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及作业指导 责任教师: 杨大江 8978858 第一次作业 第一编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填空题: 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 代,极盛于_,动摇与_。 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和“_”思想。 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 、 “_”。 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率土之滨,_”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 的。 二、单项选择题: 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 。 A 代天行罚 B 以德配天 C 亲亲、尊尊 D 世卿世禄 2、 ( )是宗法等级制的一
2、项核心内容。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嫡长继承制 D 君主制 3、 “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 A 亲亲、尊尊 B 刑不上大夫 C 礼不下庶人 D 世卿世禄制 4、殷商奴隶主所崇拜的至上神是( ) A 上帝 B 天 C 巫 D 玄鸟 三、多选题: 1、 1、 1、 周礼具有以下性质( ) A 道德规则 B 宗教仪式 C 法律规则 D 根本大法 2、 2、 2、 慎罚的内容包括( ) A“眚”者从轻, “非眚”从重 B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C“父子兄弟,罚不相及” D 刑罚适中 3、 3、 3、 周公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周公在我国法律 思想史上的贡献有(ABC)
3、 A 西周立志思想的奠基人 B 提出明德慎罚思想 C 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D“天命” “天罚”思想的创造者 四、名词解释: 1、惟命不予常 2、以德配天 3、宗法 4、亲亲 5、周公制礼 6、礼不下庶 人,刑不上大夫 7、明德慎罚 五、简答题: 1、 1、 1、 简述夏商西周神权法思想的表现? 2、 “以德配天”的意义何在? 3、简述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 2 1、 1、 1、 试述周公“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2、 2、 2、 何谓“宗法等级制”? 答案:1、夏、殷商、西周 2、天命、天罚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莫非王土、 莫非王臣 B、C、A
4、、A、ABCD、ABCD 、ABC 第二编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1、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总的来说,制度上讲,是由礼制到_的变革,从政治法律思 想上讲,是由礼治到“_”的变革。 2、管仲十分重视“礼”在治国中的作用,把_、_、_、_称 为“国之四维” 。 3、在经济立法方面,管仲提出了“_” , “与民分货”的思想。 4、公元前 536 年,子产进行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改革,这便是“_” 。 5、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之旨是“_,_” 。 6、先秦儒家对西周之礼的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_以仁入礼,突出了礼的伦理性和 强制性;_倡导“仁政” ,使礼成为国
5、家意志的表现;_沟通礼、法,使“礼 治”理论化、制度化。 7、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以德去刑”的教育预防思想,是_家的创造和贡献。 8、孟轲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_” ,其理论基础是“_论” 。 9、荀况认为, “法义” 、 “法数”于“类”之间, “_”是“_”的指导, “_”是“_”的体现,当“法数”不能包容一切时, “类”可作为“法数”的 补充。 10、墨家“天志”的主要内容是“_”和“_” ,而“尚同”则是“天志”的表 现。 11、 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是“_”思想,其理论根据是“_” 。 12、 庄子的自由观,集中表现为他提出的“_” 。 13、前期法家中_被称为重“势”派,_被称为重“术
6、”派;_则强调“变 法” 。后期法家的_成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以管子一书为代表的_兼论礼、 法。 14、商鞅的变法口号是“_,_” ,变法的理论依据是_,变法的目的是 _、_、_、_。 15、在中国法之思想史上,_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思想家。 答案: 1、法制、法治 2、礼、义、廉、耻 3、令顺民心 4、铸刑书 5、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 6、孔丘、孟轲、荀况 7、儒家 8、仁政、性善 9、法义、法数、法数、法 义 10、兼相爱、交相利 11、无为 道 12、逍遥游 13、慎到 申不害 商鞅 韩非 齐国法家 14、不法古、不修今 历史进化论 治、富、强、王 15、商鞅 二、单
7、向选择题: 1、春秋时期的革新家中, ( )代表了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新封建贵族。 A 管仲 B 邓析 C 子产 D 鲍叔牙 2、 ( )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 A 管仲 B 子产 C 邓析 D 齐桓公 3、春秋时期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学派是(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3 4、儒家对周礼所采取的态度是( ) A 照搬死守 B 批判和抛弃 C 继承和改造 D 取其形式变其内容 5、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一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著名论断 的是( ) A 管仲 B 孟轲 C 孔丘 D 荀况 6、( )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的
8、思想体系,明确提出了既隆礼又重法的思想主张。 A 孔丘 B 孟轲 C 荀况 D 贾谊 7、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 ) A 荀况 B 贾谊 C 管仲 D 孟轲 8、 ( )最早提出了我国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律观。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9、 老子 “无为 而治”的本义在于( ) A 消极等待 B 绝对虚无 C 效法自然 D 出世遁世 10、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 ) A 商鞅 B 韩非 C 慎到 D 申不害 1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 ,贵族与平民平等使用刑罚的思想家是 ( ) A 商鞅 B 韩非 C 管仲 D 邓析 12、
9、在人性问题上,法家主张( ) A“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B 人性善 C 性三品 D 性相近,习相远 三、多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革新家的主要代表时( ) A 慎到 B 管仲 C 子产 D 邓析 2、 2、 2、 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时( ) A 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 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德“合礼合法” C 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 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3、 3、 3、 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是( ) A 维护“礼治” B 重视“德治” C 提倡“人治” D“无为而治” 4、 4、 4、 孟子的“仁政”在法律思想上表现为( ) A“正经界” ,保障土地私有
10、 B“去甚,去奢、去泰” C“薄税敛” ,征收赋税徭役有 定制 D“省刑罚” ,反对繁法苛刑 5、 5、 5、 孔丘的仁者“爱人“的特点是( ) A 主张“兼相爱” ,爱无等级 B“爱人”具有强制性 C“爱人”具有等级性 D“爱人”由亲及疏,由己及人,具有宗性。 6、 6、 6、 荀况“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其表现在( ) A 以“明分使群”的礼法起源论证封建官僚等级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B 强调礼的实质和 作用在于“分” “别” C 突出了“礼”的客观性,强制性、制度性 D 主张以礼“举贤能” ,确立官僚制度 7、 7、 7、 墨家德法律思想集中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特质和历史局
11、限 性,表现在( ) A 既有朴素的平等观 ,又有尊君集权的专制倾向 B 及反对宗法等级德“礼治”原则, 有主张新的官僚等级 C 及主张法律高于君主,由八立法司法大权归于君主 D 及要求法律承认并维护劳动民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又把希望放在明君贤臣身上 4 8、 8、 8、 道家理论体系上有两个主要特点( ) A 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 道法自然 D 无为而治 9、 9、 9、 老子主张以道统法,是因为他认为“道”具有以下性质和功效( ) A 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是最高的原则 B 道无处不在,普遍而且无私 C 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D 道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寡制众
12、,且无往而不胜 10、法家的执法主张所包含的内容( ) A 明法 B 任法 C 壹法 D 从法 11、法家法治的理论根据是( ) A、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B“人民中 而财货寡 ”的人口论 C 发展进化论的历史观 D 君主独制的认知 12、商鞅把人类社会化分为( ) A 上世 B 上古 C 中世 D 下世 今世 E 中古 F 近古 当今 答案:C A A C C C D C C B A A BCD ABC ABC ACD BCD ABCD ABCD CD ABCD ABCD AC ACD 四、名词解释: 1、铸刑书 2、宽猛并用 3、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 4、竹刑 5、父子相隐 6、导 之以德、齐之
13、以礼 7、性善论 8、惟仁者宜在高位 9、法义、法数、类 10、有治人,无治法 11、兼相爱,交相利 12、非攻 13、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14、 老子 15、无为而治 16、三易 17、壹刑 18、报法处世则治 19、信赏必罚 五、简答题: 1、 简述管仲“令顺民心” 、 “与民分货”的经济立法思想? 2、 简述子产宽猛并用的刑罚思想。 3、 简述儒家对周礼的改造。 4、 简述孟轲的民本主义的法律观。 5、 简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 6、 墨家的“天志” 、 “兼爱” 、 “义” 、 “尚同”等概念的相互关系。 7、 墨家在维护劳动者权利方面的法律主张。 8、 庄子中法律虚无
14、主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9、 简述法家关于法的概念、性质及作用。 10、简述商鞅“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 六、论述题: 1、 试述管仲在政治、法律上的革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2、 试述儒家“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3、 为什么说荀况的法律思想具有儒法合流的特征。 4、 墨家的理想法“天志”的主要内容。 5、 试评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及其“无为而治”的法律观。 6、 试比较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 7、试评韩非法、势、术相结合的思想。 第二次作业 5 第三编 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填空题: 1、 秦朝推行“法治”的主要表现是“_” 。 2、 东汉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
15、一的_,强调“人道为本,天道为末” , 深刻揭露了神学法律观,提出了独特的变法改制的思想主张。 3、 张斐_和杜预_作为注释晋律的专门著作的出现,表明律学已 成为依据经义原则研究法律问题的独特科学。 4、 _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 5、 唐律疏议中关于“_,刑罚为政教之用” ,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 礼法结合已基本定局。 6、 礼法结合在_中已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 接近完成。 7、 在国家与法律的起源问题上,韩愈提出_,而柳宗元则认为法律起源于 “_”。 二、单项选择题: 1、早期黄老治学明显具有( )结合的性质 A 道法 B
16、 儒法 C 儒墨 D 礼法 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完备最全面论证封建制度和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轲 C 荀况 D 董仲舒 3、 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是( ) A 明的慎罚 B 德主刑辅 C 简直 D 礼乐抚于中 4、 玄学实际上不过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是一种以( )家的虚无来论 证儒家纲常的思想理论。 A 阴阳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5、 韩愈的( )说,为后来宋儒提出气质之性、天理人欲之说开辟了道路。 A 性三品 B 天刑 C 赏罚及时 D 崇礼重法 6、 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 ) A 文武张设 B 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C
17、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D 刑、 礼、道迭相为用 三、多选题: 1、董仲舒在论述治国应当“大德而小刑”的两点理由是( ) A 阳德阴刑说 B 性三品说 C 无为而治说 D“事皆决于法” 2、魏晋时期在治国主张上先后出现了( ) A 名法之治 B 德礼之治 C 名教之治 D 无为而治 3、北魏孝文帝纳礼入律的主要表现( ) A 创制“存留养亲” B 加重对不孝罪的惩罚 C 废除“裸刑”处斩的行刑方法 D 速决轻罪,不使久留狱奸 E 严格区分斩、绞两种死刑等级 4、 律中体现“君为臣纲”的犯罪主要有( ) A 谋反、谋大逆 B 危害皇帝安全 C 大不敬 D 恶逆 四、名词解释: 6 1、三
18、纲五常 2、性三品 3、原心论罪 4、 律表 5、名教出于自然 6、存留 养亲 7、 唐律疏议 五、答题 1、 述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变 2、 简评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3、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的三大思潮。 4、 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 六、论述题: 1、 试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及其形成。 2、 试述杜预律本的法律思想。 3、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答案:填空题:1、事皆于法 2、仲长统 3、律表、律本 4、鲍敬言 5、德礼为政 教之本 6、 唐律疏议7、圣人制刑、势 单选题:A D C B A C 多选题:AB ACD ABCDE ABC 第三次作业 第四编 封建社会宋至
19、鸦片战争前期的法律思想 一、填空题: 1、 理学产生于_朝,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学术,它的产生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 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_。 2、 _是客观唯心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最博学的思想家之一。 3、 熹在变法的指导原则上,认为封建的纲常名教是_,法律制度是_。 4、 王安石法律思想的特色是“_” 。 5、 张居正的法律思想的特点为“信赏罚,_” 。 6、 黄宗羲将专制君主称之为“_” ,将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称之为“_” ,并且 进行了揭露和声讨。 7、 王夫之总结了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任法”与“_”相结合, “严以治吏”
20、与“_”相结合。 二、单选题: 1、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 德主刑辅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刑、礼、道迭相为用 D 道统论 2、站在理学的立场上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进行总结和发挥的思想家是( ) A 朱熹 B 丘睿 C 程颐 D 周敦颐 3、范仲淹法律思想的特征是( ) A 革故鼎新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大名法度,众建贤才 D 信赏罚,一号令 4、 “三不足”的变法理论,是( )思想中的闪光之处。 A 韩非 B 贾谊 C 张居正 D 王安石 5、 出帝王之政只要“赏罚不滥,即是宽政”这一颇有见地的法律思想的是( ) A 王安石 B 完颜雍 C 耶律楚才 D 李世民 7 6、 明清之
21、际启蒙思想家所代表时(C)的利益。 A 地主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商阶层 D 资产阶级 7、为保证学校民主与平等,黄宗羲提出了由( )议政的设想。 A 学校 B 宰相 C 枢机房 D 议会 8、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家是( ) A 荀况 B 顾言武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三、多选题: 1、其法律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正统法律思想发展概貌的思想家是( ) A 朱熹 B 丘睿 C 李世民 D 柳宗元 2、朱熹指出,人们主张执法以“宽”和“轻刑” ,原因有( ) A 看为题的方法片面,认识模糊 B 执法之吏受佛教“因果报应说”的迷惑 C 执法之吏 对“恤刑”本旨的曲解 D“宽以养民
22、” 1、 王安石“熙宁新法”主要包括( ) A 制置三司条例司 B 均输法,青苗法 C 市易法,保甲法 D 方田输税法 2、 安石重视法律的作用,并要求严格依法办事,这一思想包括( ) A 君主应当知法、守法 B 执法应当 “刑平而公” C 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D 悬法学为 上科 5、金世宗完颜雍确定“议贤”的条件是( ) A 因他人犯罪而缘做的 B 犯公罪,即因公罪无私曲者 C 有大贤德者 D 恪尽职守,夙 夜在公者 3、 提高儒学的地位,耶律楚才采取的措施是( ) A 提倡尊孔 B 考试取士 C 整理宣讲儒家经典 D 信赏罚 ,一号令 4、 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的弊端和危害是( ) A
23、法令繁密 B 有法不依 C 压抑贤才 D 狱吏残害人民 5、反映王夫之法律思想比较集中的著作有( ) A读通鉴论 B宋论 C读四书大全说 D黄书 6、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 A 立法“必循天下之公” ,反对为一家之私 B 立法以“保类” 、 “卫群”为目的,复兴国 家 C 立法应遵循尊君臣卑,分权分治的原则 D“同条共贯,相扶相成” 四、名词解释: 1、 “存天理,灭人欲” 2、应经合义 3、三不足 4、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5、有 治法而后有治人 五、简答题: 1、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法律实践活动有何影响? 2、简述丘睿慎刑恤狱司法原则的内容。 3
24、、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 六、论述题: 1、试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律思想。 2、试述朱熹“德、礼、政、刑”理论的主要内容。 3、试述王安石“三不足”的变法理论。 4、试评黄宗羲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 8 答案:1、宋 哲理化 2、朱熹 3、存天理 灭人欲 4、大明法度 众建贤才 5、一 号令 6、天下大害、一家之法 7、宽以养民 单选题:B B A D C C A C 多选题:AB ABC BCD ABC AB ABC ABCD ABCD ABC 第四次作业 第五编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期的法律思想 一、填空题: 1、 “_”在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
25、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_”的口号,他是中国 近代史上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 2、龚自珍的法律思想以“_”核心。 3、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只要以“_、_”为指导,以纲常名教为本, 在中国原有的封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采用若干西法,变形不变质,变表不变里。 4、曾国藩法律思想核心是“_” 。 5、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主要反映在他所著的_ 、 孔子改制考 、 _ 、 春 秋董氏学等著作及他向皇帝所上奏中。 6、梁启超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成为“_” ,由国会、国务大臣、审判厅分别行使 “三权”称为“_”即所谓的“_” 7、1907 年, 大清新刑律完成后,由宪政编查馆咨交各省签署意见,从而触发了 “
26、_”和“_”之间的激烈斗争。 8、沈家本的法律思想以“_”为特点。 9、沈家本认为,法律的作用在于_和_。 二、单选题: 1、 龚自珍提出的用人思想是( ) A 悬法学为上科 B 不拘一格降人才 C 以事实成实功,以实功成实事 D 惟仁者宜在 高位 2、魏源的著作很多,尤其是( )的编成,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A元史新编 B老子本义 C海国图志 D圣武记 3、在中国婚姻史上,第一次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把广大妇女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政 权是( ) A 中华民国 B 太平天国 C 明朝 D 清朝 4、 ( )的法律思想,突出的反映出要求发展和保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较多的资产 阶级
27、民主主义色彩。 A 洪秀全 B 杨秀清 C 洪仁轩 D 魏源 5、张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 更法改图 B 一秉于礼 C 因势变法 D 中体西用 6、明确提出中国“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人物是( ) A 朱熹 B 张之洞 C 魏源 D 王夫之 7、康有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是( ) A 不法古,不修今 B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C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D 公羊三世说 9 8、谭嗣同法律思想的显著特色( ) A 变法图存 B 变法维新 C 中体西用 D 冲破一切封建罗网 9、沈家本认为( )为审断之本。 A 会通中外 B“平恕” C 德主刑辅 D 一体同科 10、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以丰富的历
28、史事实阐发“法贵得人”的思想主张并辅助实践的 是( ) A 洪仁轩 B 沈家本 C 康有为 D 严复 11、沈家本为了剖析中国法理学不发达的原因,专门撰写了( ) A法学盛衰说 B变法通议 C孔子改制考 D历代刑法考 三、多选题: 1、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他看来,夷之长技有( ) A 战舰 B 火器 C 养兵练兵之法 D 君主立宪政体 2、 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 A 起源于“农”说 B 起源于“势”说 C 起源于人的“良知” D 起源于“契约” 3、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政体方案为( ) A 实行五权宪法 B 制定宪法 C 设立民选议会 D 实行三权分立 4、谭嗣同提出三个变法方
29、案是( ) A“王道”之变法 B“霸道”之变法 C 学习西方的技艺培养人才 D 变专制政体为 立宪政体 5、中国历史上在( )时期出现过大的礼法之争。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清朝末年 6 沈家本认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如何得其用法之人,沈家本主张( ) A 所有官吏“皆宜知法” B 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学识 C 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 D 设“明法科” ,培养治法官吏。 7、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流具有( ) A 革命性 B 民主性 C 科学性 D 一定的人民性 四、名词解释: 1、师夷长技以制夷 2、 资政新篇 3、洋务派 4、一秉于礼 5、公羊三世说 6、太
30、平之世不立刑 7、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8、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五、简答题: 1、简述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2、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原则在法律思想上有和表现。 3、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简述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维新的核心内容。 六、论述题: 1、试评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法律思想。 2、试述梁启超的人治、法治思想。 3、 试评沈家本关于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4、试评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 答案:填空题:1、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2、更法改图 3、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4 一秉于礼 5、 新学伪经考 大同书6、体、用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7、礼教派 法理派 8、会通中外 9、治民、治国 单选题:B C B C D B D D B B A 多选题:ABC CD BCD ABC AD ABC BCD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