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成果一、教学改革的需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技能,和社会接轨。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二、教学改革的目标根据学校教学设备的现状,要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1) 能熟练操作各类常见机床;(2) 具有对机床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3) 具备车工、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4) 具备一定的解决机床疑难杂症的能力。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1、调整专业设
2、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市场和企业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据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全面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2、构建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课程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
3、、车工工艺与技能、数控技术等课程列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本着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的课时安排上,紧紧遵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以及理实一体教学的比例,符合条件的课程单元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适应企业生产一
4、线需要,具有较强的机电技术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人才,必须掌握必备的机电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及理论,能从事各跋涉企事业机电产品安装、调试、维修、设备维护和机电产品销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具有明显的特征,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适应技术为主旨的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机电技术专业将改革调整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推进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在设计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过
5、程中,贯彻“产学互动”的大课程模式。教学过程按“基础知识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知识专项操作实训中级工考证顶岗实习”的思路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如下图所示。为了贴近职业岗位要求,将课程教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以加强教学针对性;将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和职业资格要求融合到教学大纲计划与课程内容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效果。为了突出综合实践环节的建设,实践教学设计思路遵循了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分阶段、分层次设置,采用循序渐进目标教学法,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行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有
6、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从一开始就将机床电气控制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把课堂搬入实训室,以具体机床电路为载体,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具体电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强化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我们制定出本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块,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系列实验、专项实训、阶段实习、综合训练以及项岗生产实习等几部分实践环节。教学计划的安排有利于实践
7、能力的训练。灵活安排教学实践各环节,教学计划安排应主动适应企业的生产阶段与生产项目内容的安排,注重实施的效果,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调整必须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按照机械的、固定的模式去制定。实训实习安排的基本做法如下:(1)紧跟技术发展进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合理安排“基础训练校内实训毕业项岗实习”实训项目,使能力培养递进提高;按照“基地建设企业文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的原则,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紧跟技术发展进步,选用生产型实训设备,使实训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努力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广泛开展生产性实训,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各环节。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
8、(2)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服务为出发点,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改革等任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增强顶岗实习效果,通过项岗实习,强化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实践,体验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更好地与就业工作岗位进行衔接。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与企业共同对学生项岗实习进行评定。并充分依托电子产品装备制造类企业,共享校企资源,形成一批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分
9、组教学、参与式互动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趣味性、实效性。同时开发第二课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专业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就业需要。在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主动学习的甜头。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性相适应、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项网实习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迥异于传统方案的课程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特点。课程考核一般包括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项目成绩等
10、)和终结性考核。课程考核把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充分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共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1、,逐步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如下表所示:教学评价表名称评定方法理论课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等)点总成绩的30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40%。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的情况进行变动,但需在课程进度计划中该比例,一经确定,则应按即定比例执行实验课成绩评定实验课采取分段考核、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每做完一次实验,都给定当课堂的实验成绩,并分别按一定比记入该课程成绩。在每次实验课后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给定一个成绩。阶段学习完成后,向学生列出几个综合性强的实训项目,学生抽查其中的一个
12、项目作为考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考试题目给分强化,当课堂学生每完成下一步给下一步的分。最后将每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三者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学生本门课的最后成绩记录学生的学籍档案。课程实训考核学习态度(占10%),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实训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40%),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组完成,占10%)综合实训考核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分,占40%),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20%)初、中级职业资格证考核由学校国家平凉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考核,并发证。项岗实习成绩评定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学生、专业教研组成立
13、考评小组评定。成绩比例如下:企业评价占50%,学生自评占15%,指导老师成绩占35#。6、加强教研科研认真做好本专业校本教材研发,本专业组每学年至少要申报1个校级教研教改课题,专业教师每学期听相同或相近专业教师的课不少于8次,并要能提出诚恳建议,每年至少要发表或提交1篇教研教改论文或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每年召开1次教学教研成果表彰大会、组织1次优质课评选和评教活动。二、阶段性成果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本专业办学目标明确,专业年招生稳定,教学计划完整,课程体系健全。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比例逐年在加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每个专业课教师固定承担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都已基本成了本课程的骨干。每个专业课教师均配备一台电脑,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独立制作。本专业教师编写(或参编)公开出版中职通用教材三部,编写校本教材3本,发表论文和获奖论文若干。一名教师承担省级课题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与县域产业发展适应性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多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009年两名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得“市级优质课”。2011年两名教师参加市两课评比,分获“市研究课”、“市示范课”;同年,一名教师参加省两课评比,获得“省研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