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平时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从设备技术管理方面入手,即加强电网建设、线路改造、无功补偿、计量装置管理及反窃电、临时用电、低压三相不平衡管理等,又要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多供少损,提高电网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下面我从技术上谈几点降损增效的措施:1逐步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更换为节能型变压器,降低配电变压器本身损耗。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比高损耗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短路损耗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据了解,有些电业局还存在少量高耗能变压器,所以更换高耗能变对线损很重要。现在有一种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具有明显的降损优势,部分电
2、业局已经采用了。2合理调整变压器,达到经济运行。变压器本身具有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有关资料显示,一般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电力系统总线损量的30%以上,所以要从变压器的选型、容量、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降低线损。对于变压器的损耗,只要方案配置合理,控制手段科学,就能将损耗降到最低。变电站主变的控制主要有调度员来完成,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显示的负荷大小及时调整变压器运行方式,负荷小用小容量变压器,负荷大用大容量变压器或者两台主变并列运行。配电变压器数量多、范围广,是节能降损的关键环节。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台区变压器分布尽量坚持“小容量、多布点”原则,使变压器负载率时刻处于经济运行区域,一
3、般要维持在额定容量的70%左右,减少因变压器所供负荷过大或过小带来设备的固有损耗。配电台区管理人员一定要对配电变压器是否经济运行进行认真计算,根据季节变化和负荷大小及时调整变压器。比如:抗旱变在不用时要退出运行。3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规程规定: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干线及分支线首端的不平衡度不大于20%,中性线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5%,这是因为在配电系统中,有的相电流较小,有的相电流接近甚至超过额定电流,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供电质量,而且会使线损成倍增加。所以对于配电变压器一定要把降低三相
4、负荷不平衡作为一项经济指标,列入考核项目,制定奖惩措施,以提高认识,增强对降损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求有关人员定期测量三相负荷电流,检查和掌握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测量负荷应在白天和夜晚用电高峰时段进行。4降低线路的损耗。在当前的新一轮农网改造中,对于导线供电半径,不能片面的根据要求(10KV线路供电半径不大于15km,400V不大于0.5km)来规划,要通过计算线路载流量(负荷电流)和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对于已经运行的线路,定期检查一下线路末端电压偏差和线路功率损失是否在规程要求以内(这一点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所以在新建或改造架空电力线路、敷设低压地埋线路前,首先应对负荷进行全面调查
5、,根据低压负荷情况,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型号和供电半径。对于超过供电半径的线路可以通过转移负荷、缩短供电半径、增加导线截面、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方法来降低线损。在架设安装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导线接头,因接头处接触电阻大,运行后使电能损耗增大。地埋线更应避免接头,万一出现接头,要加以绝缘处理,严防漏电。线路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维护,比如:绝缘子绝缘程度降低可能引起电量损耗,供电设施上灰尘过多引起漏电损耗,电力系统中的高次谐波引起的线损等。高次谐波电流通过变压器,可使变压器的铁芯损耗明显增加,从而变压器出现过热,效率降低。高次谐波的干扰,往往还会导致供电空气开关误动作,造成电网停电,严重影响用
6、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高次谐波对通讯设备也产生干扰信号。通过检查维护,减少故障跳闸次数,这样也可以达到多供少损。5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输送。无功补偿在降损节能中也很重要,一般我们都要求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输送。所以按照规定,线路上和变电站以及大用户都要装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同时补偿容量也是有规定的,线路上电容器安装位置也要经过计算确定。有关科室应该对所有变电站、线路和大用户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统计和计算,检查一下现有的无功补偿是否能满足要求,是欠补偿还是过补偿,还是根本没有无功装置。在那些功率因数低,负荷大的长线路上一定要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这样不仅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使线损大为下降,而且
7、也提高了配电网的电压质量。6.加强计量技术管理。电业局是按照表计核算电费的,所以计量的准确性和计量装置安装的全面性对降低线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有:线路所用电流互感器倍率配备不当,在负荷过低或过高时造成电量损耗;所用互感器级别和型号选择不当;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头过多,导致接触不良引起误差;表计烧坏、错误接线以及表计更换时抄错表码造成的误差电量等。加强计量技术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线损,也可以杜绝跑、冒、滴、漏情况发生。7.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力度。对于线损管理,建议建立一套系统性的线损信息化管理平台,用科技手段保证线损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工作效率。线损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利用计算机、通信等多种先进技术,将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远抄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小区集中抄表系统等系统整合在一起,可以实时掌握单位的线损管理工作,对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报表的生成等统一数据平台,达到只要点击鼠标就能纵览全局的效果,这样也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线损管理不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考核办法,关键要从技术上、从源头上堵住线损的漏洞,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