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让每一个师生都能自主、和谐、健康发展 奉贤区奉城第二中学课程计划 一、学校背景分析: 奉城第二中学地处奉贤区东部古镇奉城镇,是 1990 年创办的一所乡镇初级 中学,学校占地面积 15159 平方米,建筑面积 6844 平方米,绿化面积 5442 平 方米。学校现有 4 个年级,23 个教学班,909 名学生。 我校现有教职工 99 人,教师 86 人,职工 13 人,专任教师 81 人,35 周岁 以下教师 46 人占专任教师 56.8%, 高级教师 7 名,中级教师 39 名,中高级职 称占专任教师 56.8%,初级教师 40 名,本科及以上学历 79 人占 97.5%,研究生 1 名
2、,区骨干教师 2 名,区优秀青年教师 4 名。 三年来,学校在区局、镇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 持下,以三年发展规划为目标,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敬业爱岗、乐于 奉献的教师队伍,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营造温馨育人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 明校园” 、 “上海市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 、 “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 、 “奉贤区 文明单位” 、 “奉贤区师德先进集体” 、 “奉贤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 、 “奉贤 区优秀家长学校” 、 “奉贤区规范教育收费优秀学校” 、 “奉贤区后勤管理先进集 体” 、 “奉贤区
3、青保工作先进集体” 、 “奉贤区暑期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 “奉贤区 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并连续几年获得“奉贤区学校课程与教学质量三等奖” , 2010 学年度获得了课程教学工作奖(初中组)二等奖。 二、课程目标 (一)学校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 1、办学理念:学校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为办学理念,其涵义是:(1)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师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关爱学生。 (2)学 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办学的落脚点,既要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业基础,又要让 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品格,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们
4、让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在平凡、和谐、持续和快乐的校园之中成长与发展,这 就是我们的追求。 学校以“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持续、和谐、自主的发展”为办学目标,培养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创办 21 年以来,以“文明、守纪、勤奋、求实”为校训,逐步形成了 “严谨、求实、活泼、创新 ”的教风, “ 勤奋、好学、诚实、向上”的学风, “立志、奋发、朴实、开拓 ”的校风。近年来,学校在硬件、师资、管理、以 2 及文化内涵上的积累,为进一步实施新三年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 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在乡镇学校中有良好的办学声誉。 2、课程理念
5、: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动 起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动起来;实 现学校课程创新,凸显学校课程特色,让我们的学校动起来。其核心是以人的 发展为本。 (二) 、办学总体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广泛开展主题性教学活动,突出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构建愉快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既面向全体,又分层实施,注重对学困生的有 效帮助。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既要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业基础, 又要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品格,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三、课程设置及说明
6、(一)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让每一位师生都能自主、和谐、健康的发展 特色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 走进古诗文 现代信息教育 生命教育 实践活动参与 学校、家庭、社会 德育核心 课程教学改革 保障手段 基 础 型 课 程 探 究 型 课 程 拓 展 型 课 程 软件建设 硬 件 建 设 学 校 管 理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科 研 管 理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学生,为学生的健 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 以育人为核心, 以行为规范为抓 手,培养学生自 主管理能力和责 任意识,塑造健 全人
7、格。 自主能力培养自主健康发展意识形成 办学目标 3 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或研究型课程构成。 1、基础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同时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 性学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的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要 求,是学生必须共同修习的课程。体现出符合该学段特点的可再生长的基础知 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能力,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信息科技、体 育与保健及有关综合或分科知识类等科目。 2、拓展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 发展,着重培养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学生创造性学力培 养的课程。是学生可以分领域限定选学的课
8、程。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变动, 不重知识量,而重点在于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其发展的 领域有相同性,而层次与内容可有不同,对个性特长的培养具有从启发到初步 发展的功能。分学科、技术、思想理论、劳技、为终身保健打基础的体锻项目 及保健知识、文化素养和实践活动等领域,设置学科纵向深化以及横向交叉、 综合性的科目。 3、探究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及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在 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性学力,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等,要 求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选择组合等能力的培养的课程。课程的领 域可不同,层次也可不同,符合不同学段学生和学生群体内差异性的学习
9、心理, 是学生可以分类分层自主选学的课程。 (二) 、设置原则 1、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学校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都以全面提高全体 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 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各素质的教育中,虽有侧重不同、层次不同,但都具有 渗透性、综合性;不可能把某一类型、某一科目课程的教育,归划在某一单一 素质的教育内。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方面,探究型或研究型课程起着 一定的前沿阵地的作用,但基础型、拓展型课程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占课程 总课时量相当大部分的基础型课程理应是素质教育核心教育的主阵地。因此, 从课程目标来说,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统一目标下
10、,形成一个整体;从全 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来说,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或研 究型课程作为课程来说,都是 21 世纪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它们 在课程体系中,有机地组成整体。 2、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学生素质教育的多元性,决定课程结构的多元性。 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环绕着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基础学力 4 奠基的基础型、侧重于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素质与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的拓展型、 探究型与研究型课程,有的是单科性质的,有的是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性质的, 有的是大综合科性质的,各类科目的设置呈现多元性。 3、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
11、出发, 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发展条件。 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基础与能力、 潜质发展的差异性。在基础型课程中,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科目课 程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在拓展型、探究型或研究型课程中,更应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科目,或在同一领域、模块课 程科目中,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要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的自 主选择,尊重学生对学习哪些课程、学习课程的进程和要求的自主选择,并在 课程设置等方面为学生的选择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三) 、课程结构 1、奉城第二中学课程结构框架图
12、拓展型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 限定拓展课程 活动类(社团) 文 学 数 学 科 技 技 术 心 理 艺 术 体 育 健 身 专 题 教 育 班 团 队 活 动 社 区 服 务 社 会 实 践 两 纲 主 题 节 庆 主 题 其 他 学 力 提 升 学校课程 基础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 必 修 课 程 社 团 活 动 主 题 探 究 5 2、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奉城二中 2011 学年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一览表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备注 语文 4 4 4 4 数学 4 4 4 5 外语 4 4 4 4 思想品德 1 1 2 2 科学 2 3 物理 2 2 化学 2 生命科学 2 1 地理 2
13、2 历史 2 2 社会 2 音乐 1 1 美术 1 1 艺术 2 2 体育与健康 3 3 3 3 劳动技术 2 1 2 信息科技 2 基 础 型 课 程 周课时数 26 26 27 27 学科类、活 动(可包括 体育活动) 5 5 4 4 专题教育或 班团队活动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 2 周 拓 展 型 课 程 周课时数 6 6 5 5 探究型课程 2 2 2 2 晨会或午会 每天 1520 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 40 分钟 周课时数 34 34 34 34 说明: 1)、学科类拓展课程为限定拓展课程,主要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 6 学课程,六至八年级语
14、文每周安排一课时写字课,其它由各学科组教师根据学 生的实际需求,集体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科知识进行二次开发,每周每学科安 排一课时,以班级为授课单位。 2) 、兴趣类拓展课程为自主拓展课程,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学 生的兴趣爱好而设置,教学内容由各任课教师自选,采用学生自主报名,以走 班制形式,统一安排在每周五下午三、四节课授课。 3) 、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 ,各年级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一节体育活动课, 每天 8:408:55 学生广播操,上午 10:2510:30,下午 3:303:35 学生眼保健 操,确保学生阳光体育一小时。 3、学校拓展型课程设置 课型 科目设置 文学 “拾
15、贝”文学社 古诗文 书法 影视欣 赏 英语短文写作 外教口语 英美影 视欣赏 历史题材影视欣赏 图像证 史 西方国家传统节日概况 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智优学生培养 数 学的历史 数学家的故事 科技 生活中的物理 生活中的化学 趣味科 普英语 标本制作和艺术观赏 旅游 地理 生物兴趣 技术 Flash 动画制作 网页制作、陶艺、纸 艺 十字绣 素描 钩编绣 心理 心理咨询 艺术 合唱团 自主拓 展部分 活动类 (社团) 体育健身 足球 健美操 乒乓 篮球 羽毛 球 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 “两纲”主题 民族精神教育 生命教育 节庆主题 读书节 艺术节 体育节 科技节 专题教育 其他 廉洁 健康
16、青春期 心理健康 国防 民 防 民族团结 安全 法制 预防艾滋病 毒品 环境 班团队活动 根据实际选择内容 社区服务 小干部暑期挂职锻炼 拓展 型课 程 限定拓 展部分 社会实践 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参观、学农、 民防) 敬老院服务 清明扫墓 社区活 动 4、探究型课程的设置与说明 1)学校按照课程计划在各个年级每周安排 2 课时开设探究型课程,并在规定 的时间内进行探究活动。 7 2)教材六七八年级使用“初中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九年级安排物理、化学 学科探究。 5、 主题教育内容 附件一: 2011 学年午会课安排表 日期 内 容 形 式 主 讲 周一 行为规范 班 级 班主任 周二 法制安全
17、民族团结教育 班 级 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历史教师 卫生老师) 周三 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 班 级 班主任心理教师 周四 艺术欣赏 班 级 宣传委员 周五 时事政治 校广播 年级组长 附件二: 午会课、班会课务必完成两纲专题教育内容 六年级 交通安全教育(每学期 1 课时) 七年级 民族团结教育(每学期 3 课时) 八年级 民族团结教育、民防教育(每学期 3 课时) 法制教育 (每学期 2 课 时) 九年级 人口教育(每学期 1 课时) 廉 洁 教 育 (每 学期 1 课 时) 毒品 预防 教育 (每 学期 1 课 时) 预防 艾滋 病教 育 (每 学期 1 课 时) 环 境 教 育 (每 学期
18、 2 课 时) 备注:按要求完成教案记录学期结束上交政教处,政教处分类装订。 四、课程实施与管理 (一) 、统一认识,加强宣传 做好“三方面”宣传:致家长、社区人士一封信,让校本课程走进家庭和 社区;组织、指导学生自主确定和选择课程;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开发 理念、实施和操作办法、教学方法等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 8 识。 开好“四个会”:即开好家长委员会会议、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教师工作 会议和学生座谈会。让家长、社会了解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及时总结、调整 校本课程实施,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 加强“四级管理”:加强课程专家组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加强
19、学 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对教师编写课程纲要、确定教学 目标、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活动、记实归档、开展汇报、展示活动等实 施课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每月至少开 展一次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定期举行校 本课程研讨会。 (二)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学校建立以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与管理机制。学校 设立课程开发和选修指导委员会。学校委员会要提交课程设置的建议,送校长 批准,才能执行。确定课程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初中四年的 课程,供学生选择。 成立由校长负责之下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
20、组。名单如下: 组 长 : 杨 莲 花 副 组 长 : 张 新 华 郁 菊 明 杨 玉 娟 组 员 : 周 鹏 胜 范 晓 东 陶 锦 华 徐爱群 卫锋 方素英 何春红 苏桂荣 裴士明以及学校家委会成员 (三) 、认真论证,做好评估 学校课程的开发问题是一个对参与人员的理论水平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搞得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然而,却又 是关系到开拓学生知识面、激发研究性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校办 学档次的大事。因而,前期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学习及论证等工作就显得 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拟开发的所有课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 方面进行:一是将开发
21、的目的、意义、项目报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 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 是否需要。 (四)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学校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 校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学校应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 搭建平台,给教师一定的“教育的自由” 、 “学习的自由” 、 “发展的自由” ,鼓励 教师成长并实现自我价值。对教师的培训应立足于校本培训,重点在两个方面: 9 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
22、培 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 力支持。 五、课程评价 (一) 、学生评价 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要充分整合“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2、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 听取学生、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 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能力。 3、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主 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作品(如作业、论文、心得体会、手工作品、 录像) ,用以展
23、示学生的努力、成就与进步,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促进每个 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成长。 4、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要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做法。在评 价方法中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调查、访谈、作业、 成长记录、学习日记、情景测验、激励性的评语等质性评价公式评价学生,将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5、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报告学制度,每学年一 次,毕业前总评。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老师评价对每 个学生的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 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分别给出 A、B
24、、C、D 四个等第,总计有 18 种结果,对 18 种结果加权分析后,再参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最终得出综 合型评价等第。该等第将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所有学生在校期间都使用统一的学籍管理号,便于学生学习记录和查询。 教务处每学期保存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学业考查等级以及其他评价结果(如学 校或班主任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 ,将学生形成评价与终结性考试 结合起来。 (二) 、教师评价 1、拓展课教学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10 4、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评估,主要做法是收集学生的反馈:上 完一个学期之后,每个学生(或者由学生代表)对该教师、该课程进行评价, 学校参考学生意见对教师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估。 奉贤区奉城第二中学 2011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