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心得.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0006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治疗面瘫心得面瘫(指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患者用此治疗仍延延数月而无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并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今简介如下。1 分期论治1.1 早期(急性炎症期):本期常在发病后710天,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患者面部肿胀,且多伴有耳前后疼痛。治疗时要注意,应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采取循经远端取穴,局部取穴宜少,可选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风池。除风池采用点刺,其余诸穴多为浅刺、平刺,手法宜轻,留针30分钟。又,重用灸法,穴选患处耳后翳风和耳前区为主,灸至皮肤红晕为止,时间2030分钟。1.2 恢复期:逐渐增

2、加局部取穴,远端仍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并且须加用电针,波型选疏密波。针刺选穴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鱼腰,四白透地仓,迎香透地仓,地仓透颊车,以及承浆、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风池,有痰加丰隆。风池仍点刺。此外仍可以加用灸法。1.3 后遗症期:病久治疗乏效者,如皱眉肌、额肌、口角肌等仍未出现活动,可结合絮刺火罐法,用七星针叩打上额、口角旁、下关处,或用三棱针在阳白、太阳、地仓等处放血,然后拔罐,每周2次左右。2 体会 我们曾对针灸治疗23个月病情无好转者调查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乏效者,除患者的自身因素外,治疗方法或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等是主要原因。一是早期局部取穴过多,刺激过强;二是电针波型选择

3、不当;三是没有采用透刺、灸法治疗。 如早期面瘫,常见风寒型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此期多为急性炎症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故不宜较多地在面部上针刺,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用电针,而且须采用灸法来达到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效,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水肿。为消除水肿,还可适当地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以及消炎、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肌肉的西药。只要及早控制面神经炎症渗出,使水肿尽快吸收,则能明显提高疗效。 在恢复期选用电针刺激,波型用疏密波。因疏密波是疏波与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型,它不易产生耐受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有益于气血运行,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所以我们不

4、用其他波型。这时电针不但有治疗作用,而且可以根据应用电针后患者的皱眉肌、额肌、面肌等是否随着电针波型有规律地牵动,来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病程的长短。如有牵动,则反映效果好、病程短;反之,则反映效果差、病程长。 在后遗症期,考虑到“久”赜叙”,故运用拔火罐、七星针、放血等,使直接作用于病灶周围以活血逐瘀。采用这些方法往往可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应用当注意休息,调畅情志,忌用冷水漱口、洗脸,忌食生冷辛辣之物,避受风寒,常用热毛巾敷捂患处,并且常作些面部肌肉运动,如闭眼、收缩口角等,这些动作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面神经功能。杨光 有的人认为面瘫初期不宜做针灸治疗,主要是看到了部

5、分患者针刺后病情加重的现象,因而主张面瘫进人了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也有的针灸师看到面瘫初期患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怕过早治疗仍不能立即扭转这种加重的趋势,担心患者认为越针症状越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不行,因而主张干脆等面瘫进人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还有一些人以为针灸只是一种康复方法,只适用于各种疾病恢复期的治疗。 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患侧面部不刺或少刺、轻刺即可避免;对于第二种情况,只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即可;对于第三种情况,应让人知道针灸可激发人体自身抗病能力,具有广泛的良性调整作用,可用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实践证明 ,对于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越早疗程越短、后遗症越少。笔者的做法是,面瘫初期(7

6、10天)患侧面部仅用一针,地仓透颊车,刺人即可,不做任何手法,耳后较痛者,加用风池。远端穴主要用合谷、太冲,可以用较强刺激,有针感传导更好。宜配合中药汤剂,用牵正散加味,寒证加防风、白芷、羌活、桂枝之品,热证加银花、连翘、桑叶、菊花之属,有病毒感染加大蒲公英、地丁之类剂量。可用维生素B1、B12混合后做远端穴的穴位注射,效果要比肌肉注射好。激素的运用并非必要,输液治疗更是不必要。 面瘫初期的调养很重要:一是休息,即首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防止体劳、心劳、房劳。二是保暖,患部不能受凉,风寒天气外出要带口罩。三是饮食,不能食辛辣刺激之物,忌烟酒。这3点做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治疗,延长疗程。这3点注

7、意要贯彻整个面瘫治疗期间,尤以初期更为重要。 患者面瘫症状开始好转,即是进人了恢复期。此时患侧面部可以针刺了,穴位应由少到多,刺激应由轻到重,笔者坚持以最少刺激、最少痛苦,获取最大疗效的原则。对于轻型面瘫,只用地仓、合谷、太冲3穴即可治愈患者。面瘫症状恢复较慢时,再逐步增加患侧面部的穴位,针刺不必深,针感不必强。当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时,再逐步减少用穴,最后只剩地仓、太阳、合谷,巩固治疗数次可收全功。用穴的特点是由少到多到少,这样可以较好地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皮肉之苦。恢复期的中药治疗,多用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方,再根据辨证加减治疗。以上做法对中度的面瘫患者,一般在46周内治

8、愈。倪海厦伤寒心得阳脉与阴脉:伤寒论卷一中的“辩脉法”与“平脉法”给后人留下了“脉法真诀”。在“辩脉法第一”中,医圣提出了脉有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这段文字被冠于全卷乃至全书之首,那肯定是无比的重要。很需要把这阴阳共十种脉渐渐地弄清楚。这是脉法的总纲,所传递的是阴阳两个极端的脉象状态。阴阳和平之脉:“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是对上一条作进一步清晰化,交代了位于阴阳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的脉象。对这一个大类的脉象,当平时当在自身多多反复体验。此

9、属于“平时多烧香”的日常功课。“紧”脉的脉象,及其三部九候对应法:对于伤寒系列疾病,特别要充分注意“紧”脉的识别,因凡是受寒,肯定会出现“紧”脉,反之“紧”脉的出现与受寒直接关联。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道理,这个是自然界的通则。西方科学的物理学,曾给出过物质的热线胀系数。例如说一米长的钢材,温度在升高1之后的伸长部分,与原来长度(即一米)的比例,就叫做该种材料的热线胀系数。假如说钢材的热胀系数为3,就意味着当温度每升高1,钢材的长度(即沿着纵向)会增加3毫米。反之,当温度在降低之后,钢材必然会有相应的收缩度。虽然各种物质的热胀系数各有差异(定量分析),但是“热胀冷缩”的定性却永远不会改变。

10、物理学之中,线胀系数指的是钢材随着温度的变化,其纵向尺寸的伸缩变化。由此而推知,当人体受寒之后,其脉象也会出现相应地改变,即随着受寒,脉管将会出现了相应的收缩。但是这个收缩与物理学中间的收缩有所不同,不是指的在脉管的纵向,而是指的在脉管的环向会产生了一个收缩,即在脉管的圆周方向出现了收缩。这是一种把脉管从外面“箍紧”了的感觉。脉书上对“紧脉”的描述是“如转索”,就是像绳子被拧紧了的感觉。这就是“紧脉”所对应的那个“象”。“浮紧”,就意味着寒在表。“沉紧”,意味着寒在里。当“紧脉”出现在右关,就意味着寒气进入到了脾胃。进而,如果是“浮紧数”,就意味着寒气在胃部(腑)。如果是“沉紧迟”,就意味着寒

11、气进入了脾脏,因为“迟”对应着“脏”。(详“辩脉法第一”)。从“紧脉”与“三关九候”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察知寒气所侵犯的部位。紧脉与弦脉的鉴别:5这两种脉象往往令初学很感困惑,紧脉的脉象成因已如上述,下面进一步交代弦脉的脉象。前文已经交代过,是肝郁导致了非正常的弦脉的发生,而肝郁是一种内在的紧张状态,肝又与筋膜一类组织相关联(肝主筋膜),故而会在脉道上面引发相应的紧张,但是这种紧张状态是沿着脉道的纵向发生。故只要将紧张状态从纵、横两个方向上面加以体察区分,即可很容易地区分出“紧脉”与“弦脉”的不同。至于更为细致的各种弦脉状态,读者可以参阅本页下的脚注,似可作为脉法之长期进阶的目标。到了

12、玩家伤寒掌握了一定的脉法技能之后,又反复地玩味了伤寒论卷三、卷四,及卷六“少阴病脉证”的相关内容后,对于伤寒系列病证,不但是“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而且肯定能“横扫千军如卷席”!这是医圣仲景夫子告诉我们的,也是医圣为千秋万代的子孙们打下的一片江山。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玩家伤寒倒觉得是:“创业非易事,守业谈何易;倘若伤寒失,社稷怎安身?”当然,也绝不应当过分地夸大伤寒论的应用范围,从伤寒论书名看,医圣已经将其定位于伤寒系列疾病,及伤寒所引发的疾病。若是说可以用伤寒论通治天下一切病,那也似有不妥。伤寒论是医圣向后代们展示的“六经系统”,而更为波澜壮阔的“阴阳五行系统”还有待于后人们去“淘宝”

13、!叫板西医,叫板科学:很希望西医能用最最现代的科学仪器,像X光、B超、CT,或者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给出寒气侵犯机体之后的部位、脏器等等的详细资料。笔者将拭目以待!当然,如果西医若能提交出弦脉方面的系统作业,则相信更能令人赏心悦目、心悦诚服。设若不能,那笔者只能是不无遗憾地说,你西医那些坑蒙拐骗的玩意儿,还是到一边呆着去吧,骗得过初一,骗不过十五。彼等西医,还没能到达最低限度的中医的“小小儿科”的水平!何谈其他乎?以伤寒论作为切入中医“敲门砖”的理由最完整与最单一、最常见与最容易、最固定与最集中、最具中医特色的伤寒论。最完整与最单一:崇拜伤寒论的热情之所以将近两千年来久盛不衰,就是因为医圣张

14、仲景建立起了一个绝对完整的伤寒病六经辨证体系。伤寒病的“证”相对比较单一,容易被规范与确诊。如太阳证,阳明证,小柴胡证,少阴证等等。这些已经被医圣张仲景规范性地列出,基本上都有章可循。而各种合证,在伤寒论之中,如太阳阳明合证等,也已经尽可能详尽地加以规范性描述。最常见与最容易:几乎每一个人一年都要感冒上几次,感冒频繁的人,就像是“每周一歌”那样地“每周一感冒”。更别说还有那种典型的“感冒坯子”,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感冒”。治感冒,说难也难,说容易也确实容易。笔者首次出手治疗的一个典型“天天感冒”类型患者,服药前,天天戴着帽子,围厚厚的围巾,走出三步“气喘如牛”,“汗下如雨”。这样的日子,已经过

15、了将近二十年。但是笔者按照伤寒论的一整套“攻略棋谱”运转下来,大约只服用了十多副汤药,到了闭关前的十一月份,就可以光着脑袋,只穿着单件毛衣在外面跑来跑去。一位“每周一歌”类型,按照伤寒论“速战手册”速战速决后,完全可以达到半年之中远离一切感冒的长期战略目标。最固定与最集中:伤寒证,每证所包括的症状相对比较固定、集中,被伤寒论规范性地描述之后,比较容易辨别出不同的证,或者进而再辨别出同一证之中的不同分型。如上述太阳证之中可以再细分成麻黄证与桂枝证两种。最多变与最灵活:伤寒证之变证,变化多端。如感受了太阳证如伤寒论卷三的第一个方子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而太阳证典

16、型证“麻黄证”反倒屈尊排在了第五个方子。观葛根汤全方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芍药、炙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共七味药。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之上,重用葛根、麻黄,加重其发汗力度。其葛根为颈项之专药,特针对风寒实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所设。此时未见有头痛症状。从卷三的“排行榜”分析,仲景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故多为伤寒所中,葛根汤证,是针对脑后中风寒的情况。“神仙也怕脑后风”嘛。其中的:“项背强几几”,证名。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由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有表虚表实

17、之分。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宜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表实者可发汗。选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等方(伤寒明理论卷上)。参见项背强、项脊强等条。笔者怀疑,现在所谓的颈椎病特别多,很有可能就是伤寒的葛根汤证当时没能解决,所遗留的后遗症。驱除该部位的风寒,加以适当地活血化瘀,可以很快地根治。(参考本文示例中的“圆空师”一例。)之后向下传变,传经多变莫测,是伤寒的长期进阶目标。最具中医特色:伤寒论虽然远不足以概括所有的疾病,但是伤寒论所提供的诊治方法、过程、手段,各种传变、并证的进退处理等等,集中地体现出正宗的中医特色,可以借鉴于诊治其它各类杂病。故曰:不治“伤寒”,不可谓中医。伤寒论是进阶中

18、医的第一个台阶。导致各种各样复杂杂病之起因抗菌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伤寒病的种种传变,到最后深入潜伏,往往是导致各种各样复杂杂病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例如,现在抗菌素与西药退烧药的大量广泛地使用,造成了人体本来具有的,依靠调动正气而发热来驱除外寒的机制被抑制,抗菌素虽然是抑制了细菌的繁殖,造成了患者痊愈的假象,其实引发外感的风寒并未被驱除,反而进一步向着机体的深层潜伏下来,并累次叠加。而寒气的作用是收敛性凝聚性的,会造成局部的气血循环障碍,多年寒气反复在体内叠加积淀之后,最终必将导致瘤块的形成。当医师熟知这一过程之后,在诊治过程当中,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即可明显地提高诊治效果。所谓“心脏病”,中医

19、给说法:例如伤寒论卷四的最后的一个方子“炙甘草汤”所对治的证:“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经文所描述的症状只有区区六个字:“脉结代,心动悸。”宋成无己注云:“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气血虚衰,不能相续也。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气血而复脉。”这个“结代之脉”,所对应的是西医所谓的“心律不齐”,“早搏”等等症状群。按西医的标准解释,心肌的脉动起因于心脏窦房发出的电脉冲,心脏窦房担任着发出电脉冲的重任,但是电脉冲在传导过程中发生了所谓的“阻滞”,不能传导到心肌,故而心肌的脉动出现了跳跳停停的反常状态。(按:就不知道西医是否能给出更为精确

20、的说法,窦房电脉冲在传导过程中,为何居然会发生“阻滞”,究竟是在何处“撘错了筋”?如果说不出来,就只能说是西医们的大脑进水,撘错了筋!相信“传导阻滞论”应当属于“舶来品”,是出自于彼岸的高级医学研究部门。国内西医们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而中医一如既往地从“气血”二字给说法,全是气血不足惹的祸,补上了气血,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是故炙甘草汤又名曰“复脉汤”,盖因其能使中断的脉动,断而复来。这是伤寒论治疗虚多邪少的第一个要方,笔者用之,屡建奇功。(参见本文“曲扎活佛的病例。)因而这也是伤寒论从伤寒通向杂病的一个主要通道。患者就是最好的老师“临时抱佛脚”抱之有道:玩家们所面对的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个活

21、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师,咱们可得谦虚谨慎地向他们请教。试想,如果没有他们,咱们又如何能将伤寒论里面的死条文,变成了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仲景精神的显身?在初步对伤寒论的条文有所了解之后,再加上对伤寒论卷三卷四的反复反复切磋,我们就能够把对条文的理解,向着老师当面请教,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疑问?把一个个“疑似”病例,通过老师的核实而敲定,转化为“非疑似”病例。如果核实无误,那的确能做到“弹无虚发”。玩家充当着“死条文”与“活患者”之间的桥梁。玩家对条文的理解正确与否,能够有决定权的,唯一只能由患者说了算。如果在患者面前无法交代,那就算玩家能将条文倒背如流,终属无用。面对着患者,最初最大的困惑就是

22、,似乎患者的症状,与所有的条文都很“疑似”,好像许多的方子都能对得上去,当这个困惑渐渐地被一个个的老师们所化解之后,就会出现一次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就这样,玩家就会沿着仲景翁所指引的阶梯,步步向上攀升!玩家的一大优势是,从条文到达患者之间的距离很短,经历两个患者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短,当一个个的患者在我们面前出现并走过时,就逼着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条文,不得不去“临时抱佛脚”,日积月累地“抱佛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死条文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仲景精神。玩家所遵循的是“短平快”的“培训模式”。玩家所收获的,是“渔”,而不是“鱼”。而科班大学的学习过程,课堂与临床之间的间距被拉开很长很长,就算是每个学

23、期能有一次临床实习的机会,当学完了条文,过半年之后再去实习,可能条文早就还给了老师。科班采用的是长线“学习”模式。更何况,当一大群学生围着一个老师、一个病人,这些学生永远是“僧多粥少”的营养不良者。而伤寒论恰恰不是一门可供学习的学问,而是一整套的“棋谱”套路,试想,离开了棋盘,棋谱又有何用?半年前背了“棋谱”,半年之后再去“下棋”,恐怕只能是“棋与棋谱两相失”!故而最后的结论是,经常能吃到老师“小灶”的玩家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我们所高呼的口号是:“玩家天下伤寒论!”玩家天下伤寒论,当仁不让于科班生!当仁不让于中西医结合的“半吊子”中医!当然,最最当仁不让的,就是那些自己捅下娄子

24、,却最后要让中医买单的西医!示例:小柴胡证治验某藏族出家僧,50余岁,主诉患头痛5-6年,头痛部位在两侧,亦有寒热往来。脉诊:两手弦紧。问诊:感冒头痛之前,是否有生气之事儿发生?答:与人打架斗殴,被管家捉起来打了数十大板,甚觉冤枉。不久后感冒,落下头痛顽疾,多经诊治服药无效。问:两胁下痛吗。答:也痛。遂与小柴胡颗粒三包,嘱:下午及晚间睡觉前各服一包,次晨服一包。后回访,答道:那天下午及睡前服药后,睡到半夜剧烈头痛,抱着头打滚,叫爹叫妈的痛。但到次晨头痛忽解,寒热也没了,后来再也没有发作。按:以笔者的经验,小柴胡证往往与肝郁相关,生气之后往往胆经为风寒所乘,盖因肝胆相表里故。前后遇到若干病例,均

25、以两三包“颗粒”治愈,却有“手起病愈”之效,但必须以精确地辨证在先。这个是小柴胡证与杂病肝郁证的合证!又:现在小柴胡颗粒为家家必备之非处方常用药,真可谓铺天盖地。尤其是每年春节前后流感高发期间,许多患者都喜欢拿着“颗粒”胡乱“品尝一番”,但每见患者抱怨说:“吃过啦,一点也不灵!”盖因伤寒论所提供的是“一颗子弹必然消灭一个敌人的狙击手”类型的方剂,有何种敌人,就要寻何种子弹。敌人看错了,就算是用机关枪朝天乱扫一通,也未必就能命中敌人啊!这也算是目前中医“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吧!?还有,笔者研究肝郁证多年,发现为何多用小柴胡汤奏效之奥妙。肝郁者,胆经亦虚,因肝胆相表里故也。有肝郁在先,后小柴胡证续

26、之。患者往往病发之前有一段肝郁史。这是笔者多年的经验谈。小柴胡证解后,不见得肝郁解,尚需在解肝郁上下功夫,方保无虞!小柴胡汤运用对证,一两剂搞定无疑。甚至,用目前的冲剂,两三包也能搞定。示例:过猴山笑话一则还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为他买了不少小画书,其中有一本过猴山,因为经常要为儿子讲故事,故现在也还记得。故事说的是一个卖眼镜的老头,挑着眼镜担子过猴山,到了半途累了,就在一棵大树底下放下担子休息,不久就呼呼入睡。岂料这棵树上住着一大群猴子,这猴子们看到这一大担子眼镜,好奇心大发,于是纷纷下树来拿眼镜,等到老头睡醒一看,发觉一担子的眼镜居然不翼而飞,再向树上看去,只见那大大小小的猴子们,一个人手中一个

27、眼镜,正在来回比划着那,有挂在鼻孔上的,有穿在耳朵孔中的,有咬在嘴巴里面的,还有将眼镜用来挠痒痒的这老头气不打一处来,竟然敢乘人不备,搜劫一空,那是正人君子干的事儿吗?于是老头与猴子们理论理论。岂料,这一群猴子们不理这茬,照样在树上我行我素。这老头终于发现,对牛弹琴是不成的,对猴弹琴同样是个错误。最终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妙招。老头把他自己鼻子上的眼镜取下,往地下那么一丢。于是猴子们也纷纷学样,把手中的眼镜向下一丢。那猴子们,就是不对证吃药的众生(以身试药),或者是不知对证开方的医生(拿病人试方、试药)。那老头子,就是能对证用药的中药师!猴子们固然是天性淳朴、可爱无比,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往往比猴子

28、们还要淳朴可爱!示例:长咳不止是何因,疑似肺癌遇中医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按伤寒论对证,肯定是一副见效,若一副搞不定,肯定是诊断上欠准确。这种情况,往往是属于两经三经并证的情况,就需要在经文上再下点功夫,把“并证”的“经”找到,双管或三管齐下,也就能一副见效!这个是确定无疑的!要不然医圣还要留下他那113经方作何用?现在抗菌素滥用,伤寒之后,出现了发炎症状,就一概吊抗菌素,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悲剧!炎症消退,寒气尚在,一次次的反复积累,最后终于发展成结块,于是西医向患者抛出一记“杀手锏”,也是最后通牒癌症!笔者“拎着三个手指走天下”,无意之间“歪打正着”,治愈一例所谓“肺癌”经过:2007年4月

29、底,同学南京聚会,遇深圳某公司总经理胡同学(女,63岁,就是本文案例中“问题女孩”的妈妈。)长期感冒不愈,咳嗽,吐白色痰,排痰不爽,不出汗,但是人感到特别难受,脸色煞白,断为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给她开了方子带回。但是该同学回去后并没服用,可能还是对笔者还欠缺信心吧?到了去年(2008年),咳嗽转重,西医检查手段检查的结果发现肺部纹理粗糙,有阴影,被诊断为肺癌。建议放疗、化疗并用,胡不接受。到了这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回想起还有笔者的那张“锦囊妙计”的药方在她手里。就拿出来一连服用六剂,咳嗽停止,遂停服。不久咳嗽复发,再次服用,一连服用十多副,咳嗽告愈。后经拍片复查,说是癌症不翼而飞了!?不见棺材

30、不落泪,绝路逢生遇中医!后话:后来这事儿在深圳同学中传开,说是笔者能治好癌症,那本事可就大了去了,故在2009年4月底的北京校友聚会,时任深圳市政协主席的同学陈君夫妇俩,一定拉住我,让我为他两诊脉开方调理。其实,笔者心知肚明,天知道的事情,胡就一定是那个一听起来就足以使人窒息的病吗?很难说很难说!到时候就看患者的运气了,时也命也运也!启示一:癌症就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吗?启示二:医圣仲景方具有不可思议的现实意义,具有深度开发的巨大价值!盖因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照套仲景翁某一个原方力量往往不够,此时则需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以仲景经方为基础,作深层次开发,方能奏效!患者能遇到一个略懂

31、中医的正宗中医,往往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容易搞定,如果交给西医去搞,那就难说了伤寒非小事,待到取命时,放疗加化疗,如同地狱苦,皆因我等众,藐视中医术,以及古医圣!示例寒咳汤对治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王牌方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方子是: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脉四逆汤等方的合剂,是笔者数年前精心开发的伤寒通用方:寒咳汤:麻黄6制附片6细辛3炙甘草6桔梗6杏仁6(去皮打碎)五味子 干姜 白芥子(打碎) 各3-6黄芪12 (单位:克。)水煎服。日一剂。儿童酌减,十岁左右的两天一副,五岁左右的四天一副。方解:此方为伤寒论对治少阴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桔梗汤”(专治咽痛方)、“通脉四逆汤”,以及治

32、痰饮的“小青龙汤”合剂。当感冒发展到咳嗽、咽痛,邪已入少阴矣!盖区区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咽喉为“众阴之会”。功效:升阳散风,祛寒解表,止咳化痰。加减:口咽干燥,口中津液缺乏者,加麦冬9-12克。夏季多汗,麻黄减到2-3克,服药毋使大汗淋漓为要,若大汗淋漓,则必不愈。余毋加。适应症初感受风寒,邪在肤表,还未发展成感冒时当即少量服用丸剂(九克丸服1/4丸),即可迅速祛除风寒,避免发展为感冒,殊效。风寒侵入较深,发展成咳嗽,吐白痰,头不痛时。即少阴、太阴合证。用于受寒感冒后迁延不愈,转为急、慢性气管炎、肺寒吐白痰者、老慢支等。加白芷、辛荑可治急、慢性鼻炎。不适用于头痛、身痛、发烧、脉浮紧类型之热症。

33、此时应按伤寒论太阳脉症之桂枝、麻黄汤症辨证论治。本方对感风寒所致的流感,经临床考验,证明具有特殊之疗效。有一年春季在雪域高原流感大流行,吊水、各种国产进口感冒药使用无效后,凡使用该方者,一剂好转,三剂痊愈。对多年反复感冒咳嗽引发的所谓“肺癌”,或可尝试使用。(笔者郑重声明在先:癌症乃世界性医学难题,在此仅提供某种解决思路,而非成熟之法,若有患者愿意尝试,应当持此方与当地中医师共同切磋,以中医望闻问切辨证之后再行试用,方保无虞。至于若有无效,甚至出现某种副作用者,笔者概不负责!)用于咽喉气管部位怕受风寒,一受寒就感冒咳嗽反复复发者。用于气管炎一类疾病的冬病夏治,凡是风寒积累所引发的,在夏季三伏天

34、连服数剂。或者是初伏服用一剂,中伏服用两剂(每隔十天服一剂),末伏服用一剂。盖夏季毛孔疏松,寒邪易于驱除。对于幼童,往往要照顾其特点,才可能根治。幼童脾胃稚嫩,小学功课太重,思伤脾。嗜好冷饮,寒伤脾。大人批评太多、唠叨病,引发小儿肝郁,木乘土而伤脾胃。过食油煎等不易消化之垃圾食品,“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等等等等故伤寒证愈后,必须重点治理脾胃,方保无虞!方取六君子、四逆散,制香附等合方,培土生金,扶金克木为要。或为丸散,做上三至五剂,一受风寒,立即取服1-2克,即收驱除风寒之效。这个已为大量临床使用所验证。禁忌:禁忌一切生冷、冷饮,及寒性食物(如海带、黄瓜、绿豆、西红柿、冬瓜等)。阴虚阳亢者慎

35、用。(不是不可用,注意控制用量即可。)怎么样,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不妨试一把瞧瞧看吧!示例寒咳汤治验圆淳,男,40多岁,高原修行者。大概是2005年初,法王如意宝晋美彭吉祥贤于藏历11月15日,圆满了此世间的利生事业,示现了幻化游舞之色身摄回法界而圆寂。几天后的一天凌晨,约3-4点钟,在雪域高原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举行荼毗仪式(海拔4000多米)。于是在那天的凌晨,数万名四众弟子前往与法王告别。然而那天凌晨天气出奇的冷,冒着凛冽的寒风,仪式之后,不少四众弟子患上了流感,发烧、咽痛、咳嗽等症状一时袭来,医院为满。吊水,各种进口、国产感冒药全部用尽,都未能奏效。圆淳是上千流感患者之一,当时也经过了以上各种治疗手段的“修理”而无效。后来他突然想起了笔者给他的寒咳汤处方,就抓了五剂试服。岂料一剂服下,明显好转,三剂服毕,流感彻愈。于是就将该药方贡献于寺院医院,以便众弟子同享,以抵御猖獗之春寒流感。寒咳汤的药方是此前我抄给他的,他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中。当时关照他说:“凡有需要此方者,只要为利益社会,而不以个人牟利为目的者,均可广为传抄,上供下施。”而药方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则是他事后告诉笔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