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 年)的通知 国发 20114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 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 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工业由 大到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 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 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
2、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 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 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市 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省 (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 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 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 和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
3、促检查, 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二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节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第三节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第五节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第六节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第七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第八节 提升对外
4、开放层次和水平 第四章 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第一节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第二节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第三节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第四节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节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第六节 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第五章 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 第一节 完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健全实施机制 前 言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 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
5、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 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 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 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 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 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 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 式转变的行动纲领,是落实中华人民共
6、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工业领域其他规划的重要编制依据。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 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资委及国防科工 局、烟草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第一章 “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 的复杂变化,中央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国际 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国工业总体上保持 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7、迈出了坚实步伐。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及时制定出台的十 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 11.3%,全国城镇工业企业投资 总额年均增速达 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达 30.2%。2010 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16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0.2%, 全国城镇工业企业完成投资 9.9 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4.2 万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 8955 项,带动 社会投资 1 万亿元。“十一五”期间重点领域
8、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其 中淘汰炼铁产能 1.2 亿吨、水泥产能 3.5 亿吨、造纸产能 1070 万吨。2010 年 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 31.2%,较 2005 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钢铁、汽车、船舶、水泥等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 5.8 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 2010 年,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 127 个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729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5532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 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
9、的 53%。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 40%的 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大型 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通信(TD- 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 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 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36.7%,工业化学需氧 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 17%和 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 69%, 大宗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工业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2010 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就
10、业人员 10 万人生产安全事故 死亡率较 2005 年分别下降 33%和 45%。 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 4400 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完成了全国 50%的税收,创造了 60%的国内生产总值, 提供了近 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化服 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东部地 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已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50%以上,中西部地区涌现 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128 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 产过
11、程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国家级“两化”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和重点行业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0 年,我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 1.3 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 4.5 万亿元,分 别为 2005 年的 3.3 倍和 3 倍。民口单位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已占全部许 可证的 2/3,国防科技工业完成民品产值占国防科技工业产值的 74.5%。 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已占全球制 成品贸易的 1/7,较 2005 年提高 5 个百分点。2010 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 (FDI)为 496 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 46.9
12、%;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 129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590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加 3.8 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 1400 家,较“十五”末增长近一 倍。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工业行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同 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 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 部分“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缺 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
13、际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 强;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一般加 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 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第二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 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 发展。 国际环境呈现新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工 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既
14、面临着难得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给 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深刻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 球化持续深入发展,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 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 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围绕市场、资源等 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 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 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 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我国 在
15、新兴产业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突破,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加强 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再造”,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 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 国在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 融合,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 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我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加快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同时,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
16、的生产和组 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工业 企业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国内环境呈现新特征。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 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城 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 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 50%,内需主导、消费驱动、 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预期,推动居民消费结构持 续优化升级,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劳动力、土地、燃料动
17、 力等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转型升级的约束相应增多。 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 机。信息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近年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 逐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 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同时,我国信息化 和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完善过 程中,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健全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尚 需较长过程。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工业
18、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 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 善,为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创造良好环境,也将促进节能环保、新 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 耗强度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 总量的 70%以上,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 进水平高出 10%-20%;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铁矿石、铝土矿、 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 50%。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 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19、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升级如 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 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 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 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 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
20、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 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 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 实的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 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基 本要求是: 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 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以提 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
21、改善和提升 工业整体素质,强化工业企业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 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 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 创建能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安全生产保障 能力建设,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
22、清洁安全转变。 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 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 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服务化转变。 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工 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 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两 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
23、展。进一步 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 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 第二节 主要目标 根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工业增加值率 较“十一五”末提高 2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 10%,经济运行的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 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到
24、2015 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 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民用航天。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 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 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 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 完善应用卫星体系。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 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
25、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 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装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 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 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 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 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 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 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 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
26、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 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发展 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 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 能源装备。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 大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 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 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 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 平,着力发
27、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 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 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 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 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专栏 9: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及示范应用工程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研究开发新型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 工业机器人等感知、决策装置,以及高性能液压件与气动元件、高速精密轴承、高速精密齿轮和变频调速 装置等执行部件;重点开发基于机器
28、人的汽车焊接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等自动化装备;推进数 字制造技术、自动测控装置、智能重大基础制造装备在百万吨乙烯工程、百万千瓦级火电、数字化车间、 煤炭综采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先进变速器和汽车电子控制技 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支持开展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发。重点 突破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支持电机及驱动系统,以及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平 台。 深海探采工程装备。紧密围绕“勘、探、
29、钻、采、运”五个核心环节,重点研制高性能物探船、深水 勘察船、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深水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大功率平台供应船、潜水 作业支持船、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等装备,以及核心设备和系统,到 2015 年掌握 3000 米以内深水资源 开发所需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 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系统。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健全研发、设计、制造、试验验证、标准体系和平台, 突破永磁电传动、列车运行控制、安全信息传输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配套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牵引 变流器、大功率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牵引传动与控制、列车运行及网络控制等关键系统。 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加强航空基础研究,开
30、展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和设备等的研发。积极推进 ARJ21 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加快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根据市场需求研 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高端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通用飞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选择若干地区和相关行业 进行通用航空试点。 第二节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 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传统基础产业升 级换代,构建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体系,加大资源的国际化保障力度,推动原 材料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钢铁工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和总量扩张,以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兼并 重组、循环经
31、济为重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规范行业秩序,分批公布符合生产 经营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鼓励企业差异化开发品种,重点提升大宗产品 的质量和性能,鼓励开发国内短缺的关键钢材品种。推广使用 400MPa 及以上钢 筋等节能高效钢材,力争到 2015 年高强度钢筋使用比重超过 60%。支持以优势 企业为主体,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 3-5 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 力,6-7 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前 10 位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 国钢铁总产量的 60%左右。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有序推 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搬迁改造,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提高钢
32、铁渣、尘泥和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废钢回收体系建设,鼓励 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和废钢进口。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境外资 源合作开发,力争海外权益矿石进口量占铁矿石进口总量的 30%以上,健全资 源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在境外发展钢铁冶炼及深加工。 有色金属工业。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 点,大力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和市场短缺产品。提高行业准入 门槛,从严控制铝、铅、锌、钛、镁冶炼产能增长。积极利用低温低压电解、 强化熔炼、生物冶金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 属落后产能,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强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二口恶
33、英和汞、铅及其他重金属污染防治。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 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和完善再生利用体系。鼓励大型企业投资勘 探开发铜、铝、铅锌、镍等国内短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有老 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加强稀土、钨、锡、锑等稀有金属行业管理,整顿和规 范勘探、开采、加工、贸易等环节秩序,继续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产能,大力 发展稀有金属深加工。支持煤电铝加工一体化,有序扩大直供电试点。积极推 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到 2015 年,铜、铝、铅、锌前 10 家企业产业集中度 分别达到 90%、90%、60%、60%。 石化及化学工业。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基地化、多联产发展
34、模式,从严 控制项目新布点,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新建扩建项目,统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基地。促进烯烃原料轻质 化、多元化,全面提升炼化技术和大型装备国内保障能力。积极开发煤炭高效 洁净转化和有机化工原料来源多样化技术,有序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 现代煤化工;实施煤制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流程,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煤基多联产,促进化工生产与能源转化有机结合。加强对 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逐步淘汰工作,严格氯碱、纯碱、无 机盐、轮胎、涂料、氟化工、染料等行业准入,加强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管理。 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
35、产品、新型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 等产业。优化氮肥生产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鼓励发展专用肥料;支持中小化 肥企业生产向肥料二次加工转移,促进基础肥料生产向资源地集中,完善磷、 钾肥基地建设。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淘汰高毒、高残 留、高环境风险的农药品种。促进化工行业推广绿色化学技术,逐步替代和淘 汰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化学品。 建材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以及 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 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水泥粉磨节电和浮法玻璃全氧燃烧等节能技术,加强工业 粉尘、氮氧化物和大气汞的
36、治理。按等量置换原则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到 2015 年基本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超过 90%。重点支持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线建设;加大 非金属矿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开发建筑陶 瓷干法生产技术及装备;建立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相衔接的循环 经济生产体系,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到 2015 年 前 10 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 35%、75%以 上。 专栏 10:原材料行业调整升级重点 钢铁。加大高强度、高抗腐蚀性、高专项性能等关键钢材品种的开
37、发和应用,关键品种国内保障率达 到 95%以上。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加快建设湛江、 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转型和搬迁改造。重点推动鞍钢与福建三钢等跨区域兼 并重组,以及河北渤海钢铁集团、太钢等区域内兼并重组。研究支持海峡西岸和新疆等地区钢铁工业发展。 电解铝。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产能项目,鼓励东部能源紧张、环境容量有限地区的电解铝产能向中西 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特别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支持在具有水电优势、资源富集的广西、云南、 四川、青海、陕西、贵州等西部地区合理有序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稀有金属。坚持保护性开采与合理利
38、用相结合,严格勘察、开采、生产加工、进出口管理,大力推进 稀有金属深加工和应用。到 2015 年,力争使稀有金属高技术产品销售比率达到 40%以上,稀土、钨、锡、 锑、钼等稀有金属工业前 5 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 80%以上。 水泥和平板玻璃。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地区,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严禁新上新增产能项目。 在落后产能较多的地区,引导企业加大联合重组的力度,通过等量置换、上大压小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 能。 煤化工。在传统煤化工领域,不再审批单纯扩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对合成氨和 甲醇等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加强统筹规划,严格行业准入,
39、 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有序推进煤制烯烃产业化项目,鼓励产业链延伸,积极发 展高端产品;支持具备条件地区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严格控制煤制油项目。 石化炼化一体化。立足现有企业,综合考虑原油来源、环境、市场等因素,统筹规划建设炼化一体化 项目,进一步改造提升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等传统产业区,适度发展以武汉、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内 陆产业集中区,优化东北和西部地区资源配置,发展深加工产品。严格市场准入,新建炼油项目规模不得 低于 1000 万吨/年,乙烯规模不得低于 100 万吨/年。 新材料产业。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
40、、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等新 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 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加强纳米、生物、超 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究。加快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服役行为、高效利用 及工程化的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 合发展,增强材料支撑保障能力。到 2015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原材料工业比 重达到 6%。 专栏 11: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 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快发展高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高性能铜合金材料 及非晶合金材料,组织开发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延
41、寿等综合性能好的高品质特殊钢。 稀有金属和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磁体、新型显示和半导体照明用稀土发光材料和高端硬质 合金,加快推进新型储氢材料、催化材料、高纯金属及靶材、原子能级锆材和银铟镉控制棒等产业化,研 究突破新一代高储能密度电池材料及技术。 先进高分子材料。加快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硅氟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复合功能高分子 材料,加强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防水材料和胶黏剂等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强高性能增强纤维工艺及技术装备攻关,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发展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
42、构的树脂基复合 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积极开发陶瓷基复合材料,努力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超薄基板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导电氧化物镀膜(TCO)玻 璃,鼓励发展应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真空及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组织推广高效阻燃安全保温 隔热等新型建材。 第三节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以品牌建设、品种质量、优化布局、诚信发展为重点,增加有效供给,保 障质量安全,引导消费升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 轻工业。加强轻工产品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和市 场开拓能力。重点发展智能节能型家电、节能照明电器、高效节能缝制设备、 新
43、型动力电池、绿色日用化学品、高档皮革和陶瓷,加快造纸、塑料、皮革、 日化等重点行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健全能效标准 及标识管理。大力发展降解性好的包装新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包装产品和先进 包装装备。加强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和电池等工业固体废弃物 和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快做强做大一批骨干企业,合理、有序引导产 业转移,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纺织工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 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加强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 纤维等的开发应用,力争使我国纤维材料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废 旧纤维制品循环
44、利用,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提高到 15%。组织实 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示范,加强产品标准和使用规范的对接,加快产业用纺织 品开发及应用。发展高效纺纱、高速织造、短流程印染等成套装备及工艺,优 化毛、麻、丝等独特资源的纺织染加工技术。提升纺织服装新产品设计和研发 能力,加强营销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健全品牌价值体系,重点发展一批综合实 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在棉花、麻、蚕茧、羊毛 等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 28%。 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推广应用高效分离、节能干燥、食品 生物工程、非热杀菌等先进技术,开发健康、营养、保健、
45、方便食品。推广清 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增值综合利用 水平。重点支持发酵、制糖、饮料、酿酒、调味品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 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改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条件,推进企业诚信 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工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专栏 12:轻纺工业改造提升重点 智能节能家电。重点突破变频、空调制冷剂替代、太阳能混合动力、新材料和材料替代等应用技术, 开发变频控制模块和芯片、高效环保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空气源热泵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环 保、智能型家电产品。到 2015 年,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 10%,自有品牌家
46、电出口比例达到 30%。 高性能电池。大力发展锂电池、镍氢电池、新型结构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逐步降低电池行业铅、汞、 镉的耗用量,淘汰普通开口式铅蓄电池,加快镍氢电池替代镉镍电池步伐。 制革。加大对清洁化制革、末端污染治理以及环保型皮革化学品的研发推广力度,推进节水降耗,减 少制革污染排放,发展生态皮革。到 2015 年,皮革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日用玻璃和陶瓷。推广玻璃瓶罐轻量化制造技术、节能玻璃配方,发展自动化配料及均化系统、废 (碎)玻璃自动化处理系统。优化窑炉结构设计,推广节能型干燥、球磨、成型设备,及高效燃烧控制、 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 化学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
47、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性、超细、复合等技术,发展仿棉涤纶和仿 毛纤维;突破新型溶剂法等关键技术,实现生物质纤维产业化。发展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 大型粘胶装置、连续聚合氨纶等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提升非织造成型、织造成型、复合加工及功能性后整 理技术,重点发展土工、医疗卫生、环保过滤、交通工具、安全防护等产业用纺织品。到 2015 年,产业用 纺织品占纤维消费比重提高到 25%。 食品。重点支持肉制品、乳制品等 12 个食品行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完善原料检验、在线 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设施和手段,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医药工业。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
48、力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实 现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关键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 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强化 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抓住全球通用名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培育国际市场 新优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 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 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 业集中,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药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升级。建立军民结合的应急特需药品研发、生产体系,健全民族药研发及产 业化
49、机制,满足应急救治的药物需求。“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 速保持在 20%以上。 专栏 13: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为目标,支持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和现代中 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到 2015 年,培育 20 个以上创新药物投放市场,培育 20 个以上具有国际 竞争优势的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培育 50 个以上现代中药品种。 先进医疗设备创制。部署核心部件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主要依赖进口的数字医学设备、精 密医疗器械等产品,支持中医诊疗设备发展。到 2015 年,培育 50 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大市场规 模的医疗设备产品。 质量升级示范。支持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实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鼓励优势 企业开展发达国家 GMP 认证。到 2015 年,50 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 GMP 认证。 国际化示范。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同步开展临床研究,鼓励企业在境外以直接投资或并购的方式设立 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加快开展产品国际注册。到 2015 年,20 家以上的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 生产基地。 中药材(民族药)产业化。鼓励企业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推广规模化种植,加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