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23793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简答题1: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答:1、提供公共用品;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市场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论述题1:论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2017年上半年考题)答:公共部门的职能是指公共部门具有的内在的、客观具有的经济功能,包含三项具体职能:1、 资源配置职能:指的是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和流向的调整与选择。而其需要履行该项职能的原因如下3小点A、 公共物品的存在因公共物品的存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故而不能通过私人部门来提供,需要公共部门通过合理资源配置,实现全体社

2、会人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B、 外部效应的存在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产生了影响,而该第三者又未参与该交易任何决策,就产生了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一般分为两类: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可通过缴税等方式迫使企业进行生产调整;对于正的外部效应的企业因生产不足给予财政补贴等C、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不完成竞争状态即市场竞争失灵状态,主要是垄断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行业的出现。政府可采用财政补贴、接管企业等手段,按照价格=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效益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定价,解决资源配置的失效。2、 调节分配职能:指公共部门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

3、调节,达到收入公平(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合理分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初级分配状况存在不公平,而又难以进行二次分配(1、市场机制下无再分配,2、慈善机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而公共部门可以利用其强制纳税等手段,可以大规模的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3、 稳定经济职能:指公共部门通过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该职能的产生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的向前发展,即“看不见的手”失效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而公共部门在此可通过制度性安排,使公共部门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率、失业救济金。论述题2:举例说明资源配

4、置效率的实现条件。答: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直接得出。即社会的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第二章简答题1:何为外部效应?如何对外部效应进行分类答:也称为外部性或外溢性,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分类如下:1、 承受者不同,分为消费的外部效应和生产的外部效应;2、 发起者不同,分为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3、 效应结果不同,分为正的外部效益(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效益(外部不经济)简答题2:举例说明正的外部效益与负的外部效益分别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 答:在存在外部效益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或成本会与社会的边际效益或成本产生偏离,由此会

5、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他不仅使得本人降低感染病菌的可能,那些没有接受疫苗的人也有可能因此而减少接触病菌的可能,甚至整个社会都会都可以从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中受益。此类外部边际效益用来表示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给第三者带来的额外益处。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不足的状态。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比如,由于污染环境,纸张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买卖双方之外的而其他人或者厂商造成损害。而如论买卖双方都没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经济学

6、中用外部边际成本来表示。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过多的现象。简答题3: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或者是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措施答题可以分为几类?他们的适用范围各有那些?答: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到其产生的外部效益,就实现了外部效益的内在化。1、矫正性的税收适用于负的外部效应,具体操作:对带有负的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以实现个人边际成本提高到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从而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2、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用于正的外部效益,具体操作:通过对正的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发放相当于外部效益的财政补贴,将其私人边际效

7、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同一水平,以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第三章简答题1:对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对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有什么区别?答:该两种需求完全不同1、 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量可通过加总某个时间段市场上所有单个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该种私人物品的需求量的总和而得出。2、 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购买者没有能力调整各自的消费量。购买者无法将其购买数量调整至该公共物品的价格刚好等于其边际效益的水平。事实上,因公共物品的受益非排他性,使其不能定价。3、 对于私人物品,其所针对的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而公共物品,每个消费者针对的是他的数量是一定的

8、,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简答题2:混合物品是通过什么途径、怎样供给的?(2017年上半年考题)答:供应途径:可以由私人部门从市场上提供;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者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1、拥挤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场供给或政府供给均能实现,具体需视情况而定。例如公路、桥梁需政府提供,影院、剧场、体育设施可由私人提供。2、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提供,如由私人部门提供,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则需要政府给予补贴,否则易出现市场不足。如若公共部门直接出资经营,也需要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例如公共医院、学校等。第四章简答题1:何为投票交易?何谓隐含的投票交易?投

9、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答: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即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 隐含的投票交易: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影响:投票交易有可能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也有可能在促成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作用。 论述题1: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和配对偏好,简要论述他们与投票结果的关系。答:单峰偏好: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在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现单峰形的条件下,多数规则可以保证投票结果的唯一性。 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只要有一个人是多峰

10、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可能出现循环现象。 配对偏好: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便是所谓的“配对偏好”。按照配对偏好的次序不同,多种方案均能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胜,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不具有确定性,政治均衡也不存在。论述题2:何为政治均衡?如何理解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答:所谓政治均衡,是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用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协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和效益的大小,以及投票者获得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政治均衡状况的主要

11、因素。投票者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刚好相等。而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论述题3: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官僚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答:参与公共选择的参加者各有各的特点1 、投票者只有在确定投票能产生净效益,或投票能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参与。2、政治家追求的目标是选票极大化,故而他们所提的精选方案或提案总是设法向中间投票者的意愿方向倾斜。3、官僚机构为非盈利机构,追求的是权力最大化,故而提供的政

12、府预算规模或公共物品的数量总是高于最佳状态的水平。4、特殊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对政府官员或投票者施加压力,谋求对集团成员有利提案的支持,其活动结果往往左右公共选择的结果。第五章简答题1、从经济角度谈谈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影响?答:流通领域:制约社会总需求 生产领域:它的增减变动会通过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而导致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或萎缩; 分配领域:它的结构和总额上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相应变动简答题2、从经济角度谈谈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影响?答:流通领域:通过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制约作用来实现 生产领域:是通过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将所获得的

13、用于购买消费品或资本品的途径来实现的 分配领域:实质上是在国民收入已经完成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论述题1、公共支出分别在理论学上和统计学上应做怎样的分类答: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理论上分类:1、 支出的性质来分:消耗性支出(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和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偿、单反面的支出)2、 支出目的来分: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和保护国家安全,不受到外敌破坏,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和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好)3、 控制能力分: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控制,政府可根据每个预算年的需要适当增减)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所必须进

14、行的支出)4、 受益范围来分:一般利益支出(所有社会成员均能享受其利益的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统计学分类 1、行政管理费;2、国防支出;3、社会文教科卫;4、社会保障;5、经济建设;6、外交事务;7、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8、政府债务支出;9、其他支出。论述题2、按支出性质可以将公共支出分为哪几类?这样划分有什么经济分析意义?答:按照公共支出的性质来分:消耗性支出(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和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偿、单反面的支出)影响:1、 消耗性支出是,政府所掌握的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相交换。政府直接以购买者身份出现,对社会生产、就业和社会总

15、需求有直接影响。对国民收入分配则产生间接影响。从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来看,其比重越高,所配置的社会资源的规模较大,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越强2、 而转移性支出,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将政府所掌握的资金转移到特定的人的手中,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社会生产、就业和社会总需求是间接影响。若比重较大,说明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直接影响较大,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第六章简答题1: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相对指标有哪些?与绝对指标相比有何优点?答:相对指标:1、公共水平支出(=公共支出额/国内生产总值*100%);2、边际公共支出倾向(=公共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100%);3、公共支出弹性(=公共

16、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优点:1、反应了整个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2、剔除了汇率的影响,便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3、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便于不同年度之间的跨年比较简答题2:公共支出的增长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答: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政府职能的着力点逐步发生了变化。全面考察政府职能的演变过程,其着力点从政治职能转向了经济职能,再有经济职能转向了社会管理职能,并且政府活动的范围也在扩大,政府公共部门的增长也在随之增长,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均是如此。论述题1:如何认识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亲简要加以分析。答:原因一:公共支出需要方面:1、军备的加强

17、;2、国家机构的扩增;3、经济干预的加强;4、社会福利的扩增;5、人口不断增长;6物价的上升 原因二:财政资源供应方面:1、国民收入的增长;2、税收监管的强化;3、发行公债的便利条件增加;4、增发不兑换货币可能性的存在。论述题2: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模型有哪些?各自包含什么内容?答: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他倾向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履行越来越多的职能的角度来解释;2、皮考克和怀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他们倾向于公共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动荡而增长,并导致公共支出而增长的角度做出解释;3、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他们倾向于公共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公共支出做出相应

18、变化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发展早期的基础设施投入;中期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后期对社会教育、福利的保障的支出)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倾向于从公共部门劳动生产率偏低导致其规模偏大的角度做出分析。(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部门和生产效率提高缓慢部门,为了维持两个部门的均衡,必然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缓慢部门的投入,公共支出必然增加)第七章简答题1:预算的决策程序是怎样的?答:1、预算的编制:在预算年开始前,由政府的预算机关编制当年的预算草案;2、预算的批准:经立法机关的审议批准,形成正式的预算;3、预算的执行:预算年度开始后,由政府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审计机关进行日常监督;4、预算的事后监督:在预

19、算年度终了后,有执行预算的机关根据全年执行预算的情况及结果进行编制该年度的实际收支报告,经审计机关审核后,由立法机关予以批准。论述题1:机会成本分析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应对。答: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是指:因这样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导致的私人部门的效益损失。预算决策的效率评估演变成同样一笔资金由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的比较问题了。如果一笔资金有公共部门使用的效益大于私人部门所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机会成本),则该笔资金的预算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当公共部门的使用效益小于机会成本,就是缺乏效率的;如果等于机会成本,则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论述题2:什么是

20、成本-效益分析?具体分析步骤是怎样的?他有哪些作用和局限性?答:定义:把预算资金分为若干个项目或方案,分别计算其效益和成本,并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并摈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步骤:1、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2、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的比率;3、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4对各个项目或方案进行选择和抉择。另还需考虑时间因素,若发生在若干年份的项目或方案,需要对“成本流”“现金流”折算现值。局限:并不适用于政府活动所有领域,一般只适用于那些效益主要是经济性质的、有形的,而且可以用货币测量的公共支出项目(例如防洪、电力生产、邮政、某些运输和娱

21、乐设施)。作用:有助于纠正那些只顾需要,不管成本的倾向;也有助于纠正那种只考虑成本,不管效益如何的倾向第八章简答题1:公共收入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各自的内容是什么?各有哪些优缺点?答:受益原则:政府所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费用的分配,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益相联系。优点:若能成功的执行,则政府所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等于社会成员所缴纳,林达尔均衡便能实现,不存在免费搭车者。缺点:许多公共物品属于联合消费或公共受益,难以分清每个社会成员的受益多少,且大家也不愿意呈报自己受益情况。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优点:若能成功实行,则

22、社会成员的境况会达到一种相对的公平状态。缺点:难以测量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简答题2:什么是税收?税收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答:定义: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特点:1、税收由政府征收;2、税收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利;3、强制征收;4、无偿征收;征收具有固定的比例;6、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需要而征收。 原因:1、不会无端扩大购买力,引起无度的通货膨胀;2、政府不负任何偿还责任,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也不会带来任何额外负担;3:税收是强制征收的,政府一般可以制定法律向其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人和任何行

23、为课征税款。简答题3:什么是公债,公债有哪些特点?公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它还具有什么功能?答:定义: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的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特点:1、公债的发行和认购时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的;2、公债的发行是有偿的;3公债的发行较为灵活。公债的基本功能弥补财政赤字,还能为资本性支出开辟财源。论述题1:除了税收和公债,公共收入还包括哪些形式?他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1、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应,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2、捐赠;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一般发生在某些特

24、定的支出项目融资情况下。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时期大家捐赠的物力、人力、救济金。3、使用费;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使用费,也是公共收入的一个来源。按照谁受益谁出钱原则进行,例如公路、桥梁、娱乐设施等。既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也能解决公共物品拥挤的问题。4、规费: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包含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第九章简答题1:何为税收公平原则? 答:定义: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要使得各个纳税人承担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宜,并使得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把握均衡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

25、应当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同等的方式对待同条件的人。纵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论述题1:简述不同历史时期税收原则原理的主要思想。答:1、最早提出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它的税收原则围绕的是“公平负担税收”,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个标准;2、其次是德国新官房学派代表人物尤斯梯,提出六大原则a、赋税应当自愿缴纳;b、不侵犯人民生活和工商业发展;c、平等课税;d、具有法律依据,征收迅速;e、选用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和货物征税;f、手续简单,税款分期缴纳,安排得当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四原则a、平等原则;b、确实原则;c

26、、便利原则;d、最少征收费原则。4、法国经济学家萨伊,a、税率最适度原则;b、节约征收费用原则;c、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d、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e、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5、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四项九端原则。a、财政政策原则,b、国民经济元则;c、社会正义原则;d、税务行政原则。论述题2: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哪些?答:税收公平的原则包含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方面的意义,均不是孤立税收本身,而是和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想联系。衡量标准:1、受益原则: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中获得受益的多少作为判定其税负大小的标准。2、支付能力原则:以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作为判断其税负大小的标准。客观说:以

27、纳税人的财富(收入、财产和消费支出)多少来测度其纳税能力;客观说: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来测度其纳税能力。论述题3: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学家所倡导的税收原则,从其实质内容看,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答:1、税收的财政效益,具有充裕的税源,弹性的机能和高效率的税务管理三项要求;2、 税收的经济影响,具体有保护税本、慎选税源和税率适度三项要求;3、 税收的社会影响,具有普遍和平等两项原则论述题4: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答:定义: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具体可分为两个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

28、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其检验的标准是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效益最大化;2、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状况,其检验的标准在于税收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例。第十章简答题1:简述经济学界税种分类理论的沿革。答: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历来采用的是复税制的形式,如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或者类似性质和特点的税种加以归纳,始终为经济学界所关注,并有许多主张。1、 古典经济学派,以课税主体的收入来源给税种分类;2、 德国新历史学派,按照课税对象给税种分类;3、 现代经济学家倾向于按经济影响的不同给税种分类,并把课税对象的性质与其在货币运动中所处的不同地位联系起来归纳税种,

29、这是税种分类理论的重大发展简答题2:税种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怎样的分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什么?可以将税收分为哪几类?(2017年上半年考题)答:以税收收入的归属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以课税行使权的方式为标准,分经常税和临时税 以课税收入的形态为标准,可以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 以课税的主客体为标准,分为对人税和对物税 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但最基本的是依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分为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商品课税。简答题3: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答:经济学界一般使用税收原则理论解释税制结构的设计,具体安排如下1、税种的配置上,应研究各个税种之间的相

30、互配合问题,选择好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形成一个由各个税种构成的项目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2、在税源的选择上,区分税本和税源,研究如何保护税本,尽可能不使税收侵及税本;3、在税率的安排上,应使税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并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选择好税率的形式。第十一章简答题1:什么是所得课税?所得课税包括哪些税种?各自的征收制度如何?答:定义:是以一定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包含:1、个人所得税,以纳税人个人所得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一般累进税率为基本形式,通过从源征收法,申报清缴法两种方法课征;2、公司所得税,以公司(厂商)等住址为纳税义务人,对其在一定期间内的所得额(利润额)课征的一种

31、税收,大多采用单一的比例税率,采用申报纳税法;3、社会保险税,作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来源,以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金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多数采用比例税率,采用从源课征法。简答题2:什么是财产课税?财产课税包括哪些税种?各自的征收制度如何?答:定义:以一定的财产额为课税对象,向拥有财产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所课征的税包括:1、一般财产税,是财产课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纳税人的全部财产价值为课征对象,实行综合课税;2、特种财产税,是财产课税的最早一种形式,它以政府选择的某类或多类财产为课税对象,实行分别课税,一般有土地税、房屋税、不动产税;3、财产转让税,对发生转让的财产课征的税,一般分为遗产税

32、、赠与税简答题3:什么是商品课税?商品课税包括哪些税种?各自的征收制度如何? 答:定义:以商品和服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包含:1、消费税,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课税方法有从价和从量计税两种方式;2、销售税,以厂商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采用从价定率的计税方法;3、增值税,是以厂商经营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税收,一般采用基本税率、轻税率、重税率三种方式,计税方式有税基列举法、税基相减法、税额相减法,规模大的采用自行填送纳税申报,规模小的定额课税;4、关税,是对进出国境的商品货物流转额课征的一

33、种税收。关税税则有三种:a、单一税则和复式税则;b、固定税则和协定税则;c、最高税则和最低税则第十二章简答题1:简要分析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答:税收是通过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干扰,从而影响纳税人的生产者的行为。1、由于政府课税,生产者减少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轻税商品或无税商品的生产,使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2、由于政府课税,造成生产者可支配生产要素的减少,从而使生产者降低商品生产量是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简答题2:简要分析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答:是税收对纳税人消费行为的影响。1、替代效应:由于政府课税造成消费者减少对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轻税商品或无税商品

34、的购买量,既产生了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2、收入效应:若政府的课税,是的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消费者降低了商品购买量,既产生了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简答题3: 简要分析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答:税收对纳税人劳动的影响反映在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上。1、替代效应:若劳动力供给曲线呈右上方倾斜,意味着政府的课税降低了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使得纳税人用闲暇代替劳动。则纳税对劳动投入的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2、收入效应:若劳动力的曲线呈向后弯曲线,则意味着政府的课税压低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则纳税人为了维持以往的收入和消费说而增加劳动投入,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简答题4:简要

35、分析税收对储蓄的影响答:税收对纳税人储蓄的影响可通过储蓄函数来表示。决定储蓄的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1、收入效应:若政府压低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了消费,为了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税收对私人储蓄就产生了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若政府课税降低了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造成了纳税人通过消费替代储蓄,就出现了纳税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简答题5: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具体各有什么影响?答: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益从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来实现的。1、政府的课税会降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并使得投资效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个影响。a、若

36、果影响是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代替投资,即发生了替代效应;b、如果其影响是减少了投资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纳税人为了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则发生了收入效应2、通过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和实际折旧率通常并不一致,若两者相等,则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为中性;如若前者高于后者,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为刺激的,如若前者低于后者,则影响为抑制的。第十三章简答题1、何为税收转嫁?何为税收归宿?税收转嫁有哪些形式?答:税收转嫁:就是纳税人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税收转嫁的形式:前转、后转、销转、税收

37、资本化简答题2:如何对税收转嫁与归宿进行局部均衡分析?答:对商品课税和生产要素收入课税所做的局部均衡分析表明,决定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课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力量对比。1、若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前转的可能性较大,即购买者承当大部分税负。2、若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税负后转或不能转嫁的可能性较大,生产者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将会承当大部分税负。简答题3:如何对税收转嫁与归宿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答: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为了使得税收转嫁与归宿的问题分析的更贴近 现实,需要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拓展考察对象,进入一般均衡分析。根据“税

38、收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对商品课税和生产要素收入课税所做的一般均衡性分析表明,对某一生产部门的某种产品或某种生产要素的课税,其影响会波及整个经济,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生产要素提供者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某一生产部门的产品或某种生产要素所征收的直接或间接归宿。论述题1:简要论述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答:1、对商品或生产要素课征的税款,往往向没有弹性或弹性较小的方向转嫁;2、课税范围越广,则越易于转嫁;相反则不易于转嫁;3、从量计税的税收,转嫁困难;从价计税的税收,转嫁较为容易;4、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向纳税人课征的税不易转嫁,通过经济交易间接向纳税人课征的税易于转嫁;5、对生产用

39、品的课税转嫁速度快,对生活用品的课税转嫁速度慢,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容易转嫁,对奢侈品的课税较难转嫁;6、完全竞争下的税收,短期内无法转嫁,但从长期看则完全可以转嫁;7、垄断竞争下的税收,即部分前者,又部分后转;8、寡头垄断下的税收,有寡头生产者通过协议提价而转嫁;9、完全垄断下的税收,由垄断生产者视产品需求弹性大小而决定向前转嫁或向后转嫁。第十四章简答题1、简要说明公债的种类,公债的发行方式,公债的发行价格和利率,公债的付息方式和公债的偿还方式。答:种类:最基本分类为按其流通是否,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国内、国外公债;短、中、长期公债;国家、地方公债;可转让、不可转让公债;强制、爱国

40、、自由公债) 发行方式:固定收益出售、公募拍卖,连续经销、直接推销和组合方式 发行价格和利率:折价发行,平价发行,溢价发行三种方式,利率参考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政府信用状况,社会资金供给量 还本方式: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伦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付息方式:按期分次支付法、到期一次支付法简答题2、什么是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什么是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为此应分别采用什么样的策略?答:流动性效应:在公债管理中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采用策略: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和相机进行政府发行债券的长期段调换。

41、利息率效应:指的是在公债管理过程中调整公债的发行和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压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采用策略:调整公债的发行利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和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相机买卖政府债券)简答题3: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各自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同一性:1、财政政策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赤字政策三个方面组成,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2、货币政策主要指央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公开市场操作对象就是政府债券。、差异性:1、就作用方面而言,公债管理既不能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

42、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2、就政策目标而言,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需服从其安排,但直接目标上存在矛盾3、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设计公债种类,决定发行利率,选择应债来源等完成的。简答题4: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大政策应如何进行协调配合?答:1、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2、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3、在朝着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努力的前提下,公债管理可以在自己的作用领域内,以期独特的方式和途径,充分展示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才能。论述题1:论述负债有害论、公债新哲学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引申发展各自包括哪些理论观点。答:1、2

43、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前的经济学家都以公债是非生产性,会减少生产资金,浪费人、财、物力等为由,而反对政府举债,成为古典的正统公债理论。2、经济大危机之后,经济学家大部分都认可公债具有生产性,能促使财富增加,可以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为由,而主张政府举债,称为现代的公债新理论。3、李嘉图理论的核心: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取得的公共收入,对人们的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巴罗在将遗产冬动机和利他动机相混同的情况下,又将李嘉图等价定理加以引申,使得人们在死于偿还期之前的情况下继续成立。但人们又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因为它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

44、存在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第十五章简答题1:在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的。答:无政府预算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水平。在总供给在短期内不能相应变动的情况下,决定国民收入的主要力量是消费加投资。由于消费加投资的总需求有可能大于、小于、等于总供给都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无政府预算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不一定是理想的,可能低于充分就业而存在失业,有可能高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存在通货膨胀。简答题2:在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均衡水平的。答:在有政府预算条

45、件下,国民收入的大小扔取决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水平,但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加入使得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发生相应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总支出(总需求),政府税收则减少总支出(总需求)。所以政府预算可以主动的影响社会总需求,它即可以扩大总需求,弥补紧缩窗口,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也可以压缩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的缺口,降低国民收入水平。但其最终结果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相对规模和各自特点。简答题3:何谓财政乘数?财政乘数包括哪些乘数?他们对国民收入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答:财政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平衡预算乘数的统称。1、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定大于

46、最初的政府支出增加额。2、政府税收乘数:政府税收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减少,但国民收入的减少必定大于最初政府税收的增加额。3、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时等量增加,对国民收入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时等量减少,对国民收入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论述题4:简要论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观点。答:1、年度预算平衡论:经济大危机之前古典学派所支持的观点,主张实行平衡的预算,而且要求严格的年度预算平衡2、周期预算平衡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产物,主张政府财政将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

47、3、功能财政论:核心思想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政府的债务收入与债务清偿,政府的新货币发行与货币收缩等政策运用,都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对经济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是否遵循了既定的传统学说。第十六章简答题1:何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哪几种?他们适用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它们又是如何发挥效用的?答:定义: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用变动政府财政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即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目标。包含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总需求补足,政府需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所以政府应该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简答题2:何谓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