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4669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2013年11月14日)目 录一 导言2二 课程目标6三 内容与要求8小学阶段内容与要求8初中阶段内容与要求23高中阶段内容与要求40四 实施建议60一 导言1.课程定位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信息化社会重要的时代特征。信息科技应用于基础教育,为各学科学习和活动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具有信息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提升信息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学习的基本载体,以信息处理为主线,以学信息技术、用信

2、息技术、与信息技术一起学为基本学习过程,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基础课程,是技术学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使学生获得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研究、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质量与效率,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学习与持续发展。课程使学生懂得科技、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使用信息技术对人际交往与个人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学会安全、合理、合法以及合乎道德地使用信息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信息伦理与道德、网络文明与礼仪以及网络文化价值导向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2.核心素养信息科技学科着重提高学生的信息

3、素养,主要包括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能力。图示及说明如下:知识与技能: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与工作所必需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原理以及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原理,常用信息技术工具操作技能以及信息处理的操作技能。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理解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主要包括:信息需求分析能力、信息收集与管理能力、信息加工与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工具选

4、用能力、新技术探究与适应能力。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指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学习生活的双重影响,认识到不恰当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以及其中涉及的道德和法律责任,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自觉按照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相关的活动,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道德准则、信息使用规范。3.课程理念 信息科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课程应满足每位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学生有效、安全、规范、自信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为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学习及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支持以及价值观引领。(1)确立以促进学

5、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提升信息素养是一个整体的、综合的、渐进的过程,从兴趣激发、技能掌握、知识建构、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形成、信息使用规范及道德规范培养等方面为学生更好地生存奠定必要的基础。课程也为学生适应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具备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将“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与信息技术一起学”,让学生在大量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建构、实践体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提高新技术的探究能力,并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信息意识,形成适应开放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公认的行为

6、规范和道德准则。(2)构建以典型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的课程内容课程以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真实问题为核心,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注重从丰富的可供课程选择的技术、工具、知识和技能中,选择信息科技领域中联系生活的、可体验与实践的、联系学科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应用、工具和平台,综合考虑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与德育要求等学习要求。兼顾因科技发展变化对课程内容带来的影响,关注课程的动态生成,适时更新内容,增强经典内容与新技术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体现时代特征,使学生体验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乐趣与奥妙,激发探究信息科技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3)凸现以项目活动为特点的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强调实践

7、体验与协作探究,采用“以项目活动带动学习”的策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学习的伙伴,设计能体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要求的,形式多样的项目活动。项目活动的设计要整体地考虑活动的预期目标与活动的展开过程,体现学科特点与核心知识,能反映学习过程和体现信息科技课程的教育价值;同时项目活动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能力培养和德育的要求,要通过项目活动的体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和领会,并自然地内化为能力和自觉地形成行为规范。(4)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过程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课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机会,根据需求,自

8、主选择技术、工具、软件或平台,获取必要的信息、支持或帮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管理。通过具有可操作性、全面性、激励性和发展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激励与导向学生完成预定目标。学习水平界定目标类型学习水平水平描述行为动词知识知道能识别或复述所学的知识。识别、复述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或解释。说明、解释、举例运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实现技能模仿能参照演示或提示,模仿操作。参照操作熟练能独立执行所学的技能。独立执行、独立操作掌握能根据需要选择技能。使用、制作过程与方法尝试、能、观察、对比(比较)、分析、交流、分享、归纳、总结、评价、制定、推测(

9、推算)、设计、设置、选择、记录、迁移、类比、调查、讨论、经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遵守、感悟、认同、形成、意识到、约束、关注、养成、尊重、树立二 课程目标1总目标信息科技课程以信息处理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常用信息技术工具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主动探究与适应新技术,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真实、开放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学习,分析问题,明确需求,有效地获取信息,合理地管理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加工与使用信息;正确理解信息科技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自我约束个人行为,养成

10、健康、文明使用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树立信息安全的意识,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基本道德与行为规范。2.阶段目标小学阶段(三-四年级)初中阶段(六-七年级)高中阶段(十年级)知识与技能(S)1.知道信息科技的常识。2.知道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4.模仿进行信息的收集、管理、加工、传输和表达的操作。1.知道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2.理解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3.知道常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在信息处理和支持学习中的作用和特点。4.独立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加工、传输和表达的操作。1.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之间工作的基本过程。2.用正确的术语解释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

11、的应用。3. 较为熟练地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4.理解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传输的基本思想方法;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知道数据管理或作品设计与创作的基本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T)1.尝试观察并说出图形界面软件以及其它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与操作步骤。2.在他人帮助下应用所学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获取新知识,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能适应信息化学习环境,参与小组合作。4.能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查找信息;能挑选出有用的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表达想法。1.比较和归纳各类图形界面软件以及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操作方式和使用规律。2.关注新技

12、术的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探究信息科技的一些新知识与技能。3.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交流和分享信息。4.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分析信息需求,获取信息,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辨别信息的相关性,检查信息的可靠性,有目的地加工信息,有个性地表达信息。1比较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2.独立探究及应用与生活、学习相关的信息科技新知识与新技术。3.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与他人沟通及合作。4.明确信息需求,高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鉴别、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创造性地组织、加工、表达信息。设计简单的算法(或使用数据库)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

13、问题的质量和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1.对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表现出兴趣。2.妥善保存个人文件及重要信息,开始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3.认同使用信息技术时应有的行为规范,逐步树立自我约束的意识。1.关注信息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2.树立信息安全的意识,妥善管理个人信息及保护个人隐私,自我约束个人行为。3.认同信息社会中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能自觉遵守。1.主动关注和适应新技术的变化与发展,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2.感悟信息安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保护个人信息系统安全。3.负责任地发布与传播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自觉按照信息

14、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进行相关活动。三 内容与要求(注:由于条目编号暂未做规定,本次修订没有统一修改编号)小学阶段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级主题二级主题1信息科技常识(8课时)1.1信息科技与信息技术工具(3课时)1.1.1身边的信息科技1.1.2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1.2图形界面软件(5课时)1.2.1图形界面软件的要素1.2.2图形界面软件的操作2信息处理(48课时)2.1信息获取(6课时)2.1.1汉字的输入2.1.2信息的查找2.1.3信息的保存2.2信息管理(6课时)2.2.1信息的类型2.2.2信息的分类管理2.3信息加工(11课时)2.3.1信息加工工具2.3.2信息内容的加工2.3.

15、3信息格式的加工2.3.4数字作品的规范2.4数字作品规划(8课时)2.4.1作品主题的规划2.4.2作品提纲的撰写与交流2.5数字作品设计与制作(12课时)2.5.1工作计划和评价标准的制订2.5.2图片的处理2.5.3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2.6数字作品的展示与评价(5课时)2.6.1成果的展示2.6.2总结与评价3科技、社会与人(6课时)3.1安全使用因特网(3课时)3.1.1网络中的账号3.1.2保护个人隐私3.2网上交流礼仪(3课时)3.2.1网上交流3.2.2网络礼仪小计62主题1.1:信息科技与信息技术工具【概述】了解信息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学习、掌握

16、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基础,也是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前提。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信息技术工具的特征,体验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通过观察、记录、比较、交流来构建和丰富对信息技术工具的认识,了解学习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守相关规定或约定。【建议课时】3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1.1.1身边的信息科技1信息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知道1.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与同学讨论曾经使用过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思考这些工具的特点,特别是存在的共同点。例如:外观、用途、使用方法、使用限制等

17、。(S1.1.1)2.使用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尝试使用身边的或教师提供的信息技术工具(例如电脑、手机等),并采用各种方法,记录下各种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中的反馈信息,例如:指示灯的变化、显示屏显示的图像和文字、键盘鼠标发出的提示声音等,了解信息技术工具与使用者互动的方式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方法。(S1.1.2、T1.1.1、T1.1.2、T1.1.3、F1.1.1、)3.讨论专用教室规范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和制定专用教室的相关制度和课堂规范。(F1.1.2)2信息技术工具1的名称及其用途知道3信息技术工具的反馈信息2知道1.1.2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4信息技术工具的启动与关闭熟练5输入设备3的

18、使用模仿过程与方法(T)1.1.1尝试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提示,使用一些常用信息技术工具。1.1.2尝试根据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反馈信息,判断其工作状态。1.1.3能分享自己了解的常用信息技术工具操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注:本文本中“尝试”表示学习经历要求、“能”表示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1.1.1认同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规范。1.1.2根据专用教室的相关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说明1信息技术工具不仅指台式计算机,还包括各种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数字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游戏机等。2反馈信息是指信息技术工具对操作后给予的图像、文字或声音等提示信息。例如:指示灯的变化、显示屏显

19、示的图像和文字、键盘鼠标发出的声音等。3输入设备主要指鼠标、键盘、触摸屏等。主题1.2:图形界面软件【概述】了解图形界面软件的一般使用规则,是自主学习、掌握各种软件的基础,也是选择合适软件作为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各种活动发现图形界面的要素,体验图形界面软件的操作特点;尝试和掌握图形界面软件中对象的移动、复制、删除和保存等基本操作;通过观察、记录、比较、交流来构建对图形化界面软件的认识,了解和归纳图形界面软件的学习规律。在此过程中,对各种功能的软件产生兴趣,在探索规律时关注软件的反馈信息。【建议课时】5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1.2.1图形界面软件的要

20、素1软件及软件的作用知道1.图形界面软件要素的认识:学生回忆一些自己使用过的软件名称和用途。结合教师出示的常见图形界面软件,了解什么是图形界面软件,并分组观察、讨论其界面特征,在教师帮助下提炼图形界面软件的要素。(S1.2.1、T1.2.1)2.用一用图形界面软件:教师提供一些图形界面软件使用指导的视频或学件(供学生自学的多媒体资源),学生模仿并做好记录;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使用鼠标控制窗口、菜单、按钮等要素和操作中要素的变化情况(例如:菜单中的下拉箭头,命令后面的省略号等)。(S1.2.1、S1.2.2、T1.2.2、T1.2.3、F1.2.1)3.设置个性桌面:学生尝试一个简单的图形界面

21、软件,注意软件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3调整自己的操作,从而归纳学习图形界面软件操作步骤的方法。(例如:尝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修改图片,并将修改好的图片设置为个性化桌面)。(S1.2.2、F1.2.2)2图形界面软件的常用要素1知道3各种常用要素的不同状态知道1.2.2图形界面软件的操作4打开和关闭图形界面软件模仿5常用要素的操作模仿6内容对象2的移动、复制、删除和保存模仿过程与方法(T)1.2.1尝试比较几种软件,并罗列软件界面的一些特点。1.2.2尝试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记录软件界面要素的变化情况。1.2.3尝试假设软件界面要素的作用,并通过操作进行验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1.2.1认同

22、软件是根据人的需要进行设计的观点。1.2.2认同仔细阅读反馈信息是一种好习惯。说明1 图形界面软件的要素指图标、菜单、按钮、对话框、鼠标指针、状态栏等。2 内容对象指由图形界面软件打开的文本、图片、声音等文件中的内容。3反馈信息指软件对话框中的信息、按钮的提示信息等。主题2.1:信息获取【概述】使用搜索引擎从因特网中获取信息,是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常用方式之一。它能够让人们自主、高效地获取信息。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学习因特网、网站等重要概念;通过尝试和模仿,体验使用浏览器获取信息和保存信息的各种技巧,从中归纳出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特点和规律。在此过程中,意识到因特网中信息的复杂性

23、,使用信息时需要进行判断和筛选,同时还必须遵守保护知识产权的规范。【建议课时】6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2.1.1汉字的输入1中文输入法知道1.输入汉字学生说说曾经使用过的中文输入法。尝试专用教室中安装的中文输入法,模仿输入状态的切换及中文字、词、句的输入。(键盘输入的熟练程度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教师可以考虑适时安排练习。)(S2.1.1、F2.1.1)2.网络搜索实践根据教师创设的真实任务情境,学生尝试确定合适的关键字,利用搜索引擎在因特网上查找相关内容,并观察搜索到的结果(例如:搜索结果页面的地址;页面内容的组成;关键字与搜索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等)。在此过程中熟练浏览器的使

24、用,记录逐步确定搜索范围和关键字的过程。(建议设计的任务情境具有连贯性,后续主题的学习过程中会使用到这里的学习结果。)(S2.1.2、T2.1.1、F2.1.2)3.网上信息的保存指导学生将搜索到的内容用多种方式保存下来(例如:用收藏夹保存网站地址;将网页保存成文件;另存为的方式保存图片等),并按要求记录下保存信息的来源,以此形成使用他人信息时标注信息来源的习惯。(S2.1.3、T2.1.2、F2.1.3)2输入状态的切换熟练3字、词的输入模仿2.1.2信息的查找4因特网与网站知道5万维网与超链接知道6浏览器的使用熟练7搜索引擎与关键字理解2.1.3信息的保存8收藏夹的使用熟练9网页内容的下载

25、与保存模仿过程与方法(T)2.1.1尝试分析信息需求,确定网络搜索的关键字和查找范围。2.1.2尝试根据信息类型或特定需要,选择保存信息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2.1.1形成良好的键盘输入习惯。2.1.2意识到因特网中信息的复杂性,认同使用信息时需要进行判断和筛选的行为规范。2.1.3形成使用他人成果时注明信息来源的习惯。说明主题2.2:信息管理【概述】按规则存储文件,是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有利于高效地提取和使用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信息与文件的关系;利用文件的各种属性,进行快速检索;尝试建立信息分类管理的标准,并采用合适的文件名和文件夹予以实现。并在此

26、过程中,意识到规范地管理信息对重新提取和使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关注自己存储文件时的习惯。【建议课时】6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2.2.1信息的类型1信息与文件知道1.文件的浏览与快速检索:在资源管理器中通过“缩略图、图标和详细信息”的方式查看前一阶段学习过程中保存的文件,了解文件的属性(如文件名、类型、大小和修改日期等),然后模仿进行文件的快速检索。打开检索到的文件,观察文件内容(文件所包含的信息)与文件名、文件类型之间的关系,关注自己存储文件的习惯。(S2.2.1、T2.2.1、F2.2.1)2.分类保存文件与同学讨论文件分类的意义及文件分类的方法。尝试创建文件夹,按照讨

27、论得出的方法将自己的文件进行分类。(S2.2.2、T2.2.2、F2.2.1、F2.2.2)3.讨论公用计算机使用规则与教师共同讨论在公用计算机时,自己与他人的文件或文件夹的使用规范。(F2.2.2)2文件的属性1知道3文件的浏览模仿2.2.2信息的分类管理4信息管理的意义知道5文件夹及其作用知道6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2模仿过程与方法(T)2.2.1尝试按照文件的属性快速检索文件。2.2.2能使用文件夹分类存储文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2.2.1 关注自己存储文件的习惯3。2.2.2 意识到规范地管理信息对提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作用。说明1文件的属性主要指文件的文件名、类型、大小和修改日期等。2

28、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指能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强调,并逐渐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3存储文件的习惯在本主题中主要是能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存储文件的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分类存储文件的习惯。主题2.3:信息加工【概述】信息加工是指人们使用信息加工工具对信息进行梳理、重组、展示的过程。信息加工工具的功能会随着信息加工需求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革,但学习和使用信息加工工具的规律是相对稳定的。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必须具备学会学习一个新工具的方法,以及养成规范使用工具的意识,才能驾驭不断涌现的信息加工工具。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了解常用信息加工工具的特点和用途;通过观察、尝试、归纳、迁

29、移,体验信息加工工具的一般特点和常用功能的操作方法。在此过程中,积累学习软件的方法,有意识地探索常用软件的用途,感受使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便利性。在处理信息时,形成版权意识,规范地引用信息。【建议课时】11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2.3.1信息加工工具1信息加工工具1知道1. 信息加工工具:学生观察教师操作常用信息加工工具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讨论不同信息加工工具的作用及特点,信息加工工具与信息类型之间的联系;再观察教师展示的数字作品,思考信息加工工具与数字作品之间的联系(S2.3.1)2.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学生通过阅读、筛选前两个主题学习中收集的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并

30、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编辑功能(例如:输入文字、利用复制移动等合并多个文件中内容,插入图片等)将已有的素材信息加工、重组,使其成为能验证个人观点的信息。(S2.3.2、T2.3.1、F2.3.1)3.格式设置: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样例,尝试提出设置文档格式的一般规范,并对自己的文档进行设置。(如有可能可以打印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标注引用资源的出处,巩固知识产权意识。(S2.3.3、S2.3.4、T2.3.2、F2.3.2)4.表格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用表格示例,了解表格能够直观、突出呈现信息的特点。通过对示例表格的分析,了解表格的组成,并尝试根据

31、教师提供数据的规律和要求设计、制作表格。(S2.3.2、S2.3.3、T2.3.3)2数字作品知道2.3.2信息内容的加工3文字的输入、删除、复制、移动熟练4表格的作用及组成理解5图片、文本框、表格等元素的插入、删除、复制和移动熟练2.3.3信息格式的加工6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2模仿7图片和表格格式的设置3模仿8页面的设置4模仿2.3.4数字作品的规范9标题、正文及落款的规范知道10页眉、页脚及页码的作用知道11知识产权的保护知道过程与方法(T)2.3.1能根据需要对文档进行处理。2.3.2能使用软件具备的功能,规范地处理文档,有效地表达信息。2.3.3能设计表格,清晰地呈现有规律的信息。情感

32、态度与价值观(F)2.3.1意识到编辑文档时经常保存文件的重要性。2.3.2意识到保护他人和自己劳动成果的必要性。说明1本主题以文字处理工具作为学习载体。2字体设置主要指字体、字形、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的设置主要指首行缩进、行距、对齐方式。3图片和表格格式的设置主要是指图片的大小、环绕等设置和表格的边框、颜色、底纹等常用设置。4页面设置主要是指纸张方向。主题2.4:数字作品规划【概述】“数字作品规划”、“数字作品设计与制作”、“数字作品展示与评价”三个主题是紧密联系的三个主题,以项目形式组织学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完成项目必须的能力和规范,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学习、与

33、信息技术一起学。根据特定目的制作数字作品,将各种信息加工成有利于表达和传递的形式,是信息化社会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形成成果的主要方式。其中,作品规划及表达是分析需求、明确最终结果的必要步骤。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通过欣赏、比较数字作品,提炼其特点和制作方式;在了解数字作品目的的基础上,通过以各种方式收集信息,明确作品主题;分析作品受众的特点与需求,确定作品的表现风格;借助图示软件梳理想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作品的框架;在合作学习中,能够融入团队活动、互相信任,共同建立团队目标。在此过程中,意识到作品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思维的结构化。【建议课时】8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

34、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2.4.1作品主题的规划1数字作品1及其特点理解1.引入话题浏览和欣赏数字作品,了解数字作品及其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小组,并根据小组成员的共同兴趣分析教师所提出的话题的含义、范围等。(S2.4.1.1、T2.4.1、F2.4.2)2.明确主题学生通过收集相关信息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明确小组作品的主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用相关信息说明。同时小组成员讨论如何将收集到的信息与伙伴分享,并形成一定的共享规则。 (S2.4.1.2、S2.4.1.3、T2.4.4、T2.4.5)3.规划作品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分析观众的特点、数字化作品的风格,同时尽可能的将可能遇

35、到的问题和研究内容罗列出来,借助图示软件进行梳理,形成作品提纲。(S2.4.2、T2.4.2、T2.4.3、T2.4.6、F2.4.1、 F2.4.3)2信息共享知道3共享文件夹的使用模仿2.4.2作品提纲的撰写与交流4信息的图示化表示2理解5文件格式的转换3模仿6思维导图的绘制模仿过程与方法(T)2.4.1尝试考虑个人和小组成员的兴趣,确定作品的主题。2.4.2尝试根据主题、现有素材、作品受众等因素,形成作品的框架、确定作品的风格。2.4.3尝试借助图示软件梳理想法,展示作品的规划。2.4.4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和保存信息。2.4.5能使用一定的规则,共享小组内的信息。2.4.6尝试罗列小组

36、或自己的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2.4.1感受图示软件对思维过程可视化呈现的作用。2.4.2尊重小组的安排,并从小组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2.4.3养成在项目活动前对作品进行整体规划的习惯。说明1 数字作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加工处理后所产生的成品。2信息的图示化是指运用直观的图示方式表达抽象信息的手段和方法。3 文件格式的转换这里是指使用软件的 “导出”、“另存为”等功能将文件转换成其他软件也能够使用的格式。主题2.5:数字作品设计及其制作【概述】设计与制作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数字作品、达成目标的关键步骤,是分解任务、分配任务、形成计划、制订标准并通过小组的共同

37、努力予以落实的过程。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根据作品规划,小组讨论决定任务分解方案,形成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制订评价标准,确保制作进度及作品质量;利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制作作品。在此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地、系统地思考问题,愿意服从安排、承担责任,养成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建议课时】12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2.5.1工作计划和评价标准的制订1工作计划的要素1知道1.形成计划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数字作品的制作,并关注工作计划的各个要素,讨论决定小组的工作计划。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分解、安排任务(建议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较为合适的任务)。(S2.5.1、T

38、2.5.1、F2.5.1)2.制订评价标准通过浏览不同的评价标准,理解评价标准制订的重要性。在活动中以评价标准为目标完成作品,并根据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客观地审视自己和他人作品,并能取舍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改进方案或作品。(T2.5.2、T2.5.3、T2.5.4)3.调整方案通过欣赏、比较、评价不同层次的作品,分析信息呈现的特点、方式和时机,尝试运用演示文稿呈现信息的方式突出表达小组作品的主题。活动过程中,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能对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S2.5.2、S2.5.3、T2.5.6、T2.5.7)4.管理资料根据小组分工的情况,构想自己制作作品时所需的资料和素材,

39、并及时增补信息。组内交流,根据每个人的分工检查信息查找的完成情况。认识规范管理文件夹的必要性,讨论小组存储文件的规则,有效管理小组和自己的文件与文件夹。(T2.5.4、T2.5.5、F2.5.2、F2.5.3)2评价标准的要素2 知道3项目符号、编号的设置模仿2.5.2图片的处理4图片的文件格式知道5图片的编辑模仿2.5.3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6演示文稿软件的作用和特点知道7幻灯片的创建和管理熟练8幻灯片中多媒体要素的插入熟练9幻灯片格式(版式)的编辑3熟练10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模仿过程与方法(T)2.5.1尝试在老师、伙伴的帮助下完善工作计划,确定完成作品相关任务的次序2.5.2尝试在启发和

40、讨论中,制订出评价标准。2.5.3能对照评价标准来调整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2.5.4能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管理信息。2.5.5能根据需求及时增补信息,表明观点。2.5.6尝试采用合理的方式凸现关键信息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2.5.1认同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必要性。2.5.2尊重小组成员的意向,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 2.5.3遵守约定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规则。说明1工作计划的要素可包括:人员、职责、具体任务、时间安排等。2 评价要素指评价对象、等级等。3幻灯片格式(版式)的编辑:文字格式的编辑、文字的竖排和横排、背景颜色的设置、幻灯片模板的运用、幻灯片版式的设置等。4 尝试采用合理的方式

41、凸显关键信息是指:使用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等方法加强呈现信息的效果。主题2.6:数字作品展示与评价【概述】展示与评价是确保作品质量、积累经验的必要步骤,也是对作品规划、设计与制作进行回顾与反思的过程。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展示成果、分享经验,并依据评价标准做出客观的评价;借助图示化软件回顾作品规划、设计和制作过程,反思收获与不足。在此过程中,感悟用信息技术表达信息的魅力,能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人的优点,合理地处理意见或建议。意识到完成数字作品的过程,是一个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步骤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建议课时】5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2.6.1成果的展示1多个

42、演示文稿的合并模仿1.展示作品在展示数字化作品之前,根据作品提纲,有序组合小组成员作品,形成最终作品成果,并统一幻灯片的风格。通过小组讨论决定作品交流的细节(例如介绍的内容、时间的控制,表达的方式)。(S2.6.1、T2.6.2)2.互相评价在交流活动中,用精炼的语言介绍作品,并说明组员的贡献。在评价时,能认同他人的优点,能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评价标准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并能合理给予他人修改作品的建议。同时,能从伙伴的交流和互评中,确定如何调整和修改自己的作品。(T2.6.1、T2.6.3、T2.6.4、F2.6.1、F2.6.2)3.反思总结借助图示软件在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下,整理和罗列作品制作

43、中完成的任务,有顺序地表示出来,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形式协助自己反思在活动中的得失(例如:学到了些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曾经受到过谁的帮助?你的同伴有什么优点值得自己学习? )。(S2.6.2.3、S2.6.2.4、 T2.6.5、F2.6.3)4.资料备份按照事先约定的信息管理规则,规范地梳理活动中积累的所有资料,并做好备份,递交相关资料。(S2.6.2、T2.6.2、T2.6.5)2演示文稿的播放控制熟练2.6.2总结与评价3流程图的绘制熟练4备份1熟练过程与方法(T)2.6.1尝试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与他人分享成果。2.6.2能对照评价标准,客观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工作。

44、2.6.3能通过取舍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改进方案或作品。2.6.4尝试回顾总结并反思自己的得失。2.6.5能整理活动中所有资料并归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2.6.1形成用合适的礼仪展现自己风采的习惯。2.6.2意识到应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伙伴的工作。2.6.3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欣赏同伴的优点。说明1备份是指将有价值的文件、文件夹复制到可靠、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文件的丢失。例如:复制到共享文件夹。主题3.1:安全使用因特网【概述】知道网络账号,正确理解个人隐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个人隐私,是安全地使用因特网的基本前提。本主题的学习任务是:体验网络中注册账号的过程,通过观察和尝试,了解注册账号

45、所需的信息及一般流程;理解网络账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关系,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在此过程中,辩证地看待网络,意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建议课时】3课时目标领域学习要求实施案例知识与技能(S)3.1.1网络中的账号1 账号的含义和作用知道1.账号注册在学校提供的账号注册的环境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注册界面、账号注册要素以及填写内容的提示信息,讨论出注册要素的填写规则。根据提示和总结的规则,尝试账号注册过程。(S3.1.1、T3.1.1、T3.1.2、F3.1.1)2.保护个人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个人隐私泄露和不安全使用网络的实例,罗列和总结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有哪些,如何保护这些信息,以及安全使用网络的基本规则。(S3.1.2、F3.1.2)2账号注册要素1知道3账号的注册模仿3.1.2保护个人隐私4 个人隐私2理解5 安全使用因特网的注意事项理解过程与方法(T)3.1.1能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提示,分析账号要素的填写规则。3.1.2能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习惯设置密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3.1.1关注密码的安全性。3.1.2意识到使用网络时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遵循相应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