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0274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制度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责任制,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如下:1.结合我矿实际情况,配备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组长:地测科长成员:地测科全体人员和生产单位验收员2.地测科组织定期对井下所有巷道及掘进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与原始掘进数据对比分析,需要加强支护时或维修巷道时,通知包片责任单位处理。3.测压组成员应分别对各巷道及掘进工作面的工字钢变形情况、坠包情况进行记录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

2、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7.矿压观测点必须按50m间距控制。特殊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须对此处紧密观察,每5m设观察点一个。1.地测科负责矿压观测并详细记录,报技术科进行分析,并制定专项技术措施由包片负责单位进行处理。2.地测科观测矿压时记录数据及工作面情况必须真实,在观测工作面顶板情况时,生产单位必须全力配合。3.技术科制定专项技术措施必须与工作面情况相结合,安全技术

3、措施必须通过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并在生产单位贯彻后方才生效。4.生产单位根据专项技术措施作业期间,地测科和技术科必须安排专人现场观测,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需要补充措施及时补充。第一章 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成立矿压观测组,矿压观测组设在技术科。在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科科长、分管副科长领导下,组织完成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任务,把矿压观测列为现场顶板控制工作的重点。充实观测人员,根据顶板监测需要,最少配备5名专职观测人员(由综采队安排),由矿压组统一管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责有:一、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

4、和维修检测资金计划。二、组织实施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三、对特殊地点进行专项研究。对采煤和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富水区、破碎带、交叉点、沿空巷道,编写专题观测方案,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对观测进行分析总结,对特殊地点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预防措施,严防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四、对锚网回采巷道的支护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对矿压、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严格按照国家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进行强检。杜绝各类不合格品的使用。五、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第二章 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一、综采工作面

5、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主要内容、指标、测站布置、方法1、综采工作面日常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撑紧、移够、站正、完好,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减少冒顶事故,提高综采功效,保证安全生产。2、主要监测指标分为支护监测指标、围岩状态指标和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1)支护质量监测指标:关键指标:1、初撑力 2、端面距辅助指标:1、支架工作阻力 2、支架工作空间几何状态(支架歪角、排齐偏差、相邻顶梁台阶值、顶梁俯仰角、支架间隙) 3、液压系统工况(泵站压力、液压管路和密封件完好状况)4、采高(2)综采工作面围岩状态指标:端面顶板冒高、冒宽、冒区长度,煤壁片帮深度,片帮区长度。(3)两巷超前支

6、护质量指标:煤壁超前20m范围内支护完整,巷高不小于1.8m,有0.8m行人通道。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加强端头及超前支护。3、综采面矿压及支护质量观测测站布置:每台支架安设1台矿压观测表。4、综采工作面日常矿压观测方法:(1)支架阻力观测: 直接读取压力表读数。(2)顶板动态观测 :在各测线处对顶板状态作统计观测,记录采高、端面距、片帮深度等。(3)支架几何参数观测:采用目测普查,超标明显处用工具进行测记,包括顶梁走向角及倾角、顶梁错差。(4)两巷超前支护质量监测 测量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5、特殊时期的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包括初采、末采撤面、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和初次来压,该阶段

7、对每台支架均要进行动态监测,其初撑力必须符合规定。二、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1、采煤队负责进行现场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工作,每班由验收员监测一次,并在井下认真填写原始数据记录表。监测数据表内容主要包括支架循环初撑力、当前工作阻力、最大工作阻力。不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或没填写监测报表罚验收员100元。2、现场验收员每班将井下测取的各种原始数据按记录表格填写清楚,采煤工区在每天下午5点前安排专人将3班监测记录表报送矿压组,矿压组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填入整理表格。不按时或不送报表,罚采煤队长、技术主管各100元。3、对工作面支护质量及煤岩稳定性作出总体评价

8、,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由分管领导签署意见、采煤队签署整改措施后,存档备查,并现场监督整改。4、工作面安装、撤面必须对液压支架初撑力进行动态监测,对液压系统完好情况进行统计观测,并将监测记录保存。三、回采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1、超前支护范围内,每天测定超前支护及密集切顶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2、采煤队每天下午4点前将记录表报送技术部,技术部安排专人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处理,掌握顶板离层、围岩变形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发现异常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第三章 掘进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一、顶板动态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维护1、掘进巷道顶板动

9、态监测主要仪器为顶板离层仪,所有采用锚网支护的煤巷从施工到报废都必须在矿压组的协调指导下实行全过程地监测与维护。巷道掘进期间的安装、监测与维护工作重点由掘进施工单位在矿压组指导下进行;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产前其监测工作重点由矿压组负责,采煤工作面生产到巷道报废期间其监测与维护工作重点由采煤队负责。掘进、采煤队应设立煤巷锚网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小组,由专人(兼职)负责,报矿压组备案,并在人员有变动后及时通知矿压组更改。2、锚网巷道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观测采用定人、定岗、定时观测,煤巷锚网支护巷道的监测责任单位都必须建立巷道监测与维护档案,在巷道交接时,其巷道监测与维护档案一并交接。矿压组不定期

10、进行抽查摸底,缺少此项每次罚责任单位100元。3、所有煤巷锚网支护巷道及时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回推迟安装,且规范安装,确保离层指示仪能准确监测顶板变化情况,提供顶板离层的情况,深基点6m、浅基点3m。否则罚区队技术主管100元/个。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随迎头及时安设,不能滞后安设,否则罚区队技术主管50元。4、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必须按50m间距控制,间距过大的必须补加,并罚区队技术主管100元。5、对于每条巷道的顶板离层指示仪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本施工区队的现场监测人员,否则罚队长100元。6、掘进、采煤、以及涉及使用到锚网巷道的单位,损坏离层指示仪的按200元/个扣罚。7、特殊

11、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否则对施工单位技术主管罚款100元,。8、施工单位不能随意损坏监测仪器,损坏的按仪器原值的一倍罚款。二、掘进巷道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按下列要求执行:1、巷道掘进期间距迎头200m以内顶板离层仪测量读数每天不少于1次,距迎头200m以外的范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2、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产前期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采煤工作面生产至巷道报废期间测量读数次数按回采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要求执行。3、每个顶板离层仪区队观测人员要认真收集、整理、保存顶板离层仪

12、读数,并进行简要分析。如发现异常:1、读数范围内累计下沉100mm;2、日下沉量超过40mm/日。 现场施工区队的跟班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临时支护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然后报矿压组及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制定有关措施上报矿有关领导,进行处理。4、区队监测人员必须按规定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读数并记录,有较大变化时及时向工区和调度室、矿压组汇报,记录不全罚款50元。5、记录台账每周向技术部报送一次,不报罚款50元。6、矿压组每月组织定期及不定期对掘进巷道锚网支护质量进行检测,定期为每旬检测,不定期为随时组织人员对巷道进行检测。检测锚杆间排距、锚杆角度、托盘贴沿情况、锚固力,不合格每项罚区队长100元/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长治县西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二一三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