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8514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龙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深圳市龙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深圳市龙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深圳市龙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深圳市龙岗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6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答题卡上的正确选项涂黑,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 4 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摇匀后从 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口袋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发现,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0.2,则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红球( ) A12 个 B16 个 C20 个 D25 个 31m 长的标杆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它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 0.8m,同一时刻,某电视塔的影子 长度为 100m,则该电视塔的高度为(

2、 ) A150m B125m C120m D80m 4三角形两边的长是 3 和 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 x212x+35=0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 B14 C12 或 14 D以上都不对 5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cosB 的值为( ) A B C D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7某旅游景点 2015 年六月份共接待游客 25 万人次,八月份共接待游客 64 万人次,设六至八月每 月

3、游客人次的平均增长率为 x,则可列方程为( ) A25(1+x) 2=64 B25 (1 x) 2=64 C64(1+x) 2=25 D64(1x) 2=25 8一元二次方程 ax2+x2=0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Ba= Ca 且 a0 Da 且 a0 9将抛物线 y=5x2+1 先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y= 5(x+3) 22 By= 5(x+3 ) 21 Cy= 5( x3) 22 Dy=5(x 3) 21 10如图,在 RtABC 中, ACB=90,CD AB 于 D,若 AC=4,BC=3,则 t

4、anACD 的值为( ) A B C D 11如图,已知 A 是双曲线 y= (x0)上一点,过点 A 作 ABx 轴,交双曲线 y= (x0)于 点 B,若 OAOB,则 的值为( ) A B C D 12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abc0;b 24ac0; 3a+c0; 16a+4b+c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13方程 4x(2x+1)=3 (2x+1)的解为 14如图,AOP=BOP=15 ,PC OA,P

5、DOA,若 PC=4,则 PD 的长为 15如图,直线 y= x1 与坐标轴交于 A、B 两点,点 P 是曲线 y= (x0)上一点,若PAB 是以 APB=90的等腰三角形,则 k= 16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上摆 20(即 n=20) 根时,需要的火柴棍总数为 根 三、解答题:共 52 分 17计算:|tan602|+ 0( ) 2+ 18如图,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 A、B、C、D,其正面分别画有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将这四张 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 (1)小红从中随机摸出一张,求摸出的牌面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 (2)小明从这四张纸牌中随

6、机摸出两张,用树状图或表格法,求摸出的两张牌面图形都是中心对 称图形的概率 19某中学 2016 届九年级学生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要测量学校一幢教学楼的高度, 如图,他们先在点 C 测得教学楼 AB 的顶点 A 的仰角为 30,然后向教学楼前进 20 米到达点 D, 又测得点 A 的仰角为 45,请根据这些数据,求这幢教学楼的高度 (最后结果精确到 1 米,参考 数据 1.732) 20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 是 BC 边上的点,AE=BC,DFAE ,垂足为 F,连接 DE (1)求证:AB=DF; (2)若 AD=10,AB=6,求 tanEDF 的值 21如图,已知

7、A(4,n) ,B(2, 4)是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和一次函数 y=ax+b 的图象的两个 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 ax+b 0 的解集 22某宾馆客房部有 60 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的定价为每天 200 元时,所有房间刚好可 以住满,根据经验发现,每个房间的定价每增加 10 元,就会有 1 个房间空闲,对有游客入住的房 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支出每天 20 元的各种费用设每个房间的定价增加 x 元,每天的入住量为 y 个,客房部每天的利润为 w 元 (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 w 与

8、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客房部每天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3)当 x 为何值时,客房部每天的利润不低于 14000 元? 2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x2+2x+3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B ,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ABC 的面积 (2)点 M 在 OB 边上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O 向点 B 运动,点 N 在 BC 边上以每秒 个单 位得速度从点 B 向点 C 运动,两个点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试求当 t 为 何值时,以 B、M、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C 相似? (3)如图,点 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 Q 为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 P、Q ,

9、使得以 P、Q、C、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变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6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答题卡上的正确选项涂黑,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面看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左右各一个矩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 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

10、4 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摇匀后从 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口袋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发现,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0.2,则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红球( ) A12 个 B16 个 C20 个 D25 个 【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分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以从比例 关系入手,列出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盒子中有红球 x 个,由题意可得: =0.2, 解得:x=16,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本题利用了用大量试验得到的频率可以估计事件的概 率关键是根据黄球的概率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 31m 长的标杆直立在

11、水平地面上,它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 0.8m,同一时刻,某电视塔的影子 长度为 100m,则该电视塔的高度为( ) A150m B125m C120m D80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 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解答】解:设电视塔的高度应是 x,根据题意得: = , 解得:x=125,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利用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电视塔的高 度,体现了方程的思想 4三角形两边的长是 3 和 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 x212x+35=0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

12、为( ) A12 B14 C12 或 14 D以上都不对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首先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根,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第三边的长,进而 求其周长 【解答】解:解方程 x212x+35=0, 得 x1=5,x 2=7, 即第三边的边长为 5 或 7 三角形两边的长是 3 和 4, 1第三边的边长7, 第三边的边长为 5,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3+4+5=12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 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5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

13、图所示,则 cosB 的值为( ) A B C D 【考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压轴题;网格型 【分析】先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然后找个与B 有关的 RTABD,算出 AB 的长,再求出 BD 的长,即可求出余弦值 【解答】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则 AB=4 ,BD=4, cosB= =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的知识,此题比较简单,关键是找出与角 B 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顺次

14、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对 A 进行判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对 B 进行判断;根据 矩形的判定方法对 C 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对 D 进行判断 【解答】解:A、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所以 A 选项为真命题;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B 选项为真命题; 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C 选项为真命题; D、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D 选项为假命题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

15、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 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 形 式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7某旅游景点 2015 年六月份共接待游客 25 万人次,八月份共接待游客 64 万人次,设六至八月每 月游客人次的平均增长率为 x,则可列方程为( ) A25(1+x) 2=64 B25 (1 x) 2=64 C64(1+x) 2=25 D64(1x) 2=25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增长率问题 【分析】本题依题意可知七月份的人数=25(1+x) ,则八月份的人数为:25(1+x) (1+x) 再令

16、25(1+x) (1+x)=64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六至八月每月游客人次的平均增长率为 x,依题意得 25(1+x) 2=64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中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 (1x) 2=现在的量, x 为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率增加用+,减少用 8一元二次方程 ax2+x2=0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Ba= Ca 且 a0 Da 且 a0 【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 b24ac=124a( 2)0,求出即可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 ax2+x2=0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17、, b24ac=124a( 2)0, 解得:a 且 a0,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注意: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b、c 为常数, a0)的根的判别式是 b24ac,当 b24ac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b24ac=0 时,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b24ac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9将抛物线 y=5x2+1 先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y= 5(x+3) 22 By= 5(x+3 ) 21 Cy= 5( x3) 22 Dy=5(x 3) 21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根据

18、“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抛物线 y=5x2+1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y=5(x+3) 2+1 的图象,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y=5(x+3) 2+12 的图象,即 y=5(x+3) 21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如图,在 RtABC 中, ACB=90,CD AB 于 D,若 AC=4,BC=3,则 tanACD 的值为( ) A B C D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在 RtABC 中, ACB=90,CD AB 于 D,可以得到B 与ACD 的关系,

19、由 AC=4,BC=3 ,可以求得 B 的正切值,从而可以得到ACD 的正切值 【解答】解:在 RtABC 中, ACB=90,CDAB 于 D, CDA=90, A+B=90, A+ACD=90, B=ACD, 在 RtABC 中,ACB=90,AC=4,BC=3 ,tanB= , tanB= , tanACD=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与所求角相等的角,然后根据相等的角的正切 值相等,进行等量代换解答本题 11如图,已知 A 是双曲线 y= (x0)上一点,过点 A 作 ABx 轴,交双曲线 y= (x0)于 点 B,若 OAOB,则 的值为( ) A

20、B 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首先根据 A、B 点所在位置设出 A、B 两点的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 AO2,BO 2 以 及 AB 的长,再表示出 ,进而可得到 【解答】解:A 点在双曲线 y= (x0)上一点, 设 A( ,m) , ABx 轴,B 在双曲线 y= (x0)上, 设 B( ,m) , OA2= +m2,BO 2= +m2, OAOB, OA2+BO2=AB2, +m2+ +m2=( + ) 2, m2= , = = = , = ,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

21、表示出 A、B 两点的坐标 12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abc0;b 24ac0; 3a+c0; 16a+4b+c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抛物线与 y 轴交点的位置、对称轴即可确定 a、b、c 的符号,即得 abc 的符号; 由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判断即可; 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可得 b=2a,然后把 x=1 代入方程即可求得相应的 y 的符号; 根据对称轴和图可知,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交点在 3 和 4 之间,所以当

22、 x=4 时,y0,即可得 16a+4b+c0 【解答】解:由开口向上,可得 a0,又由抛物线与 y 轴交于负半轴,可得 c0,然后由对称轴 在 y 轴右侧,得到 b 与 a 异号,则可得 b0,abc0,故 错误; 由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可得 b24ac0,故 正确; 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可得 b=2a,再由当 x=1 时 y0,即 ab+c0,3a+c0,故正 确; 根据对称轴和图可知,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交点在 3 和 4 之间,所以当 x=4 时,y0,即可得 16a+4b+c0,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 y=ax2+

23、bx+c(a0)系数符号由抛物线 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 x 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13方程 4x(2x+1)=3 (2x+1)的解为 x 1= ,x 2=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进行移项得到 4x(2x+1)3(2x+1)=0,再把方程左边分解得到( 2x+1) (4x3)=0, 则方程转化为 2x+1=0 或 4x3=0,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 【解答】解:移项得 4x(2x+1)3(2x+1)=0, ( 2x+1) (4x3)=0, 2x

24、+1=0 或 4x3=0, x1= ,x 2= 故答案为 x1= ,x 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右边变形为 0,然后把方程左边进行因 式分解,这样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4如图,AOP=BOP=15 ,PC OA,PDOA,若 PC=4,则 PD 的长为 2 【考点】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过 P 作 PE 垂直与 OB,由AOP=BOP ,PD 垂直于 OA,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到 PE=PD,由 PC 与 OA 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又 OP 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

25、角 相等,等量代换可得COP=CPO,又ECP 为三角形 COP 的外角,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 ECP=30,在直角三角形 ECP 中,由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由斜边 PC 的长求出 PE 的长,即为 PD 的长 【解答】解:过 P 作 PEOB,交 OB 与点 E, AOP=BOP,PD OA,PE OB, PD=PE, PCOA, CPO=POD, 又AOP= BOP=15, CPO=BOP=15, 又ECP 为OCP 的外角, ECP=COP+CPO=30, 在直角三角形 CEP 中, ECP=30,PC=4, PE= PC=2, 则 PD=PE=2 故答案为:2 【点

26、评】此题考查了含 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 角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同时注意辅助线的作法 15如图,直线 y= x1 与坐标轴交于 A、B 两点,点 P 是曲线 y= (x0)上一点,若PAB 是以 APB=90的等腰三角形,则 k= 4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 AD=BC,DP=CP,根据 AD=BC,可得关于 x 的方 程,根据解方程,可得 x,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作 PCx 轴,PD y 轴, 如图 , COD=ODM=OCM=

27、90, 四边形 OCPD 是矩形 在APD 和BPC 中, , APDBPC(AAS) , AD=BC,DP=CP, 四边形 OCPD 是正方形, OC=OD, OA=1,OB=5, 设 OD=x, 则 AD=x+1,BC=5 x, AD=BC, x+1=5x, 解得:x=2, 即 OD=OC=2, 点 P 的坐标为:(2,2) , k=xy=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 AD=BC 是解题 关键,又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16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上摆 20(即 n=20) 根时,

28、需要的火柴棍总数为 630 根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关键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到其中的规律,按规律求解 【解答】解:n=1 时,有 1 个三角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31; n=2 时,有 3 个三角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3(1+2) ; n=3 时,有 6 个三角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3(1+2+3) ; ; n=20 时,需要火柴的根数为:3(1+2+3+4+20)=630 故答案为:630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数字的变化类问题,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到底有几个小三角形 三、解答题:共 52 分 17计算:|tan602|+ 0( ) 2+ 【考点

29、】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 计算,第三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2 +19+3 =3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如图,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 A、B、C、D,其正面分别画有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将这四张 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 (1)小红从中随机摸出一张,求摸出的牌面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 (2)小明从这四张纸牌中随机摸出两张,用树状图或表格法,求摸

30、出的两张牌面图形都是中心对 称图形的概率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 (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2)首先画出树状图或列表列出可能的情况,再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当摸出圆和平行 四边形时为中心对称图形,除以总情况数即可 【解答】解:(1)共有 4 张牌,正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情况有 2 种,所以摸到正面是中心对称图 形的纸牌的概率是 ; (2)列表得: A B C D A (A,B) (A,C) (A,D) B (B,A) (B,C) (B,D) C (C,A) (C,B) (C,D) D (D,A) (D,B) (D,C) 共产生 16 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

31、中两张牌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2 种,即 (B,C) (C,B) P(两张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 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 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正确利用树状图分析两次摸牌所有可能结果是关键,区分中心对称图形是要 点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9某中学 2016 届九年级学生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要测量学校一幢教学楼的高度, 如图,他们先在点 C 测得教学楼 AB 的顶点 A 的仰角为 30,然后向教学楼前进 20 米

32、到达点 D, 又测得点 A 的仰角为 45,请根据这些数据,求这幢教学楼的高度 (最后结果精确到 1 米,参考 数据 1.732)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分析图形;本题涉及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 AB 及 CD=BCBD=60 构造方程关系式,进而可解,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由已知,可得:ACB=30, ADB=45, 在 RtABD 中,BD=AB 又在 RtABC 中, tan30= = , = ,即 BC= AB BC=CD+BD, AB=CD+AB, 即( 1)AB=20, AB=10( +1) 27 米 答:教学楼的高度为 27

33、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仰角与俯角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 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0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 是 BC 边上的点,AE=BC,DFAE ,垂足为 F,连接 DE (1)求证:AB=DF; (2)若 AD=10,AB=6,求 tanEDF 的值 【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 (1)根据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得到 AD=BC=AE,DAF= EAB再结合一对直角相等 即可证明ABEDFA;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明 AB=DF;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以及勾

34、股定理,可以求得 DF,EF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DE 的长,运用三角函数定义求解 【解答】 (1)证明:在矩形 ABCD 中,BC=AD ,AD BC,B=90, DAF=AEB DFAE,AE=BC, AFD=90,AE=AD ABEDFA; AB=DF; (2)解:由(1)知ABEDFA AB=DF=6 在 RtADF 中,AF= , EF=AEAF=ADAF=2 tanEDF= =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运用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能够找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三角形中的 边,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

35、念求解 21如图,已知 A(4,n) ,B(2, 4)是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和一次函数 y=ax+b 的图象的两个 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 ax+b 0 的解集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 (1)先把 B(2, 4)代入 y= 得到 k=8,再把 A(4,n)代入 y= 可求出 n=2,然后利用 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先求出直线 y=x2 与 x 轴交点 C 的坐标,然后利用 SAOB=SAOC+SBOC 进行计算; (3)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 x4 或 0x2 时,一次函数

36、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即使 ax+b 0 【解答】解:(1)把 B(2, 4)代入 y= 的得 m=2(4 )= 8, 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y= , 把 A(4,n)代入 y= 得4n=8,解得 n=2, 把 A(4,2)和 B(2,4)代入 y=kx+b 得 , 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 (2)直线 y=x2 与 x 轴交于点 C(2,0) , SAOB=SAOC+SBOC= 22+ 24=6; (3)不等式 kx+b 0 的解集为4x0 或 x2; 故答案为:4 x0 或 x2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满足两

37、 函数的解析式也考查了观察函数图象的能力以及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2某宾馆客房部有 60 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的定价为每天 200 元时,所有房间刚好可 以住满,根据经验发现,每个房间的定价每增加 10 元,就会有 1 个房间空闲,对有游客入住的房 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支出每天 20 元的各种费用设每个房间的定价增加 x 元,每天的入住量为 y 个,客房部每天的利润为 w 元 (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 w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客房部每天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3)当 x 为何值时,客房部每天的利润不低于 14000 元?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38、【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房间每天的入住量=60 个房间每个房间每天的定价增加的钱数10; (2)支出费用为 20(60 ) ,则利润 w=(60 )20(60 ) ,利用配方法化简可求最大值; (3)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由题意得:y=60 ; (2)w= (60 )20(60 )= x2+42x+10800 w= x2+42x+10800= (x 210) 2+15210, 当 x=210 时,w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是 15210 元; (3)当 W=14000 时,即 (x 210) 2+15210=14000, 解得:x 1=100,x 2=320, 故当 1

39、00x320 时,每天的利润不低于 14000 元 【点评】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由图象直接 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应用,难度一般 2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x2+2x+3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B ,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ABC 的面积 (2)点 M 在 OB 边上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O 向点 B 运动,点 N 在 BC 边上以每秒 个单 位得速度从点 B 向点 C 运动,两个点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试求当 t 为 何值时,以 B、M、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

40、OC 相似? (3)如图,点 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 Q 为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 P、Q ,使得以 P、Q、C、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变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 A、B、C 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可得答案; (2)根据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BMN 与BOC 的关系,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 得关于 t 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3)根据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BQ=PC 或BC=PQ;根据 BQPC,BQ=PC,可得

41、P 点坐标;根据 PQ=BC,可得关于 a 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 a 的值, 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 P 点坐标 【解答】解:(1)当 x=0 时,y=3,即 C(0,3) , 当 y=0 时, x2+2x+3=0,解得 x=1,x=3,即 A(1,0) , B(3,0) ; SABC= ABOC= 3(1) 3=6; (2)若BMN=90 ,如图 1: , BM=(3 t) ,BN= t,BC= =3 , BMNBOC, = ,即 = t= (3t) ,解得 t= ; 若BNM=90时,如图 2: , BM=(3 t) ,BN= t,BC= =3 , BMNBCO, = ,即

42、 = , 3t= t,解得 t=1; 综上所述:t=1 或 t= ; (3)如图 3: , 若 CB 为对角线,即 CPQB,CP 1=Q1B=31=2,y =yC=3, P1(2,3) ; CB 为边,即 CBPQ,CB=PQ, 设 P(a,b) ,D(1,b) ,Q(1,a+b1) PQ=CB,即(a1) 2+(1a) 2=18, 化简,得 a22a8=0 解得 a=2 或 a=4 当 a=2 时,b= (2) 2+2(2)+3= 5, 即 P2(2, 5) ; 当 a=4 时,b=4 2+24+3=5, 即 P3(4,5) ; 综上所述:P 1(2,3) ,P 2(2,5) ,P 3(4,5)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 (1)利用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得出 A、B、C 的坐标 是解题关键;(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关于 t 的方程是解题关键,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出关于 a 的方程是解题关键,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