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9121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命题学校:滨河中学 命题老师:张伟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三低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死亡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有所回升,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同 B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出生率维持较低的水平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进入或将要进入三低型 D我国所有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

2、高 B出生率减低 C自然环境改变 D收入提高 2005 年元月 6 日,是我国大陆 “13 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 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 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 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 36 题。 3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A. 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迁入 4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A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人口再生产处于“三低型”阶段 5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之一是 A实施西部大开发 B控制城市发

3、展规模 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6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后分析完成 78 题。 7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 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 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 D老年人口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8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及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 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4、C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 图回答 910 题。 9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0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 ) A B C D 11 “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B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C都因老龄化吸引移民 D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引移民 右 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 A、B、C、D 四国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13 题。 12 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

5、可能是 ( ) 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 器 13.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 D 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 术力量雄厚 B该企业在 A 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 B、D 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 C 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14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 A人口数量 B人口素质 C人口年龄构成 D人口性别比例 15关 于 一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的 城 市 化 水 平 与 其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关 系 的 论 述 , 不 正 确 的 是 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目前城市化进程比发

6、达国家慢 C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牧童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 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并且 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 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 环境污染日益 严重。 据此回答 1618 题: 16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全球变暖 D森林火灾 17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发展工业,随意排污 A B C D 1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 “保护天然林”

7、和“退耕还林(草) ”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物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 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 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 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 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 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920 题 。 19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

8、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 推 广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20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21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2影响商业城市形成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 B、便利的地理位置 C、比较宽广的经济腹地和服务区 D、科学技术的发展 交通运输技术的改善引起运费的下降, 扩大了地理分工的广度和深度

9、。请判断 2325 题 23世界范围的地理分工主要依赖于 A公路运输发展 B铁路运输发展 C河运运输发展 D海洋运输发展 24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 A生产、收购、批发、零售 B收购、调运、批发、零售 C生产、收购、调运、销售 D收购、调运、储存、销售 25有关交通运输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航空运输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现代运输方式 B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但连续性好 C水运的灵活性和连续性较好 D管道运输的货物以流体为主 读某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回答 2627 题 26符合图中曲线变化趋势的工业区位因素是 A信息技术 B劳动力素质 C技术 D原料 27最能反映该区位

10、因素影响力变化趋势的工业部门是 ( ) A服装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煤炭工业 28读下图,根据影响工业部门分布的因素,判断下面关于四类工业部门工业指向的表述, 你认为哪组较为合理 ( ) A 啤酒厂 炼铝厂 制糖厂 电子装配厂 B制糖厂 啤酒厂 电子装配厂 炼铝厂 C啤酒厂 电子装配厂 炼铝厂 制糖厂 D制糖厂 炼铝厂 电子装配厂 啤酒厂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 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 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 品 重量之比。右图中,O 点到原料 M1、M2 产地和市场 N 的距离 相等。据此回答 29-30 题。 29如果工厂选址在 O 点最合理,那么

11、 ( ) AM1 的原料指数大于 M2 的原料指数 BM1 、M2 的原料指数都大于 1 C生产 1 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 05 个单位重量的 M1、M2 D生产 1 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 1 个单位重量的 M1、M2 30若生产 2 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 3 个单位重量的原料 M1,2 个单位重量的原料 M2,那 么 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 P CQ DR 31右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镇工业布局示意图,从保护环境 方面考虑,图中四个工厂布局合理的有( ) A印染厂 B火电厂 C钢铁厂 D炼油厂 读 “我 国 部 分 区 域 简 图 ”,完 成 32-33 题 。 1,3

12、,5 32图 例 所 示 的 某 环 境 问 题 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33.治理该环 境 问 题 的 根 本 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34右图是影响工业布局因素对某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数字代表的工业布局正确的是 A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水产品加工电视机装配 B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 电视机装配水产品加工 C电视机装配水产品加工 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D水产品加工电视机装配 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 35影响宝钢和鞍钢区位选择的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靠近消费市场 D科技力量雄厚 36以下关于

13、工业集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协作 C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D可以造成污染难于治理 37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 A 人 类 社 会 不 断 发 展 人 口 增 长 速 度 适 中 人 口 素 质 不 断 提 高 与 环 境 承 载 量 相 适 应 B 人 口 增 长 速 度 适 中 人 口 素 质 不 断 提 高 人 类 社 会 不 断 发 展 与 环 境 承 载 量 相 适 应 C 人 口 增 长 速 度 适 中 与 环 境 承 载 量 相 适 应 人 口 素 质 不 断 提 高 人 类 社 会 不 断 发

14、展 D 人 口 素 质 不 断 提 高 人 类 社 会 不 断 发 展 与 环 境 承 载 量 相 适 应 人 口 增 长 速 度 适 中 38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其真正含义是 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 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生产规模适当 环境质量 不断提高 生产活动符 合自然规律 合理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 A B C D 39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上应承担更多责任和义 务 B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使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15、路 C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 40某市对居民购物提出倡议,要求居民盛放物品时使用自备篮子或布袋,其目的是 A.节省包装费开支 B.避免交叉传染疾病 C.减轻白色污染 D.避免因包装破损而损坏食品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 2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 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鞍山钢铁企业扩建时拥有职工 50 万人,而 70 年代末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兴建 的上海宝山钢铁企业,生产规 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起初需职工 3

16、 万人,现职工不 足 2 万人。回答 4143 题: 41.上海宝钢比鞍钢的职工规模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 A利用进口原料节省了劳动力 B先进的科技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C科技的发展导致所需原料大量减少 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减少了职工数量 42.与“硅谷”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点是 A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B工业集中分布 C工业分散布局 D以传统工业为主 43.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A资源型城市全部面临资源枯竭 B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C水源和能源相对不足 D工业基础较差,劳动力不足 44. 近一、二十年,一些发达国家商业网点多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 主要是因为: A郊区环境

17、优美 B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C城市郊区化 D接近工业区,就近获得产品 45.近 年 来 , 世 界 上 一 些 大 型 企 业 集 团 纷 纷 合 并 , 从 工 业 布 局 的 因 素 考 虑 , 主 要 是 由 于 A 原 料 供 给 方 便 B 争 夺 市 场 份 额 C 环 境 条 件 制 约 D 进 行 技 术 互 补 46.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的区位及其经营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C、以零售商店为主 D、以批发市场及超级市场为主 47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提高资

18、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C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48清洁生产包括 A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 B清洁厂房和清洁机器 C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过程 D清洁的道路和清洁的交通运输方式 49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可以远离市场,其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发展水利,改善灌溉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50.为迎接 2008 年奥运会,北京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要做的工作有 A.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英语水平 B.将部分污染性企业迁出市中心,扩大绿地面积 C.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D.

19、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0 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51下图中,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7 分)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根本目的是 _。 (3)若在图中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其理由是_。 (4)若在图中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其理由是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 P 带应设置_。 52. 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6 分) 资料:回顾过去,我国人口众多,对农产品的需求

20、量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 面积,毁林开荒,另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 失面积约 180 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 50 多亿吨。荒漠化和荒漠化威胁的土地达 260 万 平方千米,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 为:氮 4050%,磷 1020%,钾 3040%。这种 大量和过度使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地板结、硬化。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3 分) 问题_ 。 问题_ 。 问题_ 。 (2)近年来我国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屡屡发生,这种现象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 。 (1 分) (3

21、)材料中“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主要指 ( )(2 分)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 C、草原地区实际载畜量大大超过理论载畜量 D、在干旱地区的绿洲发展种植业 53.读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7 分) 资料一 “1860-2002 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 变化” 资料二 图瓦卢 是南太平洋一个 岛国,2003 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 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 举国移民新西 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 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860 年2002 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趋势。 (1 分) 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

22、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 号填在下图中的方框内。 (3 分)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国家海洋局 2007 年 1 月 12 日发布的2006 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 年至 H E A 2006 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 2.5 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 1.8 毫米年的 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海平面上升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

23、可行性的对策。 (至少说出三点) 。 (3 分) 高一地理试卷答题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0 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51下图中,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7 分) (1)主导因素是_ (2)其根本目的是_ (3)若在图中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其理由是_ (4)若在图中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其理由是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 P 带应设置_ _ 52. 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6 分)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3 分)

24、问题_ 。 问题_ 。 问题_ 。 (2)近年来我国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屡屡发生,这种现象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 。 (1 分) (3)材料中“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主要指 (2 分) 53.读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7 分) 1860 年2002 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趋势。 (1 分) 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 号填在下图中的方框内。 (3 分 ) H E A (3 分) 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 一项是符合题

25、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B A D C D A A B B D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B C D C D D D D B A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A B C D B C B C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 2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 其 余情况均不得分。 41 42

26、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D BD BC BC BD BD AC AC BC B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0 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51下图中,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7 分) (1) 知识、技术 (1 分) (2) 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1 分) (3) 不合理(1 分) 钢铁厂污染大气,应放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1 分) (4) 合理(1 分) 河流上游,水质最好(1 分) (5) 绿化带(1 分) 52. 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5 分) (1) 问题水土流失问题 土地荒漠化问题 土壤污染 (3 分) (2)荒漠化(1 分) (3)B 、 C (1 分) 53.读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8 分) (1)上升 (1 分) (2) 每空 0.5 分,共 3 分。 (3)至少说出三点,言之有理(每点 1 分,共 3 分)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A 控制人口增长;B 改善能源结构,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C 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D 开发清洁能源)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A 植树造林 B 固碳技术) 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H F B GE C A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