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0624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5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1)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材料、设备采购控制:物资设备管理部统一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采购物资优先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内采购,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内不能满足,就要对其他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再进行采购。对供应商的评审建立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的能力、产品质量、价格和信誉进行预审,建立材料供应商评定卡。采购部门负责人定期(半年度)组织对于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如审核中发现不合格的,从合格材料供应商花名册中除名。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和确认: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商外

2、,总包商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其程序为: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总包商和分包商事先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文件内容包括:制造(供应商)的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主要技术数据、参照的技术说明、有关的施工详图、使用在本工程的特定位置以及主要的性能特性等。报批文件附上总包商统一编制的材料设备报批单,送业主、监理和总包商。提出预审意见。总包商在收到报批文件后,提出预审意见,报业主确认。报批手续完毕后,业主、总包商、分包商和监理各执一份,作为今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的依据。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按照工程材料设备报批和确认的程序实施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材料样品报业

3、主、监理、设计院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的质量提供依据。加强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对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其程序是:工程材料设备进场后,由分包商进行自检并填写总承包商统一编制的材料清单和材料验收单,报总包商。总包商收到分包商的资料后,在2天内会同监理前往验收。需取样的,按规定将样品送到总包商设置的工程材料陈列室。在材料验收中实施材料取样标签,经总包商和监理验收合格后,在材料取样标签上加盖“取样合格”章,然后当众贴在取样实物上。贴有材料取样标签的取样材料,作为今后对各分包商进行材料验收对照的依据。总包商会同监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检验,拒收与规定要

4、求不符的材料设备,同时对相关的分包商予以警告。确保使用或安装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标识工程所材料、设备,保证可追溯性: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使之具有追溯性。(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全过程全天候跟踪监控:总包商派出责任工程师,对分包商的过程质量展开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督与认可,凡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予签证,并责成期限整改。抓住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根据施工进度节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为了控制关键过程的工程质量,要求分包商编制施工方案,组织质量技术交底,下达作业指

5、导书,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检验。总包商加强对关键过程的检查和监督,使得关键过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接受工程监督、进行督促整改:在自检的基础上,提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未有监理师签字认可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开具的施工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工程合同约定,或者存在的测量、质量、安全等隐患方面的整改通知,总包商予以及时落实、跟踪和督促相关分包商限时予以整改,直至监理验证签字认可为止。过程检验:总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抓好过程检验。审核分包商在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检验和试验计划,验证检验和试验人员及检测单位的资质;其次进行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复

6、验,在分包商自检的基础上,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复验认可;对隐蔽工程采取连续或全数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对分包商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进行复验认可,并在监理核验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组织主要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的核验。总包商制订基础、结构和装饰工程质量的核验计划并报质监站,当上述分部工程分阶段完成时,经分包商自检、总包商复验、监理验收签证后,由质监站组织人员前来进行质量等级的检验。产品保护进行系统管理:对分包商已完成并形成系统功能的产品,经总包商验收后,即组织人力、物力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产品保护,直至形成最终产品交付业主使用为止。(3)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

7、段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均审核其技术可靠性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完善工序质

8、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

9、、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期间,我方将依据保修合同与承诺,本着“对用户服务,向业主负责,让用户满意”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制度与措施,以优质、迅速的维修服务维护用户的利益。2、施工质量技术组织控制措施(1)技术管理组织控制措施1)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2)施工质量技术组织控制依据项目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施工过程将采用二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第一级为项目总工程师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给工程质量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和深化设计部交底。第二级为技术质量相关部门交底,即质量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和专业分包管理给各自所辖技术质量专业组交底。第三级为技术质量专业组交底,技术质量专业组

10、给各专业施工队交底。(2)计量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计量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我方将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保证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的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将根据工程需要及时配备工程所必须的测量设备,并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按要求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并及时上报变动情况;监管测量设备的选择,制订配置计划并存档。(3)检测、试验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现场设一个标准养护试验室,现场试验室只进行自检部分的试验和试件的标准养护,施工试(检)验主要由指定的地方实验室完成。指定的地方试验室主要负责将现场送来的样品保管、试验、出

11、具试验资料及进行现场指导。技检测试验组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序号项目内容1钢筋取样标准原材料检验应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也按一批验收。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从该批钢筋中任意抽取两根钢筋,每一根钢筋各截取一根拉伸,一根弯曲试件(进口钢材需另取一根做化学分析),试件在每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cm处截取。每组试样至少要有一条有标记。拉伸、冷弯试验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判定如试验中有一项试验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则按上述取样方法双倍取样,复检中如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就视为不合格。2水泥取样标准袋装水泥是以同品

12、种、同标号、同一厂家、同一出厂编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验收批。存放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检验。判定根据水泥各项技术要求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与废品。1)合格品:其中水泥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符合标准中的规定为合格品。2)不合格品: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最大限度和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时为不合格品。3)废品: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均为废品。3砂取样标准同产地和规格相同的砂,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用大致相等的度样八份采用四分法缩至所需送样重量(10kg)。

13、判定砂检验要符合其相对应的颗粒级配模数、含泥量要求。否则无法满足砂浆、砼强度试配要求,影响砂浆、砼质量。4砌块取样以1万块为一验收批,随机抽样,抽取数量为12块。判定如砌块检验有一项指标不合格者应取双倍复检,复检中再有指标不合格者,则该批砖为不合格。5混凝土试件留置1)每一工作班砼同一配合比不超过100m3,取样不少于一组,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m3,同一配合比每200m3,取样不少于一组。2)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少于一组;3)C60及以上砼的取样批次可与监理单位共同协商,但同一配合比的砼每50m3取样不少于一组。4)同条件养试件的留置组数由施工工艺(施工受荷、拆模等)确定。5)

14、砼的抗渗试件不超过250m3,取样不少于一组;每单位工程不少于2组。每组试样包括强度试件、抗渗试件必须取自同一砼设计强度、同一抗渗标号、同一次拌制的砼拌合物。6)砼试件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所用的拌合物从同一车运送的砼现场随机取出。施工现场为了检查结构的拆模、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的需要,留设同条件养护的试件一组。试件制作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上涂上一层脱模剂。所有试件应在取样后立即制作,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根据砼坍落度而定,因本工程采用泵送砼,故坍落度大于70mm,宜用捣棒人工捣实,试件应用边长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人工插捣成型时,砼拌合物应分二次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15、插捣用的钢捣棒长为600mm,直径为16mm,端部应磨圆。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达到试模底表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为20-30mm,插捣时捣棒保持垂直。同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一般每100cm2截面积不应少于12次。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砼,并用抹刀抹平。试件养护1)同条件养护:试件成型后覆盖表面。试模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2)标准养护: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覆盖表面,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控制室中,以防止水份蒸发,然后编号拆模,试件放在养护架上彼此间隔为10-20mm,并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坍落度商品

16、砼坍落度逐车(砼罐车)检测。判定1)和易性:坍落度筒提起后,如砼拌合物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进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砼和易性不好。2)粘聚性:用捣棒在已坍落的砼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好,如果出现崩塌或离析则表示粘聚性不好。3)保水性: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份砼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保水性不好,反之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砼拌合物保水性好。如强度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则为不合格,需作回弹处理。抗渗检测中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则为不合格。6砂浆取样标准以同一砂浆强度、同一配合比每一楼层或250m3为一验收批。制作试

17、样应在搅拌处或砌筑现场抽取,所取试样的数量应多于试验用料的1-2倍。试件制作1)砂浆试件以6个7.077.077.07cm标准试件为一组。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上涂上一层脱模剂。2)制作砌筑砂浆时试件时,将无底试模放在预先铺有吸水性较好的纸的普通砖上(砖的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不大于20%)。3)放于砖上的湿纸(宜为新闻纸或其它未粘过胶凝材料的纸)大小要以能盖砖的四边为准,砖的使用面要求平整。4)向试模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直径10mm,35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了防止低稠度砂浆插捣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许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

18、高出试模顶面5-8mm。5)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20min),浆高出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试件养护水泥混合砂浆在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水泥砂浆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判定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者为不合格。(4)隐蔽工程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本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具有体量大、专业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其施工的关键在于技术组织。我单位将按照隐蔽工程施工组织流程图所示流程实施对隐蔽工程的技术组织,重点加强对协调准备、检查验收两环节的组织控制。1)协调准备通过与各专业分包商或工种协商,确定各专业穿插顺序,限定相应施工的时间。以梁板钢筋为例,事先确定穿插顺序为:梁板支

19、模孔洞预留梁筋绑扎构件预埋板底层筋绑扎线管盒预埋板上层筋绑扎,再分别限定各穿插工序的相应施工时间。2)检查验收实行自检、交接检、专检三管齐下的质量“三检”制度,实现“监督上实行自检、交接检、专检三管齐下的质量“三检”制度,实现“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控制目标。(5)施工资料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资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证明工程质量的客观依据,也是管理有效的重要体现,资料也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见证材料。因此我们在收集各种施工资料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各种预检、隐检资料是否齐全,预、隐检日期是否与试验报告,施工日志交圈,各种施工记录与施工日志是

20、否一致。质检资料各分项分部是否有漏项,与预、隐检记录是否交圈。各份报验单与技术资料是否配套齐全,从而保证我们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图纸、技术资料的使用、更改标识、发放、保管、存档均按照“文件资料控制程序”规定执行。2)文件资料管理要求A、设立专职质量技术资料负责人,负责文件资料接收、发放和保存等工作。文件资料由资料员统一收发,统一编号,统一记录。B、采用微机管理手段,对文件资料进行存档和整理,并对处理结果(是否已发放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是否已按文件资料要求实施,是否有反馈信息)跟踪检查并做记录。C、对文件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控制,定期发放有效文件和资料的目录给相关文件资料的持有人,及进

21、收回作废的文件资料,确保所有单位和人员使用的是有效的文件和资料。D、工地设置资料保管专用办公室,采取防潮、防虫措施。配置资料柜、文件夹。3)技术档案整理要求A、工程档案资料按国家档案局和当地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满足业主对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及时做好收集、汇总、整理工程档案。B、工程资料记录是施工过程中自然积累形成的要求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直至工程交工验收结束。C、工程资料要求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不后补,不擅自修改,不伪造,不外借。D、资料的整理,要求字迹清晰、装订规范、内容齐全完整,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3、计量管理(1)项目计量管理职责项目经理的计量职责:认真学

22、习国家的计量法令、法规及计量管理制度,积极推行ISO9002国际标准。负责组织本项目计量工作的开展。负责审批本项目的计量器具购置计划及计量器具报废的鉴定工作。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项目计量员职责: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及上级有关计量规定,认真执行本企业计量管理制度及计量程序文件;积极宣传ISO10012国际标准,负责建立本项目计量器具台帐及技术档案,随时掌握本项目器具状态;负责本项目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及时作为计量季报表上报工作并保存好;根据本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计量网络图,并根据网络图及施工生产的实际需要提出需配计量器具配备计划;监督、检查过程及质量检验,不使用超周期及

23、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做好本项目在用计量器具抽检工作,及时收集各项目计量检测数据,核对后按规定时间报技术科;机械员职责:根据本项目施工情况,提出项目所需能源水、电表规格及配备数量。每月按时采集水、电消耗计量检测数,认真填写原始记录。每次抄表数必须以实际抄表数为准,不得估算。定期对能源计量设备进检校。材料员职责:根据材料组材料采购计划,提供经营计量网络草图及所需计量器具配备计划。作好各种物料进出场的原始记录及计量检测项目,袋装水泥按2抽包检测,作为实测量的有效检测数。袋装水泥每袋平均重不应少于1kg,少于1kg及时与供货商索赔。砂、石进场计量检测以每车实际检测的量为有效检测数。钢筋盘圆钢筋进场应盘盘

24、检查,直条钢筋进场根据检尺。木材进场板材以张点数,方材点根,圆木检尺的实际检测量为有效数。砖灰砂砖以每次进货实际点数为有效数。各种材料进场一定要有材质证明书,严把质量关。试验员职责:及时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取样、送样工作,认真填写委托单。妥善保存原材料、构配件的试验报告。测量员职责:施工测量是确保建筑工程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的基本工作之一。测量员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工作程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测量计量器具配备计划。正确使用仪器,使用仪器前要了解其仪器的型号、构造及性能。高精度仪器要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原始记录是对实际测量值的记载,因此测量记录要以原始记录为准。观测时及时填

25、写原始记录。计量要及时,记录过程中简单的计算(加、减、取平均值等)应在现场及时做好,并要做好校核记录。质量检测员职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按其中要求提出计量器具配备计划。施工工艺检测中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检验,及时填写检测原始记录。施工工长职责:按本项目建筑施工工艺要求提供施工工艺计量网络图,并根据网络图中工艺要求配齐计量器具。严格按建筑技术规范要求控制每道工序,及时作好记录。(2)项目计量管理措施砼后台计量管理:砼后台计量管理具体由试验员执行。其操作标准为国家、行业有关规范以及有关要求。砼后台计量采用重量比制,其允许误差详见有关规范。砼后台计量采用处动

26、计量系统。使用前必须按计量器具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检校,使其满足规定之要求。试验员必须对砼的各种性能进检测,并认真做好砼块。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上述工作。(3)计量器具管理凡属专业性强的计量器具(如:测量、质检计量器具)需添购的应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填写申购报告单,提前一个月交技术科。能源、物料、安全防护及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计量器具由项目各使用部门提申购计划,报项目计量员审核,由项目经理审批。项目购买计量器具的申购报告需交一份到质安科备案,购买计量器具时一定要买标有制造许可证CMC标志及出厂合格证。新购回的计量器具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由部门项目计量员保存。在用的计量器具应严格按计量法中所要求的检定时间

27、送检、周检合格率为100。在用计量器具应每季按10抽检一次,抽检工作由项目计量员及操作者进行。对于周检、抽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要隔离存放,不能流于施工生产线上。各类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不应低于90。(四)计量保证与监督管理计量保证:计量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一定要按计量法及制定的检定周期送检。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合格率均在100。对于关键工艺的计量检测员(测量、试验)都要经过上级相关部门考核取证上岗。计量监督:计量员对各环节操作计量器具的人员监督按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对于经营管理、施工过程及质量检验计量检测数据监督其是否正确,检测率不低于90。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质量检

28、测一定要按计量网络图要求进行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砼搅拌、钢筋加工、现场钢筋绑扎、模板拼装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钢筋砼工程是建筑工程主要结构,因此,特别要加强对钢筋、砼施工过程的计量监督。如:常抽检砂、石、水泥、水的计量原始检测记录,试块的制作,原材料的质量、砂、石含水率测定情况。检查了解在用各种计量器具的周检情况,检查是否有漏检现象,检查计量器具的三率:即配备率、检测率、合格率是否满足规范及工艺要求。计量数据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依据,项目各项计量数据必须准确一致,认真做好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上报四步工作。1.1.1 商品混凝土通病防治措施为切实保证工程创优,特

29、制定以下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在施工中抓好过程管理,扎扎实实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一)坍落度不稳定1、现象混凝土混合物出机坍落度变化起伏大,超过允许偏差范围。2、原因分析(1)混凝土搅拌称量系统计量误差大,不稳定。(2)细骨料含水率变化。(3)水泥混合仓存放,混合使用。3、预防措施(1)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并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合格证,加强自检,确保计量准确。(2)加强骨料含水率的检测,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3)进库水泥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和强度等级分别贮存、使用。4、治理方法坍落度偏大,按配合比材料用量,加入适量干料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出厂;坍落度偏小,保持水灰比不变,适量增加水

30、泥浆用量或适量追加减水剂;均需经搅拌运输车高速旋转拌和后方可出厂。(二)混凝土混合物离析1、现象混凝土混合物经搅拌运输车送至施工现场后,由于搅拌车问题卸料时初始粗骨料上浮,继而稠度变稀。2、原因分析(1)部分型号的搅拌运输车搅拌性能不良,经一定路程的运送,初始出料时混凝土混合物发生明显的粗骨料上浮现象。(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内留有积水,装料前未排净或在运送过程中,任意往拌筒内加水。3、预防措施。(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卸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混合物均匀后卸料。(2)加强管理,对清洗后的拌筒,须排尽积水后方可装料。装料后,严禁随意往拌筒内加水。4、治理方法用高速旋转筒体搅拌运输车

31、,使混凝土混合物拌和均匀。(三)坍落度经时损失过大1、现象混凝土混合物出拌和机时的坍落度,经0.5h或1h搁置,坍落度值损失过大(见表4),不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2、原因分析(1)水泥品质:1)水泥粉磨时温度过高,石膏脱水。2)水泥中C3S含量过高。3)水泥生产后,放置时间太短或直接发往用户,使用热水泥。(2)使用的外加剂与水泥不匹配。(3)混凝土混合物温度过高,尤其夏天,气温高,水化反应快,坍落度损失大。3、预防措施(1)选用品质优良水泥,不应使用C3S含量超标水泥。(2)选用合适的外加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可在混凝土中掺用矿渣粉或粉煤灰。(4)炎热夏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物

32、的温度。4、治理方法调整外加剂含量,现场二次搅拌。(四)泵送性差1、现象混凝土混合物离析、或粗骨料粒径过大和异常杂物混入而引起堵泵。2、原因分析(1)配合比选择不符合泵送工艺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2)水泥用量偏低。(3)砂、石级配不合理,空隙率大。(4)配合比中砂率过小,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易离析。3、预防措施(1)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的种类、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候条件等具体施工条件确定。(2)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41:5;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

33、时,宜在1:41:5。(3)骨料品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5。(4)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最少水泥用量宜300kgm3,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00180mm。(5)泵送混凝土应选用合格品种的外加剂及合适的掺量。4、治理方法调整配合比,满足泵送工艺要求。严禁将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五)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1、现象出厂检验混凝土强度合格,施工现场交货检验强度不合格,经回弹法或取芯样复检,强度合格。2、原因分析(1)计量设备故障,坍落度失控,混

34、凝土强度离散性大。(2)施工现场取样、试块制作不规范。(3)试块养护不良,炎热夏季试块脱水,冬季养护温度过低。3、预防措施(1)加强计量设备的保养,确保投料准确,控制出机混凝土混合物坍落度。(2)施工现场取样应在搅拌运输车卸料过程中的1/43/4之间抽取,数量应满足混凝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得少于0.02m3;人工插捣成型试块,应分二层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每层的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cm2截面积不少于12次。(3)加强试块养护,标养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以防水份蒸发、脱水,隔天拆模后,应放入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当无标养室

35、时,混凝土试件可在温度为203的不流动水中养护,水的pH值不应小于7。4、治理方法采用回弹法或钻取芯样复试。1.1.2 各种构件通病防治措施(一)缺角、损边1、现象局部棱角损坏、断裂、脱落。2、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较低(2)拆模、脱模、搬运、堆放时,操作方法不当,碰撞损坏。3、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搬运。(2)在拆模、脱模、搬运、堆放时,注意操作方法,防止碰撞损坏。4、治理方法及时修复,如影响使用功能,应报废处理。(二)表面蜂窝、麻面1、现象构件表面缺少水泥砂浆形成石子外露。2、原因分析(1)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或振捣时间不够、漏捣,造成缺浆。(2)模具组装不严,拼缝过大

36、,无止浆措施,漏浆而引起蜂窝、麻面。3、预防措施(1)混凝土应拌和均匀,拌和好的混合物及时使用。(2)均匀插捣,不要漏捣。(3)模具拼装应密封无缝。拼缝过大时宜采用密封条锁紧。4、治理方法采用水泥净浆或砂浆及时修复。(三)规格尺寸超标1、现象构件的规格尺寸一项或多项超过允许偏差值。2、原因分析(1)模具磨损变形,组装不紧固。(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偏高或脱模过早,混凝土自行坍塌。3、预防措施(1)加强模具维护保养,及时检修模具。做到配件齐全。(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模具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发生塌落变形时为准。(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4

37、、治理方法按其结构功能,降级使用或报废。(四)钢纤维混凝土窨井盖钢筋与钢环焊接不牢1、现象钢筋与钢环焊接处脱焊。2、原因分析焊缝不符合要求。3、预防措施严格按图纸要求焊接,钢筋与钢环处应满焊,焊缝强度应满足技术要求。(五)钢纤维混凝土窨井盖上表面不平1、现象表面有凹凸不平。2、原因分析成型时塑料底板没放平,塑料板与底板间空气没排净。3、预防措施装模完毕后,检查塑料底板是否放平,若没放平,应拆开模具重新组装。1.1.3 测量放线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控导点的点位误差超限1、现象在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导点时,所选用的测量控制要求不符合测量规范。2、原因分析(1)复核时所选用测量等级与所提供控导点的

38、测量等级不一致。(2)未按有关测量规范进行复测。(3)所选用的测量仪器不符合测量精度要求。(4)点位受到扰动。3、预防措施(1)复核前首先要检查点位是否稳定,复核时,要了解所提供的控导点相关技术指标,如测控网等级、精度限差等。(2)按规范要求采集测量数据成果。(二)控导点的布设精度不够1、现象布设的控导点坐标精度达不到要求。2、原因分析(1)所提供的控导点由于自然沉降、人为损坏等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2)由于仪器精度、气象因素、人为操作等各种原因,使布设时的精度与施工要求的精度不相符。(3)在加密控导点时测量误差超限。(4)控导点的起算点精度偏低、没有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进行。3、预防

39、措施(1)施工前根据所提供的控导点,严格按照要求的精度及有关规范,复测控导点与控导点之间的边长及相关角度,核实无误后,方能使用。(2)在加密控导点时,应根据精度要求计算测量边长及角度所需的测回数,不得使用半测回。(3)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控导点进行复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必要时控制网中的控导点应与网外的控导点定期进行联测,以便发现控导点是否移动。当控导点发生位移时,应及时复测校正或重新布点。(4)严格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加密控导点。(三)施工控制网测设精度不够1、现象由于控制网的布设不合理,使点位控制精度达不到要求。2、原因分析(1)相邻控制点间的边长过于悬殊。(2)相邻边长问的夹角不符合

40、有关规定。(3)控制点设置地点不当。3、预防措施(1)控制点与控制点间的边长应大致相等,以使边长引起的测量误差减少到最小。(2)相邻控制点间夹角应不小于30或不大于120。(3)控制点应设于通视良好、地势较高、地质坚实,便于保存,有利于进一步加密控制点的地方。(四)角度测量的精度不够1、现象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2、原因分析(1)由于仪器误差、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外界气候影响及仪器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使角度测量成果达不到所要求的精度。3、预防措施(1)仪器使用前一定要经过质量检定,并定期校正。按测角精度要求采用合适的测回数和正确的测角操作规程。望远镜测角的俯仰角不宜过大,一般控

41、制在3左右为宜,仪器置镜点到两目标点的距离应大致相等。(2)尽量减小仪器的对中误差,当边长越短或水平角越接近180时,对仪器对中要求越高。(3)减小目标照准误差。在观测水平角时应尽量使标杆立直、尽量照准目标的根部。边长越短,照准误差对角度观测精度影响越大。尽量使用直径较小的标杆,尽量应用双丝瞄准。(4)应尽量减少旁折光、目标阴暗、风力、阳光直射及仪器热胀冷缩不均等影响。测量宜选择在温差小,外界干扰少,大气、环境影响小的时段进行。(五)长度测量的精度不够1、现象边长测量精度不够,误差超限。2、原因分析(1)用钢尺直接丈量方法测量边长的,钢尺未经鉴定或未按规定作尺长、拉力、温度、倾斜误差修正。(2

42、)用光电(红外)测距仪测量边长,未进行往返测距,未进行气温、气压改正,或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未进行检校。(3)测点对中不准。3、预防措施(1)使用经鉴定的钢尺并按规定进行各项尺长改正。(2)使用经鉴定的测距仪进行往返测距,并进行气温、气压参数改正。(3)认真对中。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应小于1mm,人眼估读误差应小于0.5mm。(六)极坐标点位放样的精度不够1、现象由于极坐标点位放样时的精度不够而产生误差。2、原因分析用极坐标放样时,在不考虑对中、标定及起始点误差的情况下,主要有角度和距离误差。角度误差,使点位产生横向位移;距离误差使点位产生纵向位移,而横向位移量又与距离长短有关,两者的综合即为点位

43、误差。3、预防措施(1)为提高点位的精确度,则可用归化法测放角度和长度。但在使用上为避免差错,应尽量在计算放样元素时采用两人分别计算或采用不同的公式计算,有条件时还可用另外的控制点来进行复核。(2)为提高点位的放样精度,则应用测回法和复测法来提高测角精度,放样的边长应尽可能取短,另外,还可以通过偏差值公式:=(as)/(=206265)预计出偏差值。(3)后视边长应尽可能大于放样边长,困难情况下,后视边长也不能小于放样边长的12。(七)高程测量放样精度不够1、现象测点高程误差超限。2、原因分析(1)读数误差和标尺偏歪。(2)仪器误差超限。(3)未进行高程闭合。3、预防措施(1)在高程测设中,应

44、按“测规”遵循置镜、照准、立尺,读数等有关操作规程。(2)水准仪必须绎过计量检定校正,以免在测放过程中产生误差。(3)测点的高程放样必须进行高程的闭合测量,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水准点误差。(八)道路纵断面控制及精度计算不符合要求1、现象在施测纵断面时,所选择的变坡点控制位置、不具有地形代表性、竖曲线位置不到位。2、原因分析(1)忽视纵断面变坡特征点位置。(2)纵断面中竖曲线的控制不符合设计线形。(3)忽视纵断面的精度计算。3、预防措施(1)在测放纵断面前一定要根据设计里程桩号、变坡位置精确计算其平面坐标和高程。(2)纵断面中的竖曲线放样必须同时计算竖曲线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其高程,计算及实地测放应同

45、时符合平面和高程放样的精度要求。(九)道路横断面测设及精度计算不符合要求1、现象横坡测设与计算误差较大。2、原因分析未根据横断面特征点位置进行计算测设。3、预防措施根据设计路中心标高及路边挑水点、落水点的纵坡测放、计算其标高。1.1.4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路基沉陷1、现象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2、原因分析(1)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如:对基底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2)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3)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

46、而采用混合填筑。(4)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不足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5)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不足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6)软基虽经处理,但因工期较紧,沉陷时间不足,引起工后沉降过大。3、预防措施(1)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应进行压实处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底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2)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粒土时,如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晾晒或渗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填筑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满足下表。(3)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土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压实机械的功能及碾压遍数应经过试验确定。(5)软土地基的路面宜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或其他宜翻挖的路面,路面的横坡应适当的提高,防止出现倒坡现象。4、治理方法(1)在路面铺筑前产生路基下沉,应查明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系路基压实度不够,可参照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