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电影、电视剧创作也空前活跃,数量众多, 涌现出一大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片。如影片红高粱 开国大 典 ,电视剧长征 三国演义 红楼梦等。教材小字部分还介绍了文艺领域中戏 曲、音乐、杂技等方面的代表性成就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 事例。 教学建议 一、本课涉及 大量的文艺作品,教材不可能一一介绍,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 可根据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较熟悉的作品加以讲解。结合本课写作特点,可对小 说、电影、电视剧三方

10、面作重点介绍。 二、可选取我国“文化大革命”前、 “文化大革命”中、改革开放后这三个历史阶段, 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精彩文艺作品片段,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可以是一段音乐, 或是一组图片,或是一小节精彩的电影对白等等。让学生抢答说出课件中播放的文艺作品 的名称,由此导入新课。 三、在讲解文艺事业的成就时,不要简单地停留在作品介绍上,要注意文艺作品普遍 带有某一阶段的政治烙印,反映时代的特点。注意在介绍文艺作品时,将人物、时间、活 动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应侧重与历史联系起来,突出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这里的 文艺作品分析与语文学科中的作品分析侧重点不同,应与语文学科区别开来。 四、讲解“文艺

11、事业的成就和灾难”一目时,可联系“说说” (“文化大革命”前十 七年我国文艺事业的主要成就)一题,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为 什么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文艺事业会取得如此成就? 五、讲解“文化大革命”中,整个文艺园地百花凋零的情景,可简单介绍“样板戏” ; 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看过“样板戏” ,对“样板戏”的印象如何?结合教材旁边的 “想想”一题,思考“样板戏”至今还不时出现在舞台上的原因。 六、讲解“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一目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繁荣局面出现的覃因,教师作出相应归纳。 七、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

12、多、作品多,学生记忆较困难。在教学中可以引导 学生列表,分门别类总结归纳出我国文艺方面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的文艺作品 小说 电影 电视 其他 “文化大革命”前 改革开放后 也可拓展开来,不局限于课本上所介绍的文艺作品,让学生列出下表,选择一个自己 喜爱的文艺作品向全班同学讲演。 我所喜爱的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电视 电影 其他(绘画、歌曲、舞 蹈等) 原因 辅栏释义 “说说”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间我国文艺事业的主要成就):从建国到“文化 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比如小说、戏曲、电影、绘 画、舞蹈等方面,其中都不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精品佳作。可让学生列举出一

13、些优秀 作品的代表,加以讲解。 “讲讲” (讲一个小说红岩中的故事):小说红岩描绘了众多英雄人物的故 事,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简明扼要讲一个自己所 熟悉的红岩故事,并讲述自己的感受。注意安排好时间,有选择性地讲解。 “想想” (“文化大革命”中被肯定的“样板戏” 红灯记等,为什么现在还不时 出现在舞台上?应当怎样看待):这是一道含义较深、知识面较广的题目。老师很难在短时 间内讲清这个问题,学生也可能难以理解。老师可以视情况给学生解答。 对“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的评价,学术界普遍存在着争议。 “文化大革命”中被 肯定的“样板戏”如红灯记 等,至今还不时出现在

14、舞台上,不仅拥有观众,而且也确 实得到不少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可以从心理学解释:在 一个几乎不允许其他艺术存在的环境里,人们反复接受样板戏作品,因而对它们产生情感 依恋、怀旧心理是样板戏仍然有大量观众与广阔市场的原因。另外, “样板戏”的确也存在 着一定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成就是“样板戏”拥有一些琅琅上口的音乐唱腔。这为它的 继续存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样板戏”音乐创作过程中一直在自觉探索如何妥善处理声 与情、流派与人物、韵味与形象三方面的关系,如何通过新的手段尽可能发掘本土艺术自 身的魅力等等。 “样板戏”提供了相当多优秀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获得了超出它所

15、承 载的剧本文学内涵的独立价值,这既是它们在当时广 为流传的基础,也是“样板戏”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仍然有其生存空间的基本条件。 对待“样板戏”的现实存在这一现象,我们要辩证看待,涉及怎样正确处理政治与艺术的 复杂关系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议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艺工作也在方针政策上作了相应的调整 和规定,明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双百”方针,为新时期文艺繁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的时 代大背景,也为文艺家们提供了更宽松的创作

16、舞台。 插图说明 一、毛主席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1 年 4 月 3 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为该院亲笔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这一题词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文艺工作的 重要方针,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周恩来同老画家齐白石亲切交谈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为周恩来同老画家齐白石亲 切交谈的情景。 三、评剧刘巧儿剧照 评剧是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及东北各省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地方戏曲剧种。 刘巧儿是评剧的优秀剧目之一,刘巧儿由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扮 演。1956 年,评剧刘巧儿被拍成

17、电影,争取婚姻自由的刘巧儿的故事,成为那个时期 普及婚姻法最重要的“样板爱情故事” 。 “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 能嫁他?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婉转动听的曲调带着 人们对崭新的婚姻生活的向往传遍中华大地。图为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所饰刘巧儿 剧照。 四、电影林则徐剧照 电影林则徐在“文化大革命”前家喻户晓,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影片 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受命到广东禁烟,最后被发配充军新疆的故事。影片将林则徐等历 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 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反抗精神。图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

18、所饰林则徐的剧照。 五、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故事影片五朵金花创作于 1959 年。影片讲述了云南大理某公社副社长金花带领一 群姑娘去赶“三月街” ,路上车坏了,得到阿鹏帮助。阿鹏在赛马会上又得冠军,金花与阿 鹏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约定明年 3 月在苍山脚下相会。第二年阿鹏如期赴约,却遇到四 位金花,闹了不少误会,最后终于在蝴蝶泉边找到了金花。 五朵金花以喜剧的形式歌颂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歌颂了男女之间 纯洁的、永恒的恋情。是一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电影佳作。这部影片 当时获准在国内外放映,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 46 个国家放映了这部影片,被称赞为“编 导好、演员好、音乐

19、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图为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六、反映革命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是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 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反映了这一时期,北京爱国青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表现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 中成长的过程。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 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 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 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

20、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 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 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小说在国内外有很大 影响。 红岩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壮烈斗争为题材的优秀 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关押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集中营里,亲身经 历过敌人的种种野蛮暴行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作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见证人, 这两位作者在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 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历时十年之久,完成了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 红

21、岩所记述的是 1948 至 1949 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共产党地下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 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以狱中斗争、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 三条线索,揭示了在敌人统治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 死、将生命化 为胜利的曙光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小说红岩塑造 了一个在特殊条件下坚持斗争的英雄群体,描绘了众多英勇、机智、顽强、视死如归的生 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具有非凡胆识、卓越远见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险恶局势才能的许 云峰,有着纯洁党性、对革命事业无比坚贞的江雪琴,雄伟而悲壮的狱中领导人齐晓轩, 充满传奇色彩的疯老头儿华子良,精力

22、充沛、有着坚强革命意志的年轻共产党员成岗,严 格要求自己、经得起任何考验的革命知识分子刘思扬,外表斯文、内心刚强、有丰富阅历 和斗争经验的老大哥,还有那从小经受炼狱、机灵可爱的小萝卜头等等。原著红岩是 影响了几代年轻人的红色文学经典,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 从 1961 年出版至今已再版 50 余次,发行 1000 多万册,被称为“革命的教科书” 。 图为小说青春之歌 红岩两书的封面。 七、小说红岩中的主要人物的原型:江竹Error!、许晓轩、陈然烈士 江竹筠(1920-1949 年),女,四川自贡人。193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任中共 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

23、运工作,后经组织安排考入四川大学。1947 年,与丈夫彭咏 梧一起到万县组织下川东武装起义。1948 年 1 月,彭咏梧不幸牺牲,她谢绝了党组织的照 顾,坚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1948 年 6 月 14 日,因挺进报事件被叛徒 出卖,在万县被捕,囚于渣滓洞内。在狱中受尽酷刑而始终未曾屈服,从而感染鼓励了诸 多难友,获得“江姐”之一代英名。1949 年 11 月 14 日牺牲。 许晓轩(1916-1949 年),江苏江都人。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川东青委创办的 青年生活月刊编辑,并负责发行工作。1939 年春,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部长, 接着调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24、。经常深入工厂,发动群众开展地下斗争。由于叛徒出 卖,1940 年 4 月,许晓轩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卣公馆看守所。当他得知中共组织和亲 友 在设法营救他时,便用铅笔在香烟纸上写下“宁死不屈 ”四字托人捎出,以示坚定的革 命意志和斗争到底的决心。狱中他还坚持学习外文。通过 3 年时间的自学,能翻译一般俄 文和英语书刊,同时帮助难友们一起学习外文。在重庆白公馆看守所任中共临时党支部书 记时,多次带领难友进行越狱斗争。1949 年 11 月 27 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他和难友 们的斗争事迹,成为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原型。 陈然(1923-1949 年),北京市人。1939

25、年春在武汉抗战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办彷徨杂 志与党组织保持秘密联系,担任挺进报组织委员特支书记,负责印刷任务。1948 年 4 月,因挺进报事件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狱中把从黄显声将军那里知道的消患,写 在纸条上,秘密传给难友。被称为“狱中挺进报” 。1949 年 10 月 28 日,陈然被敌人杀害 于重庆大坪。 八、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剧照 该剧照展示的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一个场景。该剧于 1964 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15 周年之际,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达 3000 余人。 该剧共分八场,依次是:东方的曙光 星火燎原 万水千山 抗日的烽火 埋葬蒋 家王朝 中

26、国人民站起来了 祖国在前进 世界在前进 。 九、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 图片展示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一个场景。图片正中的两人为林黛玉和贾宝玉。 十、舞剧丝路花雨 由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丝路花雨是一部以中国大唐盛世为背景,以蔚为壮观 的敦煌艺术为文化底蕴,以反映中外人民友谊为内容,以复活敦煌壁画舞姿为主要舞蹈语 汇的大型民族舞剧。这部舞剧以歌颂友谊、赞颂开放、鞭挞邪恶为主题,非常切合当时人 们的心理需求。舞剧浓墨重彩,巨幅画卷式地展现了敦煌艺术的特殊魅力。尤其是以那 “反弹琵琶伎乐天” “回裙转袖若飞雪”的艺术境界,征服了世人。 舞剧吸收了春江花 月夜 月儿高等古曲的韵味和调式特点,以及民间戏曲

27、音乐中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浓 郁的古典风格和鲜明的民族色彩。 舞剧丝路花雨被誉为中国舞剧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新时期舞剧最辉煌的成果之一, 被确认为“中国 20 世纪舞蹈的经典作品”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为舞剧丝路花雨 “反弹琵琶”的一个场景。 十一、著名歌手到农村为乡亲演出 图为以一曲纤夫的爱出名的著名歌手尹相杰、于文华到农村为乡亲演出的情景。 十二、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封面 作家周克芹所著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文化大革命”后期为历史背景,描写 了 1975 年冬季发生在四川沱江流域一个偏僻山村里的一户农民家庭的故事。小说通过描写 许茂同他女儿、女婿之间的矛盾冲突,成功地塑造了许茂和四姑娘许

28、秀云的形象,揭露了 “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给农村经济带来的破坏以及对农民心灵的摧残。图为许茂 和他的女儿们一书的封面。 活动导引 这一活动也可视情况在课堂中进行。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艺作品,可以朗诵一 首诗歌、演唱一首歌曲、同学合作表演一场话剧等等。形式不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 创造力。也可让学生分组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测评答案 1C 教学资料 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 1956 年 4 月党中央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关 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一方 面,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

29、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 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 科学和文化事业。但是另一方面,在科学文化领域内由于受到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 风的影响,也由于我们自己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某些“左”倾思想的影响,存在着教条主 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 生。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毛泽东提出了这一旨在 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方针。 针对国内外、党内外的种种疑虑和议论,1957 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 一次扩大会议和

30、中共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对“双百”方针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强调 “双百”方针是一个长期性的基本方针。这主要在于它符合辩证法的要求,符合认识的发 展规律。 第一, “双百”方针是符合辩证法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创造性运用。 真理与谬误、香花与毒草、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在社 会主义社会,解决这些矛盾的 方法,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第二 ,矛盾对立的东西相互比较和斗争,是真理本身的发展所必需的。没有同唯心主 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 第三, “双百”方针是符合

31、认识发展的规律的。许多新学说、新事物开始出现的时候。 往往不被社会所承认,甚至遭到打击。因此,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坚持慎重 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 第四, “双百”方针是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针。毛泽东 认为,领导我们的国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方针,这就是放和收。 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收,就是不许人家 说不同的意见,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是“一棍子打死” 。我们应采取放的 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 结了我们党领导

32、科学文化的经验和教训,也借鉴了国外的党领导科学文化的经验和教训。 这个方针,同党的文艺和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 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文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 前的 17 年为第一阶段, “文化大革命”的 10 年为第二阶段,粉碎“四人帮”以后的 20 多年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的 17 年是新中国文艺的开创期。这一 时期文艺事业的突出特点是大破大立。文艺界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文艺观点的批 判

33、,为建立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清除障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及时制定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这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是一个十分正 确的指导方针。这一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中国推 翻封建王朝,给中国人民的社会生 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历史背景下,热切投身到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新中国的文学 艺术,以反映时代的革命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为主要特色。题 材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 富的文学艺术作品,热情歌颂了人民事业的新胜利和人民生活的新风貌,正确描写了典型 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其他种种美好的事物,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赏。从建国 到“文化大革命”前的 17 年,创作和

34、出版了各类文艺书籍六万五千多种,生产故事影片六 百多部,美术片二百七十多本。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的 10 年。 “四人帮”实行法西斯专制独裁和思想禁锢政策, 将“文化大革命”前的许多优秀文艺作品视为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毒草” , 排斥在亿万人民的思想文化生活之外,又将“文化大革命”前众多文艺工作者辛勤创作出 来的个别作品改头换 面,窃为己有,冠以“革命样板戏”之名推向全国,从而形成了“8 亿人民看 8 个样 板戏”的局面,文艺凋敝萧条。在文艺创作思想方面, “四人帮”又以“三突出” 、 “三 陪衬”和“主题先行”的僵化创作模式去指导、约束一切文艺创作,造成千篇一律、相互 雷同

35、的文艺面孔。 第三阶段:粉碎“四人帮”以后的 20 多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是新 中国文艺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全党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 训的基础上作出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艺工作也在方针政策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定, 明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的 祝词中更加明确地阐述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的关系,为文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粉碎“四人帮”以来,在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文学艺术进入一个新的转变和 发展时期。文艺创造力获得大解放。无论是作品数量的众多,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丰富 多彩,题材的广阔

36、和主题思想的深刻,都显示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诗歌、散文、报告文学、 民间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曲艺、木偶、皮影、杂技、摄影等各种艺术门类, 都涌现了许多成功的优秀作品。文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三、建国 17 年来的文艺成就 建国 17 年来,仅就文学创作中的小说、戏曲、电影三方面的情况来说,就涌现出大量 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例如著名的小说有:长篇小说创业史 红旗谱 红岩 青春之歌 风云初记 林海雪原 小城春秋 三家巷 三里湾 山 乡巨变 红日 铁道游击队 苦菜花 保卫延安 铜墙铁壁 原动力 百炼成钢 战斗的青春 上海的早晨 金沙洲 香飘四季

37、风雷 欧阳海之歌 李自成等。 中、短篇小说集政治委员 三千里江山 风雪之夜 黎明的河边 党费 百合 花 李双双小传 我的第一个上级 春种秋收等。著名的戏曲有:将相和 梁山 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芙奴传 十五贯 扬门女将 生死牌 芦荡火种 红灯记 节振国 小女婿 刘巧儿 天仙配 搜书院 三打白骨精 朝阳沟等。著名的 故事影片有:中华女儿 钢铁战士 白毛女 翠岗红旗 董存瑞 青春之歌 红 色娘子军 槐树庄 李双双 永不消逝的电波 上甘岭 风暴 老兵新传 林则徐 甲午风云 祝福 大浪淘沙 农奴 兵临城下 舞台姐妹 早春二月 英雄儿女 等。这些作品,对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38、水平,培养 社会主义新人,都起了重大的积极的作用。此外,绘画开国大典 江山如此多娇 ,音 乐歌唱祖国 喜洋洋 ,舞蹈送粮路上件收歌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诗 歌时间开始了 甘蔗林青纱帐 放歌集 ,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等等,都是这一时期表现新现实、新生活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 学艺术作品。 四、改革开放以来文艺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作品逐年增加,质量也逐步提高, 涌现了一批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广大作家和艺术家以新时代为主题,采用多种创作形式 和风格,以极大的热情讴歌新时代。以诗歌为先导,唤醒了中国文学的复苏。一些受到不 公正待遇的

39、诗人复出,被称为“归来派”的他们用诗歌歌颂改革开放。另外,还有一些在 生活中经历过磨难的年轻人,也开始以诗歌的形式回忆往事、抒发情感。1 978 年开始的改 革开放引发了一场艺术思维方式的变革,被称为“朦胧诗”和“新潮诗”的诗人群体,对 诗歌创作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尝试。 随着诗歌的兴起,接踵而来的是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在中国文 坛上各领风骚。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占据了中国文坛的主导地位。这些 作品的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长篇小说之所以如此繁荣,主要是由于在改革 浪潮的冲击下,一大批作家走出“书斋” ,关注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关注祖国和人民的命运。

40、 如人间正道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改革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尖 锐的矛盾,反映了改革的艰难,也反映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南方有嘉木是一篇充 满民族正气、品位较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小说,它把茶文化史、 地域史、中国近代史融为一体,表现了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另外,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 苍天在上 ,反映军旅生活的兵谣 ,反映企业改革的车间主任都是和当前中国现 实生活相呼应的佳作,这些小说在中国文坛上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电影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谢晋拍 摄的天云山传奇 牧马人 芙蓉镇等,谢铁骊拍摄的天网等故事影片

41、充满激情, 富于艺术感染力,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电影作品的中坚。与此同时,以张艺谋为代表的 中国第五代导演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崛起,他们思想活跃,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探索性的 影片,如黄土地 老井 红高粱等。这些影片多以中国西部为背景,在艺术上有很 强的感染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有 300 多部次在各种国际影展上获奖。仅 1995 年, 就有 17 部电影在国际影展上获奖,其中红粉在第四十五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 佳视觉效果银熊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第四十八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高级技术委 员会大奖;黑骏马获第十九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战争子午线在 第

42、四届东京国际儿童节获“日本电影评论家奖” ;一个也不能少获“金狮奖”等等。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末,中国电影界又涌现出众多优秀影片,如开国大典 开天 辟地 周恩来 大决战 焦裕禄 凤凰琴 秋菊打官司 孔繁森 大转折 红河 谷 离开雷锋的日子 鸦片战争 成吉思汗等。这些影片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 于一体,深受观众喜欢。 五、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作者杜鹏程(1921 一 1991),陕西韩城人。小说 保卫延安全面描绘了 1947 年 3 月 到 7 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小说通过对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西北战场上发生的青化 砭伏击战,羊马河、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突围战,沙家店歼

43、灭战和九里山阻击战等几 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保 卫延安生动地展现了在延安保卫战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这一历史 发展过程 的全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急剧变化的政治、军事形势。 保卫延安描写了众多英雄人物,既有远见卓识的高级将领,也有亲临火线的基层 干部;既有普通平凡的战士,也有地方上的支前英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 彭德怀的形象。他既是一位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又是一位和善可亲、俭朴平易 的人民公仆。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创造性地运用党中央的战略思想,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 能;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他

44、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博大敦厚,可亲可敬。 保卫延安是 建国后文学创作中描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的一次成功尝试,被誉为描写革命 战争的英雄史诗。 六、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作者曲波(19232002),山东黄县人。1957 年小说林海雪原出版。这部小说根据 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进山剿匪的斗争历史, 成功地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尤其是对孤胆英雄杨子荣形象富有特色 的塑造,使这一英雄人物在我国家喻户晓。 七、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 作品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全书以 1938 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方的国民党 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 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 1938 年到 1948 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作者十分熟悉黄泛区人民的斗争生活与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书中通过黄河岸边七户农民 家庭的坎坷命运和不同遭遇,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 言朴实流畅,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栩栩如生,塑造了徐秋斋、李麦、海长松、蓝五、王跑 等几个不同性格的农民形象,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全书结构紧凑,笔调深沉而又幽默诙 谐,读来亲切感人,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