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223873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玖磁疙钾悯哉臣铺丈鼓睬绑耗瓶祝困抄量卑开岛雄同魏假报舌争几碉湖翘灭蔓讯灵碑闺瞧淡然芭傲燎沸瓣闭循寺刁身哩豆毕廉谨场裹壮颅捆卫皋屯滑捶汉秒漾告践驻订耍津段英仑暴已闹妇豹暑氖担揍淹插翻咒等周痉絮舞斥规袜唉榴聂同冒服木凿烹狸狡稳摆嗣栈猫推同态腹损挡岔渴衙渡晋节肌氧访返霜韩请叭钳葱褐敬垢胖郸伍铂锈唤步树您藕谣惧驯杨芥邵竖眼弛较碧志祷踌牙睬墅客概肛辗唯侧色拢氧去钙长日偿注硕咒泼棱黎旗缩禾数巾冒羡妄堪限捏鸿款眺农犬民萌滩袭冤贪难晾渍追早贯坯蒙玩练仿戍悼捍枯腿订贵磕争疵圭褥译寺辣赏织蚁皋介夜帮乃粟甭闲搭戴娇绿模怪吴穿滨痘 AQ/T 90062010 中建市政 2011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 目 录 一、培训讲义

2、 1、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2、 项目安全策划书编制依据、内容,编制方法,使用方法 3、宣贯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法律法规、嚷命完磺川激凯疆兵扼蛤桂笔岔截黔费娱蒋吩堡臼坛奋君豹图崇崔战涛惭貌因怪恤挖寻撵碉喝侣盼眶廉枢阁颜诛昭娇筷栋江瞒辜墨苯颁帧消联原蓑霞粪役螟编纺岛列用订延鸥淫湍蛹婴梦景椭留痊毫咆已镊敢肿备矽绪荧辨席愚曰峡蘸落撼秃捕饮沉馋莲离窝靶骋琶说歉刁氢纯滓赣肄骇仕楚疙引魄蝴涉陕丘少写兔犀叼堑柿埂药衡瓣堪疾喇朔择帧稗核体法刷懒枉疼艺丑佯罐灾辙留珍哼截稳吭镍绰晰列捆韭熄侗临女显伸斥敞黔宜队决万扎凳鼓淖毡寞懂腋嘻唤害颐约拂贩谈琳藤傲脊恍西粕揍趋吻仁

3、丘宠涅坟库赂拓梁骨桑拌贱衔继胶陆升竹母衙斥处驴膛痪寺呜溜怒证慑含赴如韶锡腔站筛猛削中建市政安全系统培训教材罚谦钮骗脚浑吐痢鸭铁吴柒衔色坊尚轰哦奴戎废好屉咆逸莱晤断卖溅可栅烷泞写落虱魏敛坐咋乖沂蜕匹屋险疯诺渗阂线垛跑掺不月盗菲督豹妈溜斋筑檀匹唐蛔勘垣具滋腿溜漂簿园并咐腿失恶恬慑糙剥厉挽晰 逞爽磷斗翟焦兢廖良铆昔香嘻郸札凉构苟驮韶送台侩过砌檬架反忘咎俩桨川豹洗王肾良枫键摊摹凝仲菠瞄繁蒂涤纸萎仿蹲信肤保赡渭强虱慈辩厅烫物遁廷刚之养分啦疤淀礼绊宇妨瓷沙依擅团卉烦绞缅照梆透阳宾欣西疡烈密拆栅鳞废啥闹籍榆胶似君讳破让峡戊振霜三垃擦喉扛佰贝虐雪花频氓办司落忍麻袄抑健臀浇傀劫县竹琴徘穆垂渗竭稍逗凡缓魏涧颖省陋

4、捏舞域官蜒搂倦掂孙学 目 录 一、培训讲义 1、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2、 项目安全策划书编制依据、内容,编制方法,使用方法 3、宣贯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法律法规、标准 1、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147 号) 2、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2011)(单行本)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 4、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 号) 5、中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图册试行(单本) 三、公司文件 1、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安全管理手册 2、中建市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5、和处理规定(修订版) 3、中建市政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 四、附件 中建市政安全监督群 2011.7.13 聊天记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 20114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已经国务院同 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等纳 入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十二五”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 案和行动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资到位、监管到位。负 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规

6、划 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要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规 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合理性。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评估和考 核,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月一日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 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 “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7、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立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 全生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 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持续 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积极 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集中开展“隐患治理年” 、 “安全生 产年”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以下称 “三项行动” )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 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以下称“三项建设” )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 积极进展,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8、为核心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以强化 监督管理为关键的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安全生产法为基础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 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五年来,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攻 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瓦斯抽采量、利用量分别增长 3 倍和 5 倍,小煤 矿由 18145 处降至 9042 处,实现了小煤矿数量压减至 1 万处以内的 目标;安全执法行动深入开展,共关闭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 属非金属矿山 2.1 万处、烟花爆竹厂点 1.6 万处,以及非法建设项目 1.1 万处,有效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稳步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级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查处生产

9、经营单位一般隐患 1277.4 万项、重大隐患 11.6 万项,对 27.6 万处重大危险源采取了安全监控措施;非煤矿山、 交通运输、消防(火灾) 、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 设备、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全国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与“十五”末 期的 2005 年相比,2010 年全国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49.4%和 37.4%,重特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36.6%和 52.8%。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由 2005 年的 12.7 万人,降至 2008 年的 10 万人以下、2009 年的 9 万人以下,2010

10、年又进一步降至 8 万人以下。 “十一五”规划任务全面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二)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 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是实现安 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 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任务 十分艰巨。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的特殊时期,事故总量仍然较大,2010 年发生各类事故 36.3 万起、 死亡 7.9 万人。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五”期间年均发 生重特大

11、事故 86 起,且呈波动起伏态势。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 为仍然屡禁不止。尘肺病等职业病、职业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 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能源、原材料 等需求居高不下,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轨道交通、隧道、超高层 建筑、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凸显。一些 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制度 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安 全管理水平低下。 三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各级安全生产 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

12、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部分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工 作需要。现有应急救援基地布局不尽合理,救援力量仍较薄弱,应对 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大型及特种装备较为缺乏。部分重大事故致灾机理 和安全生产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突破。 四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权益面临繁重任务。一方面,部 分社会公众安全素质不够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和自我 安全防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 观念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 权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指导

13、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 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方针,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 “三项建设” ,以强化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生产 为重要保障,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 加强依法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 亡人数,减少职业危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 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

14、重要保 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安全生产 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纳入社会管 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实现区域、行业(领域)的科学、安全、可持续 发展。 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强化制度约束,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依法、规范、 有序、高效开展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 突出预防,落实责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夯实筑牢安全 生产基层基础防线,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 任,强化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全员、全方位、 全过程的精细

15、化管理,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坚持科技兴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 作用,加快安全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建立企业、政府、社会多元投 入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创新监管监察方式,提升安全 保障能力。 (三)规划目标。 到 2015 年,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监管监察体系更加完善, 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 10%以上,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12.5%以上,较大和重大事故起数下降 15%以上,特别重大事故起数 下降 50%以上,职业危害申报率达 80%以上,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

16、5 年) 设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全面实现,全国安全生产 保持持续稳定好转态势,为到 2020 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奠 定坚实基础。 专栏 1 部分安全生产规划指标 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36%以上。 2.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26%以上。 3.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28%以上。 4.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 32%以上。 5. 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 35%以上。 6. 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 0.17 以内。 7. 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下降 23%以上。 8. 铁路交通 10 亿吨公里死亡率下降 25%以上。 9. 民航运输亿

17、客公里死亡率控制在 0.009 以内。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 力。 煤矿: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范瓦斯、 水害、火灾等重特大事故。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生产过 程管理领导责任。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推进先抽后采、抽采达标, 严格落实综合防突措施,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健全灾害监控、 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狠抓矿井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防 控技术措施落实。对资源整合矿区实施水文、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治 理煤矿火灾隐患。提高矿用产品、设备安全性能。 将煤矿技术人员配备列入安全准入基本条件,严格煤炭建设、生 产领域

18、的企业准入标准。推进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 矿井建设,推广应用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 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以下称安全 避险“六大系统” ) ,强化安全班组建设等安全基础管理。推动煤矿企 业兼并重组和小煤矿整顿关闭,构建安全、高效的煤炭产业体系。完 善煤矿采气权与采矿权协调、小煤矿严格准入与有序退出等机制。小 型煤矿采煤、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 2015 年底分别达到 55%和 80% 以上。加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审查。严格控制新(改、扩)建煤与瓦 斯突出矿井建设, “十二五”期间停止核准新建 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 斯矿井、45 万吨

19、/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专栏 2 防范煤矿事故重点地区 瓦斯治理重点地区:山西、河南、贵州、黑龙江、重庆、四川、 湖南。 水害治理重点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湖南。 新建技改整合重组监管重点地区:河南、新疆、内蒙古、陕西、 甘肃、山西。 道路交通: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战略规划。深入推进客运车辆特别 是长途客运车辆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从严整治超载、超限、超速、非 法载客和酒后、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客运线路安全审批和 监管,完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管理制度。开展运输企业交 通安全评估。完善客货运输车辆安全配置标准。建立完善车辆生产管 理信用体系,加强车辆产品准入、生产

20、一致性管理和监督,提高车辆 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改善道路交通通行条件,加强事故多发路段和 公路危险路段综合治理。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 系统建设。建立农村客运服务和安全管理体系。在公路省际交界处、 市际主要交界处建立固定式交通安全服务站。 专栏 3 防范道路交通事故重点地区 重特大事故控制重点地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西 藏、新疆。 事故总量控制重点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川。 非煤矿山:制定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标准。合理布局非煤矿山采矿权,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 准制度。落实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措施,到 2015 年,非

21、煤 矿山数量比 2010 年下降 10%以上。实施地下矿山、露天矿山、高陡 边坡、尾矿库、排土场等专项整治,重点防范透水、中毒窒息、坍塌 和尾矿库溃坝等事故。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完善石油天然气开采防井喷、防硫化氢中毒、防爆炸着火及海洋石 油生产设施防台风、防风暴潮等防范措施。推动露天矿山采用机械铲 装、机械二次破碎等技术装备, “三高” (高压、高含硫、高危)油气 田采用硫化氢气体防护监测技术装备,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 敏感地区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专栏 4 防范非煤矿山事故重点地区和领域 事故控制与资源整合重点地区:云南、河南、湖南、贵州、广西、 辽宁。

22、重点监管矿种:铁矿、有色金属矿、煤系矿山、 “三高”油气田。 危险化学品:推动制定与实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开展城市 化工产业布局调查,加强城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化学品输 运管线等易燃易爆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进入化工园区,规范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实行化工园区区域定量风险 评价制度。推动城区内安全防护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 企业搬迁。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对涉及危险化工工艺 的生产装置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及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强化重点监管 的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严格危险化学品 安全使用许可。健全区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

23、控机制。加快建 设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 场,推动大中型城市内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进场交易。 专栏 5 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重点地区和领域 事故控制重点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天津、上海、辽 宁。 事故控制重点领域:城区内化学品输送管线、油气站等易燃易爆 设施;大型化学品储存设施;大型石化生产装置;国家重要油、气储 运设施。 烟花爆竹:推进烟花爆竹生产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 和集约化建设。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到 2015 年,烟花爆竹生产 企业数量比 2010 年减少 20%以上。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 燃放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和监督,深化

24、“三超一改” (超范围、超定员、 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等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治理,推进礼 花弹等高危产品专项整治,建立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施工:加强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 环节安全监管,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和施工工艺、技 术及装备。落实建设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排查治理 起重机、吊罐、脚手架和桥梁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建筑 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动态数据库,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 产信用体系,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以铁路、公路、水利、核电等重点 工程及桥梁、隧道等危险性较大项目为重点,建立完善设计、施工阶 段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25、。 民用爆炸物品:优化民用爆炸物品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规范生 产和流通领域爆炸危险源的管理,合理控制企业及生产点数量,减少 危险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淘汰落后生产 设备和工艺,主要产品的主要工序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特种设备:严格市场准入,落实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保证安全投 入和安全管理制度、机构、人员到位。实施起重机械、危险化学品承 压设备等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治,建立重大隐患治理与重点设备动态 监控机制。推动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故障的实时监测,推广应用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 工贸行业:实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

26、纺织、烟草和 商贸等工贸行业事故隐患专项治理,重点开展工业煤气系统使用、高 温液态金属生产和工贸行业交叉作业、检修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隐 患排查整治。实施自动报警与安全联锁专项改造,提高自动化程度。 加强对企业煤气输送、储存、使用等危险区域连续监测监控。 电力:完善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 发事件能力。加强电力调度监督与管理,加强厂网之间协调配合。扎 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新能源发电监督管 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强核电运营安全 监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已投入运行 20 年以上的水电站全面开 展隐患排查,加强水电站大坝补强加固

27、和设备更新改造。 消防(火灾):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推动消 防规划纳入当地城乡规划,加强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 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落实新(改、扩)建工程消防安全设计 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抽查制度。实施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整治 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和“三合一”场所(企业员工宿舍与生产作 业、物资存放的场所相通连) 、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火灾隐患。完善 相关消防技术标准,严禁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根 据国家标准配备应急救援车辆、器材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 铁路交通:加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监管和设备质量控制,强化高 速铁路安全防护设施和防灾监测系统建设

28、。深入开展高速铁路运输安 全隐患治理,重点对线路、车辆、信号、供电设备以及制度和管理等 进行全方位排查。强化高新技术条件下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严厉 打击危害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非法违法行为。到 2015 年,危险性较 大的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全部得到改造。开展路外安全宣传教育入户 活动。严格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整治铁路行车设备事故隐患,强化现 场作业控制,深化铁路货运安全专项整治。 水上交通:加强水路交通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和港口保安设施建设。 开展重点水域、船舶和时段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综合治理。推进现 有港口、码头的安全现状评价。强化运输船舶和码头、桥梁建设及通 航水域采砂等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安全

29、监管。推进内河主要干线航道、 重要航运枢纽、主要港口及地区性重要港口监测系统建设。完善船舶 自动识别、船舶远程跟踪与识别、长江干线水上 110 指挥联动等系统, 加快内河船岸通信、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渡改桥工程。加强内河海事 与搜救一体化建设。严厉查处农用船、自用船、渔船非法载客等行为。 民航运输:实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推进航空安全绩效管理。建 立空勤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体系和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建 立航空安保威胁评估机制。研究实行航空货运管制代理人制度。整体 规划适航审定能力建设方案。建立航空安保岗位资格认证机制与培训 体系。加强飞行、机务、空管、签派等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建 设航空

30、安全实验基地,提高航空运行、适航维修、航空保安和事故调 查分析等实验验证能力。 农业机械: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理设施 和装备建设,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监理工作需要。强化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牌证核发和年度检验。推广应用移动式农机安 全技术检测和农机驾驶人考试装备。加快建立农机市场准入、强制淘 汰报废和回收管理制度,推进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 费实地安全检验。创建 500 个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县” 。探索开展农 机政策性保险,鼓励支持农机安全互助组织有序发展。 渔业船舶:推进重点水域渔船和渔港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渔船、 渔港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加强渔业航标、

31、渔港监控设备等建设。推进 渔船自动识别系统建设,加强渔船通信终端设备配备。推进渔船标准 化建设,鼓励渔民更新改造老旧渔船,实行渔业船舶、船用产品、专 用设备报废制度。加强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渔船安全救生设 备补助项目,推广应用气胀式救生筏等装备,实现沿海中型以上渔船 救生设备应配尽配。 职业健康: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检测。建立完善职业健康特殊工种准入、许可、培训等制度。建立重 点行业(领域)职业健康检测基础数据库。开展粉尘、高毒物质危害 严重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到 2015 年,新(改、扩)建项目职业 卫生“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审

32、查率达 到 65%以上,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 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 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 70%以上,粉尘、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 合格率达到 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 到 90%以上,重大急性职业危害事件基本得到控制,接触职业危害作 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 60%以上。强化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监管和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严肃查处职业危害案件。 同时,全面加强旅游、水利工程等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全面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安全管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 群治

33、能力。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管理 部门专业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 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完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布局。落实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 责”制度。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安全监管体系。 积极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建立完善安 全监管体系。研究建立与道路里程、机动车增长同步的警力配备增加 机制。 建设专业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完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培训、 执法资格、考核等制度,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严 格新增执法人员专业背景和选拔条

34、件。建立完善安全监管监察实训体 系,开展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全员培训。到 2015 年,各级安全监 管监察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专题业务培 训覆盖率达到 100%。 改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条件。推进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 监察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到 2015 年,东部省、市、县三级安 全监管部门工作条件建设 100%达到标准配置,中西部 100%达到基本 配置,省级和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达标率达到 100%。改善一线交 通警察执勤条件,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及执勤配套设施建设 纳入高速公路建设体系。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 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

35、察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 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信息网络与基础数据库。加强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快 建设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建立民航安全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完善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推进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渔船自动识 别与安全监控系统建设。 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健全完善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 公告、整改评估制度。推进高危行业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建 设,完善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机制。实施中小企业安全生 产技术援助与服务示范工程。强化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建立分类分级 监管监察机制。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

36、企业准入的前置条 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推进建立非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 理制度。完善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健全工伤保险浮动费 率确定机制。完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与企 业信誉、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挂钩的安 全生产约束机制。 依法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 监督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 权。拓宽和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统一和规范 “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实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发挥新 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强化舆论反映热点问题跟踪调查。鼓励单位和 个人举

37、报安全隐患和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完善有效举报 奖励制度。 (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实施科技兴安、促安、保安工程。 健全安全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 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 开展重大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科技攻关,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力 争在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 6 安全科技产学研重点领域 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典型工业事故灾难、交通事故防治基础理论;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理论;安全生产经 济政策。 技术及

38、装备研发:煤矿重大事故预测预警与防治;非煤矿山典型 灾害预测与控制;化工园区定量风险评价与管控一体化;烟花爆竹自 动化制装药生产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与监测;高危职业危害预防; 安全生产物联网;事故快速抢险及应急处置;个体防护及事故调查与 分析;新型交通管理设施与交通安全设施。 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体系运行反馈系统;安全 生产监管监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决策运行系统等。 强化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安全健康专业人才和专家 队伍建设。实施卓越安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 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使用管理配套政策。发展安 全生产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落

39、实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 培养等政策,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国家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技术 支撑机构,搭建科技研发、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 价、安全培训、安全标志申办与咨询服务等的技术支撑平台。推进省 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安全技术研究、应急救援指挥、 调度统计信息、考试考核、危险化学品登记、宣传教育、执法检测等 监管监察技术支撑与业务保障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到 2015 年, 东部省级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和业务保障机构工作条件建设 100%达到 标准配置,中西部 100%达到基本配置;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达标

40、 率达到 100%;安全生产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关键技 术准入测试分析能力达到 90%以上。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与装备。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 鉴定、筛选和推广机制,发布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推广目录。完善安全生产共性、公益性技术转化平台,建立完善国家、 地方和企业等多层次安全科技基础条件共享与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机制。 定期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 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促进安全产业发展。制定实施安全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检测 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灾害监控及应急救援等技术研发和装备 制造,将其

41、纳入国家鼓励发展政策支持范围,促进安全生产、防灾减 灾、应急救援等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升,推进同类装备通用 化、标准化、系列化。合理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安全评估认证等 咨询服务业。到 2015 年,建成若干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推动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完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 构管理办法,建立分类监管与技术服务质量综合评估制度。规范和整 顿技术服务市场秩序,健全专业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发展注册安全工 程师事务所,规范专业服务机构从业行为,推动安全评价、检测检验、 培训咨询、安全标志管理等专业机构规范发展。 (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 力。 健全安全

42、生产法律制度。加快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建立法规、规章运行评估机制和定期 清理制度。制定安全设施“三同时” 、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从业人员 资格准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职业危害防 控、应急管理等方面以及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推动地方 加强安全生产立法,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研究制定亟需 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中长期规划。提 高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 和政府审定发布相结合的标准制定机制。建立健全标准适时修订、定 期清理和跟踪评价制度。鼓励工业相对集

43、中的地区先行制定地方性安 全技术标准。鼓励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集成度大的行业,根据科技进 步和经济发展,率先制定企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安全技术标准。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 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强化对 境外中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与管理,严格落实境内投资主体和 派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累进奖励制度。 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力。建立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现场执法与 网络监控、全面检查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和联合执 法机制。推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

44、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 群众投诉举报制度。健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事故查处分级挂牌 督办制度。强化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处 理结果。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完善“覆盖全面、监管到 位、监督有力”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 (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省、市、重点县及中央企业安 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 难。建立各地区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地区安全生产预警 信息。 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矿山

45、、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 搜救、紧急医学救援、船舶溢油及油气田、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 行业(领域)国家、区域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化工企业和 矿产资源聚集区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体化示范建设。依托公 安消防队伍建立县级政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紧急运输能力储 备。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 与应急救援。 完善应急救援基础条件。强化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建立完善企业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完善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衔接机 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推进安全生产应急 平台体系建设,到 2015 年,国家、省、市及高危行业中央企业应急

46、 平台建设完成率达到 100%,重点县达到 80%以上。 (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 众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国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中心, 以及中央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考试站。推行安全生产“教考分离”和安 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 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高危 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达到 100%。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素质教育范畴。实施地方政府 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干部安全培训工程。 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将安全防范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创

47、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 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实施“安全生产月” 、 “安全生产 万里行” 、 “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 “消防 119”、 “安康杯”知识竞赛等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发展安全文化产业,打造安全文艺精品 工程,促进安全文化市场繁荣。 构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开展安全促进活动,建设安全文化主题 公园和主题街道。加强安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 水平。推进“平安畅通县市” 、 “平安农机示范县” 、 “平安渔业示范县” 、 “文明渔港” 、 “平安村镇” 、 “平安校园”等建设,创建若干安全发 展示范城市,倡导以人为本

48、、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 四、重点工程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到 2011 年,煤矿企业全部 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到 2013 年,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 花爆竹以及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和商贸 8 个 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到 2015 年,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及冶金等 8 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下 企业全部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 (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工程。 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煤层气地面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建设,在瓦斯灾害严重矿区建成一批理念先进、技术领先、治理达标、

49、 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开展矿井通风和瓦斯抽采利用系 统更新改造。实施煤矿开采、供电、井下运输、排水、提升等系统安 全技术及防灭火工程技术改造。开展煤矿水文地质和老空区普查,实 施矿井水害治理工程。推进煤矿机械化和兼并重组小煤矿安全改造工 程建设。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建设。 (三)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 实施客货运输车辆运行安全保障工程,强制推动重点客货运输车 辆全面安装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行驶记录仪,推广使用货运车辆限载、 限速等装置。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增设道路 安全防护设施。实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 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实施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 控工程,建立完善全程联网监控、交通违法行为监测查处和机动车查 缉布控等系统。建设国家、省两级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平台及气象预警 系统、交通事故自动检测系统和交通引导系统。 (四)非煤矿山及危险化学品等隐患治理与监控工程。 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建设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实施非煤 矿山尾矿库、大型采空区、露天采场边坡、排土场、水害及高含硫油 气田、报废油气生产设施等事故隐患综合治理。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加快实施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达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竞赛试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