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座号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考试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一)(二)得分得分批改人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B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C滑稽 畸型 羁绊 汲取经验D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和谐 别出新裁 谈笑风生 B风彩 扣人心弦 舍身取义C陶冶 脍炙人口 出类拔萃 D真谛 呕心沥血 一愁莫展3.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东大街上
2、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C. 看了小沈阳的表演,他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D. 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4古诗文默写(8分)(1) ,浅草才能没马蹄。 。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3)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 , 。”(4)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我们没有茫然和苦闷,更多的是“ , ”的信心与乐观。(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填空)。(5)古代文人常常感慨时光的流逝,晏殊也是如此,他在浣溪沙中写到:“ , ”,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5、名
3、著题(2分)某同学抄录水浒传第十七回的回目时,遗漏了下句,只记得那句与杨志有关。请你从下列句中帮他找出该回目的下句。 水浒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A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B青面兽双夺宝珠寺C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D小李广梁山射雁 6、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 B
4、. C. D.7.读材料做题。(8分)、 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紧紧用身体护住襁褓中的孩子。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 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材料三 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效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5、2分) 材料一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病句: 。 修改后的句子: 。 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2分)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格言或俗语。(2分)二、现代文阅读得分批改人(一)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18分)难忘那张脸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 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 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一开始上课,他的两手就抄在
6、袖筒里,平放在桌子上,头枕在上面,并且不时地抬起衣袖去抹那淌出来的鼻涕。他的举止惹恼了我。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堂试讲课,内容是茅盾的白杨礼赞。为了这堂课,我足足准备了3天。更何况,教室后排还坐着那位年长的教务主任,他是在考评我的教学能力。 圆脸的表现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对我的轻视。 我的心境被破坏了。努力地不去看那张“可憎”的圆脸,继续讲我的课。可是不行,接连发出的抽吸鼻涕的声音已经把课堂上一半的目光吸引过去了,间或传来低声议论,“啧啧”的嗤笑。教务主任也在盯着我,似乎在看着我怎样对付这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我暴怒了,对着圆脸大喝一声:“你,站起来!”圆脸慢慢地抬起头,迷茫的眼睛闪了闪,然后
7、低垂下头,缓缓地站起。我有些懊悔了。说他什么呢?总不能说他流鼻涕吧。于是,我指着板书,问:“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开头为什么没去写白杨树,而写的是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象呢?”话一出口,我被自己的机灵陶醉了。这是我刚讲过的问题,我想他应该回答出来,然后让他坐下,告诫他坐端正,注意听讲,也就算解了围。“我不会。”圆脸回答,声音很低,但很干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圆脸的头垂得更低了:“你刚才讲的我没听明白。”我恼怒起来,厉声质问:“那么,你听什么了?”几十双眼睛凝视着我,其中也有教务主任。圆脸没说话,只是深深地垂着头。“你出去!”话一出口,连我也奇怪自己何以有这个念头。圆脸猛地抬起头,我看到的分
8、明是一双愤怒的眼睛,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怨。“你出去!”他终于离开了座位,拉开教室的门,跑了出去。 课堂恢复了平静,可静得让人感到压抑。 我继续上课。这堂课好长啊! 课后,教务主任找到了我。没有评论这堂课上得怎样,只是给我介绍那个被我赶出教室的学生。“他也是够可怜的了。父母离异,他跟着奶奶生活,现在奶奶病了,他很需要关怀,但从来不把苦告诉同学。他太孤独,他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教师的理解。”说完,教务主任长久地看着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也想起了那颗被我刺痛的心。我知道,这第一堂课是彻底失败了。我不配在学生面前自称老师,也不配让学生叫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下午,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折得正
9、正方方的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能理解您做的一切;我也多么希望别人能理解我呵!我的心好苦。被您从课堂赶了出去的学生。” 我被震动了。 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这个词的含义。他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而要“教人”,首要的是先教自己,教自己去理解学生,这样才可能教好人,教好书。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7年了,但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即使在离开讲台的今天,仍然如此。 8. “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第一段) (1)句中“有些”、“只有”两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10、) (2)“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9. 有人说,第四段写“我”为这堂课足足准备了3天,再写教务长来听课,似乎与引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无关。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3分) 10 第六段所说的“突发事件”指什么?这一“突发事件”在整个故事中起什么作用?(4分)11. 教务主任并没有议论“我”的课,“我”为什么认为“这堂课彻底失败了”? (2分) 12. 结尾处说,“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你认为他在提醒“我”什么?(2分) 13. 你认为故事中的“我”在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办?(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得分批改
11、人(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13分)汉文化与筷子 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人类社会 ,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得区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
12、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筷子,原名“箸”。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13、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
14、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14、文章开头写大家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时不同的进食方式有何作用?(2分)15. 第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三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16. 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三种说明方法。并举出一个例子具体说明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17. 根据第段文意能否理解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请说明理由。(2分)18. 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2分)得分批改人三、古诗文阅读(13
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各题(9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注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
16、。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帝:宋太宗。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 或异二者之为 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3 既成 既: (4)是时 是:20.翻译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21.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3分)得分批改人(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以下各题(4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2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
17、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得分批改人四、作文(50分)(1)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请以“我改变了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2)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自选角度作文。黄英,一个大巴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儿,她曾经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就读。
18、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声乐训练的她,仅凭着自己对唱歌的爱好,对音乐的兴趣与执着追求,每天坚持早起在旷野里自己琢磨练习“海豚音”,天天坚持在家里听唱片,跟着清唱,慢慢练就出自成一派的“黄英唱腔”。就这样,她从学校唱到了县里的彩虹艺术团;从2007年的唱响达州走到了2009快乐女声的前三甲。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奋斗,终会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蜕变。要求: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100200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300400500600700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考试试卷答案1、D 2、C 3. C 4、(1)乱花渐欲迷人眼(2)塞上燕脂凝
19、夜紫(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B 6、C 7.答案: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病句:紧紧用身体护住襁褓中的孩子。修改后的句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答案示例: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 清澈澄净;母爱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略评分:能正确答出矛盾关系。意思对即可。略 。 仿写要运用比喻、假设和兼语等句子式样,语意恰当。 必须是谚语或俗语 ,不能编造。8. (1)好。“有些”学生名字记不住,隐含着“有些”学生的名字记住了,而唯独“
20、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只有”对此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2)反衬“这张圆脸”给自己的印象之深 9. 有关系。这两点也是引发自己“暴怒”、“恼怒”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务主任的谈话也是“我”认识变化的原因之一 10. 圆脸的抽吸鼻涕声引发的学生的议论和嗤笑, 影响了教学秩序这一件事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线 11. 教务主任的谈话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失职”,认识到刺伤一个需要理解的孩子的心的人不配称老师,更无需说教学了 12. 提醒自己教人要先教己,要理解学生 13. 略14、(1)引出说明内容汉文化与筷子。(2)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5.不行。 “有人说”表明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只是一种说
21、法,尚未得到证实。加上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三字,变成肯定说法。说明不准确。16.分类别 举例子 作比较 作用 :略17.不能。从古书知道商代已使用筷子,但始于何年,尚待考证。18用筷子更文明。今日西餐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仍摆脱不了它原始、野性的痕迹。而筷子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是异化出来了。19、 (1)或许 (2)归依 (3)已经 (4)这、这个 20、(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21.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22、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23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