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认识米,用米量教学案例及分析主体性教学是研究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互动对学生数学能力促进作用的教学模式。下面的教学片段是我为实验老师备的一节主体性教学的课,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出色地发挥,较成功地上了一节主体性教学的研究课。虽然时间已过一年之多,但是课堂教学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在我把教学片段写出来让大家借鉴。一设“难”导入,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师:同学已经学会用厘米量,那么天天和我们见面的黑板有多长呢?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有一小部分学生举手,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有在尺子的右端
2、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师:你觉得自己还行吗?生:我觉得很难,我可以找同学帮忙吗?师:你的主意不错,遇到困难就得找伙伴帮助,老师同意你的请求。(女生把同桌叫来,两人分工后又继续量,她们一个量,一个边算边记在本子上。)生:我们总算量完了,黑板的长度是300厘米。(师板书:300厘米。)师:坚持就是胜利,老师非常佩服你们。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生:用小尺子量又慢又费劲。师:你们有好办法吗?众生:(学生指着讲台上的米尺)用老师的大尺子量。师:对,用大尺子量是个好办法,要想用它量,你们得先认识它呀,那位同学知道它?生1:我知道,它是米尺。老师们
3、经常拿它去上课。生2:搞黑板报时,美术老师用它来量黑板和画直线。师:是的,它是米尺。看来同学们平时还注意到它。二引导自主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师:米尺上面也有一些刻度,请各个小组的同学看一看、比一比看米尺上的刻度和你们小尺子上1厘米的刻度有什么关系?米尺上有多少个像1厘米那样的刻度?(教师把米尺发给各个小组。学生们三三两两一起用小尺子和米尺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非常投入。)小组1代表:我们发现米尺上有很多1厘米,米尺上刻度10正好是10厘米,20是20厘米,我们10个10个地数,数出了100,我们得出米尺的长是100厘米。小组2代表:我们发现米尺上有很多1厘米的刻度,我们数一数发现米尺上有100个
4、1厘米,我们得出米尺的长是100厘米。小组3代表:我们发现米尺上标满了1厘米的刻度,我们用20厘米的小尺子来量米尺,我们发现米尺的长正好是100厘米。师:你们真能干!米尺的长就是100厘米,老师觉得用100厘米表示米尺的长度,这个数太大了,所以想给它换个名字使它便于记住和使用,我们就把100厘米的长度叫做1米吧,也就是说米尺的长度是1米,知道米尺有多长了吗?众生:(笑着)知道了,米尺的长度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师:谁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子表示厘米与米的关系?(学生纷纷举手。)众生:1米=100厘米。生2:我用两个式子表示:1米=100厘米和100厘米=1米。师:(师着指生2。)对这个同学的第
5、二个式子,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生3:他的第二个式子是对的,这个式子是从右往左读得到的,可给人感觉不太顺眼。师:你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指着生2。)生2:1米=100厘米这个式子是好一些,但我们也要知道100厘米=1米,所以我就列出了两个式子来。师:你是个细心孩子,你想得真全面。大家喜欢那个式子?众生:1米=100厘米。师:请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记熟这个式子,同时也别忘了100厘米=1米。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长绳量出它的1米、2米、3米,并用打绳结的方法做记号。量完后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量的方法。(师巡视,提示学生把米尺的0刻度对准绳子左端的起点,在右端对准1米的刻度处打个绳结。)师:同学都会用米
6、量了,请用你喜爱的方式感受一下1米的长度。(有的学生展开双手和米尺或1米长的绳子比一比,有的学生用米尺来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有的学生用米尺来量墙壁并在1米处作了记号,有的学生用手摸一摸米尺,再用米尺量课桌面的长,有的拉开手指头一柞一柞地量米尺等等。)生1:1米大约有我们伸开的两只手臂那么长。生2:1米的长到我的下巴。生3:1米的长有墙壁这个地方这么高。生4:1米的长正好是课桌的长度。生5:1米大约是我小手10柞的长。师:同学真行!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感受1米的长度。三重视经验,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师:除了米尺外,谁还见过别的尺子?生1:开学初,我看见木工师傅修理窗户时用了可以自动回卷的小尺子量玻
7、璃。生2:我也看见。他工具箱里还有可以折起来的尺子。生3: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拿一种用手转的尺子来量我们跳远。师:同学们真棒!能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们所说的尺子老师都带来了。体育老师用的尺子叫做卷尺,它总长度是50米,用来量长距离的。木工师傅用小卷尺和折尺长度分别是150厘米(1米50厘米)和1米,用来量长度为1米左右的物体。(老师边介绍边展示给学生看。)师: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尺子用米量你想量的东西。生1:才刚我俩用小尺子量黑板的长度,现在我们想米尺和卷尺再量一下。(师让两名女生去量。)生1:黑板的长度是3米,哇!比用小尺子量容易多了。(师在300厘米的后面板书:3米。)师:用3米来表示黑板
8、的长度比用300厘米有什么好处?众生:简短,容易记住。生2:我知道黑板的长了,我想用小卷尺量黑板的宽。生3:我们想量教室的长和宽,应该选用卷尺量。生4:我想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应该选用折尺量。生5:我想量桌子的高,应该选用米尺量。师:同学们都有自己想量的东西,也选择较合适的测量工具,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完成测量,并把你们测量的结果记下,待回向大家汇报。(大多数学生都参与测量或观看,这时生6走到老师跟前。)生6:我想量学习园地的长可大尺子同学都用去了,我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办法师:(没等学生讲完,师表示惊讶)想出办法这不是挺好吗,请用你的办法赶紧去量呀!(生6拿出绳子拉着同桌的手到学习园地前拉
9、开绳子量了起来量完后,再用与学习园地长度相等的那段绳子去量自己的课桌。我们课题组听课的老师都被学生这一举动给吸引住。在学生们汇报测量结果时,师不失时机地让生6说一说她的量法。)师:老师发现你量法很有创造性和使用价值,能把你测量结果和方法告诉大家吗?生6:刚才有一位同学量出课桌的长是1米,所以我就用绳子先量学习园地的长再用与学习园地长度相等的绳子放在课桌上量一量,绳子的长有3个课桌多一点,所以学习园地的长就是3米多一点。实际上用刚才量过的1米、2米、3米长的绳子当尺子也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生6似乎说完了量法才意识到这点。)师:(非常惊喜。)这方法的确很妙,帮助我们解决了在没有测量工具时,如何测
10、量的大难题。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和动手实践,同学一定会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与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结合本人的设计意图和课堂教学实况,对这节主体性教学的课,我有以下的感想:一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本着数学
11、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意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我能行”而信心十足地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用米量及其测量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如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和装玻璃窗都得用小卷尺或折尺来测量,上体育课学生跳远和推铅球都得用卷尺来测量,学生或许有帮过老师拉着卷尺测量的经历。在本课教学时引导学生举出见过的各种尺子及它的用途,让学生感受到它的使用价值,唤醒了学生的意识,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投入学习。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地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
12、习任务。可见把生活经验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重要途径。二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调动起来,并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有了自我学习的辽阔天地,学生才能主自地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正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在主体性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再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用小尺子量黑板的长度,有意给学生设“难”,让学生在量中体会到尺子小,费时又费力,要放弃又觉得自己能行而产生心理矛盾,使认
13、识米尺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识米的动力。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玩”中,轻松、愉快地领会和获取新知,本课的教学以始至终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了认识米、感受1米长度和用米量的教学。学生有了自我操作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与提高。合作交流是主体性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遇到一人难以完成或有异议有困惑的问题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如教学导入时,让学生用小尺子量长距离,在学生身处困境时,师问:你觉得自己还
14、行吗?不但只是提醒学生知难而退另想办法,而且是提醒学生找伙伴合作,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为本课在测量长距离时,更是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本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成形了学生之间互助、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也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是教学的升华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学生是具有自主学习本能的主体,又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个体,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靠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发掘和培养。如本课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感受和运用新知,是使学生不受压抑、不受限制的表现自我。如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尺子测量而想出用绳子量,然后再量绳子的长度的作法,教师表现为惊喜,却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量法而鼓励学生去量,目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让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与展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集思广益,让学生集体的智慧相碰撞,使之“喷”出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能力,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总之,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设计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