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常识积累必修一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2.故不积跬步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为“读”。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记。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艺。传,古代解释六经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
2、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5.壬戌之秋壬戌:这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壬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故称“甲子”六十一循环。6.七月既望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指农历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日为“晦”。7.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3、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斗宿,位于北方七宿之首,由六颗星组成,位于中天偏南,形似斗杓,相对于北斗而称南斗。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8.寄蜉蝣于天地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促,仅数小时,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必修二1.六王毕,四海一这里的“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君王。“四海”指天下、全国。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女官,实指皇帝的妾。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
4、,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3.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4.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形容极为细微。5.使六国各爱其人这里的“人”实指“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对于君主与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如本句中的“人”。避讳分避国讳与家讳两种。必修三1.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德祐,宋恭帝的年号。封建社会除用干支纪年法外,也采用皇帝年号纪年。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
5、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又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南宋时右丞相大于左丞相,北宋时相反。枢密使,枢密院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2.以资政殿学士行资政殿学士,宋代的荣誉官衔,皇帝的顾问,宰相去职后多担任此职。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4.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赠,追授死者官位。谥,谥号,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
6、称号。5.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6.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有职守之人,即官员;指供役使者,仆从;对对方的敬称;侍从。这里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7.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作斋戒。8.召有司案图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9.臣请就汤镬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10.拜为上卿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
7、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11.为刎颈之交刎颈之交: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交,交情,友谊。古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多种称法。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8、”;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12.沛公欲王关中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13.沛公居山东时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这里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14.季父、亚父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15.毋内诸侯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
9、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16.项王、项伯东向坐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文中项王的座次最尊,张良的座次最卑。1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侍
10、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18.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都尉,秦汉时重要的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职务虚化。必修四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2.谨庠序之教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必修五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功,
11、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察举制,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开始的。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秀才
12、,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郎中,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时为宫中的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时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后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该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大夫魏武子临终时,嘱咐其子魏颗将其爱妾杀死殉葬,魏颗没有从命,而是把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位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里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那名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后世用“结草”表示死后报恩。5.当侍东宫东宫,指太子,因太
13、子居东宫。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6.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7.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古代成童之礼。男子在十五岁时,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以示成童。8.吾妻归宁归宁,指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因婆家才是自己的家,故称归。9.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剖符丹书,指朝廷发给功臣及其子孙享受特权、免除罪责的契券。剖符,书写誓词的竹制符契。剖为两块,功臣与皇帝各持
14、一块。丹书,用朱砂书写誓词的铁制契券。10.李斯,相也,具于五刑五刑,指墨(用刀刺刻犯人额颊处再涂上墨)、劓(y,割去鼻子)、刖(yu,砍掉脚)、宫(破坏人的生殖机能)、大辟(砍头)五种酷刑。11.上计轩辕,下至于兹轩辕,即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故后人称黄帝为轩辕氏。12.朝菌不知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13.不过数仞而下仞,古代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14.暮春之初暮春,春季的末一个
15、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15.修禊事也禊,一种风俗祭祀。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16.襟三江而带五湖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17.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18.望长安于日下日下,代称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
16、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头见日,不见长安。”19.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2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之处。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桑榆,日落之处。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2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三尺,古人衣带的下垂部分,长三尺,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2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此指投军报国。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投笔,指投笔从戎。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作“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