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初探 摘要】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实践活动要经历观察、操作、实 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实践活动要经历观察、操作、实验、 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 作交流,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应该首先关 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 积极与他人交流,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 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 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
2、,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 动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 趣。 (2)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潜力实践活动的素材。 (3)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应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4)教师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 (5)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 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 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 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 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 做
3、到方法要“活” ,组织形式能“动” 。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 活动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 让孩子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那么 如果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 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新知 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 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 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数 学中的测量 ,我在导课时说:“同学们,今
4、天校长交给咱们班 级一项任务,让我们把学校的占地面积准确地测量出来,只给一 节课的时间,用皮尺分组测量。咱们能完成任务吗?有信心吗? ”同学们马上欢呼雀跃、兴致勃勃。然而,我就把班级学生 分成 4 组,领到操场上,分好每组的任务,同学们你争我夺都想 动手操作,有的量,有的记数,结果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把操场 的面积测量得准确无误,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如在学习 年月日时,我出了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丽在 家里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妈妈快点回来,两个月后,妈妈回来 了,猜猜小丽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 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的。学生学习 的积极
5、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解题技巧,培养了学生要 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可行 性强,应该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进行课改的新课题。 2 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潜力实践活动的素材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活 动中,来发现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延伸。 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 习数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涨。 如:学生学习了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6、等规则形 体的体积后,我安排了一次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测出不规则物 体的体积。全班每人一组,每组桌上均放有一个鸡蛋、苹果、 胡萝卜、一盆水、一个塑料容器(规则的) 、一把直尺和一个水杯。 要求每组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任选一种或几种物体测体积。经 过充分讨论,每个组都有了各自的测算方法,得到老师和其他组 同学的认可。每组派代表组发言,多人补充,其他同学还可以提 问或指出不足。以测量鸡蛋体积为例:有的同学说,把鸡蛋煮熟, 割补成圆柱体,测量出它的底面半径和高进行计算;有的同学说, 我把鸡蛋捏碎放入带有刻度的水槽中测量后计算;还有的同学说, 用橡皮泥把鸡蛋裹起来捏成长方体,再把鸡蛋拿出来,将橡皮泥 捏成
7、长方体,用大长方体的体积减去小长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知 道鸡蛋的体积,把容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装满水,再 放入鸡蛋,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鸡蛋的体积;还可以把鸡蛋放入 容器中并注满水,再取出鸡蛋,水面距离器口部分的体积便是鸡 蛋的体积。方法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把不规则 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几何形体,同时靠操作实践,解决生活 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同学们很快掌握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算 方法。 又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的知识以后,在数学活动 课上组织学生探讨多边形内角和的变化规律。另外,学习了比例 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多边 形的面积后,可组织
8、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测量并计算,解决实际问 题;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 后,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折折、剪 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 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习百分数后,可设计一次“帮农民伯伯算算帐”的农户种植 粮食和家庭经济收入的社会调查活动;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 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 。通过 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周围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 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3 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应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活动课之前
9、,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 是什么,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 项以及哪一级水平。设计教学时就要紧紧围绕该目标,使活动的 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以便于组织教学,使较多的学生达到这一 节课的学习要求。如在测量中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皮尺实际动 手测量并会计算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 先目测再步测,最后利用皮尺实际测量。分组时注意把优等生和 中差生搭配均匀,并轮流测量不同位置的长和宽。最后评出小组 目测优胜者,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4 教师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 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 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的目
10、标或出现活动进行的不那么 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学生 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 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如:在测量中,我发现有的小组 在测量时发生争执,有的小组中个别学生被剥夺了动手测量的机 会等问题,我便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 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学生出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 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设计探索的资源和提供探索的帮助,让学 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内 在的潜能,在测量中他们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11、 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失败的迷茫与沮丧,感受到成 功的喜悦与满足。 5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数学实践活动课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搭起的桥梁, 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 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既然教师在 设计这节课的活动是有意识地定向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 活动结束之后,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教师 应当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他们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 规律或结论,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个具体 的操作上。如测量结束后让小组分别计算出学校的占地面积, 并让小组讨论
12、后选代表汇报测量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待学生 汇报总结后留下作业:回家把自己家的房子的占地面积测量出来, 要求也要按目测、步测再实际测量的顺序进行。这样进一步促使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达到认识升华的目的。 总之,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动手操 作,实践为主,通过多种感官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知识的魅力, 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起创新求异的精神。每个儿童都是一 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发展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由此产生了属 于每个人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 展,创造性得到充分的挖掘。我们的数学教师有责任尊重和保护 儿童的个性,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成为学生研究创造的场 所。 总之,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动手操 作,实践为主,通过多种感官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成为学生研究 创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