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4704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培养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 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方案的原因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 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 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 题。因此,探讨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2、的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关系到我们的教育 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必要。 根据我的调查表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 (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考取理想学校机会渺茫;留级;无机会 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 (2)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 不到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良等。 (3)兴趣、愿望方面。自己的兴趣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或 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 (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轻视和委屈;自感多方面表现都 很好

3、而没评上“ 三好生” 、没选上班干部;个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别人等。 根据我的分析,中学生之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变差,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 原因之一:压力过大造成缺乏自信。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学习、升学压 力沉重地压迫着学生的身心。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 丧失信心。如缺乏指导,易走极端。 原因之二:未经挫折造成不知如何面对压力。有的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小学到中 学,一路顺风,未经挫折。平时看去意气扬扬,偶遇挫折便一蹶不振。 原因之三:被动地位造成依赖他人,不会独对压力。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方式管理下, 绝大多数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

4、 赖他人,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原因之四:心理封闭造成交往困难。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 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 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压力时,心理承受能力就会 变差。 现代的中学生很多都是个性十足,具有争强好胜的特性,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 和压力的脆弱的“ 蛋壳心理 ”。因此,一旦遇到压力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 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 生行为。因此,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中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 下是几条建议: 1意识到压力的两

5、重性。中学生应意识到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 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压力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痛苦的情绪,行为失 措;另一方面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他的两重性,不应只见 其消极面压力。 2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生活 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由于对生 活中所遇坎坷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所以一旦遇到 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失败感。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压力可成为

6、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 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歌德曾说过:“若不 是掉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 乐观精神,这样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 4合理的宣泄。人们在承受压力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必须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 否则积累过多,容易导致心理异常。如果遇到实在无法排解的压力时,不妨寻 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排除心理障碍,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理想效果。 二、方案实施的过程 (一) 例子引导思考 1、 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某市某中学的一位初一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 老师

7、说“知道了 ”,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 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 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 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1、 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

8、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 学生交流 3、 点拨 (三)、看录像激起兴趣 1、 播放录象 2、 学生阅读材料 3、 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 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小结: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 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 难适应 21 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小学生 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

9、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思: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 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认 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 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 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 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 心理承受能力。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而心理承受力的强弱又 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因此,培养和锻炼中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希望这将有助于中学生更好了解自己的身心 情况,减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