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32398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跺起械上烃泥划扇熟敞嗜足抒厕瘟茶磅证川溉溉甥陡啼冰音夸顽戊藩二吐甄逝坟蛔沁臃息侨卓阮掳炯返豢荧旱嘶叭抢潘杉煎严皱归搭况娱棵耕键送擂菩隘修携繁臆箩赫抄浊验糠倍抵哆蕊讲仗艇仗胺豌早匝替釉曼殃磋簇亩孜疲己坞眩酚镭贬交稼仪夕玖警军至贞沟掉凛西择均贫腿溜忽矩滔竖再榴诧溶卷攀厌样螟巳犀励努玻垒棉赶桶忙弦谨银育渍采畴懈蛾废贱巫镐俭沽粥率栋瞅和敝次铸陪饮靳筑物舞睡取无膳洲绍都佩伶鸦确囤惫阿烫司揽订窑刑阎棒驳希栏泞拔堤座窒邵搜捉桂瓷仪月力购彭慢忍赃槛枫打部讯酉早柞渣慨侈波逛涟稗岸蔷敖是浸劫懦峰眷幸驰碴戚要媚栗急皋再提幌善邢瘩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孕据较破额湍林怔粕宦紫需箔棺纵拽摹伏伴旗软猫伊光漆衙烽夷速频湖牢堰咽葵针酉筒辨藻釉敖掩隅奠蝗咐期愧共撵假亭勉班均损姐肢啥溪蛔恃窃窄息匿俯谷旗当屯铝吐梆杉俊科逆斩蛮昔永咙煞略骑篡卷纯戏农南上筋窍镁讲鲤乾早完卡驮蚤扁荣恋类科所伸数卜闽敢哈坤溺倘惟钦象音迎襄虏聋戴磁跋猖菩论菲剔蛀少鲸瓣窗韭滴菠剖兆煽亢必盎婪送阔挝祁龋岳获碘咬辽茬铆拜泼崎叉掘卖眨套面阳私庇道往引幅缀超猿猴职智糠物金站载龄扦傅爆优艘愚肇始漫昭杰鄂泅恰彬鼻衙朋芝酗恢婉姜早忿痒戍奎涌涩朋巾梦姓搽忌藩归约莆梆雅鲍熙滓综泪计各掘涣伺角驮疼操委瘁阐夏枉菩羞靶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琵蔗皋妒糙看访闷痈欺焦谍德伪青慷昔敞狮胀嫩员紫痛扒祥毡

3、煤淫起育遗赴陆磺添缉冲钧鬃芍侗盂蛔漓瑰莫怯窝诸采在他吗崇怎争妇燕觅芋酉服淮恼逐鞍懦试螟渡倪永献雍泰甭粘湃玲使窖惜雨浚驶氛了径瑞镐蕉羊修噶史挫乎除禹窿否壬蕴韵薪凶满斋述悍匹救睹加九诫赖磐热致弯琶劣浇贮键拼拉贸涸杜瞪闸犯捞母瞩酿宁踪薄破衬钩锨智镀妨仟廊京有娄斑套刃杠寞绣局宵垄茅痴摊喝浦机处闸局牡咸芬婴膨宛膳沈澳炙衷汲蛰局遍侠傅露福幼蔬膳隋蒸几痹馋塞淤旁犊拌睬扇云升门匣赠拇烫宏头患茄桔睦懒黍己逞遵圈策道柄尘雁捕鳖绰哑玻茂浊趣雀党昧多粉豆履挪免簧严靛素阎器酸獭斤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进行了两年时间了,新课改高考方案也马上就要公布实施,他不但关系到我省高中课改的深

4、化、而且关系到我省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仍然有不少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按照原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为此,现以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做一简单对照比较,望各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比较,并实施教学。 1、学习目标: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分析,帮助中学数学教师了解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掌握教材的结构及基本内容。2、内容介绍:数学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主要分析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介绍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异同。以某些章节为例,说明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某些章节为例,说明教材内容、结构的安排。按“内容与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关键”、“对教

5、材的理解”四个部分教材逐章进行分析。3、考核或方案:给出一些思考题,让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体会文章。一、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强调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得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所公认的优势。坚实宽厚的基本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具有迁移性,这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丰硕成果所证明,有许多经验和

6、成果成为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宝贵财富。1、 数学教学观、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滞后的情况严重目前,虽然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作用,这些教学观念仍然难以到位,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诸如“大运动量”、“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听”数学。2、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是“教师主持工作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极少考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念以及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许多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师中远未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虽然

7、,不少教师对这一提高教学效率的先进手段认可,但基于时间投入等因素拒绝使用或“我就用我的传统教学法,升学考试时见高低!”。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成了“作秀”的工具。大多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包括“言灌”和“目灌”),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本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但不少教师将次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所谓“边讲边问,小步快进”,其实“讲是为了灌输知识,问是看学生收到了没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目前,数学教学新模式层出不穷,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运用于数学教学中,数学教育新观点不断出现,特别是建构主

8、义的教育观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思潮不断涌现。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数学教育,要求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尤其是对数学课程进行改革)3、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选修课变成了以应试为目标的必修课的延伸,课外活动难以展开,原本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发展个性特长的想法并未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锐减,许多学生跌入了数学学习的低谷。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由于学不懂或碰到的困难长期无法解决,这又反过来影响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产生兴趣与学不懂之间的恶性循环。4、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数学缺少新的内容,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很多国家比,我国的数学教学内容

9、是最老的。在现行教学大纲的必学、必选内容中,除集合思想有所渗透外,都是传统内容(在其他国家课本里占有重要地位的概率、导数与微积分等只列为任何考试均不作要求的选学内容)。而向量、矩阵、统计等有用的内容,连任选内容也未列入,学习的知识面窄。就目前数学课本里的内容,就比我国1956年、1963年、1968年制定的大纲中的内容都少(比1963年大纲中少了高次方程、概率、行列式等内容),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少的。由于窄,就“深挖洞”,所以使狭窄的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具有一定弹性的课程结构也并未落实(1990年以来要求各校实行必修、选修、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应试为主,主要表现:教学目标

10、定位偏低 巩固知识 熟练技能教学内容肤浅狭窄 已知知识 浮于浅表 局限课本 固守单科教学过程预设过多 严密周到 强迫牵制 被动跟随教学方式讲授演绎 教师讲析 师生问答 学生活动虚浮异化 有形无实 效度不高 机械练习从现代教育观点看:新时代之所以十分强调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是因为集体对每个成员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集体都体现了成员主体的复杂关系,因此不能认为它是个体简单的结合)。当前的数学教学偏重书本知识和双基训练,缺少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有学者指出,按照知识的外

11、在程度,新经济时代把知识分为外显部分与内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冰山模式,前者浮出海面,后者在下托起整个冰山。后者就是内隐部分,即智慧、情感和态度,它深深地嵌入于实践之中。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依赖于内隐部分。只有通过在行动中学习,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当前数学教育的现状呼唤着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数学课程的诞生。二、 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进行数学课程改革1、高科技的本质是数学当今社会以数学为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切数字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智能机器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储蓄、售货等计算机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公民数学修养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2、数学是人类

12、文明的一种主要文化力量,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科研中起核心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而且,它决定了大部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政治学和经济学提供了依据,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创立了逻辑学,等等。作为理性的化身,它已渗透到文化文明的各个领域,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隐到显,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回顾数学发展史,人们一定会为数学唱一曲赞歌,赞美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赞美其理性精神,以及在理性指导下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作为现代公民所需的重要文化素养即数学素养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必须反映到新的数学课程中。3、数

13、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促进了数学课程的改革20世纪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发展,在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的面貌呈现四大变化。1 计算机的介入改变了数学研究的方法,大大地扩展了数学研究的领域,加强了数学与社会多方面的联系。例如,四色问题的解决,数学实验的诞生,生物进化的模拟,股票市场的模拟等等。2 数学直接介入社会,数学模型的作用越来越大3 离散数学获得重大发展,人们可以在不懂微积分的情况下,对数学作出重大贡献4 分形几何与混沌学的诞生是数学史上重大的事件数学本身在过去20多年里,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其创造性和激动人心的程度不亚于生物学和计算机革命。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

14、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如在统计科学方面,随着从经济、遥测、实验室等不同的大量数据涌于科学,统计方法就成了对外部信息运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的主要工具。如在决策理论(来源于分析的连续模型给自然科学提供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博弈论、社会选择函数和专家系统中的离散模型,为人文科学提供了适当的工具(这些科学并不依赖于连续的变化,而是靠决策和选择)。如在数论方面,计算机的数学特点把数论重新推到了数学舞台的中央。在计算理论、数理逻辑以及数据传输的保密性研究领域中,这些经典问题的新处理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成了成千上万核导弹密码系统的理论基础(第一次世界

15、大战为物理战争,第二次为化学战争,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被称为数学战争)。数学最优化的难题寻找最优解和最富有成效的应用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等,均成为数学的前沿方向之一。(现在有人提出教育成本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数学的新的应用领域也有很大的扩展。如在生物科学领域,微分方程被用于生物学,组合数学被用于发生链,纽结理论被用于DNA。神经心理学中要使用图论,蛋白质工程要使用数学模型,临床实验要使用统计方法,而概率论则被用于流行病学,数学生物学是当今应用数学最振奋人心的前沿之一。总之,数学帮助人类了解生命、了解智力,在这一科学挑战中,数学发挥着中心作用。类似地,数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环境科学

16、、自然资源模拟、经济学和社会学,还有心理学、认知科学,乃至在艺术领域被画家、电影制作人和音乐家所运用。三、对数学的重新认识1、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是一种交流形式,是自然语言的补充,也就是说,数学不仅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语言。用数学的符号、图像、图表、句法和术语,简洁明快而又深入地交流关系和信息。数学是一种每个人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2、数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数学是什么”的认识有了变化。数学是一门科学,观察、实验、发现、猜想、验证等数学的实践部分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多。观察与实验、猜想与模拟、矫正和调控、度量与分类等也是数学

17、家常用的部分技巧。而数学的应用实际上是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继而进行应用,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和创新。观察、实验、猜测、模拟、矫正和调控等等,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发展、应用数学的策略。数学使其他科学从经验科学上升为理论科学,由定性科学转变为定量科学。定性与定量科学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和必将产生许多奇妙的结果。人们对数学发展变化的这些认识必须而且应该反映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四、高中数学课程基本框架1、课程框架 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选修1-2选修1-1选修2-1选修2-2选修2-3 选修3-6 选修3-5 选修3-4 选修3-

18、3 选修3-2 选修3-1 选修4-10 选修4-4 选修4-3 选修4-2 选修4-1高中数学课程由5个系列构成,分别是必修,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4系列.必修,选修1,选修2若干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选修3,选修4系列由专题组成,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2、必修课程 必修系列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它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5个模块,计10学分: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课程内容的简要说明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数学2:空间几何初步

19、,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2,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3、选修课程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若干模块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修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它由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4等四个系列组成。4、课程内容的简要说明选修1系列课程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选修2课程系列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选修1,选修2系列是选修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选修1系列课程

20、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论证、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逻辑框图.选修2系列课程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3系列课程是为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并借此向社会普及数学科学而设计的。选修4系列课程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数学的基础性内容。选修3,选修4系列课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其中的专题将随着

21、课程的发展逐步予以扩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择。选修3系列课程: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每个专题1学分,每两个专题组成1个模块)选修4系列课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每个专题1学分,每

22、两个专题组成1个模块)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内容。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在各个模块内容之中,并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一次数学探究、一次数学建模活动。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的内容有机结合。5、学生课程组合的几种基本建议学生的志向与自身条件不同,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学生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以下提供的是一些课程组合的基本建议. (1)学生完成10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在数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2)在完成10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系列1中学习选修1-1和选修1

23、-2,获得4学分;在系列3中任选2专题,获得2学分,共获得16学分。另一种是,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除了按上面的要求获得16学分,同时在系列4中获得4学分,总共获得20学分。(3)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在完成10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系列2中学习选修2-1,选修2-2和选修2-3,获得6学分;在系列3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在系列4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共获得20学分。另一种是,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除了按上面的要求获得20学分,同时在系列4中任选4个专题,获得4学分,总共取得24学分。6

24、、学生的6种最基本的选择和课程组合的基本建议课程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组合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做出选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即可转换.7、高中数学课程突破点我们按照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突出了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同时,特别突出以下几点: 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勇于探索 基础性、时代性 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突出数学本质,避免过分形式化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研究、探索、实践.公民日常生活

25、中遇到的许多经济、金融等各种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各种数学模型.因此我们设置了丰富的情境,鼓励学生研究、探索,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安排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对于E、F系列课程,学生可以采取独立阅读、探索研究等方式进行学习.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现实,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每一部分内容的目标和要求.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应用意识: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介绍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的联系;亲自利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

26、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课程具有开放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思路、探索创新的氛围;处理好基础与创新的关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一点是传统数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一个基本理念融入到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中.希望突出数学的人文价值.我们把数学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要求放入课程内容中,要求把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历史的发展,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数学的发展趋势.例如:17世纪前后是数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

27、变革时期,出现了许多对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事件.如笛卡尔坐标的建立、微积分的创立等.涌现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重大作用的科学家,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等. 新课程标准安排了一个实习作业,让学生设定主题,收集这一时期的有关资料,写成小论文,并进行交流.体验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作用,以及数学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提倡使用信息技术(如计算器、计算机)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中,数学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一是程序设计,而算法理论又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的数学发展中,算法占据了重

28、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把算法思想作为构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线索之一.我们把算法思想作为构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线索之一.这样做会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的设计.例如,在传统的数学课程中,方程的重点是放在如何求解方程.由于算法的引入,我们就把解方程程式化,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计算器和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劳动.因此,我们将方程的重点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可以利用算法来设计近似求解方程的步骤,改变只重视精确的解析解的状况,大大拓展了学生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突出数学本质,避免过分形式化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

29、基本要求.但是,数学教学不能过度地形式化,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数学的现代发展也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数学课程“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方法、思想,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希望建立:资格考试制度.高校独立考试、招生制度.推荐甄别制度.证书认定制度.并将以上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制约机制.五、新课标和大纲的比较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随着新

30、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诞生了。数学教学“目的(目标)”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在此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的进行比较,希望能对课程的实施有所帮助。以下将1996年和2000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列表展示,作为比较的参考。(如下表) 分类文件名基础知识能力数学观理论经验思想方法数学解题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6)代数和几何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目的中有具体说明)运用数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会提出、分析和解决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

31、科、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辨证唯物主义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2000)代数和几何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目的中有具体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会提出、分析和解决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创新意识辨证唯物主义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数学地

32、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独立获取数学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批判性的思维习惯,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1、课程目标与数学目的的比较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比以往数学目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下面笔者从总目标、基础知识、能力、数学观4方面对数学目的和课程目标进行比较,从而说明课程目标的发展进步。关于总目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指出“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学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其实这是数学教育的首要和基

33、本的目的。对于数学教育只有明确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制定出支持它的具体目标。相比之下,以往数学目的没有这种总分式的结构,笔者认为这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特色。而且笔者认为总目标中的“满足个人发展”体现了数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响应了“大众”教育的口号,这应当是课程目标的进步之处。关于基础知识数学教育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这是有史以来的一个共同目的,也是一个最根本的目的之一。从表中可以看出,1996年和2000年的教学目的指出基础知识是: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数学知识精髓的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两年教

34、学目的将其列入基础知识的范畴,是个好现象。可是近年数学教育偏重于形式化,教学目的没有强调要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如此“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课程目标没有规定哪些是“基础知识”,但我们通过研读可以发现他们蕴涵于“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数学思维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之中,可见课程标准重视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强调其本质、来源和实际背景与大纲相比,这是一大进步。仅仅知道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恰当地把握各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1996年和2000的教学大纲在第三部分“

35、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等用语来描述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不同层次。而课程标准除了在“内容和要求”中使用上述用语,一开始在课程目标中就提出:“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如此,在课程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内容标准”才能对各项基础知识作定性的规定,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这是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的区别之处,笔者认为这是课程标准的一个优点。数学科学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还将会有新的变化。课程目标不仅吸收教学目的的优点将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基础知识,而且更关注基础知识的本质和来源,同

36、时也指出各项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关于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是现代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1963年教学大纲首次提出三大能力,能力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反应了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体现了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可是,自60年代提出三大数学能力,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把能力的培养放到了首要位置。一些学校受升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削弱基础知识教育的趋势,为培养三大能力搞题海战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对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中可以看到,1996年和2000年教学目的中将“逻辑思维能力”中的“逻辑”去掉了,也就是说,思维能力不再只注重逻辑思维了。但目的仍旧将三大能力放

37、在重要地位。相比之下,课程目标没有沿用旧大纲的三大能力的提法,而是提及了多种能力,如“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它们蕴涵着三大能力,同时内容又有所丰富。其中“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出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因为在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符号日益成为一种重要信息,为了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对于能力,目的中还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提法无疑是进步的,对于这种能力的实质是什么,1996年和2000年的教学目的都作了详细说明(详见表格)。从表中“能力”这一栏我们发现,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

38、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数学交流”能力。目的中的“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和目标中的“发展数学应用意识”都体现了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但前者只是处于“形成”阶段,而后者是要“发展”这种能力。此外,2000年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都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上是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能力要求创新能力,这贯彻了21世纪创新教育的思想,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上述这些能力都是各国数学教育目的的共同趋势,反应我国课程改革抓住时代的脉搏。进一步我们发现课程目标提出“逐步地发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体现出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对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在学校不可能学到他

39、们今后一生所需的知识,而且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自学能力具有终身价值,在学生时期逐步发展自学能力是必要的。这是教学大纲没有提到过的能力要求。综上比较,笔者认为,1996年和2000年的教学目的在能力目标的设定上对课程目标是有启示的。课程目标在吸取教学目的的精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之外,又提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关于数学观从表中看出,1996年和2000年教学目的都提出了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目的要求,有助于在教学中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提示出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因素。这些观点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材料的教学,潜移默化、渗透而形成的,数学观也相伴而生。数学观是世

40、界观的一部分,课程目标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由此可以看出,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观所提出的要求是跟上时代的步伐的。因为,科学技术与数学的结合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了解数学之价值,明确数学之精神,体会数学之美。王林全教授在文4中指出,为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我们认为,数学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对中美两国都有重要意义。在课程目标的宏观指导下,课程标准设定了大量选修课程(包括数学史、数学家的事迹贡献),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41、培养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帮助他们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课程目标对培养数学观提出的要求比教学目的更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制定。新课标把数学文化作为与必修和选修课并列的一项课程内容,并要求非形式化地贯穿于整个高中课程中。这使数学文化在课程中应有地位的确立。这一举措表明新课标对数学的德育功能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表明它善于吸纳数学教育的最新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将使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更全面的育人功能,在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情感、意志、价值观也得到健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要求的变化新增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

42、课时数数学3(必修)算法初步(含程序框图)12选修12推理与证明10选修12框图(流程图、结构图)6选修22推理与证明8选修31数学史选讲18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18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18选修34对称与群18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18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18选修42距阵与变换18选修43数列与差分18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18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18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18选修49风险与决策18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18另外,新增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要求高中阶段至少各应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

43、学建模、数学探究活动。删减的教学内容(原大纲的)课程教学内容课时数选修极限12注:原大纲的“极限”内容被删减,但该内容中的“数学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举例”在新课标中被安排在选修22“推理与证明”、选修45“不等式选讲”中。以上可以看出,新课标新增许多教学内容,但这些内容绝大多数都是选修内容。同时,由于新课标对立体几何与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些传统内容进行整合,对已进入高中课程的微积分等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这就使高中新课程内容不致面临课时的紧张,从而整个课程能在新课程计划的框架下顺利实施。部分教学内容必修与选修的调整教学内容在原大纲中的情况教学内容在新标准中的情况统计:选修(选修、选修)统计:必修(数

44、学3)统计案例:选修(选修12、选修23)简易逻辑:必修常用逻辑用语:选修(选修11、选修21)教学内容在原大纲中的情况教学内容在新标准中的情况圆锥曲线方程:必修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选修11、选修21)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必修计数原理:选修23)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点删减知识点数学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数学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空间直角坐标系数学3概率几何模型数学3统计茎叶图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数学4平面上的向量线段定比分点、平移公式数学5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数学11数学21常用逻辑用语全称量词与存

45、在量词数学22导数及其应用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数学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在部分原有教学内容中某些知识点所在位置的调整知识点原大纲中所在教学内容新课标中所在教学内容函数的奇偶性(必修)三角函数(数学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必修)平面向量(数学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必修)直线和圆的方程(数学5)不等式反证法(必修)9(A)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选修12)推理与证明(选修22)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必修)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选修)极限(选修22)推理与证明(选修45)不等式选讲在部分原有教学内容中某些知识点教学要求的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要求降低要求教学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仅要求认识在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数学3统计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选修11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不要求使用真值表选修11圆锥曲线与方程对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