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龙虎山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渊源.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0874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鹰潭龙虎山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渊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鹰潭龙虎山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渊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鹰潭龙虎山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渊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鹰潭龙虎山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渊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鹰潭龙虎山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渊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西南20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渊源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构成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山上有一块高一百多米,宽过数百米的云锦石而得名。龙虎山志卷二曰:云锦石,在正一观下,仙岩上流,崭然壁立数百余尺,红紫斑斓,照耀溪水,光彩如锦。当年祖天师行舟自鄱阳湖逆水而上,行至龙虎山时,便被山上的云锦石所陶醉,决定在此结庐炼丹,云锦山也因祖天师“丹成而龙虎见”更名为龙虎山了。龙虎山之名据说还有另一个出处,那就是龙虎山 “状若龙虎”:若从河边上岸,在离主峰不远

2、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一山蛰伏似卧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龙虎山得名原因种种,但最终使龙虎山名满天下还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我国源源不断流传至今的三教中,儒教源于孔孟,是官教,佛教来源于印度,是外来教,真正来自于民间的只有道教。从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伊始,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了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倍受历代帝王推崇,三十六代天师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官封一品(相当于宰相官职),天师府被称为“龙虎山中宰相家”。明代朱元璋则更对道教恩宠有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而龙虎山天师府的建筑规模是全国所有私家府

3、第中唯一可与孔府相媲美的。 是天然无雕琢的自然风景区,值得旅游前去领略传说的神秘。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是国家级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据说东汉中叶时期张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了中国道教发祥地。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规模宏大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龙虎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形成了赤壁丹崖的“丹霞地貌”,福建的武夷山和广东的丹霞山也属这种地貌。明净秀美的泸溪河从山中流过,如一条玉带由南向北把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等旅游景点串连在一线上,从上清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的20里山水景色宛若仙

4、境,令人流连忘返。历时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一绝。被誉为天然考古博物馆。在仙水岩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分布的古崖墓群,其数量之多,位置之险,造型之奇世所罕见。百米悬崖洞穴中的棺木是用如何放置进去的?古越族人为何要将先人安放于洞穴之中?什么人才能享受此种“殊荣”如此等等疑问,已成千古之谜,至今未能破解。为此,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决定悬赏40万元人民币,邀请国内外有识之士破解千古之谜。大家不妨也来动动脑筋。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

5、不知停棹几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诗道:“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为了解开这个千古之谜,龙虎山管理局悬赏40万元,却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现在有人想象出了一种方式,就是先派人从后山攀爬上去,再从崖顶顺绳索而下,用滑轮把棺木吊上去。在众多的方案中目前算是较为适合的,但是在地势险恶、无法攀爬的悬崖绝壁上就无法适用了。目前龙虎山景区暂时采用了这种方式每天做现场表演。当表演开始时,只听声声爆竹响起,唢呐奏出了道家乐章,两个表演者便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悬挂在崖面的绳子攀缘而下。位于脸谱石的南端,立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这是当年天师将108位魔君的肖像画

6、出后,供人指认,为了及时掌握“举报”信息,派了一位忠于职守的道人在这里看守。但直到好汉们到了梁山忠义堂,英雄座次排定,也没有人“举报”,久而久之这位道便成了一尊“老道岩”。该村为何没有蚊子?至今仍是个谜。一说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二说该村周围种满了桉树有驱蚊功能;三说距村庄不远处有一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虫;四说和这里流传的“张天师驱蚊孝母”有关。据传说,有一代天师的母亲心情好动,喜欢游山玩水。而这代天师也格外孝敬母亲,唯母命是从。这日,张一师陪伴母亲来仙水岩游玩,沿路之上,看不尽水秀山青,奇峰异岭。不觉红日西沉,夜幕降临。于是借宿许家村。时值初夏,天

7、气乍热,村内成群结队的山蚊子特别大,咬起人来就是一个大包,村里人有顺口溜说: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老鼠尾巴做腰带。天师母亲刚住进来不久,便被蚊子咬得全身红肿,气得直骂天师无能,成天只知道擒妖捉怪,连只小小的蚊子都对付不了。天师满脸羞愧,对母亲道:“请母亲息怒,我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只不过是几只蚊子,区区小事,何劳母亲大人动怒,我把它们赶走不就是了”。说着抽出宝扇,问母亲要扇几下。张母不知其中缘由,便问天师祥情。天师说:“我这宝扇扇一下,全村无蚊、扇两下,方圆十里无蚊”,“好啦,别处我可管不了啦”,天师母亲被蚊子咬急来,只想把身边的蚊子赶走,未等天师把话说完,便抢过头说。天师点头称是

8、,口念法咒,轻轻地一扇,立时但见:蚊公蚊婆,哼着小歌;拖儿带女,逃出山窝。据史料记载,畲族的开山始祖叫“盘瓠”。因战功卓著而成为传说中上古“五帝”之一帝告的驸马,后移居山林,刀耕火种,繁衍后代,面发展成为现在的畲族。据说,盘瓠原是一颗天星,后降于人世,投身帝告高辛氏皇后刘氏的耳内,皇后患耳疾长达三年,太医从其耳内取出一条小金虫,如蚕茧,十分美丽,皇后非常喜欢,令人装在瓠内,将盘盖着。养育了一年,金虫逐渐长大,变成一条狗,毛色花艳,非常贤能可爱,皇后便赐名“盘瓠”。不久以后,北方燕王为霸入侵,高辛帝征代不克,便下旨招募勇士:若能战败燕王,分国共治,并赐第三宫女为妻。盘瓠揭榜请战,高辛帝批准后,盘

9、瓠便洋过海,七日七夜,随波爱浪,终至燕王殿前,会集百僚,欢乐饮宴,直到燕王沉醉,盘瓠取下燕王首级,夺回被侵疆土,凯旋而回,受到高辛帝的热烈欢迎,并下诏,抬盘瓠为附马。婚后的盘瓠不习惯中原,特别是宫延的生活,便向皇帝请求隐居山林,帝告恩准。这样,盘瓠就带着妻子离开宫延,开始了新的山林生活,离开时,帝告敕赐盘瓠金精银精大夫,食邑千户,侯封一品,送入会稽山七贤洞,永为乐人,还诏天下就皇粮国税问题,对畲民实行“过关无税,过渡无钱”的优待;划定畲民“刀耕火种”的山界;规定军民不得侵扰,否则“即当部罚”。据祖图和狗王歌记载,盘瓠后生三子一女,由皇帝赐姓,分别姓盘、蓝、雷、钟。狗王歌唱到:“皇帝将儿安姓名,

10、安姓天下伟古今.大子盘装(指出生时用盘子装装)称盘姓,二子蓝装就姓蓝。.皇未开口雷先响,就将三字安姓雷。龙犬又生女一宫,年丁十似花红,招得官司兵为夫妇,女婿名字本姓钟.”据说这就是畲族人姓氏的由来。在龙虎山一带的畲族人中,以“蓝”、“雷”二姓为主。盘瓠作为远古畲族始祖,又与帝皇有密切关系,成为活动于会稽山一带的氏族首领。这个氏族部落以狩猎、游垦为生,是一支粗犷剽悍、骁勇善战的族群。由于盘瓠机智勇敢,功绩盖世,因而赢得了古代各族人民的敬仰,所以,有关盘瓠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南方流行也特别广。三国时,徐整作三五历记,就写了吸收盘瓠入汉族的神话。盘瓠不仅成了开天壁地的盘古氏,而且成了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的

11、英雄和始祖。龙虎山畲族原本不居于龙虎山,是由于历史原因而迁移到此的。据记载,他们最早居于南京,后迁入潮州,因战乱移居龙虎山等地。狗王歌中记载:“南京路上祭祖坟,进出蓝、雷贤子孙。就内人多难罗衣,好入潮州广东村,好入潮州。”这就充分说明畲族人迁移路线是由南京下潮州,后入闽、赣。另外鹰潭市畲族人之间交谈的语言和客家方言极为近似,这也是他们来自潮州,福建附近的佐证之一。 畲族人居住龙虎山,繁衍生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形成了淳朴的民族风俗。畲族人舞蹈独树一帜。逢年过节或有客人时,畲族小伙子和姑娘就会跳起畲族的“马灯舞”来欢迎你,舞曲欢畅,节奏欢快,会使客人情不自禁的想加入舞者这中,这就是畲族舞蹈的迷人

12、之处。现在畲族中淬着4000多首动人的山歌,特别是畲族人民用茶来招待客人时唱的请茶山歌,真可以把客人唱得如痴如醉,如饮美酒。中国道教对我国大地名山间10处相传为上天遣群仙治理之所、36处相传为上仙治理之所和72处相传乃上帝命真人所治之地,分别称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龙虎山鬼谷洞被列为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十五洞天,名贵玄司真洞天;龙虎山在七十二福地中被列为三十二福地。所以,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洞天福地之所。龙虎山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至2001年,又先后获准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

13、个景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分应天山、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洪五湖六大景区。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丹山碧水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龙虎山自古以来便闻名遐迩。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撰龙虎山志序言写到: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羡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而嗣之者愈久愈昌。”其人文自然景观的绝妙,由此不难想见。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写得就是龙虎山的景致和发生在龙虎山的故事。如书中写到洪太尉口诵天尊

14、宝号,纵步上山寻找张天师,“将到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根盘地角,项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真是生花妙笔,把龙虎山缥缈仙气与充满野趣的山水描写得了神入化,惟妙惟肖。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据龙虎山志记载,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游鄱阳,由沂溪(今泸溪)入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从此,云锦山便改名为龙虎山。当然,关于龙虎山的山名,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说的是当年太上老君为了张天师创建道教,特派九龙一虎协助他炼丹,其中有条自

15、号“冲天”的青龙,因不耐大地燥热,便偷偷向东海逃跑,白虎发现,将它拦住。青龙大怒,与虎争斗。龙虎相争不休,太上老君便将它们点化成相依相偎的两座山峰。“两山对峙,状若龙虎”,便形成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气势宏伟的龙虎山。青龙白虎,都有是道教徒根据自己的信仰编撰的神话,以此宣扬天师炼丹的玄妙和道教的神奇法力。实际上,所谓“龙虎”就是道教炼丹用的铅和汞这两种主要原料的隐语。道教认为,铅和汞长期吸收日月的精华灵气,两者犹龙虎相交,阴阳相会,可炼成长生长老之仙丹。所以,我们由此山名,就足见其所蕴含的浓厚的道教特色。历代天师除第一代后期和第二、第三代在四川传道、羽化外,在龙虎山承袭了60多代,历经1900多年,

16、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派,素有“南张(张天师)北孔(孔夫子)”之美称。道教兴盛的唐宋时期,龙虎山曾拥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至今保存完好的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历史上被赐号为“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为祖天师修道之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道宫之一。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就是“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出生地。如果没有这个出生地,大概也就没有了“梁山聚义”,没有了水浒传神奇的篇章和脍灸人口的故事了,你说是吗?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99峰、24岩

17、、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连在一些,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游览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一会儿,我们就将游览这一美景,希望大家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也能写出美妙的诗句,名山加名句,你也将成为名人啦!景区内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是龙虎山的又一绝景。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犹如陈列在巨大的历史廊中的文化珍品。岩洞棋布,高低错落,不可胜数,遥望淡黄色的棺木和垫棺底的泥砖,历历在目。

18、而且,它的年代之远久、数量之众多、墓群之集中、位置之险要、文物之丰富,堪称华夏之最,世界一绝,被誉为天然考古博物馆。然而,墓中所葬何人,为何要葬在悬崖绝壁之上,硕大的棺木如何放置入内等一系列问题,至今列人完整准确解答,已成“千古之谜”,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求其真解。希望我们大家在游览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寻求答案,并随着龙虎山崖墓文化这一历史文明的“时间隧道”,追溯和想象远古文化场景和古人的情感追求,从而体会和感悟今日文明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历史上龙虎山是我国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游历过龙虎山的历史名人也非常多。如唐代的皮日休、顾况、吴武陵,宋代的苏东坡、王安石、晃补之、曾巩、陆九渊、文天祥,元代的赵孟頫、揭傒斯,明代的夏言、徐霞客,清代的袁枚等等,并且都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和题咏碑碣,这些都成了龙虎山宝贵的文物,不少诗词咏被收进了清代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之中。山巍巍,水悠悠,乘筏水天游。青山映绿水,翠竹掩红楼,仙女献花藏深处,情侣情长留;两岸青松影,一江笑语稠,云随白鹭鱼戏柳,仙境尽风流;飞篙花影碎,极目锦屏舒,深潭峡谷隐龙虎,此处胜瀛洲。哎咳哟,喂哟喂,龙虎山呀风光美,醉了我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