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知运动阶段0-2感知运动客观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6.7表象系统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未掌握守恒 符号功能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形象思维守恒思维可逆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抽象逻辑思维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婴儿前期02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婴儿后期24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幼儿期47主动感内疚感目标童年期712勤
2、奋感自卑感能力青少年1218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孤独感爱成年中期2550繁衍感停滞感关心成年后期50以后完善感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以免惩罚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想法,考虑到对好孩子的期望,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开始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认为到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则,
3、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认为超越法律,除法律外还有更高的道德原则MMPI临床量表Hs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Hy癔病量表Pd精神病量表Mf男、女子气量表Pa妄想狂量表Pt精神衰弱量表Sc精神分裂症量表Ma轻躁狂量表Si社会内向量表效度量表Q不能回答或?L说谎分数F诈病量表K校正分量表MMPI-基础内容量表附加量表Q量表L 量表F 量表K 量表HS量表D量表Hy量表Pd量表Mf量表Pa量表Pt量表Sc量表Ma量表Si 量表焦虑紧张(ANX)恐惧担心(FRS)强迫固执(OBS)抑郁空虚(DEP)关注健康(HEA)古怪思念(BI
4、Z)愤怒失控(ANG)愤世嫉俗(CYN)逆反社会(ASP)A型行为(TPA)自我低估(LSE)社会不适(SOD)家庭问题(FAM)工作障碍(WRK反感治疗(TRT)焦虑(A)量表抑制(R)量表自我力量(Es)量表麦氏酗酒(MAC-R)受制敌意(O-H)支配性(Do)量表社会责任(Re)量表性别角色(GM及GF)量表创伤后应激失常(PK及PS)量表MMPI-2新增效度量表后F量表同向答题矛盾量表(T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VRIN)中文版低频量表(ICH)各时期的记忆发展特点:时期记忆容量发展趋势策略婴儿期幼儿期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形象记忆与
5、词语记忆视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童年期接近成人水平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复述;组织(归类、系列化)青春期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自觉地通知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青年期25岁达到高峰中年期表现出了记忆侧重点或结构的改变老年期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各时期的自我意识及人格发展:时期自我意识发展人格发展婴儿期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幼儿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自
6、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童年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独立性、批判性、内容的扩大和深化、稳定性)青春期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青年期不断修正自我意识,开始交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中年期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满意的变化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老年期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各时期思维的发展变化特点:时期阶段基本特征特 点思维形式发展特点婴儿期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
7、言开始联系。幼儿期前运算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性;不清晰和易变性;具有符号功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提问类型变化、概括能力发展)童年期具体运算阶段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经历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不能摆脱形象必的逻辑思维;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概括能力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青春期形式运用阶段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青年期知识运用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减少,辩证成分增多
8、分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中年期老年期思维能力普遍下降,却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各时期的社会性发展:时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婴儿期依恋(与主要抚养者之间)幼儿期第一反抗期(3-4岁)3岁起,偏爱同性别伙伴。友谊多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童年期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发生变化;父母在处理儿童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性、平行性、整全性集合关系期)。对友谊认识的发展: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6-9岁,单向帮助关系;9-12岁,双向帮助关系(顺利时的合作);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9、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青春期第二反抗期;不再以父母为榜样,能从人的整体人格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评价交友范围开始缩小,选择朋友的标准: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对老师开始口头论足。喜爱的老师: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知识渊博、讲课风趣青年期仍能与父母交谈女性的朋友数量多于男性;女性朋友间是相互聊天,男性的朋友间是一起做事;女性比男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中年期父母需要他们的赡养与照顾;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相对减少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朋友的数量少于青年期,但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老年期夫
10、妻关系多是一种伙伴关系;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间无关朋友数量减少各时期的心理卫生:时期心理卫生婴儿期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幼儿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其独立性童年期学会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培养良好的品行青春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青年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11、;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中年期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老年期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生命不息,活动不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坦然面对死亡分 期年 龄特 点婴儿期0-3岁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幼儿期3-6岁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阶段童年期7-12岁从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青春期11、12-15、16岁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青年期17、18-35岁人生的黄金时代中年期35或40-60或65岁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老年期60岁以后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除传递信息外
12、,也能完成简单反射脑脑干延脑支配呼吸、心跳桥脑中脑瞳孔反射、眼动脑干网状结构睡眠觉醒间脑丘脑除嗅觉器官外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下丘脑内脏系统底丘脑肌张力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端脑额叶躯体运动顶叶躯体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 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 布洛卡言语运动表达性失语症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 威尔尼克言语听觉接受性失语症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书写性言语中枢失写症心理测验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常模团体的条件: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常模团休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样本、样本大小适当、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取样的方法:随机、非随机 简
13、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常模类型: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标准分常模、智商最直观的发展常模式是发展顺序量表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其中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5岁理解质量守恒、6岁理解重量守恒、7岁理解容量守恒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百分常模包括百分等级和百分点、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百分等级PR=100(100R-50) N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百分等级是计算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而百分点是计算处于一个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百分点的计算可根据直线内插法。标准分常模(线性和非线性标准分)T分数是50为平均数,10为标准差;标准九分是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标准十分是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标准二十分是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比率智商 IQ=MA/CA100% MA心理年龄;CA实足年龄离差智商IQ=100+15z=100+15(XX) SD1960年修订的斯比测验中,就使用的是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的标准分数量表。韦克期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高尔顿提出相关概念。皮尔逊提出积差相关概念。心理测验概念卡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