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67561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课笔墨丹青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书画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以及书画发展背后的社会原因,理解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理论。()过程与方法:根据书画同源理论,从发展脉络和特征两方面进行类比教学;以时间为主线索,以写实和写意作为辅线索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美学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二、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课标解读:本课课标要求很简单,主要集中在知识层面,重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的梳理,难点在于对书画发展的特征进行解析。三、 教学分析绘画艺术欣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美,是本课潜在的一个教学要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必要因素,所以本课的突破点就着眼于这里。对于美的理解,避开师生都生疏的艺术美,从历史美这个角度去发掘,具体而言就是发掘绘画背后的历史背景,绘画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这样一来一方面能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使用第七课汉字与书法中出现的山东

3、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作为导课的引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刻画符是文字还是绘画?教师得出结论:书画同源文字是对绘画的抽象,绘画是文字的基础和前提。()根据书画同源理论,进行结构框架梳理:汉字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特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这里使用“用途”这两个字来代替),运用书画同源理论,引出绘画也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特征,进而继续延伸为写实和写意。关于对“写意”的理解,可以从“意”字进行突破,“意”字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意境;二是,意识,在具体讲就是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字的用途实用艺术绘画的用途实用艺术写实写意丝帛甲骨纸张青铜器书写材料的变革()新课开始一、绘画艺术的

4、起源新石器时代和秦汉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却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书上给出了马家窑文化的集体舞蹈盆和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图(也称作人物凤鸟图)作为代表作品,而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时代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首先在讲述之前,必须要对浪漫这一词进行解析,学生们感兴趣的可能是生活中男女之间的那种浪漫,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艺术赏析中对浪漫,关于这点,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比如从李白的诗中得出结论,文艺中的浪漫主义是和现实主义相对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浪漫理解为“超现实”的现象,所以暂时用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一

5、切超现实的就是浪漫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理解新石器时代和秦汉时期绘画的特点了。接下来挖掘集体舞蹈盆的历史内涵,将着眼点放在了人物两腿之间多出的小黑线上。关于这点,学界有诸多说法,常见的是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说,在这里选取图腾崇拜这一说法进行讲解。具体的联系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作为人类在探究“人是从何而来”之类的问题时,通常就会认为自己与生存联系比较紧密的某种动物或者植物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或者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这就是图腾崇拜,而人面舞蹈盆就反映出了相关内容。然后是对人物凤鸟图的解析,着重点在对凤的讲述上,让学生观察该画,注意凤凰的形象头是朝上扬起的

6、,一对翅膀呈展开状,两腿一前一后呈奔跑状。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可以得出凤凰是朝天上飞这个观点,进而再提示学生该画实在一个楚墓里发现的,那么学生就可以想到灵魂升天这一说法,进而给学生讲述秦汉时期的天命观,顺便对“珍禽异兽,神魔鬼怪”这个特点进行解析,主要是通过先秦时期的大交流,大融合,秦汉时期的大一统这个角度来言,在上述政治背景下,人们的视野相对开阔,所以在绘画题材里引入珍禽异兽等内容。如果还需要给学生进行补充,就是汉字书写材料的变迁,也同样适用于绘画材料的变迁,那就是帛书与帛画。二、 魏晋南北朝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期关于这个子目,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凸显个性的

7、文人画”,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注意,其一是“凸显个性”,一幅画要凸显个性,我的理解就是必须要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里面,而这就要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动荡不安,儒佛道三教并存,思想文化多元;其二是“文人画”,这里面又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作者是文人,这和书写材料、绘画技术及理论的成熟,画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文人乃至帝王参与到作画中来等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二是画中必须包含有文人的情趣思想,这也是文人画的核心内涵,而这点就和刚讲的第一大点联系在一起。、 对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理论探讨,绘画理论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也是理解的难点,课文给出了女史箴图,但很难从这幅图里挖掘出“以形写神”的内涵,所以选取顾

8、恺之的洛神赋图来进行讲解,更能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曹植与甑氏的感情,加上学生对这类爱情故事充满兴趣,也容易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在完成对洛神赋图及其洛神赋背后的野史讲解后,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以形写神”的内涵,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凸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后,还不得不在把女史箴图拿出来让学生赏析,毕竟这是考试的一个要点,而这时候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性了解,而不在于欣赏画作的艺术特性,教师也可以简要的加进女史箴的故事。、 对顾恺之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画家的理解,关于这点,书上并没有,作为补充性知识,在魏晋以前,画家是作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9、这类职业是“君子不耻”的,所以长期以来画家的地位卑下,有画作却没姓名可考;但到了魏晋时期,随着绘画技艺和绘画理论的不断完善,纸张作为绘画材料的出现,以及绘画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之时,一部分文人,乃至于帝王也加入到了绘画创作的队伍里,这就提高了画家的地位,画作开始有了姓名可考,而顾恺之就是第一人。“有作品可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某个画作在后世流传,二是可以证明是这个画作就是作者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他本人画的。三、 唐代雍容华贵开头副标题直接点出了唐代绘画的特点,而关于这点学生相对而言就很容易联想到盛世唐朝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了。而这一子目的教学重难点点在于对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和“吴带当

10、风”的解析。首先送子天王图是衣服宗教题材的绘画,教材给出了一个局部图,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故事的全貌,所以在讲课的时候加上另外一部分画,结合在一起讲。在讲净饭王送释迦摩尼见天王的故事过程中,顺带就把画作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等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画作进行一定程度的赏析,并回顾第一单元所学的佛教在唐代的兴盛等内容。接下来是对“吴带当风”的解析,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对此解释,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吴”代表吴道子,“带”代表衣带,“风”代表飘逸,意为吴道子的画作人物形象飘逸灵动,有种飞扬的的感觉,再结合送子天王图进行赏析,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吴道子的“画圣”的地位,点到即可,无需详细解

11、析。适当的穿插诗圣、酒圣、茶圣、乐圣等知识拓展。四、 宋代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此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要点在于对“转折点”的理解,所以本子目开始就注重对北宋文人画兴起的时代背景进行解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人阶层的兴起,这要联系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二是理学的兴起,重视对“哲理”的探索和思考,以及个人修养,而山水画最适合于表达心境、寄托以及渲染意境;三是对宫廷画和民间画的拨乱反正和提升,宫廷画存在着僵化保守的缺点,民间画存在着粗糙的缺点。为下来的讲课做好铺垫。接下来引导学生赏析北宋的千里江山图和南宋的山水十二景,结合教材分别归纳两个时代画作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别及其原因,哲理需

12、要注意到的是,南宋的画作多“残山剩水”,不仅和南方的山水景色相关,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偏居江南的苦闷心情。关于后面一个问题,可以结合学生对李清照的了解进行深入理解,通过讲述李清照的词风,以及个人经历,让学生理解文艺作品是作者个人心境的展现,同时也反映这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况,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然后对教材的解析探究进行探讨,根据教材上的提示,让学生来描述大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得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结论,进而对“写意”进行解析,“意”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有意境,即“画中有诗”;二是,饱含作者的意识,即思想情感。而这就是我国古代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从宋代开始,绘画从写实向

13、写意转变,也就是子目标题“转折点”的意义之所在。四、明清风格奇特,文人画全面占领画坛这一时期绘画的最大特点是文人画全面占领画坛,同时绘画风格奇特。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明清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时代变化,社会动荡。所谓时代变化是从经济层面讲,社会动荡主要是指明清鼎新,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还存在着理学走向极端,并由此而引发的进步思潮。先是对“风格奇特”的理解,这点和理解魏晋时期的“凸显个性的文人画”有相同的地方,风格奇特的关键还是在画家个人对心境与思想情感在画作中的体现。代表人物是“八大山人“朱耷,首先让学生欣赏墨鱼图,无疑此图的鱼眼是最特别的地方,由“瞪眼鱼”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鱼的眼睛是瞪着

14、的?学生会朦胧的答出“气”,或者会玩笑说“鱼生气了”,由此可以将关注点转移到作者身上,通过提示学生八大山人姓“朱”,延伸出他是明朝宗室,皇族后裔,进而结合明亡清兴,朝代更替,理解朱耷的心境,从而理解画作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最后对朱耷的作品特点进行归纳“奇特夸张”,多“瞪眼鱼,伤心鸟,白眼看青天”。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再引入学生相对所熟知的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结合郑板桥辞官的经历和个人轶事,使学生理解“画如其人”这个概念,进而理解“风格奇特”。五、民间风情此部分的内容,从教学时间安排,还有教学目标设计上都属于次要内容,因此只要点明特点即可。但对于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民间风俗画的兴起

15、原因,还是需要特别点明的。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细节,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内容:商铺,杂技等,进而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娱乐业的发展,顺便就联系到宋代的经济发展特点,接下来再给学生讲市民文化的兴起,甚至可以联系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剩下的杨柳青、木版画、年画等,只需学生观察,总结特点即可。这部分的内容总体就反映了一个主旨,即广大市民阶层,或者说是平民,将岁美好生活的期望,寄希望于民间风情画中。六、课堂总结在结束本课的基本内容后,首先从时间发展序列上进行归纳,即分为原始社会和秦汉以前是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魏晋隋唐时期是形成期;宋代文人画兴起是转折点;明清以后文人画全面占领画坛;最后就是补充下民间风俗画的兴起。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填空,顺便也算是对知识点的回顾,然后再进行总结,强化记忆。其次,回归到本课开端通过文字和绘画的类比,再一次梳理绘画发展的线索,即由写实向写意过渡,而写实和写意正是中国古代绘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就解决了课本上的另外一个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七、课后探讨利用教材上中西绘画的比较,让学生下去自己发现中西绘画的区别、特点,同时探讨出现这种区别的原因之所在,进一步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提升,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