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祭侄文稿 考古学通论 指导老师:耿纪朋 姓名:刘瀛涵 祭侄文稿 ,亦称祭侄季明文稿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 谓:祭侄文稿 “书之奇绝,论者以为兰亭序之后惟 此为高,故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颜真卿公元 758 年 (约 50 岁时)所书的祭侄文稿与晋代王羲之的行书 兰亭序 (书于公元 353 年作者约 50 岁时) 、宋代苏轼的 行书黄州寒食帖 (书于公元 1082 年作者约 45 岁时)并称为 “天下三大行书”法帖。亦系中 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上述三 大行书法帖,因其辞、书皆佳, 且均为文稿稿草,情切意真。曹 宝麟谓:“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 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 才不期而然
2、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 效果” ,天下三大行书, “这一推 崇世无间言” 。 祭侄文稿传 世有二:一是停云馆所刻祭侄文 稿,有陈绎曾、陈深、文徵明三 跋,与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 考所载相同;二是墨迹本,明张丑清河书画舫 云, 祭侄文稿定当以鲜于枢、张晏跋尾本为真迹。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谓: “明文氏停云馆帖所刻一本,与此不同,当是 伪迹。 ”本文中讲述祭侄文稿为纸本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原文如下: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 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
3、夙标幼德,宗庙瑚琏,庭阶兰玉,敏尉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 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 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 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 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安史之乱,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 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 杲卿与子颜季明先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 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事后颜 真卿派长侄
4、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 头骨,乃有祭侄文稿之作,时年鲁公五十岁。 评论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 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 祭侄文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通篇使用一管 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 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 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 钤印 祭侄文稿上印章众多,卷首便是乾隆皇 帝在七十岁所用“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乾隆 之章常令人哭笑不得,往往在整幅画面中乾隆的 章是最明显的。 之下众多印章有一枚刻阳文细边单“徐”字, “徐”下跟两枚阴文“乾学之印” “健口印”疑 是清代藏书家徐乾学之印。徐乾学(1631
5、1694)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字原一、幼慧, 号健庵、玉峰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外甥, 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 熙九年进士第三(探花) ,授编修,先后担任日 讲起居注官、 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 学士,康熙二十六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 曾主持编修明史 、 大清一统志 、 读礼通考等书籍,著憺园文集三 十六卷。家有藏书楼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 左方为三枚细阳文印章从上到下依次是“王永宁印” “王长安父” “瞻近堂” 可惜未能考证此人出处,按按钤印位置应晚于其右印。 下方有“鸿绪” ( 王鸿绪(16451723) ,初名度心,中进士后改名鸿绪。 字季
6、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江南娄县(今上海金山)人,出于官宦之家。 康熙十二年(1673 年)进士一甲第二名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 年)主持顺天 乡试,充日讲起居注官,不久升赞善。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转侍读,任 明史总裁官,撰写列传。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充会试总裁官。康熙二 十六年(1687 年)擢左都御史。 ) “吴损” “守和之印” “吴口叔” “吴廷书画之 印” (吴廷以收藏闻名,可谓名闻海内。汪世清先生曾有文章介绍:余清斋主 人吴廷,与兄国逊都是歙县著名的收藏家。他从万历庚寅(1590)来北京,得 与董其昌相交。又得杨明时馆其家,观赏名迹,眼界大开,不惜千金,广事搜
7、 罗法书名画,便以余清斋富收藏而闻名于世。他与董其昌始交时年三十七、八, 比董其昌大约要大一、二岁。直到天启末,二人尚有 交往。书画交谊已逾三十年。吴廷卒在崇祯戊寅 (1638)前的十年中。 ) “陈定平生口赏” “陈氏口口” 。 却不知陈定何许人也 骑缝处有小印数枚依次是“枢”连珠印“士译” (待考) “长安” “王永宁” “张晏口印” ( 张晏(元 大德 延佑年间) ,字彦清,邢台沙河人。张文 谦之子,少有文学名,举进士,类官官御史中丞,赠 山西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号文靖。去世后葬 于邢台市西的董村,有奎章阁学士、翰林待制虞集撰 写的张氏新茔记,今墓地已毁。 张晏是有名的 收藏家,
8、“瑞文图书” 、 “贤志堂印” 、 “襄国张氏” 、 “瑞本家传”是其惯用的印章。怀素食鱼帖 、 颜真卿祭侄文稿 、 李白上阳台帖等传世 名作皆为其曾经收藏的作品。号称“天下第二行 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 ,张晏曾评云:“告不 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 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 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 也。 ”) “乾学” “口本家僧”等印。 镜心上依次是是乾隆的“御书房鉴藏宝”嘉 庆的“嘉庆御览之宝”乾隆“三希堂精鉴玺”宣 统的“宣统御览之宝”骑缝印有“鲜于” “乾学” “鸿口” “枢” 。 “鲜于”和“枢”两枚印章上 下呼应不得不让我
9、们想到一个人:鲜于枢。鲜于 枢(1256-1301) ,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 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 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 ,生 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 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 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 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 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 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新元史有传。 尾纸上印章更为复杂除了前面的“鲜于”、“吴延”“乾学”“长安”“王永 宁”“枢”“鸿绪”“口本家僧”之外
10、还有鲜于枢的“鲜于枢口口父”连珠印 “鲜”“于”。在下方还有一枚看似不起眼的阳刻印章却书“赵氏子昂” 赵孟 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 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 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 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 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 石, 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 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 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 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 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宋太 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 之后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 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 子,立子偁
11、之子,是为孝宗, 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 故孟頫湖州人。 曾祖师垂, 祖希永,父与告,仕宋,皆至 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 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 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 与集贤大学士,死后被元英宗 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赵孟 頫与鲜于枢又是好友。鲜于枢 生于蒙古定宗元年(1246),卒 于元大德六年(1302) ,享年五十七岁;赵孟頫生于宋理宗宝佑二年(1254) , 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享年六十九岁。他们相识于至元十五年(1278)左右, 之间往来二十四年之久。虽彼此都在宦途上南北奔波,但一有机会总要聚会, 谈文说艺,乐此不疲。特别是在赵孟頫休病吴兴和在浙江儒学提举任上
12、的时候, 往来应该更加密切。 其他还有“乐志” “真宝斋” “贞乾堂印” “口草堂图书印”等等。 跋语 陈深跋曰: 颜鲁公,唐朝第一等人。公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 书法至此极矣!予尝见公为叔书告身,一通其楷法严甚,闻公行书尤佳,不可 得见。但时摩挲乞米石刻,想象风至耳。今王君出示公祭侄季明文稿一纸, 详玩此帖: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 其妙解处,迨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耶。 苏文忠(即苏轼)谓:“见公与定襄王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公忠 贤,使不善书,千载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宜宝之。 ”抚卷三复,
13、敬 叹,因题其末。柔兆涒滩(丙申) (1176 年或 1236 年)秋八月望。吴郡陈深识。 陈绎曾跋曰: 右鲁公祭兄子季明帖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尔既”字,右转至 “言”字,左转而上,复侵“恐”字,右旁绕“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 文,适与褙纸缝合。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真,屋漏迹矣!自 “移牧”乃改。 “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 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序稿 (即兰亭序的别称)哀乐虽异,其致一也。 “承”字掠策啄磔之间, “嗟”字右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 “摧”字如泰山 压而底柱障。末“哉”字如轻云之卷日, “飨”字蹙衄如惊龙之入蛰。吁,神矣!
14、观此见真迹无疑。按史,公自冯翊太守转蒲州刺史,封丹阳县子,而帖自署开 国侯,盖史误也。杲卿为公从父兄,而季明谓公从祖叔父。涂从父字加第十三 于叔上,公之处名义一字不苟可法也。季明,杲卿之少子。以死事赠五品官。 则赞善大夫是已天宝末。杲卿为范阳户曹,安禄山表假常山太守。禄山叛。公 为平原太守,遣甥卢逖约起兵时,杲卿长子泉明方往返真定、内丘间计事,报 卢逖使平原,属之季明宜也。玄宗不识真卿为何如人,而颜氏兄弟子姓戮力王 室。如此一门忠义,其有自来耶!玄宗拜杲卿中丞,因传檄河北,扬言王室大 至,遂清土门十七郡,同日推公为盟主,兵势振矣。贼惧,急攻常山。太原尹 王承业不救,于是杲卿父子被执。刃加季明颈
15、,谓曰:“若降,活。 ”汝子不答, 遂杀季明。杲卿至洛阳乃遇害。明年史思明归国,又明年则乾元元年(758 年) 也。泉明自常山陷后,客寿阳。清沟之败,复陷。思明至是归。公于蒲州以公 命购杲卿、季明尸于洛阳、河北。杲卿仅得一足,与张凑所归发,葬长安凤栖, 季明同茔。据此帖,季明归榇,唯首而已。哀哉!此帖作于泉明购尸还蒲之日, 死生亦大矣!士大夫平居抵掌高议,视死宜若易然。观史及此帖,发肤有所不 敢,遽忍残身至此耶!兄弟子姓骈首就死,岂易易哉?颜氏出鲁国子渊,平日 循循如和风庆云,及畏于匡孔子意,其必死,则其履严霜烈日之变,坦如康庄。 圣人既信之矣。一门忠义,可不谓有自来耶!至治三年(1323 年
16、)十一月廿日 吴兴陈绎曾书。 文征明跋曰: 米元章(即米芾,号元章)以颜太师争座位帖为颜书第一,谓:其 “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最为杰思。 ”而山谷(即黄庭坚,号山谷道 人)谓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正类坐位帖二帖宋时并藏安师文家。 安氏之后,不闻流传何处。坐位帖世有石本,而米氏临本尚在人间,余尝见之, 正与此相类。然元章独称坐位者,盖尝屡见,而祭侄则闻而未睹。今宝 章录可考,宜其亟称坐位而不及此也。世论颜书惟取其楷法遒劲,而米 氏独称其行草为剧致。山谷亦云:“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 回视欧(欧阳询) 、虞(虞世南) 、褚(褚遂良) 、薛(薛稷)辈,皆为法度所窘, 岂
17、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亦取其行草也。 ”况二帖皆一时 稿草,未尝用意,故天真烂漫,出于寻常畦径之外。米氏所谓忠义愤发,顿挫 郁屈,意不在字者也。侍御永丰聂君文蔚出示此卷,俾为鉴定。后有陈深、陈 绎曾二跋。深,字子微,号宁极翁,宋季吴人。绎曾,字伯敷,胜国吴兴人。 二人皆以字学知名。而跋语考订精审,余复何言。姑取黄米之论以备二帖折衷, 亦以补二陈之遗云。嘉靖四年(1525 年)岁在乙酉冬十月二十又九日。 罗洪先跋曰: 右中丞聂双江先生家藏鲁公手书祭季明文稿自乾元戊戌(758 年) 至于今,几八百年,纸墨犹新。世间何物不朽,独此完好,其故可知也。后有 陈文三君跋,皆能明其书法,而
18、伯敷(即陈绎曾)叙季明事根据史传,独言杲 卿之葬稍为失实。当泉明购尸时,问之。刑者云:“其父死时先断一足。 ”故泉 明启履谦之,瘗以无足者。为验此谓,止获一足。岂未之深考耶。忆嘉靖戊戌 (1538 年)冬访先生,翠微庄始得捧玩。当时留意书法,徒生羡慕而已。今年 庚戌(1550 年)秋,先生携之舟中谛观数过,则有不胜其慨然者。人之意气激 烈,往往蹈险如夷,不畏白刃。久之,意衰气竭,瞻顾利害,悔心继之矣。惟 发于天性,而有能以圣贤之学辅养之,是以当其处变委曲审时,不失之于疏伉, 而足以成天下之事。至于势不可为,然后从容中道,视死如归,此夫子之所谓 强浩然,所以塞天地也。公祭季明,时年五十一耳。骨肉
19、凋残,亲党离散,犯 难得祸,孰不含悲。公幸脱虎口,使稍有所瞻顾,尚能留念世事耶。而希烈之 难乃出于二十六年之后(784 年) ,齿近耄矣。英英如壮夫,不少挫折,此岂无 其故哉?议者谓:公之文杂,出于神仙浮屠,以为不合于理。彼神仙浮屠之于 世事,视圣贤较然殊也。独其所谓静定者则几于无辨。汉唐以来,圣贤之学不 明,故二氏者窃据以神其说。公之喜谈,而不置得非,以其近似而取示乎。当 时之人,既不足以语此,而传史者之智又不足以发之。使公之学不显,而等其 忠义,至于与意气激发者同科,后之儒者亦不深究。凡语近于二氏者,辄指以 为非道,而迂缓自处,顾谓当然,何怪无求于世哉。先生之学,一本于静定, 故凡所在,皆
20、有建立。今以中丞之节出镇渔阳,乃公故欲恢复之地。而先生受 之圣明,遭时久泰,徼千载之威灵,将使边圉宁谧,以伸其未遂之志矣乎!敬 以为祝。是岁(1550 年)十月廿日庚辰。 邓秉恒跋曰: 祭侄文藁旧装乃横条长卷也。明大司马聂文襄公家所藏。公讳豹, 号双江。初仕华亭令,得之顾氏。子孙传守百余年,数经水火,皆莫能濡焚。 至丙申(1656 年)岁余,待罪丰阳公之五世孙诸生荀携前卷来观,纸墨如新。 越三年(1659 年) ,荀以家贫,求售,因请于余。余与荀夙有道谊之雅,义不 容辞,尽解数年所积俸饩而易之。载观前卷,则已蠹朽数画,急装潢成帖,易 卷为册,而纸墨幸复依然也。岁次甲辰(1664 年)夏六月。 祭侄文稿是一篇书札草稿。为麻纸墨迹本,纵 28.2 厘米,横 72.3 厘 米,用行书写成,共 25 行, 234 字。通篇使用一管微秃毛笔写成,前半篇 12 行写得遒劲温婉,后 13 行,运笔节奏加快,颜真卿越写越激愤,字体和他的心 情一样变得跌宕起伏,颜真卿时而哽咽,时而疾书,虽然因为墨枯需要醮墨有 所停顿,又因为是草稿有 30 多处涂改,但是整篇文稿笔势雄奇,从头到尾如同 大海波涛一样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神采飞动,给人以极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感 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