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发热模型 动物发热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主要是采用向动物体内注入脂多糖(LPS)、 2,4二硝基酚和酵母菌的方法制作发热模型。 2.1 脂多糖(1ipopo1ysaccharide ,LPS) 诱导的发热模型 LPS 是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的活性成分, LPS 有高度水溶性,是效应很强的细菌致热源。 LPS 由 3 个成分组成 ,最外层为特异性多糖,即菌体多糖, 它是由几个单糖组成的许多个同样 的重复单位连接而成,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中间是核心多糖 (同一种属之间是相同的);内层是 类脂 A,它是一种特殊的糖磷脂, 主要起毒性作用而无种属特异性10 。其诱导的发热表现为 双相热或三
2、相热,并伴有寒颤、精神萎靡和轻微腹泻等症状, 与临床感染性炎症所致发热相 似,是经典的炎性发热模型,常用于筛选解热药物并探讨炎性发热机制。因为该模型具有自 限性和耐受性,如在用于中药解热药效 (一般起效较慢)的研究时,应在用 LPS 诱导发热之前 即开始给药。LPS 诱导发热模型所用的剂量范围较大 ,从 10250 g/kg 不等, 其中较为常 用的剂量是 10 g/kg、20 g/kg、100 g/kg。在探索 LPS 诱导大鼠发热的最佳剂量时, 发 现引起实验大鼠发热热势高、持续时间长的 LPS 剂量为 20 g/kg11。 LPS 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每日测量大鼠体温(
3、肛温)2 次, 连续 2 日, 取 2 次体温的平均值记为基础体温。单次体温超过 38 或 2 次体温差超过 0.5 的动物 剔除。实验前 6 h 禁食不禁水。然后腹腔注射 LPS(20 g/kg 或 80 g/kg),诱发动物发热, 注射 LPS 后每隔 0.5 h 测 1 次体温, 连续监测 8 h。 2.2 2,4-二硝基酚诱导的发热模型 2,4- 二硝基酚可刺激细胞氧化过程,抑制磷酰化过程,使氧化过程受到刺激所增加的 能量不能通过磷酰化转变为三磷酸腺苷或磷酸肌酸的形式贮存而以热能散发,引起发热。 2,4二硝基酚用于制作动物发热模型时,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多为大鼠或家兔。有实验表明 12,2
4、,4 二硝基酚诱导的发热模型升温后持续时间较短, 大约 1 h 左右,所以不适用于作用 缓慢而持久的解热药物解热作用的考察,但对于作用快速且强大的药物,实验结果满意。 2,4 二硝基酚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具体操作方法 13:致热前用肛温计测量大鼠直 肠温度 1 次,连续 3 d,取其平均值作为正常基础体温。测量时将大鼠仰位固定于鼠板上, 待其稳定后,在肛温计顶端涂少许凡士林油,轻缓送入肛门 2 cm,放置 3 min 后取出读数。 选正常体温在 36.638.3 的正常大鼠,然后在各鼠背部皮下注射 2,4二硝基酚 15 mg/kg,每隔 0.5 h 测量体温。 2.3 酵母菌诱导的发热模型 酵
5、母菌属真菌类,经高压或甲醛杀死的酵母细胞与活细胞一样也可引起发热, 其致热成 分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酵母菌作用于机体后,可激活 EP 细胞产生 和释放 EP,后者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介质的释放,继而改变调定点。有研究表明 14,酵母致大鼠发热与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介质 5HT 含量变化有关,下丘脑组织中 5HT 含量随体温的改变而改变。酵母菌所致的发热是由注射部位的局部溃烂引发的剧烈 炎症反应导致,动物全身表现与临床伴内脏或皮肤有明显炎症的里热证类似,更适合考察 清热药的解热作用。另有研究表明15,干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于大鼠后,先引起动物体温 下降,一段时间后动物体温明
6、显升高 ,并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局部有明显炎症症状出现。 酵母菌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具体操作方法:将干酵母用生理盐水配成 15%的混悬液, 按 5 mL/kg 的剂量皮下注射给 SD 大鼠。在正式实验前 1 周,每天 3 次(早、中、晚各 1 次) 对大鼠的直肠进行刺激。正式实验时,0.5 h 内测定大鼠体温 3 次, 取其均值作为基础体温 值,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后 ,每小时测体温 1 次。 2.4 其他诱导的发热模型 在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中,除了以上 3 种主要的模型外,还有一些其他模型,虽然使 用不是那么的普遍,但在特定的实验、特定的情况中也有用到。 2.4.1 角叉菜的致热模型 角叉菜诱
7、导发热模型的特点是致炎局部的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并与血管活性物质和激肽类一起诱发水肿,常用于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过程的影响,它是 筛选发热抗炎药物的常规模型16。李茂等在研究中发现舒感颗粒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 发热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有标本兼治的功效17。该方法造模导致 的发热常常以局部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因此一般用于致炎实验,而鲜用于制作发热模型。 2.4.2 注射杀死的大肠杆菌或乙型副伤寒杆菌培养液 将在 3037 培养 34 周的 大肠杆菌肉汤培养液或培养 34 昼夜的乙型副伤寒杆菌肉汤培养液,以细菌滤过器过滤。 把留在滤器上的细菌剩余物放入盛有甘油 12 mL 的研钵中
8、研碎,高压灭菌。取该混悬液 0.2 mL,以过滤液(肉汤)2 mL 稀释后,给大鼠皮下注射,几小时内即可引起发热,此法可 以使发热持续较长时间,大约在 12 h 左右18 。 3 与发热有关体温调节介质 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主要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该区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 对 来自外周和深部温度信息起整合作用,将致热原或发热介质微量注射于 POAH 可引起明显 的发热反应;另一些部位如杏仁核 (MAN) 19、腹中膈(VSA)和弓状核则对发热时体温产生 负向影响,刺激这些部位可使体温上升超过正常时难以逾越的界限, 因此发热时体温可能由 两种介质相互作用进行调节:一个是正调节介质,
9、使体温上升 ,主要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 、 前列腺素 E2(PGE2)、氧化亚氮(NO)等; 另一个是负调节介质,促使体温下降,主要包括精氨 酸加压素(AVP)。当外周致热信号通过这些途径传入中枢后, 启动体温正负调节机制,正负调 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调定点上移水平和发热的幅度19。 3.1 正调节介质 3.1.1 环磷酸腺苷(cAMP) cAMP 作为一种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 致认同。cAMP 是接近体温调节终末环节的发热介质 ,大多数学者认为 “Na+/Ca2+上升诱导 下丘脑内 cAMP 的含量上升”是多种致热原引起发热的共同中介环节20。发热动物模型脑 脊液及下
10、丘脑组织中,cAMP 含量增多与体温升高呈显著正相关 21。 3.1.2 前列腺素 E2(PGE2) 致热原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 PGE2 含量明显增加,并且 PGE2 含量升高先于体温升高,起始于发热的潜伏期并持续发热的全过程22。动物侧脑 室注入微量的 PGE2 可诱导发热反应, 并且 PGE2 可直接刺激 PO/AH 区温度敏感神经元, 改 变其放电频率。中枢内 PGE2 主要来源于脑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的巨噬细胞,并以旁分 泌形式作用于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的 PGE2 受体, 有学者对 PGE2 受体后续的信号转导 通路进行了研究,认为 PGE2 与 EP 结合后,通过提高细胞内的 c
11、AMP 使调定点升高23。 3.1.3 氧化亚氮(NO) 氧化亚氮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小脑、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等部位。外周及中枢 NO 参与了多种动 物的体温调节过程,并可能通过与中枢环氧合酶 前列腺素 E(COXPGE)系统相互作用 参与了酵母性发热。对于大鼠,外周给予 NOS 抑制剂可降低甚至完全阻断 LPS、IL1 等致 热原诱导的发热及应激性体温升高,但大剂量也可使正常动物出现类似发热反应; 在中枢, NO 供体可加强大鼠发热反应,但外周应用 NO 则可显著降低发热及正常大鼠体核温度,这 些均说明 NO 参与了大鼠体温调节过程。
12、总的来说,大鼠体温对于 NO 的反应, 实际上可看 作中枢和外周作用的叠加或整合24。 3.2 负调节介质 在负反馈调控中,脑内生成一些内源性降温物质可能起着主要的作用, 这些对抗体温升 高或降低体温的物质中,现阶段研究最多的是精氨酸加压素(AVP) 。AVP 是一种 9 肽神经递 质,分布于 CNS 的细胞体、轴突和神经末梢,包括其作用部位腹中膈区(VSA)和中杏仁核 的神经末梢,机体发热时其含量增多。众多研究表明25,AVP 具有明显的抑热作用,AVP 被认为是一种内源性解热物质。其在中枢作用于 VSA 的 V1 亚型受体发挥解热或限热作用。 有学者认为26AVP 可能是通过影响位于 PO
13、AH 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而影响体 温,VSA 中 AVP 含量下降,表明 AVP 释放增多, 刺激 AVP 的内源性释放可抑制发热。 4 展 望 目前制作大鼠发热模型主要还是以采用酵母、内毒素(LPS)和 2,4二硝基酚最为常见, 其共同的特点是造模方便,成功率高,对实验条件要求也比较低。LPS 诱导发热起效较慢, 宜较早给药,其诱导的发热表现为双相热或三相热,并伴有寒颤、精神萎靡和轻微腹泻等症 状,与临床感染性炎症所致发热相似 ,是经典的炎性发热模型 ,常用于筛选解热药物并探讨炎 性发热机制。2,4 二硝基酚诱导的发热模型升温后持续时间较短,大约 1 h 左右, 所以不适 用于作用
14、缓慢而持久的解热药物解热作用的考察。但对于作用快速且强大的药物,效果还是 很理想。酵母菌所致的发热是由注射部位的局部溃烂引发的剧烈炎症反应导致,动物全身 表现与临床伴见明显炎症的里热证类似,更适合考察清热药的解热作用。 给动物注射菌液或内毒素时,注射量并不与发热反应强度呈正比。注入量过大时体温 可不上升,故剂量的选择必须恰到好处。静注菌液或内毒素等引起的发热较皮下注射迅速 而强烈。但注射化学刺激则必须皮下注射才会引起较强反应。可能是该类物质刺激皮下组 织造成无菌性炎症所致。此外,动物种族,年龄和形态特性对发热也有明显的影响。实验 室的温度能明显的影响发热反应速度和强度,因此,在进行实验时使室温保持在偏低水平 (20 25 )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