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xx中学xxxx-xxxx学年度高x年级xx月月考 xx年xx月班级 姓名 学号_ 密 封 线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有一项是最符合
2、要求的,有的有两项或多项符合要求。15AB601一束光从介质A进入介质B,方向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两种介质相比AA是光疏介质 BA的折射率大C光在A中传播的速度大 D光在A中的频率大2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B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无法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D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情况呈现出规律性3对于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由于不同的金属的逸出功是不同的,因此,使不同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
3、相同;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需要做的最小功,光电效应便不能发生了;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yaxoABD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y xo yxo yxo yxo4如图所示,AB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现有一束单色光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图中的哪一个A. B. C. D. 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
4、(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6某介质中光子的能量是E,波长是,则此介质的折射率是:(C为真空中光速)AE/h ; BE/ch ; Cch/E ; Dh/E 。7如图所示为一个内侧面与外侧面平行,中空部分也为空气的三棱镜,将此三棱镜放在空气中,让一束单色光沿平行底边BC方向入射到AB面上,光从AC面射出,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光线平行
5、于BC边)正确的是A有可能是 B有可能是C有可能是 D都有可能(a) (b)8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到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a)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b)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光照在某金属上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在该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C在相同的环境下,b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D若a光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三轨道向第二轨道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四轨道向第二轨道跃迁时产生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到下面相应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答案
6、高一物理第卷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第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3本卷共5题,共52分。题号第卷910111213总分得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得分评卷人9(8分)学生们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OA是某位同学画在纸上的直线,他在直线OA适当位置先后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如图放好玻璃砖abcd,然后插上P3、P4,为了测定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_如果没有量角器和三角函数表,其中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圆,交AO于E点,过E及D分别作NN的垂线,得垂足F、C,用米尺量出线
7、段EF和CD的长,则可得到玻璃的折射率,其公式为_。另一位同学在画直线ab和cd时与长方形玻璃砖的界面不完全重合,如图所示,他所测得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得分评卷人10(10分)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A。遮光筒图1本实验的步骤有: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
8、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时还应注意_和_。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mm。图2035 30104035图3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nm。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得分评卷人11(10分)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
9、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得分评卷人E/eV0-0.85-1.51-3.4-13.6n432112(12分)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动能是E(eV)的某个粒子与处在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并发生碰撞。已知碰撞前粒子的动量和氢原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碰撞后氢原子受激发跃迁到n=4的能级。(粒子的质量mx与氢原子的质量mH之比为k)求: (1)碰前氢原子的动能。(2)若有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会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光子能量多大?得分评卷人13(12分)一个静止的U(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0u)后,衰变成Th(原子质量为228.0287u)。(1)写出衰变方程,并计算释放出的核能。(2)假设放出的结合能完全变成Th核和粒子的动能,试计算粒子的动能?高一物理 第5页(共8页) 高一物理 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