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挖掘音乐课中的音乐味,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 音乐课不可忽视的价值取向“音乐味”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 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音乐要素,融知识技能于 各项音乐活动中,在学生积极参与感受、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 新课程理念让我们一改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单一的教学模式,大 力提倡加大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加强音乐欣赏的比重,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在“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 思潮的影响下,双基教学受到了轻视和淡化,好像课程改革要求我们
2、在关注学会听音 乐和加强音乐体验时,可以不必太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了;在强调学生音乐实践活动 中,可以不管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掌握是否正确,是否系统了;在强调主体主观体验时, 可以不管这种体验是否符合音乐的规律了。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一针见血地指出,音乐教学主要是音乐要素的教学,这 是通向音乐领域的钥匙。如果“没有对各种音乐因素的学习,人们就不能理解音乐, 而学校的责任就是为每一个人提供通向音乐领域的钥匙。 ” 所以我认为音乐教师就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音乐味,让孩子在愉 悦中既学到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能在音乐活动中不断提升音乐的鉴赏美的能力。 音乐味:“音乐味”这个词在音响讨论中是
3、被用的最多的词之一。 是指器材越是 还原音乐现场的感觉,那么就是越有音乐味。而笔者认为,音乐课应有别与其他学科, 体现音乐的本体。整个的教学活动设计都能处处围绕着音乐的主线,一切活动都能突 显音乐味,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获得音乐技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 音乐美、体验音乐美,从而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 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提升音乐素养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全 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课例评析 教学文本是我们正确方向的指引。相同教材文本,对素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大 致方向应
4、该是相同的。而教师对教材基本内涵的解读与思想挖掘应该是保持高度的一 致,遵循相同的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教与学的原则。包括抓住音乐学习的要义,音 2 乐要素对音乐审美的基本作用,重视音乐文化在音乐中的积累与音乐文化的培养。把 握这些最终为了突现学科功能,引导学生的步步审美。 “依学而教,以学定教”依照 学生的背景、特长来制定。从教师自身的特点、能力、专业素养出发,对自己的教学 经验及教学有着清醒的认识。有了这样对学生情况的认识、对教材的把握,再去寻找 针对性的切入点,寻找音乐感知的手段与方法,适合自己的特点。教师对音乐作品的 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上课中自觉不自觉的表露出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三度创
5、作, 来自于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挖掘与理解。而且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引领学生去达成的 一个目标。根据老师的素养,来挖掘音乐作品,这个主教材你用怎样的角度去切入。 同样的思想内涵,同样的情感,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去凸现它某一部分特 别重要的因素。 (一)融合知识技能,凸现音乐味 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 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这才能真正学会知识技能。对于音乐教 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人对音乐感受后的表现与创造,这是音乐 与活动课的最显著的区别,整堂课充满着浓厚的音乐味。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脱离对 音乐要素的感知。而
6、“音乐味”往往蕴涵在教材中,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把握教学目 标。如果只注重了音乐技能的衔接,就会出现教学内容隔离、无法真正体会音乐教学 内容的真实内涵。 课例描述一 1、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这首歌曲上节课我们刚学过,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情绪是欢快的,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热闹场景。 师:连绵的大草原上,牛羊成群,节奏是舒展的,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速度来演 唱(慢速) 2、歌曲处理 师:运用这个速度来歌唱,你觉得对歌曲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生:运用这种慢速来演唱,我发现能表达出大草原上一望无际,蓝天白云,牧民悠 闲的生活。 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用
7、快速来歌唱,你想一想歌曲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生:我发现速度一快,感觉到像是牧民在草原上快速的骑马、奔跑。 2、欣赏野蜂飞舞 师:刚才同学们仿佛看到了大草原上美丽的景象,现在老师给大家听一首乐曲,大 家一面听,一面思考,听了这个音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播放野蜂 飞舞音乐) 生:好像是暴风雨来了。 生:是牛羊发生了事故。 生:我听我妈妈讲过一个故事叫做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不是这个音乐啊? 师:同学们这个音乐不是草原上的,是一种动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生:狼。 生:老虎。 生: 从以上五花八门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思路已经不在教师预先的设计中。课 后教研组展开了集体的讨论,认
8、为对于音乐要素的学习,应是在对作品的理解基础上, 通过多元的文化内涵的自然衔接,而不能以纯技术的学习来整合学习内容。所以经过 反思,教师重新对课进行了调整。 课例描述二 教师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切入主题学习野蜂飞舞 。教师首先介绍这个作品的 背景,它是一个寓言故事改编的乐曲,表现野蜂飘洋过海回去报仇的急切的心情。通 过速度的变化,感受野蜂内心的慌乱、挣扎、烦躁,了解作品运用速度这一音乐要素。 学生分成四组用动作、行进的路线来表现野蜂急切的心情,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小结:速度是音乐作品表现的重要因素,快速、中速、慢速等都能表现不同的音 乐形象。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我们也
9、运用速度的变化进行歌唱, 听听通过速度变化了后,音乐形象、情绪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变奏演唱,发现速度快 能表现激情、表达飞马奔驰的豪放感觉,而慢速能更好的表现草原一望无际的优美景 色和人们快乐生活的悠闲之情,在歌唱中体会作品的内涵。 课例评析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 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 4 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 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 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虽然这只是教学顺序的颠倒,但是
10、教学效果却发生着根本的 变化,把知识技能的学习隐含在音乐作品中,通过对速度的听辨,联想野蜂飞舞的路 线,再由野蜂飞舞的路线,联想到野蜂内心的情绪,真正体会速度的重要作用,只有 内化了这个知识点,才能更进一步的以拓展方式得以巩固知识,在变速演唱活动中, 凸现音乐味。 (二)关注情感体验,提升音乐味 传统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过渡强调知识技能,较少关注情感要素,而音乐艺术 本身就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更是情感的发展与变 化过程,只有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等活动,引起 学生的“情感震撼” 、 “情感撞击” 、 “情感抒发” 、 “情感宣泄” 、
11、“情感交流”与“情感 体验” ,才能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与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关注作品的情感要素,关 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不仅仅是“比知识技能更重要” ,而是音乐课堂教学的 核心与灵魂。这意味着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内容到处理中,必须紧紧把握情感这条主 线,通过音乐本身所释放的要素,运用情感与知识技能交融,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 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追求完美 人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的精神境界。 课例描述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情感被激发的过程,而歌唱教学对于学生如何理解歌曲内涵,融 歌唱技巧于情感中,正确生成对音乐的感悟,并努力实践敢于表
12、现,这是新课程理念 一直在强调的。本课我采用“听觉领先,动态生成为突破口”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 设计中拟以听辨、比较、实践、表现为主要教学方法,根据歌曲的特点与教学目标从 创设情境出发,激发情感生成。 1、歌曲学唱 师:歌曲第一部分中唱到“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我是一 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这里的“我”用了附点节奏,你觉得它强调了 什么?歌曲中多次出现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倚音,你觉得雨花石是怎样的石头? 休止符用怎样的唱法来表现,体现了雨花石怎样的心情? 师:歌曲第二部分中唱到“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 5 这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气
13、息是怎样的?用怎样的力度?你是怎么理解三十二分音符在 这里的运用?第二部分音乐主要代表雨花石怎样的精神? 师:歌曲的结尾这个“啊” ,你觉得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能表达雨花石怎样的决 心呢?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分成三个小组,用歌唱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排练。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成三个小组,根据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力度、 速度进行排练演唱。 第一组学生:我们小组认为歌曲的第一部分中唱到的“我” ,说明雨花石对于自己 感到非常的自豪,这里的附点节奏可以唱得重一些;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倚 音等都表示雨花石虽然微小,但是它对于埋在地下无怨无悔,所以歌曲中所出现的休 止符,可以用声断气
14、连的方法来演唱,表达了雨花石默默无闻的性格。 第二组学生:这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应该用连贯的气息、比较强的音量表达雨花石 甘愿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坚定决心。 第三组学生:尾声虽然只有一个“啊”字,可以意义很深,它表达了雨花石为了 新中国的成立,甘作无名英雄,也有一种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期盼,所以用上渐弱的力 度来表现,比较合适。 2、 歌曲处理 师:歌曲的学习,刚才大家用了齐唱的方式,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演唱形式呢? 生:歌曲的第一部分可以用领唱,说明有一颗雨花石在默默地诉说自己的心愿,第 二部分运用齐唱。 生:我同意歌曲的第一部分用齐唱,但我觉得第二部分用轮唱更适合,因为我觉得 雨花石不仅仅是
15、一颗,雨花台有很多的雨花石,也蕴涵着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甘愿 牺牲,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生:我觉得还可以用上舞蹈来表现,从肢体上表现雨花石。 生:我觉得还可以用上朗诵,在音乐的伴奏中娓娓道来,运用语言的魅力来表现。 课例评析 音乐总是有感而发的,它是最擅长于抒发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对情 6 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 标准中音乐情绪与情感的标准是:能够主动的体验音乐所表 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 能简要的表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作曲家创作乐曲,有一套表情达意的音乐语 言体系,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塑造艺术形象。如高低起伏的旋
16、律变 化,长短交错的节奏变化,轻重缓急的力度、速度的变化等,这些基本的音乐语言通 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反映出特定的情感意义和审美意义。 正是因为音乐对于表达人类情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学能够称得 上是最好的情感教学。把握情感主线,用优美悦耳的音乐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通 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通过学生的体验,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音乐情绪 与情感体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进一步的挖掘内心的体验,使学生很自然的随着 音乐的欢快、忧伤、激动、平静、赞美、同情等情绪的变化,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最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同音乐的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本课教师 面
17、对复杂的知识点,通过情感主线,让学生从雨花石的内在品质出发,寻找雨花石的 美好精神,然后再与音乐本身去联系、去挖掘,通过各种演唱形式的变化来体验音乐 的情绪变化,既能寻找到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又能使知识点的学习与情感的抒发有机 的整合,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真正使学生进入到音乐的情感世界里。学 生的音乐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有效的提升了课堂中的音乐味。课后来自全国的校长 们对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歌唱素养、多方面的人文知识、对作品正确的感知与 理解作了高度的称赞。 (三)转变学习方式,表现音乐味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时所采取的方 法,而学习方式是指学
18、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趋向。它涉及到学习习 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作为普通小学,我们肯 定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权利。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创设激 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情景,鼓励每一位学生自信的参与歌唱、奏乐、创作的学习 过程。 课例描述 改革学生的学习训练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即音乐学习 训练的自主体验、探索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实践能 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我们抓住春天这一主线,描绘的是一幅清新、舒适的春雨景象。 7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春雨轻轻的敲打,漫山遍野乐开花,打在屋上的青灰瓦等
19、等,可 以用跳音、连音的方法来表现春雨的景象;悄悄飞进我的家,表现春雨非常俏皮的形 象,轮唱的方式来表现很适合;对于结尾的处理,产生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 为歌曲开始处,春雨应该是刚刚下,选用弱的力度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歌曲结尾有可 能春雨越下越大,也有可能是越下越小,这时老师适时提出用渐强、减弱的力度来表 现,同学们觉得唱二遍,一遍表现雨下得小了,第二遍表现雨下得大了,经过这样的 演示,生动的描绘了春雨的景象。马上有同学提出,在下春雨的过程中,不仅仅有雨 声、还有风声、豆大的雨点声、小雨沙沙的声音,这时老师提出选择一些形象的节奏 型,配上 DO、MI、SOL 三个固定音高,一组多声部的演唱
20、效果马上出来,然后同学们 根据自己的爱好,分组进行歌唱、舞蹈、打击乐等多种形式的排练后的表演。由于是 学生自己设想,自己实践,所以非常乐于尝试在其中。 课例评析 “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是实施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 “通过模仿、体验、感悟、探究、合作等活动, 提高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 , “拓展音乐视野,提高文化素养”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行 为。本课中教师依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的教育理念,在歌唱教学中,让学生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启发诱导他 们,给他们搭建发现、探究的平台。在学习中,对于不
21、同的意见,教师都给与时间, 让大家尝试,在实践中体会,最后确立所运用的音乐要素。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学习, 学生学会了对作品的再度创作,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课中,学生有了学习的内在需 求,学习过程成了一种享受、愉悦的体验,越学越爱学、越想学。它们能用自己的耳 朵敏锐地听辨音乐,用自己的眼神去描绘音乐,用自己的歌喉去歌唱音乐,用自己的 动作去表演音乐,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音乐,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音乐。不仅 理解了音乐,更是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激发了生命活力、促进了成长发展的需要。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转变学习方式,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浓浓的音乐味。 3、 反思与展望 (一)实践中的体会 我们认为如何
22、在音乐课中凸现浓浓的音乐味,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转变 教师教学方式。新课标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不是完全的摒弃,只不过 是在寻求音乐知识技能学习与审美学习的完整结合点,更好的发挥音乐知识技能的工 8 具性作用。不追求形式的花哨、热闹,而是在教师深入研究后,让学生体验中产生思 维的流畅性;在体验中寻求思维的求异性;在体验中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在体验中不 断改变敏感性。只有不断的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最佳方案,让每一节音乐课都 充满着浓浓的音乐味,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获得创新的 思维,获得大胆的肢体表现,从而得到音乐素养的大幅度提升。正是由于我校在音乐 教学
23、中精研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收获,都感受到浓厚的音乐味, 所以,参加各种艺术社团的人多了,学校的合唱队在市、区级的合唱比赛中均取得优 异成绩。 (二)实践中的困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大都把时间都放在自己的课中,较少 的把音乐知识的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实践后的反思中理论支撑就比较匮 乏,往往还只是停留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归纳与提升。另外我们在实践中也发 现,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浓厚的,学生在各项音乐活动中乐此不疲,积极参 与,但是到五年级时学生的差异就比较明显,大多数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大幅度的提高,有的学生还能做好事先的预习,课后的巩固,如每班有一大半的学生 会把所学歌曲、乐曲用自己的竖笛吹奏出来,然后表演给老师、同学听,希望得到大 家的肯定。然而每班也有 5、6 个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在吹奏上面还存在着缺憾。 这需要我们不断改进的。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快速发展,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提升音乐素 养,置身于浓浓的音乐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