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腐败自查自纠整改措施一 从近期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发现,在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 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在公务接待、婚丧嫁娶中,仍存在违规违 纪现象,如某单位公务接待一个月竟达 48 次; 招待中把高档香烟列为“菜名”; 某领导干部宁可被免职,也要为其儿子大摆婚宴,等等。 党中央贯彻“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坚持不懈,为何“微腐败”依然不 断呢?笔者不由得想起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留辫子 ”心理。满清以降,剃发蓄辫 由不情愿日渐变成为习惯。辛亥革命后,要求人们把辫子剪掉,以示革命。可 因为年深日久,有的人难以接受,即使剪去辫子,晚上还偷偷地捏着辫子睡觉。 从剪辫易俗可以看出,
2、即便是陈规陋习,一旦习非为是,形成固化思维, 就很难改变过来。根除腐败也是这样,猛踩刹车,有的仍“腐瘾”难除,正如 因严重违纪而被“双开”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武某说的:“两天没有 饭局就好像缺点儿什么”。 因此,要使“四风”彻底杜绝,就需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要能断得了 “奶”,戒得了“瘾”,割得下摸着舒服、实则碍事的“辫子”。当前,各级 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老老实实地对 照党章党规,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觉悟、 党性修养、道德情操等方面还有哪些差距,认真查看有没有抱守残缺、积习难 改的问题,有没有我行我素、不以为然的心理
3、,有没有纠风不彻底、断腕不坚 决的倾向。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讲党性、讲原则,严守法纪,与不良做 法彻底决裂。 个别党员干部除了心存侥幸外,还认为“拿点小的、收点小的、吃喝搞小 的,公款旅游搞小的”等,即使被查,可归之于“人之常情”。这种想法也值 得警惕,当初大吃大喝风盛行时,何尝不是从小吃小喝开始的。一个人在小节 上守不住,就会逐渐丧失警觉,腐蚀灵魂,瓦解斗志,由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最终难免栽跟头。纯正作风,树好形象,珍惜拥有的政治生命,必须慎小慎微, 防微杜渐,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防止微小的腐败,重要的是有法纪意识。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绷紧法纪这 根弦,时刻想着党纪国法高悬在头顶,保
4、持心存敬畏,使“思”而出乎理智, “做”而有所顾忌,“行”而合乎政策法纪。要自觉破除特权思想,以平和心 态对待权力,恪尽职守,务实为民。要把政策法纪当作“护身符”、“保护伞” ,主动自觉地把自己运用权力的过程,纳入组织的监管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做 到方向明、路数清,行得端、坐得正,经得起时间、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微腐败自查自纠整改措施二 “微腐败”指基层党政机关中大量存在的情节不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 “微腐败”领域广、形式多,根本原因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不强。基层 党员干部要树立“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时刻以“纪律之尺来丈量自己, 以纪律思维来指导行动”,切不可有“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是大
5、事”的思维 惯性。 “微腐败”又被称为“亚腐败”“非典型性腐败”,指基层党政机关中大 量存在的情节不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如村干部虚报扶贫人数、套取扶贫资金; 村党支书截留补贴、扶贫救济款;村委会会计违规办理低保、骗取移民搬迁补助 款等。“微腐败”虽小,关系人心向背;基层虽低,事关执政之基。“微腐败” 也可能酿成“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和 幸福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微腐败”集腋成裘,积水成渊,给 老百姓造成的伤害、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同样巨大的。 基层“微腐败”呈现出“小”“多”“近”三个显著特征。小,小官小贪; 多,次数多、人数多、形式多;近,就在群众
6、身边。相比于“远在天边”的“大 老虎”,群众们对“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感受更加有切肤之痛。 日前中央纪委披露,办案人员在河南省新安县一个镇民政所所长家中发现 267 本存折,冒领 50 余万元老百姓的保命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再如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东台村妇女委员会的魏桂兰,伙同他人通过伪造变造 补偿款人员名单的手段,非法侵占土地补偿款 6 万元。这些“蝇头小官”产生 的“微腐败”普遍特征是:官职不高,鼠窃狗偷;权位不大,蚕食鲸吞。 “微腐败”领域广、形式多,总的来说可以用“吃拿卡要、吹拉弹唱”八 个字来概括。其一是“吃”:大吃大喝、白吃白喝;其二是“拿”:损公肥私、 不择手段;其
7、三是“卡”:雁过拔毛、虎过留皮; 其四是“要”:要官要权、大言 不惭;其五是“吹”:吹牛撒谎、沽名钓誉; 其六是“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其 七是“弹”:夸夸其谈、光说不练;其八是“唱”:溜须拍马、媚上欺下。当然 “微腐败”的具体表现还远不止这些,如有的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的横行乡里、欺诈百姓,还有的精于作秀、拙于做事。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汤”,我们必须认识到“微腐败”危害的巨 大,“蚁穴能毁堤、群蝗能毁田”,如不能及早消灭,将会溃堤崩厦,后果不 堪设想。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蝇贪之害 不啻于虎,“微腐败”虽小却伤根基。因此反腐败要
8、防微杜渐,从惩治“微腐 败”抓起,必须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常抓不懈,方能正本清源。 纪律挺在前面,惩治基层微腐败,塑反腐败之“灵魂”。“微腐败”较严 重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不强,认为鼠窃狗偷问题不大,久而 久之“吃拿卡要”成为习惯,不知不觉深陷贪腐的漩涡不能自拔。要求基层党 员干部要树立“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时刻以“纪律之尺来丈量自己,以 纪律思维来指导行动”,切不可有“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是大事”这样的思 维惯性。广东省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戚耀方在忏悔书中说:“一 顿饭、一瓶酒、一条烟等小问题看似不起眼,却违反了纪律规矩,如果刚 开始时我能管住小节、守住底线,就不
9、会堕入腐败的深渊。”把纪律挺在 前面就是要防止把“小病”拖成“绝症”。 扎紧制度笼子,惩治基层微腐败,筑反腐败之“筋骨”。千里之堤,毁于 蚁穴,制度堤坝的“管涌”是最严重的险情。扎紧制度的笼子,就是要完善各 项监督机制、管控机制,形成对权利的长效管理制度。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加 强对科级领导干部和村、社区负责人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和离任交接工作的监督, 严查基层“微腐败”,增强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同时, 可以积极推行村监会和居监会制度,充分发挥村监会和居监会民主监督作用, 在城乡低保复审、财务审核、村(居) 务公开等方面开展监督。要知道任何权利 都有倾向滥用的边缘,只有发挥群众监
10、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 密不透风的监督网,才能让“微腐败”无处藏身、无所遁形。 打通责任落实,惩治基层微腐败,固反腐败之“血肉”。国家治理的基层 组织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细胞组织”,位于整个治理体系的神经末端, 构成国家治理的根基。基层治,则国治;基层安,则百姓安。要实现“基层治”, 就要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纪委应当实施“一 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检查制度,直接掌握各市县和乡镇街道解决侵害群众利益 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倒逼各基层党委、纪委责任落实。 找症结施猛药,惩治基层微腐败,
11、长反腐败之“体肤”。解决群众身边的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找准症结、施以猛药。目 前,扶贫领域的“微腐败”问题是重中之重。扶贫资金本就是人家的救命钱, 却被层层剥削、变相克扣。四川省安岳县曾花村的孤寡老人办理计划生育家庭 特别补助,却被要求请吃饭“意思意思”,结果一顿饭花掉了三个月的收入 600 元。对此当事村干部却表示“不去吃对不起人家”,在村民心中“找村干 部办事请吃饭,这是规矩”。可见歪风邪气影响之重,潜规则流毒遍地、败坏 社会风气。斩断伸向低保费、优待金等老百姓“救命钱”的黑手,是当务之急。 “网必挈其纲,绳必理其乱;求治毋太速,防微必滋蔓。”惩治基层“微腐 败
12、”,不但要有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还要有燕子垒窝的韧劲。 寸土写清廉,有权莫要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只要我们管党治 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 不能输的斗争!” 微腐败自查自纠整改措施三 近年来,万载县不断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农村基层腐败 问题屡有发生,从近年来查处的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来看,农村“微腐败” 已成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工作重点。如何及时掌握农村基 层“微腐败”新动向,采取措施防止“微腐败”现象蔓延滋生,成为一个亟待
13、 解决的难题。 一、基层群众身边“微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微腐败”也可能造成大祸害。这绝非危言耸听,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 身利益,破坏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基层干部中存在哪些“微腐败”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漠视群众“高高在上 ”。少数基层干部在位不作为、慢作为、怕作为, 作风懒散,喜欢串岗、溜岗,上班时间办私事,对群众的办事要求要么拖拉、 要么推诿,责任担当意识比较淡薄,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2)克扣截留,套取资金。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的力度, 但是,个别地方在执行国家惠农政策时缩水走样,落实政策不公开、不公正、 不及时、不到位。有的基层干部采取对上
14、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 接或变相骗取各项补助资金;有的截留专项补偿款,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途。 (3)手段翻新,消费隐蔽。在公款吃喝方面,方式更加隐蔽,由过去的宾馆、 酒店转移到单位的食堂、乡下农家乐、村组干部家;有的将公款吃喝费用纳入会 议费用报销等,部分行政村招待费用支出大。在公车使用方面,极个别单位仍 然存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的问题等。 (4)以权谋私,作风腐化。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 源捞取好处,以权谋私。有的农村干部在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特困群体救助等 工作中处事不公、优亲厚友;少数干部不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遵守相关规定, 作风腐化,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
15、款进行非法活动。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这些问 题,警示我们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二、基层领导干部产生微腐败的原因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寻找产生腐败的薄弱环节是开展反腐倡廉 工作的着重点。 (1)政治思想观念的淡薄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 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原则认识不足或认识不端正,没有认真贯彻落 实党中央的指示,反腐败斗争时紧时松、“一手软”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对腐 败打击不力。 (2)权力的相对集中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 如果权力过于集中了甚至监督机关失去了监督作用,那么腐败产生就是必 然,因为领导
16、干部本身具有二重性。第一是作为权力使者的领导干部是以一种 超社会的身份行使权力,履行职能。这种身份使领导干部通过行使权力,使各 种活动处于有序状态,保证社会或集体目标得以实现,在群众眼里,领导干部 是权力的化身,是自己的管理者,有的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就把权力 私有化了,自身不正搞腐败。第二是领导干部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生活在现 实生活里,他们和其他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个人的物质利益也需要满 足。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取得个人利益时,应当以自己的合法权 利参加社会利益的分配,而决不应使用国家权力和集体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基 层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越好,就越是能抵御各种非
17、法利益的诱惑,反 过来,所以要设立纪检监察等监督机关也恰恰说明每个领导干部并非都能做到 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所以,纪检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种社会力 量来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如果领导干部本身和纪检监督都失去作用, 利用国家权力或集体权力来实现个人私利,即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是一种很必然 的事了。 (3)制度的不完善是腐败产生的间接原因 1、制度的不完善间接产生腐败,腐败分子一旦找到制度“缺口”,就会投 机经营权力而获得暴利,会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地钻制度的空子。有的单位虽 然制定有制度,但是只是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关键作用。尚待完善的制度没有 为人们开辟合理追求个人利益的宽广渠道,却为腐
18、败分子的“黑色收入”留下 了许多逃避打击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腐败分子的不法行为。有的甚 至以制度不完善之机,腐败分子挖空心思搞腐败。 2、监督机制作用乏力,各种廉政制度定的不少,各种廉政措施也很多,为 什么违反规定的行为仍屡禁不止?关键在于监督工作没有十分到位,监督的作用 在于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苗头”问题,“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如果经 常性的监督到位、措施得力,不仅可以减少上级的调查工作量,而且可有效防 止不廉洁行为发生。基层监督机关存在一种“上级太远、同级太弱,下级太难” 的现象,使监督作用很乏力,另外就是基层单位分布点多、线长,所管干部人 多量大,容易出现上级管得着、但不一定
19、看得见,本单位看得见、但管不着的 现象,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 三、防治微腐败的对策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遏制基层腐败,推进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是整个反腐倡廉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1)以教育筑牢防线。邓小平同志指出 “对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行为,我 们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教育,二是法律”。教育就是对党员干部进行 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 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处在经常的变动之 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所导致 的消极后果就是对党
20、和国家的忠诚削弱了,对法律和纪律淡化了,其行为也就 不可避免地发生畸变,超出了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加强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的教育,在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建立一道牢固的拒腐防变的精神屏 障,对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蔓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 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性质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警示教育,切 实加强学习法纪条规的学习,增强法制意识、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 努力使领导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要有动真碰硬的态 度、严惩不贷的手段,还要建立起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机制和制度 创
21、新。要建立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长管长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 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 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健全落实“两 个责任”专题报告、述责述廉、考核通报制度;完善约谈、函询、诫勉谈话、公 开曝光机制;坚持“一案双查”“责任倒查”等制度,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3)拓宽监督渠道。畅通现有的监督渠道,如 “政风行风热线”、新闻媒体、 网络等诉求渠道,便于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现有的县乡村预防腐败体系,便于 搜集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信息,提前防范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基层单位 普遍推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 运行。强化部门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人大、司法、新闻媒体及社会各 界主动出击,深入基层,实现监督全覆盖。 (4)加大惩处力度。要持之以恒开展 “灭蝇”行动,重点围绕国家下拨给单 位或集体的津补贴、单位或集体资金、群众原有财物和应拨付给群众的津补贴, 其中还涉及农业生产、住房改造、救灾防灾、污染改善、国家优抚、基层执法 等方面,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寸步不让,一查到底,形成严惩“微腐败”的 持续震慑,积极创造条件动员和鼓励群众参与基层腐败治理,以求取得更大成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