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套2019小学北师大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外研社三年级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2019小学北师大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第二单元 快乐的学校生活1.我和小伙伴1.1友爱和友情【教学目标】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于为和方式。2.学会选择情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教学过程】1. 导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30页上的课文,朗读本页右下角的诗歌,欣赏教科书第30页上的照片,并自由发表感想。2. 故事会。“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不过,今天的故事会有个特殊的要求,每
2、个同学不仅要讲一个故事,最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31页,上面的照片和文字包括了两个小故事,谁愿意说一说,是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给故事做个说明。”(一位同学关心自己没来上学的同桌,准备帮助他。一位生病在家的同学,在同学们来看望自己的时候特别高兴。两个故事的说明基本相似: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非常美好,同学之间应当互相关心,等等)为避免学生都去讲生病、探望之类的故事,教师可以先讲一个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的故事,比如一起玩的愉快经历、共同经历难忘的事情等,然后做简单的说明。将学生分成小组讲故事。教师巡视,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讲,可以适当帮助学生完成说明。3. 全班讨论
3、。讨论的问题:同学之间怎样友好相处?请学生看书,并提出问题。“先看一下教科书第32页,大家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平时,同学之间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矛盾?你碰到过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遇到书中呈现的情况,你会怎么办?”请学生自由发表感想和意见,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想法归纳出要点写在黑板上,并请大家投票,最后总结出“友好相处”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安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如果有的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或是报复性的心理,教师要予以重视,并以说理的方式加以引导。4.总结。教师肯定和鼓励学生所讲的故事,特别是发表的各种意见、想法。“正像教科书上所说的,除了家里人以外,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同学。每个同学都是和小
4、伙伴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是同学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平时可能不觉得,一旦分开,就会觉得缺少了什么。今天,每个同学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还有自己对故事的说明,更加明白了小伙伴在自己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加友好相处,小伙伴之间更加亲密。”1.2学会友好相处【教学目标】 1.懂得伙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学会彼此谅解。2. 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3.体验同学之间亲密友谊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两个有关朋友之间以诚相待的故事。2.可以为小组探究活动设计一些情景。【教学过程】1. 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请在和小伙伴相处的时候,发生过不愉快、闹过别
5、扭的同学举一下手。”“这么多同学举手,看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为什么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不愉快,会闹别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 2.全班讨论。“小伙伴之间为什么会闹别扭?教科书上的照片和图画展示了一些,谁来说一说,这些情况是不是会使得同学们之间相处时闹别扭和产生不愉快?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将学生谈到的原因写在黑板上,比如,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应当有:不遵守秩序、不诚实等。然后进一步引导:“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样的原因会引起小伙伴之间闹别扭和产生不愉快?”让学生继续发言,并且将所提到的原因写在黑板上。(如说话不算数、欺负人等) 3.小组探究。“
6、其实,产生不愉快、闹了别扭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小文说,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总是问她:“你说呢?你觉得怎样做才好?现在,老师也要问问同学们,你们说呢?你们认为怎样做才好?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相处?遇到闹别扭和产生不愉快又该怎么办?”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承认错误、相互谅解、不“记仇”等)4.活动:做“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然后让一个同学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同学猜他的好朋友是谁。这个游戏很有趣,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保留节目”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进行。活动的目的
7、是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让全班同学都有交往和交流的机会,使大家都成为好伙伴。 如果有的同学没有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说明这个同学不太合群,或者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不让这个同学自卑,可以鼓励大家和他交朋友。引导同学了解,其实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可以是好学生。大家一一起交朋友,就能够帮助他改正缺点,好朋友要一起进步,不要因为有缺点就疏远他们,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 5.总结。“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很好,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按照这样去做,相信同学们会相处得更加愉快。”请学生把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第29页的空白处,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其他小组讨论的结果。2.我们爱学习2.1天天在进步
8、【教学目标】 1.认识和感受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2.增进对于学习的自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5页,然后说“今天,我们也来做做这样的作业”。 2.体验活动。请学生完成教师事先准备好的_年级作业,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打分数。 3.全班讨论。教师简单统计成绩:全部做对的、90分以上的、80分以上的等。教师表示:“我现在想说的话,和书上第31页老师说的一样。”朗读书上老师的话,然后告诉学生:“谁能回答这位老师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与一年级相比,成绩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地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如:一年级时,
9、这些题目对自己还很难,所以那时错误多。现在已经三年级了,学的东西多了,所以做当初的题目很容易。成绩变化说明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做这些题当然不费力。现在汉语拼音已经非常熟悉了,认识的字也有很多了,这些字早就学会了,等等)“从年级到三年级,同学们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进步,每个同学都不例外。这些进步是一一点点地、不知不觉地发生的,所以平时可能没有觉得。今天的作业,让同学们有了充分的体验。下面,让我们一起好好想一想,与刚上学时相比,我们究竟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读第3637页。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上次课,同学们做了份特殊的作业。通过这份作业,每个人都验到自己在学习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今天,
10、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进步是怎样生得的。 2.探究活动。“同学们可能早就发现了,在我们教科书开始的地方,有8个人的标识。谁能说一说,这8个标识都是什么?”(是8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经常采用这样一些学习方法)“那么,这些方法和其他课有什么关系?”(在其他课上,也会用到这些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和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还步有什么关系吗?”(依靠这些学习方法,学习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习能力,情得了怎样学习)“这些学习方法,是所有的同学都共同采用的。,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老师发现,许多同学还有自己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窍门,运用这些窍门,学习的效果特别好。比如,有的同学在上课之前,先把要学的内
11、容看一看;还有的同学,总是把自己出错的作业重新做遍。” 让学生阅读第3839页。“今天,我们要召开一个学习交流会,每个同学都为大家介绍一一下,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是哪一种?你有什么学习窍门?”3.个人准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如下内容,以便帮助学生做准备。 (1)我最喜欢的学习活动是为什么?(2)我学习的窍门是允许学生与同桌商量,提醒他们可以参考教科书。4.小组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窍门,并且归的订论结果,推举代表向全班介绍。 5.全班展示。各个小组向全班简单介绍。 6.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委托几个学生特大家讨论的结果出一期板报。【教学反思】
12、2.2学习中的苦与乐【教学目标】1.知道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到困难。2.树立克服困难的正确态度。3.了解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教科书分析参见第7475页。【教学过程】1.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课文。“就像教科书上所说的,学习中有许多乐趣,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怎样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先看一看,教科书第40-41页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做的。”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全班讨论。“教科书上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我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呢?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各种困难写在黑板上。 3.小组调查。“这么多的困难,同学
13、们平时都是怎样克服的?克服得好不好?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下面,同学们自由结合成小组,从黑板上选择两种困难,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将办法介绍给大家。”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内容。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并适当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用小品等形式表现。 4.全班交流。让学生阅读第41页上的故事,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 5.教师总结,肯定和鼓励学生,并且要求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克服困难。【教学反思】3.我们的班集体3.1我们调查去【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集体概念,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2.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班集体及集体中的成员。3.增进热爱班集体的情
14、感。【教学过程】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2-43页内容。教师将“集体”“班集体”“班集体的一员”几个词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集体?什么是班集体?什么叫作班集体的一员?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些内容。”通过全班自由发言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在黑板上写出几个词的定义。 集体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活动。(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学习、成长) 班集体学校里学生组成的集体。(XX个同学组成了我们的班集体)班集体的一员一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体验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片上的方式将小组成员的腿绑在一起,然后并排前进。教师计时,看看各组所走的距离。 游戏
15、结束后,让走得最好和最差的小组分别先谈感想,然后大家讨论,要怎样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集体的荣誉要靠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哪怕有一个人没有尽力也无法获得) 3.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班集体是由我们每个人组成的,集体的好坏影响着每个人。团结、温暖的集体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反之,则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我们的集体怎么样,是由每一个同学决定的。”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3页。教师提问:“这个班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讨论什么?你们认为他们的讨论结果是什么?如果我们的班集体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做?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除了每个成员共同努力之外,还有什么?”引导
16、学生清楚地理解和说明其中的道理。(靠不诚实、不正直的方式得到荣誉,不是真正的荣誉,即使得到了红旗,也不光彩)4.分组完成:说一说我们们的班集体。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事先准备好题目,简单说明对各个题目的要求。“我们的班集体”(介绍我们班的基本情况,如人数、性别、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等)“我们班的好人好事”(介绍班里曾经发生过的好人好事)“我们班的骄做”(介绍班集体联得过的成功相安会,说明不定是有正式名称、奖状的)“我们班的人才”(介绍班里有各种特长的同学,特长应当是广义的,面不应局限于学习或艺术方面)“我们班的问题”(说明班集体目前的不足,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题目,分
17、别就题目进行准备。5.总结。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2让我们学会合作【教学目标】1.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2.认识合作的条件。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喜悦。【教学过程】 1.导人。可以从提问学生开始,先在黑板上写出“合作”两个字,然后问学生:“什么是合作?”请几个自愿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出本课题的目标和内容。2.体验活动-:“在集体生活中,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要通过一项活动来了解和学习合作。就像教科书第44页上的同学们一样,我们也要来捏熊猫,每个小组合作捏一一个,每个同学捏其中的一个部分。”此时教师不做更详细的提示和要求,将学
18、生分组,把材料分发给各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捏熊猫。 3.全班讨论。待各组完成之后,各组交上自己的作品,全班-一起欣赏。由于学生在开始时没有进行小组协商,也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工,因此熊猫可能捏得不太好,如头过大、身子太小、两条腿不一样长等。教师引导学生就熊猫捏得如何发表意见,帮助学生发现在捏熊猫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想到要相互配合。 4.体验活动二:再次分发材料,请学生按照原来的小组及其分工,重新捏一次熊猫,提醒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避免上次所犯的错误。完成之后,让各组学生分别将第一、二次所捏的熊猫进行对比。5.探究活动。各组上交第二次作品,共同欣赏,教师引导讨论。“第二次捏得都要比第一次
19、好得多。为什么?看来,合作是一件挺有学问的事情。同样的小组,同样是捏熊猫,为什么第二次合作的结果要比第一次成功?合作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合作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同学们刚刚进行了两次合作,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在黑板上分别写下:“合作成功的条件”“合作失败的原因”这两个标题。请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并在黑板相应标题下写下如下意见:成功的条件:事先要商量、人人都要负责任、分工要合理、经常交流等。失败的原因:相互埋怨、各自单干、分工不合理等。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需要合作完成事情 6.拓展探究活动。阅读第46页课文的种类,并交流成功的条件。7.教师总结:“合作是集体生活中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
20、学们在集体中有过许多合作的经历,有时很成功,有时不太成功,甚至失败。今天大家讨论了合作,知道了成功的条件和失败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们,在今后的集体合作中取国更大的成功。”请学生参考黑板上讨论的结果,在教科书第45页上完成“合作成功的条件”和“合作不成功的原因”。 4.我们遵守规则4.1大家熟悉的规则【教学目标】 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和必要性。【教学过程】1.导人。可以让学生欣赏教科书第4849页的照片和文字,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 “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经常玩的游戏有哪些?每次玩得都很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则?”然后进一步问学生: “如果不遵守规则, 游戏会怎么样
21、?如果几个同学玩游戏时,个别人总是不遵守规则,大家会有什么感觉?如果这个人坚持犯规,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2.模拟体验。选择一个大家都熟悉、喜欢的游戏活动,分小组分别从遵守规则和不守规则两方面展现游戏过程。之后说说遵守规则和不守规则对游戏的进行有什么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游 戏中的规则是大家熟悉的规则中的一种, 它是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要求,如果不遵守这些要求,游戏就进行不下去。”(板书:大家熟悉的规则)3.全班讨论。教师提问学生: “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
22、?”教师引导学生: “跟我们玩游戏一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要有规则,如公共交通的规则、体育比赛的规则。”让学生说一 说,如果不遵守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保护环境、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把它们记在黑板上。学生讲的和书上不一样也没关系,只要能说明道理就可以一没有规则, 生活就会非常麻烦。4.总结。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教科书第49页关于游戏的空白。 “同学们的介绍,说明大家对于规则有了新的理解,懂得游戏规则是必须遵守的。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大家熟悉的规则是怎么来的?下节课我们再仔细讨论这个问题。”4.2规则是怎么来的【教学目标】1. 从游戏规则的制定理解规则的
23、产生。2.理解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3.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4.了解举手表决的基本常识。【教学过程】1.导人。教学活动可以这样开始:请两名学生事先略做准备,表演游戏规则的产生。他们在开始之前相互商量玩跳棋的规则,如隔个棋子跳,隔两个或三个棋子跳等。也可以表演跳皮筋,两个女生在玩之前相互商量玩法,第三个学生介人,提出新的玩法,三个人共同商量、制定玩的办法(规则)。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这样,需要事先制定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是谁制定的?”请学生看教科书第46、47页中的三幅照片、插图和课文,然后讨论一下,是不是同意课文中所说的:“游戏的规则是参加游戏的人们共同制定
24、的。如果游戏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不遵守,游戏就无法进行。”鼓励学生用实例回答。2.探究活动。阅读教科书第51页。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学校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规则,比如小学生守则,它们是由谁制定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提到,应该由小学生自己制定,教师要肯定学生这种回答的合理性。既然是小学生守则,是要小学生遵守的规则,当然应当像游戏规则一样,由小学生自己制定。可以提问学生:“如果让你们来制定,准备一节课上多长时间?准备上些什么课?每个班打算安排多少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肯定其合理因素,委婉但清楚地指出不当之处,帮助他们自己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说明:“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很难制定出能够
25、保证自己健康成长的规则,所以学校里的各种规则是由成人,包括老师、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等人代替小学生制定的。当然,在制定这些规则时,他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是小学生的代表,仔细地研究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以各种方式听取小学生的意见。”3.体验活动。教师引导全班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学校中的规则是对全校学生起作用的。实际上,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特殊的、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情况,这样,就需要有自己的班级规则。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为自已的班级制定班级规则了。今天,就请同学们为咱们班制定班级规则。”教师强调,班级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 先请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如果在讨论
26、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班级规则,生,如果不同意可以不举手。一一般情况下,应让学生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告诉学生,无论自己是否举手表示同意,在通过之后都必须服从,当然,可以保留意见,在下次讨论时争取支持,但行动上绝对不能违背。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再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4. 总结。提醒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则一定要遵守。请学生自愿报名,将课上制定的规则用板报、壁报等形式制作出来。4.3我要守规则【教学目标】1.养成愿意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2.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人地认识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3.将对于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觉遵
27、守规则的行为。【教学过程】1.导人。教师可以从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开始上课。“前面两节课,关于规则我们已经讨论了多次,现在谁愿意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内容?”在黑板上分别写下:“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和“规则是怎么来的”。请几个同学发言,将他们的回答写在黑板上,询问学生完成上一节课布置的家庭作业情况,家长对学生们制定的规则有什么看法。2.自我检查。“无论是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还是成年人,规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大家学习过的,如果没有游戏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在生活中就会遇到许多麻烦。既然规则是大家制定的,那么就要由大家来遵守。今天我们大家起来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对于规则遵守得如何,就
28、像教科书中说的:在家里、在教室、在操场上、在电影院、在商场、在公园、在马路上,你是不是守规则了?请学生认真想一.想,然后在教科书中的自我评价表中填上自己的行为。老师特别想说明的是,自觉遵守各种规则的能力和习惯需要在很长时期内逐渐养成,所以,可能许多同学曾经有过各种违反规则、不守规则的行为。老师认为,把它们写出来是有意义的,它们可以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填写完毕后,我们大家再相互交流。”请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教师巡视,在适当的时候说明,遵守规则时觉得“很平常”是好事情,说明这种行为已经是自觉的行为了。同时提醒学生,如果一时记不起,可以不必填满表格。3.小组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介绍自己的评
29、价表。然后大家谈谈感想,比如小组成员基本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许多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发生在学校里等。教师巡视,并且适当地插话,肯定他们的发现和感想,鼓励他们进一 步思考今后应当怎样做。4.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有关“规则”学习的体会和认识)教师以下面的话结束:“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比以前更好地遵守规则,我们的学校和社区会因为每个同学自觉遵守规则,变得比以前更美丽。”5.我们的老师5.1学校里,谁在为我们工作【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学校里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2.形成尊重教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3.从个人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学校里所有工作人员对自已成长的作用。第一课时【
30、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54页的课文。然后问学生:“回忆你们刚刚人小学的时候,想想你们第一次见到小学老师的时候,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和课文里面说的一样吗?”请学生自由发言。2.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回忆性的思考引导学生:“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自从你们成为小学生以来,一共有多少老师教过你们,在与老师接触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挑选一两个最精彩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3.总结及布置下个课题的学习。教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发表感想,从教师的角度谈听到学生这样的故事后自己的感想。告诉学生,作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健康成长,每个学生的
31、每一点进步,都会给老师带来快乐和幸福。请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告诉学生,下次课也要去访问了解自己学校中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请学生议论一下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商议一下调查访问计划。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的情况,帮助他们协调,以免重复;并注意提醒他们,应当事先与要调查访间的对象联系一下,确定好时间。(下一次道德与法治的课的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上次课结束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今天的任务,各个小组还做了准备。现在,请各个小组说一下,你们准备调查访问什么人,准备问些什么问题,联系的情况怎么样。”让各个小组汇报。2.调查访问。各个小组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进行调查访问。3.全班
32、展示。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调查访问所得。4.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感谢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并且帮助学生总结调查活动的收获。布置家庭作业。5.2我心中的老师【教学目标】通过为老师制作礼品,进一步增进对老师的感情。教科书分析【教学准备】1.按照学生人数准备一此大小相同的纸张、信封。2.为学生举办“我心中的老师”的壁报做准备,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好衬纸,准备好胶带或胶水、彩笔等。【教学过程】1.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57页上半部,请他们发表感想,“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所有的老师都像我一样,希望同学们健康成长,我还知道,同学们也都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老师收到乐乐和小文这样的礼物定非常高兴
33、。”2.个人制作。“今天,我们也来为自己的老师制作份这样的礼物。”说明要求:第一,选择一位老师,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里工作的其他人都可以。第二,除了贺卡,想做其他礼物也可以,但一定是自己亲手做的。第三,在礼物上写上一句心里话,应当是自己最想对这位老师说的。在学生为老师画肖像或为老师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可以发表带有导向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实践。3.小组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礼物。4.集体制作。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壁报衬纸上,全部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5.总结。赞扬学生的制作,并且提出建议,几天之后,把贺卡送给你心中的老师。布置家庭作
34、业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你、我、他1.我们生活在一起1.1邻里之间【教学目标】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3.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4.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通过询问自己的父母亲,了解一些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故事。2.教师应当事先准备两个有关邻里之间的小故事,应当是比较常见和典型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通过提问引人本课的内容。例如,“同学们一定听说过邻里之间这个词,请大家说一说,邻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解释:“邻里是指住在自己家庭附近的人们,无论在乡村还是
35、城镇,人们都有自己的邻里。”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63页。接着继续提问:“教科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些邻里之间相处的情形。实际上,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邻居,不知道与教科书上介绍的是不是一一样。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自己家的邻居吗?在你和你的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在你居住的地方,邻里们互相来往吗?发生过什么样的联系”请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邻居,也可以列举邻里间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交流和交往活动。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根据课前学生对父母的访问所得,讲邻里之间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选出本组的代表给全班同学讲故事。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在每个代
36、表讲完后,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发言,评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概括和提高。比如:邻里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我们不愉快等。4.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同学们的故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听故事的同时,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邻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挺重要的角色。那么,邻里之间应当怎样相处呢?怎样的邻里关系能够使大家都感到温暖快乐呢?请每个同学想一想,还可以请教下爸妈,下次课,我们要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邻里,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邻里间的故事,大家对于这些故事发表了很好的看法。事实上,我
37、们每天都生活在邻里之间,邻里之间相处得怎么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邻里之间应当怎样相处。”2.小组讨论。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教科书,同时可以板书以下题目引导学生讨论:邻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邻里之间在交流或交往中应当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其他同学补充。鼓励和肯定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谦让等,尤其鼓励学生关于“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的意见。4.小组制作。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公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5.教师小结。1.2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教学目标】1
38、.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属于公益类设施和公用设施,哪些属于个人或他人财产。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准备】课前利用放学或上学路上的时间,了解一下在自家周围有哪些公益设施、公用设施等。【教学过程】1.导人。“前面我们学习了邻里之间有哪些交往、邻里之间的交往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6566页。请大家边看边想,在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2.自由讨论。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几个问题:(1)在哪里
39、,发生了什么事? (2)人们(包括自己)有什么感受? (3)人们采用了什么办法解决问题?(4) 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学生自由发言,对教科书第65-66页所表现的事情做出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黑板上所列出的几个问题叙述。(第65页几个画面基本上只出现了事情本身,可以不回答后面两个问题,下水道问题呈现得比较完整,可以作为讨论重点)3. 模拟表演。“人们的家居环境,还要靠自己来爱护。可是就像教科书上所呈现的,邻里之间也会发生些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办? 下面我们要开始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寻找爱护家居环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活动就是,模拟表演。”板书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活动步骤
40、,逐一向学生解释。(1) 选择情境,可以是教科书上所呈现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事例。(2)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并且通过表演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什么。(3)各个小组表演给全班同学看。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活动。4. 教师总结。表扬和鼓励学生。2.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2.1人们的职业和劳动【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2.能够区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职业,理解人们通过不同职业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要,同时也为自己获取相应的报酬。3.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教学过程】1. 启发。教学活动可以从职业这个词的讨论开始。教师提问全班学生:“你们的爸爸(
41、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谁知道什么是职业?”请几个学生回答,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解释:“职业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名称。人人都要工作,但大家从事的职业不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劳动。比如我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这个职业的劳动就是教育学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的人的职业是交通警察,交通警察这个职业的劳动就是保障马路上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行人的安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是怎样劳动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当学生提到教科书中没有出现的职业及其劳动时,应给予特别的鼓励。2.讲解。“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他们从职业和劳动中得到了什么?别人又从他们的职业和劳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自己父母的职业思考,
42、比如父母通过从事某个职业的劳动得到了工资、奖金,用来养家,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父母的职业和劳动对于他人的意义。比如:汽车制造厂的工人生产汽车,使人们获得了交通工具;农民种植粮食、蔬菜,使人们获得了食物等。3.讨论。通过下面的话将讨论引到另一个方面,“教科书上提到了两类职业,谁能说一说是哪两类?”请学生回答。然后,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直接生产产品的职业”和“提供服务的职业”这两个标题。让学生讨论,说出他们所想到的职业,以及这种职业的劳动,这种职业是属于哪一类。将学生的回答分别写在两个标题之下。(例如:在“直接生产产品的职业”的标题下写出“建筑工人造房子”;在“提供服务的职业”标题下写出“护士帮助医生
43、做手术,照顾病人”等)学生可能对于各种职业的具体劳动了解得不够清楚、具体,或者有误解,教师应帮助学生澄清和认识每种职业的具体劳动。4.懂得职业和劳动之间的关联。可以设计板书,画出职业和劳动之间的“关联图”,或采取牵手做游戏的方式,让各种职业者之间形成一个“联结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某种职业的劳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各种职业和劳动之间是彼此相关联的,肯定每种职业及其劳动对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5.畅想。“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们长大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请学生自由发言,肯定他们选择的各种职业及其劳动2.2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1.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
44、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2.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3.养成尊重劳动者及其工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回顾教科书第7071页人们的工作照片。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了解这些工作吗?享受过他们为你提供的服务吗?”让学生自由发言。2.探究活动。教师布置任务。(1)每个同学选择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依照教科书第72页的“我的信息卡”,写明这种工作是什么。每人至多选择两种。(2)想一想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并且把理由写下来。(3)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将自己小组同学的选择、各种选择的人次填写在第73页下面的表格中。(4)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结果。按照上面的布置开展活
45、动。3.告诉学生,哪几种工作被选的人数最多,请学生发表感想。最后教师简单小结,说明我们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不同的工作都非常有意义。布置家庭作业。3.爷爷奶奶好3.1我爱爷爷奶奶1.了解爷爷、奶奶曾经和正在为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2.培养学生收集和发表的意识与能力。3.增进对爷爷、奶奶的尊敬和孝敬之情。【教学准备】1.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事情,既可以通过他们本人,也可以通过爸爸、妈妈了解。2.如果可能,收集一些爷爷、奶奶年轻时和近期的照片。【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朗读乐乐的话。“每个同学都有爷爷、奶奶,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过,同学们是不是像乐乐一样,也了解自己爷
46、爷、奶奶的过去?他们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给你讲过自己过去的故事吗?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每个同学了解一下自己爷爷、奶奶过去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我爱爷爷奶奶”故事会。2.故事会。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地叙述,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如下几个要点,并且讲一个简单故事做示范(如括号里面的内容)。爷爷、奶奶现在的年龄?(虎子的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爷爷、奶奶年轻时从事什么工作?(虎子的爷爷一直在家乡种地,是村子里地种得最好的农民)他们的工作对家庭和社会有什么贡献?(虎子的爷爷种的麦子是村里产量最高的。他还有一手“绝活”,会种西瓜。虎子的爷爷种的西瓜个大、味甜,特别受欢
47、迎。虎子的爷爷种的麦子和西瓜,运到全国许多地方。靠种麦子和西瓜,虎子的爷爷把三个子女养大,还供虎子的小叔叔念了大学)爷爷、奶奶现在的生活?(爷爷现在和虎子一家住在一起,身体很好,还在家里的院子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虎子一家对爷爷很孝顺,爷爷生活得挺幸福)告诉学生,如果没有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或者不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么也可以讲自己熟悉的年长者。可以先让同桌的学生互相讲,教师巡视,发现一些比较有典型性的故事,然后让这些学生到前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3.教师总结。“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为了社会,都曾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都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老了,正在安度晚年。我们应当尽量照颐他们,让他们晚年生活得平安幸福。3.2爷爷奶奶的晚年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们的共同特点和共同需要。2.形成尊敬和爱戴老人的情感。3.乐于果取帮助、照顾老人的行为。【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欣赏教科书第76-77页的照片,自由发表意见。2.讨论交流:老年人的特点。可以根据上节课的课后活动,分小组共同讨论老年人的特点,然后按小组发表交流并互相补充。也可以直接访课前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