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2811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说结尾的特色意蕴(这样安排结尾有何作用)【了解结尾类型】小说的结尾多有以下几种:以结局为结尾,以景物描写作结,以人物心理描写或行为神态描写作结等。下面就从这三种结尾的角度举例分析其各自的特色。【方法指导】一、小说不同结局的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欧亨利式”。先答出哪些是意料之外的(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效果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再答在情理之中的部分。即要答“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点出文章中的伏笔来。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

2、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2)悲剧结局的答题术语和角度。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边城结尾“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凸显了人物封闭的内心世界。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也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3)大团圆结局的答题术语和角度。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局的作用:从表达效果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

3、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二、以景作结的结尾的作用或特色1、 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的结局,升华深化文章的主题/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2、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首尾呼应。3、照应题目4、烘托人物形象5、升华/深化主题注意:可以回顾参照“景物描写在结尾的作用”的答题思路和术语【例题】 2015安徽卷蓑衣张炜 参见考前三个月第72页(原文)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1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

4、法。(6分)答案展示:(1)结构上最后两段用景物描写和人物内心独白收束全文,写出蓑衣草长势良好,照应了上文达子的建议,暗示情节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并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2)主体思想上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蓑衣草长势良好,暗示小格一家生活状况必将改变,预示农村生活的美好的前景,升华了文章主旨。(3)烘托塑造人物上将小

5、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依赖与朦胧的爱意。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4)此段特有的艺术手法上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注意:任选两个角度即可。三、以人物心理描写或行为神态描写作结的作用1、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矛盾的心理2、烘托/丰满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3、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暗示故事的走向。4、含蓄表达主题【

6、例题】2011年山东卷的 审丑(严歌苓)(原文)“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朋友。”无定答。“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21、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文的故事情节来揣摩人物心理。曾大爷曾向街坊夸赞孙子孝顺自己,面对街坊的求证,了解实情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有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还有对小臭儿不孝敬爷爷这一行为表示厌恶,又不忍戳破曾大爷的谎言;既有对曾大爷的同情,愿意替他隐瞒真相,又有对审丑社会

7、的批判。“停了好大一会儿”显示人物内心的迟疑和矛盾。分析人物此时的心理要多方位、多层面地联系人物关系和小说的主题。【答案】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还是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特殊提问方式的答题思路指导】1、提问的方式 “此结尾能否去掉?”“这样安排小说的结尾,合不合理?”2、此种问法的答题思路 可以从情节、主题、人物和感情方面作答。(1)这样的结尾,是否是情节的必要组成部分,能推动情节的发展;(2)是否有助于准确地表现主题、升华主题;(3)是否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

8、命运;(4)是否有助于情感的到位表达。 【例题】比如,2014年新课标卷鞋刘庆邦(原文)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 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案: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既然题为“后记”,当然不能算作小说的一部分;小说写的男主角是“那个人”,而“后记”则是写作者自己,二者不是同一人;小说中并没写“那个人”和守明后来的情况,不能断定他们后来就一定会如“后记”中“我”的遭遇。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