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4634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222 大小:5.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 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

2、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上学期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整式的乘法,相交线与平行线以及统计的一些简单知识,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

3、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但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

4、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1 章:分式: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够依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简单的分式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第2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相关概念和性质,命题与证明;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反射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作法。第3章:实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方根与立方根、算术平方根,

5、在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后,引进了无理数,从而对数的认识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为学习函数及通过直角坐标系研究几何问题提供了研究工具。本章包含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法。 第5章: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够应用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四、本期教学任务: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知识与技能上:在现实情景中会求平方根、立方根及点的坐标,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和

6、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估计无理娄的大小,逐步养成数感、培养估算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函数概念及三种表示法,能用适当的方法描述某些具体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回顾拓展”,会用全等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的关系,发展符号感,经历操作活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会用定理来解题;在教学中,选择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五、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

7、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8、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

9、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六、课时安排章 节 时 间 第1章 分式 约22课时1.1分式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3整数指数幂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小结与复习第2章 三角形 约27课时2.1三角形2.2命题与证明 2.3等腰三角形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5全等三角形 2.6用尺规作三角形小结与复习第3章 实数 约9课时 3.1平方根 3.2立方根 3.3实数小结与复习第4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0、(组) 约13课时4.1不等式 4.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4.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小结与复习 第5章 二次根式 约14课时 5.1二次根式 5.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5.3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小结与复习第一章 分 式1.1 分 式1.1.1分式的概念 (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分式的概念。2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3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理解分式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 1把三个一样的苹果分给4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你怎么分给他们?

11、(交流讨论)(1)每位小朋友分(2)分法: 每个苹果切成四个相等的小块,共12块,每人分3块,这3块占一个苹果的 为了每个小朋友吃起来方便,每个苹果切成8块,共24块,每人分6块,这六块占一个苹果的。想想这两种分法分得的是否一样多?(,即:)由此表明了什么?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2 (1)把上面问题变为:把3个一样的苹果分给n(m0)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用除法表示:,用分数表示为:,相等吗?()这里的n可以是实数吗?(n不能为0)(2) 有什么区别?(后者分母含有字母)我们把前

12、者叫分数,后者叫分式,什么叫分式呢?分式有没有和分数一样的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分式的概念 填空:(1 )如果小王用a元人民币买了b袋相同的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_元。(2)一个梯形木板的面积是6 ,如果梯形上底是am,下底是bm,那么这个梯形的高是_m.(3) 两块面积分别为a亩,b亩的稻田m kg,n kg,这两块稻田平均每亩产稻谷_kg.观察多项式: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特点?(分子分母都是整式,分母含有字母)一般地,如果f、g分别表示两个整式,并且g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叫分式。说明:分式的分子分母一般是多项式,单项式可以看成

13、是只有一项的多项式。分母一定含有字母。2 分式的基本性质思考: 相等吗?相等吗?如果a0, 那么,只要都意义,那么。你认为分式和分数具有相同的性质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非零多项式,分式值不变。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设h0,则3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例1 求分式的值,(1)x=3, (2)x= 思考:(1)要是分式的值为零,x应等于多少?要使分式的值为零,x应等于多少?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什么?(分子为零,分母不等于零)例2 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1)无意义,(2)有意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分母不等于零)三 课堂练习,巩固

14、提高 P 3 四 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五 作业 P6 A 1,2 B 1 1.1.2分式基本性质和约分(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2 通过探索掌握分式符号的变换法则。教学重点、难点: 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和分式的变号法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分式基本性质是什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非零的多项式,分式值不变。2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什么?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二 合作交流,

15、探究新知1 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分式的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而把分式化简例1 把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1);(2)分析:先要找到公因式,对于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什么?然后把分子分母分别写成公因式乘以一个适当的式子。解(1).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还要注意先分解因式,再找公因式。(2).练一练:把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1);(2);(3);(4).分式符号的变换思考:(1) (2)估计学生会想到用除法法则来找到他们的关系,但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找到他们的关系。,因此:,因此,从上面的变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你的话来表达?分式的符号规律-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式本

16、身三个符号任意改变两个,值不变。练一练: P 6 练习题3 下面变形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果不正确应怎样改正?三、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几课你有什么收获?1感受了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2 会变换分式的符号。四、作业P 7 A 3、4、5 6 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2.1分式的乘除法(第3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类比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并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2 了解约分、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对分式的结果约分。重点、难点重点:分式乘除法则及运用分式乘除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分式乘除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分数的乘除法复习计算:(1) 分数乘法、除法运算的法则是什么?2 类比:把上面的分

17、数改为分式:()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板书课题)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分式的乘除法则你能用语言表达分式的乘除法则吗?分式乘分式,把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别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2 分式乘除法则的初步应用及分式的约分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例1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点评:(1)分式的乘法,可以先把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再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这叫约分。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最简分式。 (2)分式的除法运算实际上是转化为分式的乘法运算,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思想。三 应用迁移,巩

18、固提高1 需要分解因式才能约分的分式乘除法例2 计算:(1)点评: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多项式因式,因先分解因式,然后按法则计算。2 分式结果的化简及化简的意义例3 化简:点评:在进行分式运算的时候,一般要对要对结果化简,为什么要对分式的结果化简呢?请你先完成下面问题:例4 当x=5时,求的值。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对分式的结果化简了吗?(把分式的结果先化简,可以使求分式的值变得简便)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计算:2化简:3下面约分对吗?如果不对,指出错误原因,并改正4 有这样一道题“计算:甲同学把x=2009错抄成2900”,但他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六、作业

19、:P 12 A组 1, 3 B 41.2.2分式的乘方(第4课时)教学目标1 探索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 2 熟练运用乘方法则进行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分式乘方的法则和运算。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及利用分式乘方法则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分式乘除法则是什么?2什么叫最简分式?3 取一条长度为1个单位的线段AB,如图:第一步:把线段AB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作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这一段,就得到了由_条长度相等的线段组成的折线,每一段等于_,总长度等于_.第二步:把上述折线中的每一条重复第一步的做法,得到_,继续下去。情况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式的乘方。二

20、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分式乘方的法则(1)把结果填入下表:步数线段的条数每条线段的长度总长度142=3=4=5=(2)进行到第n步时得到的线段总长度是多少呢?(3)把改为,即:_.用语言怎么表达呢 分式乘方等于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分式乘方公式的应用例1 计算:强调每一步运用了哪些公式。2 除法形式改为分式形式进行计算。例2 计算:。强调:除法形式改为分式,利用分式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给计算带来了方便。3 分式乘方与分式乘法、除法的综合运用。例3 计算:4 整体思想例4 已知:,求的值。四 课题练习,巩固提高 P 12 练习1,2 补充: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

21、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几课你有什么收获?(1) 分式乘法法则 (2) 分式乘方法则与分式乘除运算法则综合运用时的顺序。六、作业:P 13 习题A 2; B 61.2分式的乘除法练习题(第5课时)一选择题1约简分式后得 A; B ; C ; D 2约简分式后得 Aa+b; Bab; Cab; Da+b3分式,中,最简分式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计算,所得的结果中,是分式的是 A只有; B有、; C只有; D不同以上答案5等于 A; Bb2x; C; D65(a+1)2等于 Aa2+2a+1; B5a2+10a+5; C5a21; D 5a257下列各式中,化简成最简分式后得

22、的是 A; B ;C; D 8当x2时,化简的结果是 A1; B1; C1或1; D0来源:Z,xx,k.Com9若x等于它的倒数,则分式的值为 来源:学科A1; B5; C1或5; D或4二计算题12三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b=四已知y2x=0,求代数式的值五若=1,求x的取值范围来源:学*科*网Z*X*X*K1.3 整数指数幂1.3.1同底数幂的除法(第7课时)教学过程1 通过探索归纳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2 熟练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3 通过计算机单位的换算,使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提高学习学生的热情。重点、难点: 重 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利用该法则进行计算。难 点:同底数幂

23、的除法法则的应用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 约分: , , 复习约分的方法2 引入(1)先介绍计算机硬盘容量单位: 计算机硬盘的容量最小单位为字节,1字节记作1B,计算机上常用的容量单位有KB,MB,GB,其中:1KB=B=1024B1000B, , (2)提出问题: 小明的爸爸最近买了一台计算机,硬盘容量为40GB,而10年前买的一台计算机,硬盘的总容量为40MB,你能算出现在买的这台计算机的硬盘总容量是原来买的那台计算机总容量的多少倍吗? 提醒这里的结果,所以,如果把数字改为字母:一般地,设a0,m,n是正整数,且mn,则这是什么运算呢?(同底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同底

24、数的除法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你能用语言表达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吗?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2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初步运用例1 计算:(1)(n是正整数),例2 计算:(1),(2),例3 计算:(1),(2)练一练 P 16 练习题 1,2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4 已知 ,则A=( ) 例5 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单位KB,MB,GB的换算关系,近视地表示成:1KB1000B,1MB1000KB,1GB1000MB(1) 硬盘总容量为40GB的计算机,大约能容纳多少字节?(2) 1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本10万字的书占多少字节?(3) 硬盘总容量为40GB的计算机

25、,能容纳多少本10完字的书?一本10万字的书约高1cm,如果把(3)小题中的书一本一本往上放,能堆多高? 练一练 (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比较。)1 已知求的值。 2 计算:四 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 作业; 1 填空: (1) =_, (2) =_2 计算(1), (2), (3), (4), (5) (6)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第8、9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探索掌握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 会熟练进行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3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少的数。4 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零次幂和负整数指

26、数幂的公式推导和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绝对值较少的数。难点: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同底数的幂相除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叙述?2 这这个公式中,要求mn,如果m=n,mn,就会出现零次幂和负指数幂,如:,有没有意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零指数幂的意义(1)从特殊出发:填空:思考:这两个式子的意义是否一样,结果应有什么关系?因此:,同样: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非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2)推广到一般:一方面:,另一方面:启发我们规定:试试看:填空: , 。2 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1)从特殊出发:填空: ,

27、 (2)思考:的意义相同吗?因此他们的结果应该有什么关系呢?() 同样:, (3)推广到一般: (4)再回到特殊:当n=1是, 试试看: 2 若,则x=_,若,则x=_, 若,则x=_.3 科学计数法(1)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你发现了什么?( 10-n = )(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思考:这些数的表示形式有什么特点?()叫什么计数法?(科学计数法)当一个数的绝对值很少的时候,如:怎样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呢?你能从上面问题中找到规律吗?试试看: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0.00018, (2)0.00000405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_,若,则y的取值范围是_.例2 计算

28、:例4 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形式:例5 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 000 000 529厘米,用科学计数法把它写成为_.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P 18 练习 1,2,3,4补充:三个数按由小到大的数序排列,正确的的结果是( )A ,B C , D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2),(3)科学计数法前两个至少点要注意条件,第三个知识要点要注意规律。六、作业:P 21习题 A组2,3,4,5,1.3.3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第9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探索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推广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 会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熟练进行计算。重点、难

29、点重点: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难点:指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正整数指数幂有哪些运算法则?(1)(m、n都是正整数);(2)(m、n都是正整数)(3), (4)(m、n都是正整数,a0)(5) (m、n都是正整数,b0)这些公式中的m、n都要求是正整数,能否是所有的整数呢?这5个公式中有没有内在联系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公式的内在联系做一做 (1)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 解:; ,通过上面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幂的除法运算可以利用幂的乘法进行计算,分式的乘方运算可以利用积的乘方进行运算。

30、,因此上面5个幂 的运算法则只需要3个就够了:1)(m、n都是正整数);(2)(m、n都是正整数)(3),2 正整数指数幂是否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做一做计算:, 解:(1)(2), 通过上面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幂的运算公式中的指数m、n也可以是负数。也就是说,幂的运算公式中的指数m、n可以是整数,二不局限于正整数。我们把这些公式叫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设a0,b0,计算下列各式:例2计算下列各式: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 P20 练习 1,22 补充:(1)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2计算的结果为( )3 当x=,y=8时,求式子的值

31、。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 知道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只需要三个就可以了。(2)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六、作业P 22 A组 6 ,7 B 81.4 分式的加、减法1.4.1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第11课时)教学目标1类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得出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2 会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重点、难点:重 点: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 难 点: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的处理。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一做大约公元250年前后,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时,解出了两个分数:,欲知丢番图在研究什么问题,请你先计算:等于多少?(

32、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学生黑板上板演)由于16=,原来丢番图在研究把写成两个数的平方和的形式即:,他求得了一组解: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呢?如果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在课后探索。下面我们来看看:用到了什么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一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 法则的应用例1 计算:解:强调:把分子相加后,如果能分解因式要分解因式,与分母约分。例2 计算:解:例3 计算: 解:从上式可以看出:是一对互为相反数,所以

33、:,又,所以:。 例4 计算:解:强调:把表面上看不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三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P 24练习 1,2题补充:1 请你阅读下面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1) 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错,学出错误代号_,错误的原因是_,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2 已知,先化简,再求的值。四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时应注意什么?五、作业:P 30习题 A 组1 1.4.2 通分、最简公分母的概念(第12课时)教学目标目标:1、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的意义。2、会将几个分母不同的分式通分。重点:确定最简公分母。难点:分母是

34、多项式的分式的通分。程序:一、进入情景1、(出示幻灯1)把下列分式约分成最简分式:(1);(2);(3)。2、观察:(1)上面三个分式约分前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式)(2)约分后所得分式还是同分母分式吗?3、提问:你能把这些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分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二、师生共同酝酿,构建“最简公分母”1、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是如何化成同分母分数的?(通分)2、提问:什么是分数的通分?其根据和关键是什么?3、启发: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那么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呢?其根据又是什么?4、尝试概括:你能通过类比分数的通分归纳分式通分的定义吗?5、提问:(1)的公分母是如何

35、确定的?(2)你能确定分数的公分母吗?(3)若把上面分数中的3,5用来代替,即分式又如何确定公分母呢?6、思考:(1)上面三个分式的公分母能否是:或或或(2)你为什么确定其公分母是?7、提问:你能概括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吗?三、体验琢磨,感悟内涵1、(出示幻灯2)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1); (2); (3)。2、提问:如何确定最简公分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并板书)四、学会运用,品尝获得知识的乐趣当你能正确确定最简公分母后就能顺利进行通分了,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例1、通分。启发:1、最简公分母如何确定?是多少?2、第三个分式中分母的负号如何处理?师生共同解之(略)。提问:你能归纳分

36、式通分的步骤吗?其关键是什么?回授练习:通分(出示幻灯2)(1); (2); (3)。训练:(出示幻灯3)指出下列分式的最简公分母?(1);(2); (3)。思考:1、上面三组分式有何内在联系?2、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如何确定其最简公分母?3、你能将上面第三组分式通分吗?例2、通分:。(学生口答解答过程,师板书)回授练习:通分(出示幻灯4)(1); (2); (3)。五、小结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提问: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通分,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其关键是什么?2、如何寻找分式的最简公分母?3、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时如何通分?训练:(出示幻灯5)1、判断下列通分是否正确:通分:。解:最简公分母

37、是, ; 。2、填空:(1)将通分后的结果是_;(2)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_。3、通分:(1); (2)。六、布置作业P30 习题A组21.4.2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第13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公分母的概念和求法,会把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2 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3 通过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渗透“转化”的思想.重 点: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难 点: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同分母分式加、减怎么计算?2 计算: 下面两种方法那种方法更简单?解: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因为它取的公分母是最简单的.最简的公分母又是怎么确定的呢?(交流)方法1

38、 用短除法,如右图:2234=48方法2 分解质因数,公分母就是3 我们把=中的2,3分别用字母a,b用字母代替得到: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式加、减法(2)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通过具体问题,探究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 请你类比做一做(1)计算:解:先确定最简公分母为,再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然后相加.(2)计算:解:你能说说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吗?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分母是乘积形式的异分母分式加、减试试看:例1 通分:(1) (2) (3) 例2 计算:(1), (2), (3)2 分母是多项式的异分母分式加、减例3 通分:强调:先把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确定确定最简公分母

39、.例4 计算:(1),(2)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P 29 练习1,2,3,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作业:P 30习题A 组: 3,4, B组:6,7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5.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第14、15课时)一 教学目标:知识教育点1 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掌握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2 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验根的方法.能力训练点 1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德育渗透点 转化的数学思想.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

40、步渗透化归的数学美.二 学法引导: 1 教学方法: 演示法和同学练习相结合,以练习为主 2 学生学法:选择一个较简单的题目入手,总结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三 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的转化思想的渗透.难点 : 了解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验根的方法.疑点 : 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解决办法 : 注重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要适当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五 教具准备: 投影仪六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引入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2提出P53的问题李老师的家离学校3千米,某一天早晨7点30分,她离开家骑自行

41、车去学校.开始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分钟,遇到交通堵塞,耽搁了4分钟;然后她以每分钟v米的速度匀速行驶到学校.设她从家到学校总共花的时间为t分钟.问: (1) 写出t的表达式; (2) 如果李老师想在7点50分到达学校,v应等于多少?分析: 李老师在遇到交通堵塞时,已经走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剩下的这一段路需要多少分钟? 如果李老师想在7点50分到达学校,那么她从家到学校总共花的时间t等于多少?由此可以得出:(1) t的表达式 t=6+4+ (2) v应满足 20=6+4+ 观察(2)有何特点?概括 方程(2)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辨析:判断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