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一集.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205513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一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一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一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一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一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学佛的体会第一集 胡小林老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这次有机会又来到香港跟大家见面。这次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一个比较笼统 宽泛的题目学佛的体会。这个题目不是很具体的题目,其实我们在学佛过程当中,很多 事情可以说都与我们的体会有关联。那么我选了这么一个题目是因为这个题目里,我在学佛 的过程当中,很多的事情、故事和我自己亲身的体验都可以放进去,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具 体的题目,所以谈起来比较宽泛,也灵活,所以我就选了这么一个题目叫学佛的体会。我们 的老和尚在几十年的讲经过程当中,把理和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理都讲得很清楚。我们现 在缺的就是我们怎么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把老

2、和尚的教诲落实在我们实际的生 活和工作当中,这也是我一个最切身的体会。如果说学在一边,做在一边,就得不到受用, 就是学佛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联系不到一起,这个学佛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这也是我们每 一个学佛的人,大家所共同关心的。 我们经常跟这些学佛同修们在一起,有机会接触、聊天、谈话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些问 题,我怎么就学了以后用不上?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好像总是结合不了佛法来指导 自己的生活。要不然呢,生活和工作是一件事,学佛是另外一件事,好像这两者老是搭不上 界。这个方面我自己跟大家一样,也是有一个过程,也是这个过程中的人。我现在也没有完 全解决好学佛跟工作和生活当中的落实,把佛菩萨的教

3、诲落实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我也没有 做得特别好,但是有一些体会我愿意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我觉得学佛,我们可以说,所谓学佛就是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个行为,我们 的老和尚说主要包括三个,一个是我们思想上的行为,一个是我们嘴上的行为,再一个就是 我们身体的行为,具体说就是十善,身体有杀盗淫,嘴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嘴上有 四个,四个恶业,再加上我们意念当中有贪、嗔、痴这三个,身三、口四、意三这是十恶。 我们怎么对治这十恶?我们怎么能够通过学佛而把这十恶的习气慢慢慢慢减少,最后达到一 个心清净、比较清净、相对清净的状态。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挂在嘴边上说了很多年的“心 净则佛土净”,我们怎么才能

4、真正做到心清净?这个心不清净是习气,要做到心清净、习气 不现前或能压得住习气,甚至习气去掉,改变习气,这个东西是一个长时期地,就是说一年 又一年地,纠缠住不放地长期对治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绝不是此刻和它刻的问题,是 我们一生都要奉行的生活态度、生活内容。 印光老和尚在他的文钞当中这么说的,“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事事常存 忠恕”就是每件事情都要存一个心,忠和恕。我们查了词典,“忠恕”这两个字的意思, “忠”就是尽心为人,对人不二,“恕”就是推己及人。“心心提防过愆”,这个“心心” 就是前念后念,这个念头那个念头,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提防,“提”就是水堤、河堤, 防止水泛滥。“提

5、”和“防”都是一个概念,“提”是大堤,防是小堤,“提防”就是防止。 2 “过愆”就是过错。印光老和尚说的这两句话,我们能不能在生活当中做到,换句话说,我 们怎么在生活当中做到“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其实这几个字并不多,说起来也 很好懂,但真正在生活当中落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长此以往, 就按照印光老和尚说的念之久久,我们老这么想,老这么做,久而久之我们就真的,刚开始 像老和尚说,“初则勉力息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努力把我们的妄念,十恶是幻 妄的,给它息掉、灭掉。“久则无妄可息”,时间长了你就没有这些错误了。就和染香人一 样,这屋子里有香气,你穿着衣服进去

6、了,久而久之你的身上就染上香了,并不是说你的衣 服有香,而是你被它薰染成香,这个东西特别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就是这么薰染坏的,被这 十恶。所以我们今天用这十善能把我们薰染回来,关键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怎么样来对治习气, 这是我们所有的祖师大德,包括佛菩萨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后落实就落实在这儿,你如何把 佛陀的教诲,把我们净空老和尚的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这是最关键最关键的。我们看了很 多经,我们听了老和尚这么多年讲经说法,我们能不能跟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 我下边给大家主要汇报的都是我身上发生的一些故事,我希望通过我这些故事和我的心 路历程,怎么样对待习气这个过程,能够启发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看看这

7、是我胡小 林生活当中碰到的问题,你们的问题可能跟我不完全一样,但是性质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 都要生活,每个人都要吃喝拉撒睡,每个人都要行住坐卧,每个人都要穿衣吃饭,每个人都 要处人待事接物。那我们在这过程当中,我碰到的问题,可能具体这件事你们没有碰到,但 其精神和实质,大家都是一样的。 谈到对治习气,我是一个习气非常非常重的人,怎么对治这个习气呢?我有个司机跟了 我很多年,他 2002 年就跟着我,他是个军人出身,没上过太多学,不太会写文章,也不太会 表达,按照礼貌的方式来说话。我学了弟子规学了佛法之后对他就特别客气,我们经常 通过手机来联系,发短信。我在给他发短信的过程当中就特别客气,比如,

8、什么什么师傅您 好,麻烦您一件事,我要交待一些事情给他,什么什么事情,请您到楼下等我,比如跟这位 司机师傅说,我五分钟之后下楼,谢谢您,胡小林落款,有些时候还说胡小林敬呈。他回来 给我回的短信就是“明白”。他是我的下级,是司机,我是他的领导,而且我的岁数跟他爸 爸岁数差不多。我刚开始看到他给我发的“明白”、“知道”、“我已在门口等你”,他能 简练就简练,军人出身嘛。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我对他很客气、很礼貌,有姓名,有您 好,最后落款有谢谢,有胡小林敬呈,但他不这么做。我刚开始就不舒服,看不惯,觉得你 这个孩子,给你发一条没感觉,我这给你发了半年了,你怎么还这样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啊?你难道

9、就那么忙吗?你就不能像胡小林这样吗?“胡总您好,您的信息收到,我已到楼 下等您。”是吧?“叫什么什么,谢谢。”没有。没有,要是搁我过去,我就容易批评,我 就容易看不惯,我就容易不顺眼、不顺心,我就容易说他,“你看看你”,我过去说话 可损了,可不讲道理了,“你有数没有啊你,你就知道吃啊!一二三你都分不清楚,我是什 么人啊,你是什么人啊,我是上级,我是你的长辈,我是你的领导,我对你这么客气,真是 给脸不要脸”,我过去就会跟他这么说。学了佛了,这是一种习气,我们先说这个司机 错没错?错了,是做得不对,是不符合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他没有做到出则弟。 3 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过错?若是修道

10、者,不见世间过。不是说这个世间没有 过错,是说我们修学的人,真正落实佛菩萨教诲的人,在心中没有这个过,没有这个过就是 没有对立,跟这个过错没有对立。不是说学佛的人抹稀泥不讲原则,明明世间有过错,我们 就是看见这个过错,我们认为那不是过错,我们明明看见这个社会有问题,我们不讲问题。 那否则的话,释迦牟尼佛跟我们的净空老和尚就没必要成天在这儿讲经说法了。就是因为世 间有过错,所以他才告诉我们如何对治这过错。你要是说“若是修道者,不见世间过”,那 他们还讲什么呢?那就什么都甭讲了。 是说从我们的心上不能跟这个过错对立,是我从我们的心上不能不高兴,不能有情绪, 不能发脾气,不能不顺眼,要保持一个清净心

11、来对待它。那你清净心对待它,真能解决问题 吗?真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以清净心的时候,你的心不起心动念,你就能看清楚事 情的本来面目,你也就会抓住解决这个事情的关键时刻和关键问题。就是孔子在论语当 中说“失言,失人”,就是你说话不该说的时候,叫失言;该说的时候你不说,叫失人,你 把这个人给失掉了。你不该说的时候你说了,你这话叫失言。在不正当的时候说了这个话, 尽管这话对,但是这话不应该说,叫失言。还有就是失人,该说的时候你不说。那什么时候 我该说?什么时候我不该说?我该说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我该说的这个人是什么人?这都需 要清净心,这都需要在一种没有对立的情况下,你才能把握住机会。你看我们祖

12、师大德经常 举一个例子,我们迷中人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头,我们喝醉了酒之后,我 是真有这个体会,原来我喝酒喝得特别多,真的觉得这个屋子在转,这个墙也在转,门也在 转,桌子也在转。那实际上这个房子在转吗?屋实不转,屋实实在在是没有转,而这个转是 因为你迷了你喝了酒了,所以你把这个屋子看成是转的。你如果看了这个屋子是转的,这个 门是转的,那你还能在这个屋子里生活吗?这个门你也肯定走不出去,因为门不在那个位置 上,你看那个门是转的,实际上门没有转,门在它原来的位置上,那你就找不到这个门。你 想拿这个水杯,你喝多了酒之后,这个水杯在动,你就真的拿不到这个水杯,你真解决不了 喝水这个问题,

13、你也真找不到这个门,解决出去这个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些因为有起心 动念,因为有对立,因为有情绪,我们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在这里。并不是说这个屋子里 没有门,这个屋子里没有杯子。确确实实有问题,确确实实他做的不对,但是这个不对在我 们心里头不能跟它对立,要抱着平等心,你才能解决失言、失人的问题,你才会找一个恰当 的时候,针对一个恰当的人,说出了最关键的恰当的语言。 我这个司机,我几次都想说他,我每次说他之前,我都在甄别我自己。我到底说这句话, 我现在要说他这件事,从这件事上来讲,我要跟谁说,跟一百个人说,一百个人都说我胡小 林说的是没问题的,我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我是他的领导,亲,我和

14、他父亲一样 大,这孩子到我这儿来上班,我要对他负责,师,我是他的老师,我要教给他不懂的道理, 很冠冕堂皇。我是他领导,不管不行啊,不管我对他不负责任。但是我每次要说他之前,我 到现在也没说过他,一年多了我也没说过他。我每次在说他之前,我不是不想说,我每次说 他之前,我就在问我自己,我在说这个孩子回短信不礼貌,跟我沟通不讲方式,不懂规矩这 件事情上,有百分之几十的成分我是为我自己说的?我是因为我自己不高兴,是因为我自己 不顺眼,是因为我自己看不惯,是因为我自己讨厌,还是我要为这个孩子好?他是我的下级, 4 他把生命的这一段最宝贵的这一段时间交给了我,我一定要不放过这个机会,把道德、伦理、 因果告

15、诉他,让他增长智慧、克服习气。我老问我自己,我是真的是本着这种目的来跟他谈 吗?真的是本着对这个司机好这件事来跟他谈吗?我真的是希望他能改变这个习气吗?换句 话说,他能改变这个习气,对他有多大利益,对他有多大好处,真在我心里是一回事吗?我 心里真存着这个念头吗?还是你改变了这个习气,你回短信礼貌了,你回短信客气了,我胡 小林看着舒服,我觉得顺眼了,我觉得舒心了。我这个急到底是为谁着?我是为我自己着呢? 我还是为这个孩子着?当我们在甄别这种情绪的时候,到底为谁来批评他,为谁来说他的时 候,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但凡有一丝是为自己的情绪而说,你最好就不说,因为你抱着一种 对立的观念去说,对立的态度去说

16、,你还不如不说。你不仅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还会把这事 情越弄越复杂。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你靠“我岁数大,我是你的领导,我是董事长, 你是董事长的司机,我是你的领导”,我是靠这种势力,我可以给你提奖金,或者我可以罚 你的奖金,我这有这个权力啊。势就是一种力量,我用这种力量来解决你的问题,你要靠这 个来劝他,来说他。“势服人,心不然”,他不接受,他表面上会不说什么,他表面上肯定 会客客气气,也会点头哈腰,但是他心里并不这么想。你相信不相信弟子规?“势服人, 心不然”,我们表面上看到好像这些孩子,包括家长对孩子,领导对群众、对员工,他好像 很客气,点头,说了就服从你而且也改了,心里并

17、不认同。“理服人,方无言”,得把道理 给他讲清楚,他明白道理之后他才真正地才没有怨言,才没有对立情绪。那什么是这个理呢? 就是我们老和尚经常跟我们说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理啊。你首先心里要有 这个理,你心里要清净,要平等,要觉悟,要慈悲。你心里没有这个理,你在跟他说的这件 事情上,你就不会看破、放下、随缘、自在、念佛,你就处理不好这件事情。 所以,我举这个司机师傅的例子,我就觉得这是一个俗务,印光大师说,俗务纠缠,怎 么能够逍遥物外呢?怎么能够摆脱这种纠缠呢?“终日俗务纠缠,终日逍遥物外”,我就觉 得这司机对我就是一个考验。首先我感恩,要没有他来到我身边这么近的一个关系,他每天 都

18、对我这种态度,能简练就简练,比较不太恭敬、不太礼貌,对我就是个考验。你不得感恩 吗?要不然你怎么知道你的境界不行啊?从刚开始特别反感,一看到短信就心里不高兴,甚 至很快就把这短信删掉,而且报复,什么呢,他给我回短信简单,我回短信更简单,“五分 钟后”,“到时候告诉你”,“等着” 特别粗鲁的回复,这就是报复。到慢慢慢慢是有 点不太高兴,不太舒服,但是能接受了,但是开始你对我客气不客气礼貌不礼貌并不重要, 印光老和尚说,我们不管他对我们是不是尽伦尽分,我总要对他尽伦尽分,我总要对你这样。 我就一直在这么做,一直在这么做。 最近这个司机有所转变,一句话都没说,那他怎么转变的呢?是我的大儿子从美国回到

19、 北京,我大儿子学习中文,他跟这司机有接触,他就跟这司机说,“你看你这么给我爸爸回 短信哪行啊?你看我爸爸那么大岁数了,是你领导,对你那么客气,你看你对你的领导就太 不礼貌了”,因为他美国的孩子还是很客气、很礼貌,他在西方受这个教育。他突然意 识到他这样做不对,特别内疚,特别惭愧。他虽然没跟我说什么,但是我通过他回我短信的 5 内容、格式、措辞、语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句批评都没有,我首先看到,他就是一个 菩萨来给我出考题,看你胡小林遇境逢缘,这是一个缘,人缘,境就是这个短信,就是事务。 遇境逢缘,你还能不能不起心动念,真到那一天,你看到这个就和没看到一样,空空洞洞一 句佛号,这个时候你反而

20、能够抓住帮助他进步的机会。因为什么呢?这时候你的酒醒了,房 子也不转了,门也不动了,杯子也不动了,你就能够非常顺利地抓到这个杯子,非常顺利地 找到这个门把手。这就是我在生活当中跟我的司机相处的一段故事,短信的故事,当然我还 做得很不好。 那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念的是什么?念“心心提防过愆”。了凡四训上说,正念 现前,“一心为善,正念现前,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这最重要的解决方法是什 么呢?往高了说,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都没有,能发短信的胡小林和接收司机短信的胡小 林都不存在,既然没有我,哪有会因为这条短信和因为这个司机而生烦恼之事呢?印光大师 说,“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

21、”,因境就是事务,因人就是这个司机,因 境就是短信,因人就是司机,而生烦恼之事呢?我就天天在我的书包里抄这句话,就印光大 师这句话。就是说,倘,就是如果,平时识得我此身心,识得就是认识到,明白,我此身心, 身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心就是受想行识,就是我们说的五蕴,“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 妄”,我们老和尚在讲经的时候讲到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心会产生念头,几念几相识也? 这个念头产生的物质,产生的精神现象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呢?弥勒答,举手弹指之顷,三十 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一个念头都产生物质现象,随之而来物质现象就产生 精神现象。老和尚说,其实按照一秒钟弹五下这个速度来算,三十二亿百千

22、念是五分之一秒, 我们再乘以五,变成一千两百六十兆亿次的速度,这个念头产生的速度。换句话说,你这一 个念头是一千两百六十兆亿分之一秒。那你胡小林也罢,司机也罢,还有这个短信也罢,实 际上就是这么一千两百六十兆分之一秒这么一个照片叠加而成的,真的全属幻妄,根本找不 到一个真实的胡小林。印光老和尚接着说,“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你要找一个 真正的胡小林的实体,实实在在的胡小林,不变的胡小林,看得见摸得着的胡小林,独立的 胡小林,在这司机在这世界独立之外真实的胡小林,了不可得,了就是全,根本就找不到, 全属幻妄,就像幻灯一样,妄就是假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 既然没

23、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哪里会有因为这个环境,因为这件事情,因 为这个人而生烦恼之事呢?印光大师接着说,“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这是最 根本的,切要就是重要的、主要的,解决方法。老和尚这么说了,这又没几个字,我就抄下 来了,我一旦遇到这些不顺心的人、不顺心的事,我就把这个条子拿出来,我就看看印光老 和尚的教诲。 你觉得这教诲时间还太长,这字还太多,我下面就把净空老和尚的字,“一切法,无所 有,毕竟空,不可得。”那就更简单了,那就十二个字啊,说的不就是一桩事情吗?这两位 祖师说得都是这个意思,这两位大德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就告诉我们要看得破,你只有看得 破了,你没有放不下的。

24、而且,关键是你真的放下后,你得自在,你真轻松,你真愉快。每 天不生活在跟别人对立,不起心动念,真是烦啊,真是恼啊,那种自在只有放下的人才能体 会得出来。原来是真受不了,这司机这样对待我。所以,这就是我遇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 6 题,对治这个习气。因为我是老板嘛,我又是研究生毕业,我又有钱,我又是领导,那就是 傲慢呗。所以印光大师说,这个嗔恨的脾气多半都是傲慢的人才有的,因为你狂,你傲气, 你能,所以你对那个不能的人就看不惯,看不惯你不就容易生气么。你胡小林学佛了,你又 爱看书,你又识字,你又读了研究生,从小又有一个爱看书的习惯,你擅于学习,而且你的 记性又好,你又能说,你又能讲,所以你就傲慢。

25、傲慢,你对这种人就容易批评,你就容易 看不惯,这是我的一个很重大的习气,就是傲慢。见到别人比我好的,我就嫉妒,见到不如 我的就生气。怎么都不行,人特别脆弱。比我好的我嫉妒,觉得我不如别人,他有什么了不 起,心里不舒服,酸溜溜的。见到比我不好的人吧,就容易压不住火,就容易批评指责。 我这里有个故事,今天早上我跟婷燕(音)在一起吃饭,她也提到这个问题,世界上确 确实实有很多问题,我们在北京也在讨论,也跟同修在一起讨论。世上是有这么多问题,这 么多麻烦,难道我们真的就和这个稀泥吗?我们就真的看不到他们错吗?我们真的就是把两 眼一闭,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扎在沙子里边,外边什么样儿,周围的危险环境都不存在了

26、吗? 像鸵鸟一样。这是学佛人的态度吗?学佛人应该这么做吗?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不见世 间过”不是说世上没有过错,是说这个过错在我们心里当中没有引起分别,没有引起对立, 没有引起执著。 我们这儿有个故事,这不是我的故事,一个叫陶行知,是个大教育家,陶校长。解放前, 1949 年以前,他是北京育才学校的校长。有一次他在学校校园里巡视校园的过程当中,发现 一个男同学拿一块砖头去打另外一个男同学,这个时候陶校长就看到了这个现象,他就制止 了这个男孩儿,他说,“你呀,到我的办公室等我”,就是打人这个男孩,拿砖头打同学的 这个男孩,你到办公室等我。等着陶校长转了一圈,在学校办完他的事情回到他的校长办公

27、室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在他的办公室等他老人家了。那么陶校长见到这个孩子,他老人家 是怎么做的呢? 他从兜里掏出一块糖,他说“我得奖励你一块糖”。 这孩子吓一跳,我在操场上拿砖头打同学,我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见了面第一件事先 掏出一块糖来奖励我?这是不是在取笑我啊,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这小孩就想,这小 孩特别不解。 陶校长就说“这块糖奖励你,是因为你遵守时间,你这孩子守时,我让你来,你就准时 来到校长办公室。” 这孩子一看,这倒是,我准时来了,这时候说着,陶校长掏出第二块糖,说“我得奖励 你第二块糖。” 这个孩子吓一跳,还没有批评吗?又奖励我第二块糖,您这第二块糖是为什么啊?这孩 子心里想,

28、他说“这第二块糖我得奖励你,你这孩子听话,你尊重我,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 了,你没有再坚持打下去,说明你知道尊重校长,这第二块糖奖励你尊重校长。” 7 说着陶校长从兜里掏出第三块糖,他说“我得奖励你第三块糖”,这个孩子当时特别紧 张,到目前为止一句批评也没有。 他说“这第三块糖为什么奖励你呢,因为你走了以后,我了解了一下情况,你为什么打 这个小男孩呢,是因为这个小男孩欺负一个女同学,你看不顺眼,你看不过去,说明你这孩 子有正义感,你知道欺负女同学不对,你要管他,你见义勇为,这块糖是奖励你这个,你有 正义感。” 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哭了,这个同学就哭了,哭了以后,他说“校长,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应

29、该拿砖头打同学。” 这个时候陶校长从兜里掏出第四块糖,说“这是奖励你的第四块糖,因为你知道错了。 ” 这个时候同学问,“那下边呢,校长?您得给我什么处罚?” 下边陶校长说,“结束了,回去吧”。 我们看陶校长处理这件事情,这位同学拿砖头砸另外一个同学,有没有过错?有。肯定 是过错啊,要不然陶校长不会制止他,但是这个过错在陶校长心里头引起对立了吗?没有。 陶校长有讨厌这个孩子吗?没有。有不高兴吗?没有。 那反过头来我们看陶校长奖励他这四块糖,有好多朋友跟我说,学佛的人和稀泥,油瓶 子倒了也不扶,社会有些什么问题好像装着看不见,就自己跟着学佛念佛,这不是真正学佛 的人。学佛的人实际上是很入世的,很担

30、待的,因为学佛的是医生嘛,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 是要给这个世界治病的,自己的病治好还要把别人的病治好,叫自利利他,这就是我们说的 菩提心。那么我们看陶校长面对这么样一个孩子,他们俩的关系,放到我们今天来讲,是非 常对立的。一个是执法者,是校长,一个是学生,犯了错误的人,拿砖头砸的人,那陶校长 有一千条理由可以批评他,陶校长有一千条理由可以处罚他,甚至开除他,记过、通报、点 名、口头,这种处罚方式陶校长用哪个都不为过,他是管理者。但是陶校长用这种方法了吗? 没有。陶校长在这几分钟处理这个孩子打人这个问题当中,这个事情当中,没有一句批评, 而这个孩子是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在学校拿砖头砸同学,这是拿凶器

31、,这还不是赤手打,这 还不是拿拳头打,这是拿砖头打,一句批评都没有。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陶校长奖励这四 块糖有没有抹稀泥的地方呢?你明明做得不对,我也说行行行,挺好的,都是我的问题,他 有这样说吗?没有。他奖励这四块糖给这同学,哪一块糖都是真真实实的。第一,你守时; 第二,你尊重校长;第三,你有正义感;第四,你承认错误。他没忽悠这个学生,他没有人 情佛事,说我学了佛了不能跟这个孩子搞对立,我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明明这孩子错了, 我也说你真好啊,你没事啊,下次别这样了是吧,我要与人为善,陶校长没有。陶校长这四 块糖每一块都是应该奖励的。 8 这么一个犯错误的孩子,我们今天来讲,那是个坏孩子,为什

32、么陶校长就能发现这个所 谓的坏孩子身上这些像金子一样的闪光的地方?因为陶校长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看的同学 都看成是金子。因为陶校长有一颗慈悲的心,就是我们净空老和尚经常说的,他有一颗清净 的心、平等的心、正觉的心、慈悲的心,所以他看到孩子身上,他像吸铁石一样,把这些东 西都吸出来了。那么我们设想,如果陶校长生气,他能看到孩子这三条优点吗?守时、尊重 校长、有正义感。如果陶校长不奖励这三块糖,会有第四块糖他承认错误吗?当然也不会。 所以从陶校长这一边来讲,确确实实是放下了对立、放下了贪、放下了嗔、放下了痴。贪什 么?贪学校没人打驾,贪我管的学校要秩序井然,个个都是好同学,特别听话,一点问题没 有

33、。我们现在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的关系不就这样吗?家长贪啊,贪孩子像我一样学弟子规 ,贪孩子像我一样早睡早起,贪孩子像我一样来到寺院做义工,贪孩子像我一样守规矩,这 就是贪。当这种贪达不到的时候,当这个孩子不能满足家长这个贪欲的时候,家长就嗔,指 责、批评。今天婷燕说她那时候骂孩子一骂骂一个多钟头,指责。我也是这样,训斥,在家 里训斥孩子、在公司训斥员工、回家训斥爸爸妈妈,满眼都是看不惯,到哪都觉得是问题。 那陶校长呢?他面对这么一个有问题的学生,犯了这么大错误的学生,人家是怎么处理的?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你越没有对立,你越清净,你越慈悲,你越平等,越有利 于问题的解决,这就是陶校长完全落实

34、了弟子规,“势服人,心不然”,陶校长这个势 是校长,一校之长。他要管这个学生,那还有什么说的。“势服人,心不然”。你别看他是 个孩子,他不会佩服你,你不就会说我吗?理服人,方无言。陶校长讲的是一个理,什么理? 推己及人,恕。陶校长做到了。“事事常存忠恕”,这孩子犯错误是一件事,忠,尽心为人, 我就是慈悲,我就是平等,我就是为了你好。恕呢,推己及人,如果我犯了这个错误,如果 我处在这个孩子的地位上,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很紧张,我很惊恐,我生怕我受到处罚, 这个时候你真处罚我,你真指责我,我是一种什么心情?我这个时候希望你能原谅我,我希 望你能给我改正错误的机会,我希望我这个错误没有犯,我现在很

35、后悔,推己及人,陶校长 做到了。前前后后,这个故事上说,陶校长处理这个孩子的事情不到四分钟,孩子就走了。 后来这个孩子什么故事,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觉得这孩子,我们能够想象到,肯定是非常 愉快、非常温暖、非常感动,他以后还会打同学吗?我们不能说他不会,但是他会受到这一 次教化的感化,他会感动的,他的知耻心、感恩心会升起来,换句话说,他的爱心会升起来。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方的管理模式最大的区别,我们是靠感化,我们是靠爱,来把他变 成一个好人。而西方现在的法律制度,包括公司的管理制度,全是靠处罚、惩罚、审判、判 决,把你放在对立面上,我来惩罚你,你要为你的错误付出你应该付出的代价,我们觉得好

36、像这是天经地义,可以这么做,你也可以这么说,因为现在的制度,就是这个法律制度,好 像在这个制度下,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用这种态度来处理社会 矛盾、家庭矛盾乃至公司、学校矛盾,会越处理越麻烦。还是我们老和尚经常说的,要用中 国传统文化来化解冲突、化解对立、化解矛盾,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方法。我们看陶行知 校长这一种处理方法,这就是感化。 我们读了凡的时候,知道舜帝去钓鱼,老弱都急流浅滩钓鱼,年轻力壮的都找深潭厚泽, 舜帝到那去一句批评都没有,这四千年前我们的先王、圣人,看他们怎么做的。再看四千年 9 以后陶校长怎么做的,一脉相承。中国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精髓,这种处人待事接

37、物的方法 才保住我们中国五千年经久不衰,中国不分裂,中国没有大灾大难,没有像欧洲一样分裂成 那么多小民族。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就是因为这个文化。舜帝在那钓鱼,他一句批评也没有, 他自己在那钓鱼,他找到深潭厚泽了,他就让给老年人,让给那小孩。发现在钓鱼过程当中 有那种将深潭厚泽让给老年人小孩儿的,他就揄扬而褒奖之,他就宣传,谁谁谁把深潭厚泽 让给老年人了。不过一年,期年,就是一年以后,皆以深潭厚泽相让,大家都把深潭厚泽让 给那些老年人和小孩,自己壮年这些人到急流浅滩去钓鱼。那么我们四千年后的陶校长,亦 复如是,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偶然的吗?不是的。为什么四年千前的舜王跟我们四千年以后 的陶行知校长好

38、像做的是如出一辙呢?因为是教育。他们共同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爱的教 育,仁者无敌的教育,不与人对立的教育,化解冲突的教育,“事事常存忠恕,心心堤防过 愆”的教育。所以对我们很有启发。 你说四千年前舜王这种教育过时了,那是老的教育,现在是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 科技化社会,那四千年以后的陶校长跟舜帝差多少代啊,他怎么也用这个方法,也解决了这 个问题,也这么圆满呢?所以方法没有错。这就是老和尚经常劝我们,我们现在不信古人了, 我们不信经典了,我们没有自信了,我们不相信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解决问题,我们不相信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称性的,我们不相信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今天的问 题出在这

39、,而不是出在传统文化这一边。说传统文化有问题,没问题,问题在哪里,今天我 们的心态对待它没有诚敬心,没有诚敬心表现在哪里?不相信,学了不做,按照自己的习气 行事,按照西方那种竞争自私的习气行事。所以社会才会越变化越麻烦,家庭才会越变化越 麻烦,学校才会越变化越麻烦。所以四千年前的舜王和四千年后的陶行知校长,他们秉承了 一个教育、一个精神、一个真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就这个性,他们的做法是称性的。四千年前是称性的,四千看后是称性 的,只要说性它就不变,四万年以后它也不变,这个地球上不变,其它星球上也不变,尽虚 空遍法界都不变。你抓住这个性,抓住

40、这个体,无往而不利。你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 是我们信心的来源。 我们为什么学了传统文化有信心呢?我们面对社会问题、世界问题、灾难问题、家庭问 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等等等出现的这些诸多不顺人心、违理的,违背道理的这些五 浊恶世的这些浊恶的现象,我们为什么能有信心,因为我们知道它能解决,因为我们中国有 这种经验,四千年前的舜王跟四千年后的陶行知校长,他们秉承了这样一种教育,取得了圆 满的结果。我们有这种经验,我们曾经治好过这些病,我们曾经取得过圆满的结果。你说一 个新的理论出现,必须得经过实践才能相信,这个有情可原,是对的。而我们今天的传统文 化为什么应该相信?因为已经几亿人在几千年当中

41、前赴后继在实践着它,而且在这实践过程 当中我们得到了传统文化的利益,我们享受它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 传统文化的原因,不是盲目,不是说净空老和尚让我们学传统文化我们就学,不是说现在我 们老吃广东菜吃腻了,我们现在改成四川菜,换换口味,不是的。是因为我们在学习传统文 化过程当中,我们有古人的借鉴,我们有古人成功的例子,我们有现代人按照传统文化来行 事所取得的圆满结果,这是我们的信心来源。他们给我们演出来了,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10 他们做到了。我们今天不看他们的书,我们不听他们的故事,我们坐不下来跟圣贤人在一起, 我们心浮气躁,我们学在一边,做在一边,所以我们不得受用。我们对

42、传统文化那种景仰和 那种信服,和愿意实践它的来源在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几代、几十代人、几百代人在力 行着这个文化,在践行着这个文化,而且都取得了成功,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他们做到了, 他们取得了圆满。 我前两天看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家讲坛,有一个人在讲弟子规,钱先生,讲得 挺好。那么这个时候底下就有人提问,他说我们觉得这个弟子规太磕太死板,一点都没有浪 漫,现在就禁锢孩子的思想,使孩子一个个像老学究似的,像迂腐的儒生一样,这样会不会 限制孩子的想象,会不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使孩子学得一个个像木头疙瘩一样。这位钱先 生反问问得很好,他说你觉得李白很木吗?你觉得李白没有想象力吗?你觉得苏东坡不浪漫

43、 吗?你觉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诗情画意吗?你们现代人写得出来这些东西吗?那些人 都是学弟子规出来的,他这句话太有力量了。五千年中国灿烂的文化,这么多文人义士 祖师大德都是学弟子规学出来的,都是做弟子规做出来的。我们老说我们灿烂的五 千文化,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怎么来的?都是你们所谓的这些学弟子规的迂木 疙瘩发展出来的。你们今天不学弟子规了,你们今天要创新,有想象力,那是妄想,那是在 贪嗔痴的驱动下的妄想。我们说叫结业,结就是迷惑,昨天老和尚讲这两个字。结在字典上 是惑,惑就是贪嗔痴,业就是因为贪嗔痴,你造杀盗淫的业。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世界不就这 样吗?结业使然,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就这个道

44、理。 很多人跟我聊天,经常我有些朋友也是领导,有些人都是挺大的朋友挺大的领导,他们 在很重要的岗位上,就跟我说,小林啊,中国传统文化过时了,现代是什么社会了。因为我 这些老领导都是大学毕业、出国留学、研究生博士,都是很成功的在学业上,现在在很重要 的岗位上。他说现在这社会变了,信息社会了,地球都变成村了,无论从交通、电子、通讯,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学那些老东西,不能说没有,过去有用,现在没用。我就问 我这些朋友,诸位领导、诸位大哥,比我岁数大,我说您能给我举出一个现在世界上的麻烦, 哪怕一个,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大到世界,有一个麻烦,就是你们在工作当中难以克服的这 些头疼的事,有一个麻

45、烦不是因为自私造成的,我说释迦牟尼佛、耶稣、穆罕默德就骗人。 有一个,您能举出一件你们在工作当中,国际国内家庭学校社会,有一件事不是自私造成的 麻烦,你能举出一件,我说,三千年前这些佛菩萨全是骗人的。你举吧,你说哪一件事不是 自私造成的。瘦肉精、三氯氰胺奶粉、仙台地震核电站、美国打伊拉克,哪件事不是因为自 私造成的?没那么复杂,没那么麻烦。 我们现在这叫什么呢,这叫一种不负责任的一种自我失败认定,这在心理学上讲。“国 际惯例,中国国情”,就这八个字把这些事全抹掉了。什么叫国际惯例啊?什么叫中国国情 啊?那就是我没办法,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时代变了,我们叫与时俱进,我们不能不跟着 时代走,不就是

46、这个意思吗?放弃,不自强。弟子规上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 可驯致”。易经上说“君子当自强不息”,你看没有强调世界的,没有强调自己以外的, 说的都是自己的事。这个说起来好像是一件事,自强不息,勿自暴,勿自弃,只要自己不失 11 败,自己不放弃,自己不胡来,这世界没有麻烦。您这么说,我们也就这么听听而已吧,其 实这背后有很深的道理。这个在佛法上讲得很究竟,除了自己没有别的,唯心所现,唯识所 变,这个心是自己的,所以这个现和这个变都是自作自受,这个心是因,所以我们看到这个 境是果,这是我们因果规律最究竟最根本的说法。印光大师说,理不离心性,事不离因果。 因果怎么来的?因果真的没有吗?不会没有

47、。因为只要有心就会有境,心是因,境是果,这 个你逃不掉的。正是因为有电,才会有电器的作用,正是因为有金子,才会有金器的产生, 这个东西有多难理解呢?没有那么难理解。我们只要深入经藏,不需要时间长,你看老和尚 的认识佛教,你看了凡四训他老人家讲的,三个月你就全明白了,就这么简单,就 知道该怎么做了,不会怨天尤人。 我们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要仰信呢?印光老和尚说要仰信,仰就是尊重,仰信佛言,仰信 祖师大德,仰信我们的净空老和尚,为什么啊?他们说的是真的,它是这个原因。我们现在 听骗不听劝,劝你听不进去,说有灾难,说我们心只要过来了,灾难就没有了,这劝你,你 听不进去。骗你行,欲望是世界前进的动力,这他

48、能听进去。没有欲望,世界就没法进步, 这他能听进去。所以我们反过头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乃至于我们学习传统文化 最核心的佛法,其目的不是风花雪月,不是锦上添花,其目的真的要从我做起,以致于改变 我的家庭、改变我的公司、改变我的单位、最后改变我的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这当中外边身外这四堂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基础,而这当 中基础的基础,印光老和尚说,在于格物,格物就是对治习气。什么是物?非理的情想,违 理的情想,违理的物欲,这就是我们说的习气。所以我们如何对治习气是我们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件事的基础的基础,印光老和尚说,如万丈高楼

49、,无基不成。 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成不了。所以我们学佛第一件事,就紧紧抓住对治习气,就是要修行。 学佛就是改过,改过才算学佛。 第二个故事要给大家分享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习气的时候,我们怎么对治它。很多 同修都说,那你要这样的话,那就什么事都不干最好了,公司也关了,生意也不做了,家也 不回了,到香港来成天和老和尚在一起修学,这样行不行呢?这样不行。印光老和尚的法印 说“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四句话,你的伦和你的份就是你的缘。 我们在儒家讲要素位而行,就是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在佛门当中讲叫“随缘”,素位、 随缘是一个意思。很多同修跟我说,那我就没法修行了,我成天工作呀挣钱呀在这俗务当中 怎么学佛,我成天受它们的染污,受它们的影响。正是在这个境界当中,你不为境转,才是 最好的,才是最好的修行。你比如说,我前一段时间种了一个牙,到医院去种牙。种牙我挺 紧张,因为弄个钉子,打了麻药把牙床拿开,把牙床拨开,把骨头暴露出来,然后用钻钻骨 头,把钉子钻进去,然后再把肉缝合上,打三针麻药。对我来讲就是一件事,因为平常生活 当中没有成天跟牙打交道。一到了手术室之后,灯光一照,大夫穿着大褂,戴着口照,再拿 着手套,那些器械的响声,丁丁当当的,还有大夫、护士之间的交头接耳,那种氛围对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