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9880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三角形的基本题型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杨少辉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的一种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常考;下面就这类问题来做个总结,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一、与解三角形有关的公式、定理、结论:1、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变形: ;(根据合比定理)2、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的变形: 3、三角形面积公式:(1);(2)(两边及夹角);(3)(两角及夹边);(4)(两角及对边);(5)(三边);(6)(代入正弦定理);(7);4、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2)转化为三角函数: ; ;(3)大边对大角: ; ;(4)锐角与钝角的判定: 角A为锐角; 角A为直角; 角A为钝角;(5)锐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二

2、、解三角形的常见题型:题型一:已知两边及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例1、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解的个数:(1);(2);(3);(4);解析:显然应使用正弦定理:(1),故:,解得:,;由图形可知:直线与只有唯一的交点,所以:只有唯一解;(2)由解得:,;实际就是研究 图像交点的个数;由图像知:有两个交点,即:有两个解;(3)由解得:,这样的角B不存在,无解;(4)由解得:,又;故:;(变式1)已知中,若此三角形有两个解,求边的取值范围?分析:由正弦定理知:,;只需: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可;由图像可知:;(变式2)(1)在中,求;(2)在中,求;分析:(1)由于;关键是的正负;也就是分析角A是

3、锐角还是钝角;即:交点的情况;如图:只有一个交点,角A是一个锐角;即:; (2)类似分析可知:,故:;总结:解决这类问题一般用正弦定理,转化成图像交点的个数问题;题型二:利用正弦定理求外接圆半径;例2、直三棱柱中,求其外接球的表面积;分析: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球心的位置并求球的半径;如图:为的外接圆半径;由正弦定理:;解得:,;球的半径,故:球的表面积为;(变式)二面角为,点P为二面角内部一点,点P到面和面的距离分别为1和2;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分析:先作出P到直线的距离,然后放入一个三角形求解;过点P作于点A,过点P作于点B,过点A作于点C;可得:为所求距离;显然,A、B、C、P四点共圆;PC为

4、外接圆直径;中,由余弦定理知:;题型三: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3、在中,已知,判断的形状;分析: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有两条思路:(1)证明角的关系;(2)证明边的关系;法一:将角转化成边;原式转化为:,代入正弦定理:,应用余弦定理可得:,进一步化简得:;故:或,即: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法二:将边转化成角;原式可化为:;代入正弦定理得:,即:;故:或;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变式)在中,已知,判断的形状;题型四:已知三角形中的边角混合式,解三角形;例4、在中,已知,且;求;解析:由于要求的是边,应将角转化为边;可化为:;继续应用余弦定理转化可得:;化简得:,结合:,可得:;解得:;例5

5、、在中,已知;求;解析:由于要求的是角,应尽量将所有的边转化为角;故:;解得;即:;解得:;由,;例6、在中,已知;(1)求角A;(2)若,求;解析:(1)边化角:;统一角:化简得:;进一步化简可得:;解得:;(2)从第一问得到启发,面积公式应用:可以解出;从再联想到余弦定理:;代入数据可得:;两式联立解得:;(变式)在中,已知,且成等比数列;(1)求的值;(2)若,求的值;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变角转化是关键,统一变量是目的;题型五:三角形中的取值范围问题;例7、在中,已知;(1)求角A的大小;(2)若,求周长及面积的取值范围;解析:(1),即:;化简得:;角;(2)法一:转化为边;由余弦定理

6、:;周长;只需要求的取值范围即可;由三角形的性质知:;由基本不等式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成立;故:,即:,周长的取值范围是:;由于且;所以:;即:面积的取值范围是;法二:转化为角;由正弦定理知:;周长=;将代入并化简得:周长=,;周长的取值范围是:;面积的取值范围是;(变式1)将例7中的“”改为“锐角”“法一”将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而“法二”仅仅需要改变一下角B的取值范围即可; 将代入可得:;后面同上法;(变式2)在中,已知求的取值范围;解析:由正弦定理知:;由辅助角公式得:;故:;的取值范围是:;题型六:解三角形的应用题;例8、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 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

7、点北偏东 ,B点北偏西 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且与B点相距 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解析:解:根据题意知 海里,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海里),又,海里,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1小时.例9、福州青运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坡度的看台上,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米(如下图所示),则旗杆的高度为()米A. B. C.20 D.30分析:;在中:即:米;所以,在中,米例10、如图,在中,已知点在边上,, , 则的长为 分析:

8、在中:;由余弦定理可知:,解得:;例11、(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如图,在ABC中,ABC=90,AB=,BC=1,P为ABC内一点,BPC=90(1)若PB=,求PA;(2)若APB=150,求tanPBA解析:(1)由已知得,PBC=,PBA=30o,在PBA中,由余弦定理得=,PA=; (2)设PBA=,由已知得,PB=,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化简得, =,=. 例11、在中,角A的角平分线AD交边BC于点D,且AB=2,CD=2DB,求AD的长;解析:如图:在中用正弦定理得:;在中用正弦定理得:;两式联立得:;解得:;例12、在中,AB=2,,D是AC上一点,且AD=2CD,,求BD的长;解析:如图:先解出;法一:借助平面向量; 和向量是一组很好的基底;,根据模长公式: ;解得:;法二:构造新三角形;过点D作BC 的平分线交AB于点E;在三角形BDE中:;将数据:,可以解得:;总结: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将所求量放入一个三角形,并在这个三角形中凑够三个条件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