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XX县经济发展展望目前,建设“山水泉城、魅力邢襄”是XX市的发展主题。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这一大背景下,结合XX县经济发展的实际的情况,理顺我县“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思路是我们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这对“老冤家”,如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齐头并进、同时进行便是我们要攻克的课题。XX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旭阳焦化为代表的工业产业、以邢州枣业、浆水苹果为代表农业产业、以峡谷
2、群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业,三大产业并驾齐驱的良好经济发展局面。在这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也有我们需要警觉和改进的地方。如工业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问题;旅游产业无法形成鲜明品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十二五”期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则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就是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开发推动经济发展。针对我县目前的发展状况,“生态产业化”主要是针对以农产品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是将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企业化,将旅游业发展规范化、品牌化;“产
3、业生态化”主要是针对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使工业企业、不同产业形成类似与“自然生态链”的循环经济,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的生产方式。一、产业生态化(一)产业生态化的实现途径1、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在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大系统中,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活跃的因素。技术进步对于这个系统的发展起着复杂的作,工业技术研究和发展是服务于企业、不断为市场或社会提供满足多种需求产品的过程。这种过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往往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的,容易忽视环境的变化,因而产生了环境问题。而从目前的环境形势看,环境问题的解决还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由于生产技术的更新变
4、化,污染物也层出不穷,如果污染治理技术和手段严重滞后,将会使污染问题积重难返,更加不可收拾。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技术领域需要转变观念和思路,从原来的服务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逐步转向服务于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当前技术创新活动应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紧密联系,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而清洁生产使企业的技术改造更具针对性,并使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原有的企业管理注重生产管理,重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
5、为了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必须转变企业管理的观念,将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的实施克服了原来企业生产管理与环境管理相分离的矛盾,将两者结合到一起,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污染的思想,改变企业环境管理的职能,即注重源头的削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又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废物的产出,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要以清洁生产战略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这一环境管理工具,对企业正在进行的和计划进行的生产进行污染预防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危险,有针对性
6、地提出预防措施和方案,在生产的全过程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产生,达到废物最小化,提高环境绩效。2、产业政策和管理体系的创新环境问题与经济中各产业的发展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因此不仅环境制度本身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产业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也会间接地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一些旨在发展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传统产业政策在客观上却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在制订产业政策时要考虑到该政策的执行可能带来的环境成本,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将环境生态问题作为政策内容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政府部门应制订扶持企业利用副产品相应的产业政策。工业作为严密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工
7、业内部和各部门、各企业间和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历史上形成了对工业部门的划分,工业部门之间的避垒森严。随着工业的发展,部门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步打破,因为它割裂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天然联系,不利于原料的综合利用,不利于做出综合性的决策以谋求综合的生态经济效果。许多地方以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超出了单个工业领域,还囊括了金融、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经济活动领域。这主要体现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上。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它是以生态循环再生为基础的工业园区,既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以最优的空间和时间形式组织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副产品的交
8、换,从而使企业与社区付出最小的废物处理成本,并且通过对废物的减量化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环境品质。它强调园区成员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很大的综合性项目,不同的企业所需要的环境管理水平不相同,相应地也需要有差别的许可协议。要很好地解决问题,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有效地监督企业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环境行为的监督,对于违反规定的进行罚款,对于严惩违犯的企业,甚至可以取消其在园区经营生产的资格,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制约企业的行为。在工业园总体环境绩效允许的范围
9、内,各企业在管理各自环境绩效时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鼓励企业在其内部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来提高其环境绩效。3、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制度安排与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制度的运行效果。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同时具备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可以制约经济主体的行为,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则有助于引导经济主体行为自觉地与制度取向相一致,降低制度实施的成本。从宏观上讲制度设计得不科学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使经济与环保策略达到一种共生的状态。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新思考现行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从制度设计上保证经济主体从自身效
10、用或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相联系。从各国对环境的社会性规制的效果来看,发现政府的规制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有效率的,对环境的影响甚至是负面的。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干预,再到政府失灵,现在需要重新借助市场的力量,但这与单纯依赖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有本质的区别,而是政府与市场的一种结合。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激励,将
11、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相联系。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捍卫产权,强调政府执法对保障产权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利用政府的权威清晰地界定并保障产权,才能使市场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二、生态产业化(一)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了使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商品优势,尽快建立起多级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多目标生存,在转化利用中多次增值,实现食物链加环、产业链延伸、生物总量的增加和资源的利用,我们立足于我县的资源优势,全面加大生态产业化推进力度。按照“围绕基地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市场搞加工”的总体思路,一方面不断调整农业
12、结构,以适应工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产品深度开发的纵向延伸,推进了生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1、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稳固的生态产业化基地,通过基地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为了切实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我们全面加快了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步伐。为了不使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食物链发生缺环或短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我们把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的重要产业来抓。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健康快速发展,既实现了对农产品的过腹增值,又推动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但延长了生态产业链条,而且有效地推进了生态产业化进程。同时,按照市场需求旺盛、资源配置合理的原则,选择适宜环境的特色品种,大力发展特
13、色经济, 2、强化龙头建设,实现加工增值,通过龙头企业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发展生态产业不是为了恢复古老的过去而改变环境,而是在良好的环境上创造最佳效益。实践证明,生态产业不仅是第一性生产,更重要的是发挥边缘效应,扩大物质循环规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利用过去被人们废弃的有机物质巧结食物链,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重点,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中间环节推动其他各业的综合发展,这样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及林业都纳入了良性循环的体系之内,不同的产业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结,互相促进,彼此形成一个产业环流,任何一个产业都作为这个环流中的一道工序,既对
14、社会提供产品,又使废弃物为后一道工序提供原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将实现对农村自然资源的多次利用,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形成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互相协调,共存共荣的崭新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使它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合工业发展需要,开创深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获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3、健全营销网络,完善市场功能,通过市场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一方面引导广大农户牢固树立“为卖而种,为卖而养,为卖而加工”的思想,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把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打入生产计划;另一方面我们进一件建立和
15、完善生态产业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通过市场的牵动左右,既解决了广大农户“种了卖不出去,不种又没有替代产业和产品的困惑”,又使我县的农畜产品通过市场载体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4、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科技贡献率,通过市场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为了实现生态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我们在稳定正常,增加投入的同时,注重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中心等服务机构功能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科学生产为标志,运用生态学思想对作物布局的科学运筹,建立多种生活共处,多层配置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通过科
16、技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又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二)构筑特色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利用新一轮绿色革命为农业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实施绿色食品站立,搜集绿色信息,开发绿色资源,辟建绿色基地,创好绿色品牌,进行绿色影响,发展绿色企业,狠抓基地、培育、加工、市场四大环节建设,强化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服务,制定绿色产品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重点,推进绿色食品的产业化进程。一是集中建设基地,改变分散生产局面,创造绿色食品市场。按照“市场牵动,科
17、技先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养殖业绿色食品基地。与传统的农产品相比,绿色食品增加了可控性指标,加强了对绿色食品产地的土壤、水质、大气的监控。二是创新经济组织,培育壮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开拓绿色食品市场。本着择优、集中和多元投入的原则,对全县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更新改造。这些龙头企业不仅会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也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更会发挥资源深度开发和开拓市场的功能。可以组建集团进行统一标识、统一面向市场,从而提高我县绿色食品的知名度,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改变以往小打小闹、经营无序、竞争不强、有工厂
18、无市场的被动局面,对绿色食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优势绿色食品原料,延长产业链。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推进过成都,只要牢牢抓住绿色食品这个产业,使我县的生态产业化达到一步一重天的境地,真正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了绿色食品的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绿色发展空间。我们进一步强化营销理念和创新意识,借助外力建立绿色食品营销网络,扩大市场份额。针对绿色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实际,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绿色食品专用信息网页和网站,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绿色食品经销网点,并借助国内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经销公司和超市建立自己的影响网络。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我县的浆水苹果先后被选为党的十
19、六大、十七大专供果品,现在更是红遍全国,使我县的绿色食品走出了省门,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县乡财力、提高综合县力的多重目的,生态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实现“富民强大”的希望产业和发育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生态产业化,就是要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产业生态化,就是要在既得金山银山的。同时,又要保住绿水青山。”河北省XX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县情,决定了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是XX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需要着力破解的一对固有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于要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生态局部治理、整体仍在恶化的XX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一时的高增长,更不能不顾经济发展追求所谓的“纯生态”,必须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将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这一尖锐的矛盾体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未来XX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在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