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_届)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会计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1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1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111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1111相关性的内涵1112可靠性的内涵212两者的辩证关系2121二者是相互排斥、对立的2122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32相关性和可靠性矛盾产生的原因321直接原因422深层原因5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均衡531基本均衡分析532不同目标观下的相关性和可靠性7321受托责任观7322决策有用观7323不同目标观下相关性和可靠性
2、的均衡74我国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现实选择及对策841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的相关性和可靠性8411新会计准则强调可靠性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9412新会计准则提升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地位942我国的现实选择1043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均衡的具体措施11431从财务报告体系和会计准则的角度来看11432从其他方面来看125总结13参考文献14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1摘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特征,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两者必须兼顾。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辩证关系的分析,建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均衡模型
3、,并且从不同的财务目标观的角度对两者的均衡关系进行探讨,最后针对我国会计行业的具体国情的分析,为我国面临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现实选择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意见。关键词相关性;可靠性;均衡研究ABSTRACTRELEVANCEANDRELIABILITYARETHETWOMOSTIMPORTANTQUALITYCHARACTEROFACCOUNTINGINFORMATION,THEYA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UNITYOFOPPOSITES,THEYWORKTOGETHERFORTHEUSEFULNESSOFACCOUNTINGINFORMATIONSERVICE,
4、ANDTHEYMUSTBEBALANCEDBACEONTHEANALYSISOFTHE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ACCOUNTINGINFORMATIONRELEVANCEANDRELIABLILITY,WEESTABLISHTHEBASICEQUILIBRIUMMODEL,ANDWEDISCUSSEDTHEEQUILIBRIUMRELATIONSHIPBETWEENTHEACCOUNTINGINFORMATIONRELEVANCEANDRELIABLILITY,FROMADIFFERENTPOINTOFVIEWOFFINANCIALGOALSATLAS
5、T,WEPUTFORWARDSOMETENTATIVEREALISTICCHOICEOPINIONFORTHEREALCHOICEOFACCOUNTINGRELEVANCEANDRELIABILITYTHATCHINAFACED,ACCORDINGTOTHETHESPECIFICCONDITIONSOFACCOUNTINGINDUSTRYINOURCOUNTRYKEYWORDSRELEVANCE;RELIABILITY;EQUILIBRIUMRESEARCH1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而
6、必须具备的两大重要特征。会计信息是否具备有用性,主要取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质量特征。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下面,本文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简单阐述。11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111相关性的内涵相关性是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可以增进使用者的预测能力和决策能力,从而影响其投资等其他经济行为。即使用者可以从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精力,则徒劳无功。使用者的决策包括投资决策、贷款决策、筹资决策等。凡与这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就均视为有用的信息。相关程度越高,越是有用。所以相
7、关性是因人而异的,使用者的目的不同,与使用者相关的会计信息也会不同。“要真正实现相关性,应该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的最有用的信息,但实际上这一点很难做到”。相关性具有以下三个决定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预测价值。所谓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增强决策者的预测能力,能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就要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2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着眼于未来,充分披露有关未来的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等会计信息,特别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信息。第二个因素是反馈价值。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具有帮助信息使用者证实和校订前期预测能力的价值,一项信息如果能使决策者
8、证实或更正前期决策时的预期结果,即具有了反馈价值。第三个因素是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信息提供要及时,应在失去影响使用者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它是隶属于相关性的,过时的信息对于企业进行决策是毫无疑义的,即不具相关性的。112可靠性的内涵可靠性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应使决策者足以信赖。它要求会计信息要避免重要错误并减少偏差,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如果会计信息不可靠,就对决策没有任何用处。通常,如果一个理性的对会计信息有充分理解力的人,依据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就认为这些会计信息是可靠的。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9、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相对性。可靠性只有可靠程度的强弱问题,绝对可靠是无法达到的。可靠性的标志主要为三个因素其一是反映真实性,反映真实性指的是会计信息应当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应该一致或切合,会计信息若不能真实反映所计量的经济事项,就不具有可靠性。其二是可核性,可核性指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可核性能保证会计人员无偏差地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不涉及该方法是否恰当,没有掺杂个人的偏见,会计信息就符合可核性的要求。其三是中立性,中立性是指在制定或者实施各种准则时,不应当偏向新规则对特定利益者的影响,而应当主要关心所得到的信息是否相关和可靠,会计人员不能为了达到想要的结果或为了特定行为
10、的发生,而选用不恰当的会计原则和方法甚至歪曲会计信息。12两者的辩证关系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既要可靠又要相关,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共识。凡是对决策起作用的信息肯定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可靠性。但由于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尽量基于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而完全建立在历史事件基础上的信息,其相关程度就比较低。具有相关性或者具有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具有有用性。在一定的情况下,有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却较差,这样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导致有用性的大幅度降低。因此,有时候要在不影响信息的有用性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取舍。但从
11、某种程度上来讲,可靠性是财务报表所表达的信息中最主要的质量特征,所以有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会适当地牺牲一些相关性。为了使我们在利用会计信息时不至于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我们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做出取舍时,就要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辩证关系有一个系统的明确的认识。121二者是相互排斥、对立的对于经济活动的信息,在考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以何种金额以及怎样的方式来报告时,不能单方面地偏向信息的相关性或者可靠性,因为这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就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且易受公司管理者操控,这使得其可靠性较差,但它对投资者来说却很相关,因此既不能不报告,也不能将其列入报表附注等可靠性较高的信息类别,
12、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3终权衡的结果是将其作为财务报告中的其他类别报送。由于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有可能降低它的可靠性,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则有可能降低其相关性。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例,一方面,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性和契约性使其不符合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就不能作为表内正式的项目来反映,只能以表外的形式存在,从而使风险得不到充分的披露,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违背了可靠性的质量要求,最终误导了投资者决策从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且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13、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大的杠杆性和风险性,金融市场的汇率、利率和价格的频繁的波动使金融工具的价值也跟着变动,这是因为金融工具在持有期内的价值和利率及汇率的变动有内在联系。即使财务报表披露了资产负债表日的市价等信息,但等到报表通过并最后公布出来时,报表上的市价信息却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也许早已发生了变动。此时,报表披露的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将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122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不可靠的信息很危险,这是因为所有的决策者都会被其误导,从而带来难以估计的风险。然而,不相关信息的危险又何尝不在呢不相关的信息跟决策者的决策无关,并不能正确地引导决策者作出
14、明确的决议,也是无用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个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必须尽可能地统一在决策有用性这一目标下,如果一项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但却与使用者的需求不相关,就会因不具备相关性而使可靠性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如果一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失去了可靠性的支持,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相关性从而对使用者产生误导。如此可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双方都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去谈,它们总是共同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我们必须对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和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
15、。如会计盈余,其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致的,会计盈余的相关性实质上也是可靠性,是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不单纯地偏重某一个质量特征。在会计盈余问题上,可靠性差同样意味着相关性的缺失,另外,权责发生制本身就隐含了不确定性。2相关性和可靠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前面已经谈到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可靠性和相关性有时会发生矛盾,在一定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较好,但相关性较差,二者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有用性。首先是历史与未来的矛盾。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带有较多的预测和判断,强调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可靠性是面向历史的,要求信息能如实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
16、。历史与未来、主观与客观这些对立的因素就决定了可靠性与相关性无法完全兼容,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对两者做出偏向选择。其次是信息及时与准确的矛盾。及时性在保证财务信息有用性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是相关性的隶属特征。如果信息提供不及时,相关的信息也会变得无关。然而要提高及时性,财会人员必须减少认证、核算等耗时的工作,而以大量的主观估计和判断来取代之,从而迅速地产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4生了一些近似的财务指标来满足需要,这一做法从本质上又损害了信息的可靠性。在实务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发生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提高相关性,有可能损失可靠性;提高可靠性,
17、有可能损失相关性。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可靠性和相关性相互斗争、相互妥协、此消彼长的最终产物。可靠性与相关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两者总体上是统一的,有时可靠的会计信息却失去了时效,使得用户无法据此做出合理的决策。有时貌似相关性很强的会计信息,其可靠性却让人质疑。相关性和可靠性矛盾产生的具体现象,可以看金融衍生产品的披露的例子。金融产品的杠杆效应所引起的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应该被忽视,它足以使人们招致严重损失,当然也能使人们获得暴利,这是因为它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交易和杠杆效应的特性,按照传统的收人实现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并无法在报表中被准确地确认和计量。然而要满
18、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资产负债表就不能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排除于在外,而利润表也不能把它们可能带来的损益特别是风险排除于在外。由此可知,可靠性与相关性在进行现实选择时存在着矛盾,使两者有时无法兼顾,在实务中,常常要在两者之间作出权衡。21直接原因从某方面来说,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是集中在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上。现行成本信息侧重相关性,但在现阶段由于计量上的困难,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信息虽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但可能会与信息使用者的具体决议不相关。单一属性的会计信息同时具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几乎不存在,那么不同属性的会计信息的同时提供,或者说相同数据以不同处理
19、方法同时提供的会计信息则可以满足不同的信息要求和质量特征。从另一方面说,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正是由于两者不同的内涵所造成的。相关性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而预测价值主要是依靠会计人员的推断产生的。相反,可靠性要求信息具有可验证性,而即使具有相同的背景的人也不大可能推断出相同的结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属性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趋势如图1所示。图1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属性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趋势传统的会计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当价格变动时,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反映正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无法提供
20、相关的公允价值信息,从而使缺少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5了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固然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但它在阶段的计量和计算上多少存在着不够精确的估算与人为判断,难以实际证实从而缺乏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存在两难选择,目前研究信息质量特征的论文几乎都是围绕两者的权衡而展开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统一于有用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相关性回答了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可靠性则能确保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地使用。然而,它们之间有时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为了加强信息的相关性而扩大会计所反映的范围或者改变会计方法等,将会使信息的可靠性有所削弱;反之,为了提高可靠
21、性而未能充分反映大量计量困难的经济资源或使用旧的会计方法则削弱了信息的相关性。22深层原因理想会计环境和非理想会计环境的矛盾是导致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更深层次的原因。当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以及经济体制中的利率是确定的、众所周知的,当信息使用者们对会计信息的特定需要与所提供信息的职能之间能够完全协调、匹配,从而最终使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的状态,就是理想的会计环境。换句话说,理想状态下的会计环境,就是所提供的信息在性质和数量上都能满足需求的状态所需的环境模式。那么,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环境模式就叫做非理想会计环境。如此可见,理想状态下的财务会计将是高度精确和科学的,同时也是极其简单与单纯的。
22、然而,即使在可以遇见的未来,也不会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因为,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如此简单而单纯,这就使得大量的会计计量变得模糊而不确定,从而导致了可靠性和相关性不可兼得。为了信息的决策有用这一目的,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才是最有效的,因为决策有用性要求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就需要提供能够对未来做出充分判断的预测信息。但由于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事件具有无法被人操控、组合较复杂、相关的概率无法准确认定的特点,甚至外部投资者对有些事件的发生无从所知,这些现实情况给预测未来带来极大的困难,导致基于未来估计的预测信息很难保证具有足够的客观性,因此对相关性的追求最终会损害了可靠性。反过来也是一样,为确保足够的
23、可靠性,往往会以最终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代价。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均衡31基本均衡分析相关性和可靠性即有关联又有矛盾,并且时常会相互冲撞。某些会计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较差;某些会计信息相关性相当好,而可靠性较差。而在这些情况下,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使用信息的人却造成了大小不一的影响,此时,已经不能再片面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实际中,本于财务会计自身的缺陷,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兼得的。DYE,RONALDA和SRIDHAR,SRIS2004指出,普遍财务会计的问题都关系到如何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权衡,而这种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权衡通常是必要的,因为公布的财务报告都是总结性和集合
24、性的文件。某些时候,会因为某一质量的代价换取另一质量,只要不削减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实是无关紧要。当然,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还是有着不同的需要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着不同的侧重,某些使用信息的人却关心信息相关性,而某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6些使用信息的人却更关心可靠性。对于同一信息使用者,随着时期的不同,他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所在就是要实现一定的相关性就需牺牲可靠性。对于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该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要提高信息相关性,就需对信息做出一定的预测。对于可
25、靠性,它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一系列确认、计量和报告。对于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我们需要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可靠性所允许的范围内,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由图2可以看出,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无论从会计原则的需求还是决策者的需求,可靠性与相关性都应该是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一般认为,表内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比较高的,而表外的信息相关性较高。即便是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人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表内
26、的会计信息是决策者所有据以决策的信息中最为可靠的。图2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均衡模型图2中的A点表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点,但是这个点并不代表会计信息质量的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选择,要根据不同的会计制度、不同的国情以及不同的历史时代。B、C之间的区间属于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区域,是理想化的信息选择范围,既保证信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又保证信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标示的平衡点(A点)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平衡两者关系的区域却可以由信息使用者决定它的范围。从中可以看出,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并非完全是对立的。图2中P区域信息的可靠性强,
27、相关性低,但是并不意味着信息使用者据此所做出的决策是没有风险的。而Q区域信息的可靠性差,相关性高,风险相对高,但是往往与组织的战略管理与战略决策密切相关,可靠性差并不总是代表着风险一定高。区域P、Q显示了信息使用者不同偏好的需要决定了可靠性、相关性取舍的范围。而N、M区域则是可靠性与相关性高度背离的区域,是信息使用者应该规避的信息质量区域。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732不同目标观下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企业利益相关人提供对投资、融资、监管等决策有用的信息。利益相关人包括股东、管理人员、员工、银行、社会公众、政府、供应商和客户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人的决策。财
28、务报告目标,可分为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类。普遍认为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者其实并不相互排斥,并且两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引起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实际间的差异。321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管理当局是委托人(股东和债权人)授权控制其财务资源的受托人,管理当局不仅承担诚信管理好委托人资金的责任,且承担委托人的利益并竭尽全力开展经营活动的责任,这些责任习惯性被称之为受托责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管理当局的败德行为,管理当局并不是时刻诚信履行受托责任,并与委托人有可能发生一些利益冲突,为了摒除这些利益冲突,此时,委托人和代理人就需订立契约来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关系。会计信息被称之为一种契约
29、成本,它在订立契约时是有用的。而受托责任观侧重于现实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协调,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侧重于最终净利润数据的确定,在订立或执行契约时一般利用会计信息所反馈的价值而非其预测价值。在受托责任观下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历史成本信息视为可验证的实际交易数据,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其实并非尽然。对于一项会计的本身,它的交易或事项的计量及计量人员的判断,以致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有着模糊性。例如,配比原则认为,应从收入中扣减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以计算净利润。除了折旧的计算是比率化、系统化这种模糊概念以外,历史成本会计其实没有说明有多少折旧是应计的。所以,实践过程中可运用直线法、双倍余
30、额递减法等多种折旧方法,为管理当局自身利益对不同会计政策优良的选择,提供了便利。而在受托责任观下,还需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322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和资源流动的信息,所以决策有用观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是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服务的,会计信息在使用者决策时应该是有用,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经常依据各种评估模型和财务报告数据来分析公司股票、债券的本身价值,预测投资风险以及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决策有用观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决策者对企业未来的合理预期,财务报
31、告既要披露当期利润,也需披露非财务数据以及前瞻性数据,强调充分披露原则(只要对预测未来有帮助的信息,就需披露)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侧重现在以及潜在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323不同目标观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在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考虑,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是相互冲突的,有相关性时则不太可靠,因而在有较强的可靠性时则使相关性不够充分。然而会计的相关性要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8求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应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关,这一信息质量特征要求在计量模式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不同的是,可靠性则要求在计量属性时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此时,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关性
32、与可靠性的矛盾本质上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矛盾。然而,从定义上看,相关性要求提供最有用的会计信息,是指信息的有用性,而可靠性强调的是客观依据和如实反映,指信息对使用者有信赖。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一般是针对信息使用者的,要使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帮助最基本的条件是这种会计信息首先要值得使用者信赖。从而可知,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定义来看,可靠性其实是相关性的前提条件,而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于两者的均衡,可靠性是基础。可靠性包括三个要素可验证性、中立性和真实性。在这三个要素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它是可靠性的核心。而真实性却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如果信息失去其真实性,会计信息就定然丧失其可靠性,此时信息的相关性就
33、无从谈起了。另外,失真的会计信息还将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后果,并将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社会交易额高昂,最终危害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有序发展。相关性是发展方向。由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从强调可靠性到突出相关性,是会计发展的定然趋势。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完善和监管措施的加强,会计环境得到了改善,会计计量、记录、报告等技术方法将不断发展,会计人员素质的得到不断地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将有所增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档次也逐步加深,会计信息由会计目标的定位,在可靠性得以保证前提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加是其发展方向。因此,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均衡中,一种理
34、性的选择是因在可靠性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下尽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直至最终实现会计目标。4我国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现实选择及对策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财务会计信息最主要的两项质量特征,孰重孰轻一直是会计业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两者的两难选择,我们应当如何取舍或者说如何让两者均衡,以便使会计信息达到最有用的效果。这要看各国的具体国情和情况。41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前者以会计管理理论为代表,理论基础为决策有用观,其认为相关性才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后者以系统信息理论为代表,以受托责任观为基础,主张以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来集中体现其可靠性。从会计理论发展的
35、历程来看,两者是不矛盾的,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基础,相关性是可靠性的拓展与延伸。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对两者的侧重是不一样的,就如西方发达国家着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我国却侧重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与其他国家的不同。ZIYUNYANG,KERMITROHRBACH,和SHIMIN(2005)针对中国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原则,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王卫波对我国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从会计准则具体规定的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和降低利润的可操控性三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相关性和可靠性更高层次上的均衡。会计
36、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9411新会计准则强调可靠性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特征要以真实性、中立性与可核实性作为支撑和保证。只有真实客观和公正的会计信息才是高质量的。新准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了可靠性标准。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重新引入与谨慎运用公允性或中立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主体,在公平与自愿的原则上所达成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对于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标准,它将大幅度增加我国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把握尺度,且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获益,确保其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已初步确
37、立,推动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规则并未成熟,这就决定了还不能全方位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因而,新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适用范围上是比较谨慎的,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原则,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的金额因能获得可靠的计量。显而易见,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起到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作用。单纯地从公允价值定义和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角度分析,公允价值完全是符合可靠性要求的,其提供的信息能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价值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广义的公允价值甚至就是可靠性的保证。其次,准则中规定的资产的确
38、认和计量强调了可靠性的地位。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考虑各类资产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处理单项资产和资产组价值的再确认和计量问题。这一点说明,要保证资产减值信息的相关性必须以可靠性为保障。再次,新准则规定的借款范围,不仅设立了专门借款,而且还设立了一般借款。在符合资本化条件下,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构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也纳入资本化的范围。这为客观真实的计量和确认资产与费用等会计要素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中国旧准则体系是基于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公司对已发生减值的存货、长
39、期的投资、固定资产等多项资产的计提减值准备,应随价值的恢复而予以转回。新准则站在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上,对于叫停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就彻底卡死了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不良的操纵利润的途径,而从长远来讲,这使得会计信息更具有可核实性。412新会计准则提升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地位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能较好地披露企业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所承担的企业财务风险。引入公允价值标准是新准则在金融工具交易计量上的一大突破,将会大大地提高了那些利用衍生工具交易频繁的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再看期权交易的例子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是期权交易的唯一相关
40、的计量属性,这是由其变动性特征决定的。期权价值由内涵价值与货币时间价值两部分组成。期权价值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与时间的流逝而需要不断地再次计量与确认。因此,若要全面地反映期权价值的动态信息与未来现金流的动向,期权交易的计量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标准为基础。公寓价值计量标准与运用历史成本计量相比,能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预测性,大大地增强了信息的相关性。与旧准则体系相比,新准则的一个明显创新之处就是确立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着眼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观是指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10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者负
41、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相关收益。新准则扩大了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资产的相关信息和利润表相关信息的披露,主要体现在其一,增添了负债类交易性金融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的披露。如在合并报表中,将少数股东权益作为权益性项目列示。其二,增添了资产类应单独列报的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权益法核算的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等。这些新增加的资产与负债类项目的充分披露,让信息使用者更易于理解、掌控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现金流量等信息,从而是决策者作出更符合自身需要与利益的决策。其三,更加明细了营业外收支有关内容,以大项目列报的方式取代了“营业收入、
42、营业支出”科目。如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明细了营业外收支的结构与构成情况,更易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更为有效的决策行为。其四,新准则更加突出了收入与费用这两项会计要素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企业收益包含两个部分,即收入和利得。这种描述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披露自身利润增加或减少时,不但要从收入与费用上查找原因,而且还要从利得与损失的构成方面,即按照大项目列报披露相关情况来寻找。显然,这能让信息使用者获得更加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的价值。新准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是为了顺应国际化的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在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方面,既强调可靠性作为基本特征的同
43、时,又提高了相关性的地位。42我国的现实选择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现实选择在西方国家,会计目标是建立在决策有用观之上的,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以后,信息的相关性已经成为会计信息的主流,而可靠性居其次。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选择上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计发展水平和职业规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选择上,差异是难免的。首先,会计目标的基本因素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中仍是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主,国家对企业的行政治理的惯性并未消失,就目前来说,完全
44、以市场为导向自发调节企业内部经营行为还不太现实,因而会计的首要目标仍是满足国家经济治理的需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仍是首要满足国家调控经济的需要的信息质量属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不高,国家财政对于加大企业成本的会计方法的承受能力有限,而我国可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避免恶性的通货膨胀,从而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所以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计价模式是我国目前较好的选择。而历史成本是一种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计量属性。其次,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对违规行为作了相应的量化处罚的规定。但在以往的较长时间内,经济领域的法制是不够健全和不够完善的,由此造成了
45、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不够严谨;另外,在我国目前状况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甚至存在着权钱交易,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每况愈下,已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研究和解决的重中之重。会计信息失真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短期小利,却给国家和社会甚至是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再次,随着中国的发展,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对会计计量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竞争激烈、风险增强和不确定性加大的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为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用户会计信息相
46、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11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报告现今是揭示事后信息为主,但最终必然会向揭示事后信息与前瞻性信息转变。对比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准确地披露企业所获得的资产、负债以及现金流量等相关财务信息,更能确切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投资机会和管理当局的业绩,也有利于为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使他们作出理性的决策。最后,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变化,而财务会计模式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信息使用者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了更关注未来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成为会
47、计报告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我国当前的会计报告模式下,过分强调相关性,则会降低可靠性。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但是公允价值并不可能完全取代了历史成本。并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求可靠,力求充分、公允地表述企业的真实情况。也就是说,未来的财务会计、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都不应偏离一个基本方向可靠性和相关性缺一不可。其中,可靠性是基础,也是核心,缺乏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就是无用的会计信息甚至是误导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的重要因素。基础不能动摇,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寻求更高层次的提升和发展。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下,会计信
48、息可靠性应放在相关性之前。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地发展,广大投资者非常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所以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在可靠性这一基础前提下来选择最相关的信息。可以将相关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质量标准,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质量标准,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以可靠性作为相关性的保障,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和谐统一,打破两者矛盾对立的局面。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提高相关性,这是我国目前在二者之间权衡中做出的较好的选择。43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均衡的具体
49、措施431从财务报告体系和会计准则的角度来看首先,目前在我国,需要使财务报告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合理,同时逐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为此,我们需要建立着眼于用户的财务披露体系,为他们提供在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以及将承受的风险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是单层的报告模式,该模式是以资产报告为中心、财务报告为内容、财务报表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资产使用情况、已获得的收益、资金的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然而此模式主要着眼于企业的自身情况,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考虑较少。为此,我们可以将三大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需要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相关性强的计量属性。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阐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的会计信息。对于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提高信息的真实准确性,首要的措施是要增加报表附注披露的事项(1)揭示不确定性事项,披露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2)重视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可以考虑按月或者更短的期间披露一次现金流量情况。(3)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提供、发布会计信息,进行适时的会计核算。(4)简化报表项目,凸显相关信息。为增强相关性,方便使用者阅读利用,建议精简表内项目,增加披露财务分析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