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规划建议书 玉溪师范学院物理与教育技术系 作者 魏向东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高校校园是高校教育目标的物质载体。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对校园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一大的趋势下,科学地调整校园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提升我校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理论建设和谐的校园,对我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报告会上,我院党委书记 院长熊术新教授在玉溪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题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方向,用教育创新理念建立符合院情的校本管理模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我校作为滇中地区高等教育的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校园环境
2、的规划是密切相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校的长远规划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非体现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而是一整套规则,既有对空间的控制要素也有对单体建筑的控制要素,以及如何执行的方法。创立一套不断完善的运作机制。使我校老建筑、新建筑在功能上的不足得到弥补,整合建筑内外空间,使不同年代的建筑和谐的融和在一起。体现我校校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观。把我校早日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滇中、融入玉溪、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经过对我校目前环境建设的概况进行调查,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发现,我校的环境建设方面没有充分利用我校
3、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在绿化上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性,乔木和灌木与花卉在种植上层次性不是很清楚,而且乔灌木种植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种植结构;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例如学校排出的无化学物质的生活用水可以实现二次利用,但我校却将生活排水一次性汇入地下污水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在主体建筑和其他场馆建设上,区域性和功能性划分模糊,例如我校好多教学楼既有教室又有实验室和办公室;再次我校没有一个大的功能齐全的中心广场,举办各种大型活动都显的比较拥挤;从娱乐设施来看,由于学校的健身器材很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课余生活结构单一,很难起到愉悦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的基础建设显的还是比较
4、薄弱 ,因此有必要对于我校的环境建设做出合理的规划。在近几年虽然我校对环境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求。在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我校人文精神和特色校园环境的同时。如何规划我校环境建设以满足成为现代区域性大学的需求哪?经过对我校校园环境调查,提出一些见解。具体校园前景规划意见如下; 一 环境规划概况 1) 植被种植 在我校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根据我校师生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来丰富校园。强调空间连续性的前提下,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为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
5、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师生的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因此,我校校园植被种植应当具有符合生态策略的、健康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我校在景观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笃厚自然条件,因此,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条件,完全可以将我校建设成为生态化,园林式的校园。 具体植被种植建议如下: (1)树种的选择应该与我校建筑的性质和形体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在层次上使乔木、灌木、花卉、草坪有机结合,形成合理搭配的种植方式,充分利用我校的山坡地,半山坡地建成环绕型绿化带,以增加绿化植物的层次性和美观性,使植被景观更趋于生动自然。
6、在乔灌木有机结合的组织空间里,巧妙地开辟舒适,优美的绿地空间,多放置一些桌椅,来满足学生晨读,课外活动,等多种功能。(2)在植被绿化时,要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性。玉溪地处云南滇中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春,夏,秋、冬四季鲜花簇拥,绿树环绕”的校园景观。 (3)水域孕育了环境和文化,成为现代园林式校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集市因水而昌盛,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幽雅。因此借用我校山依山傍水,清水秀的特色,在设计时追求意境,以提升我校品位为立足点,注重水域景观的合理开发,为我校园林建设顶上添花。2)给水系统规划 水是生命之源,建立环保、节约、循环可回收系
7、统是目前资源利用的大趋势,我校也应该建立水循环可再利用系统,调查我校用水的实时情况,水利用主要集中在食堂和宿舍,使用时间密集、使用单一主要用来冲厕、洗涮。建立可循环的水系统,既要考虑师生用水时间的周期性,又要充分利用校园排水无化学污染的特点,将排水汇集在校园某处集中处理,观察我校地形和水文结构,建议在图书馆后面的小球场建立半封闭式水处理工程,食堂和宿舍的排水经过过滤,消毒后,将净化水送到校园植被养护的出水口,用于浇灌植被,这样可以实现水的多次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节省资金开支。 3) 道路建设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的方法与设计思想,结合学校园规划实例,分别就
8、我校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几条主干道提出以下建议: 1) 外国语学院前面转盘的弯度设计的太小而且坡度设计的很陡。这一转盘是学校主要道路通往西大门的结点处,车流量和人流量都非常大,特别是在放学的时候,车辆和人流比较集中。据观察经常是车人混杂在一起前行,而且在坡路上车速不易控制,因此对学生和行车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希望学校在道路旁边设置限速牌和防护措施,在道路的中间再增加一些减速带,严格限制车辆在此处的行驶速度,以确保通过此处车辆和行人的安全。2 )西大门通往东大门的主干道行车层次性不清。由西大门通向东大门的车辆和与此相反行驶的车辆在这一路段上交错行驶,且此路段坡度又
9、大,加之学生也穿行在其中很是混乱,经常可以看见相向行驶的车辆由于学生穿行其中而紧急刹车,这一情况非常危险。对此我提出这一道路的两套设计方案一是在道路中间设置花卉隔离带,将花卉盆景和灌木盆景间隔性放置即可以起到安全行车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加道路的美观性,并且在由东大门到校园西部教学区的道路再设置一些减速带,这样可以将向相反方向行驶的车辆分离开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案是将图书馆右侧沿田径场旁边的道路设计成由东大门通向西部教学区的单向道,而将田径场上面通向七教的路段设计成由西大门通向东北部和东大门的单向道路,由此可以将这一比较繁忙的道路行车方向严格分离,减轻校园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而且也提
10、高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3)校园道路连通性不好。学校北部没有一条大路,学生生活区主要在这一地区,车辆进入绕的弯很大,建议从回族食堂-A栋后面-B栋左侧-地理系经化学系到教工宿舍与车库联通。即可以使车辆快速进入校园北部,更好的是可以将此路和其他道路联通,建立一条联通整个校园的环线路,使校园旅游路线更加网络化。 二 建筑设计规划概况 1) 生活区建设 我校现有的生活住宅比较集中。随着我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楼和学生住宿楼距离进一步加大,对老师和学生的上课不是很便利。建议在下一步建设中,在保证原有主要用地布局、空间结构、路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一个中央生活区,形成覆盖全校的网络式生活网。在生活区建设
11、方面,从营造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结合我校的地理特色,在生活区营造具有优美、和谐、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和艺术形象;还应有为我校师生便利服务的良好的生活设施,例如在宿舍楼之间放置尽可能多的桌椅,让学生在课余之时探讨学业问题及娱乐活动。在学生和老师工作回到宿舍之际,有一个能享受充分的阳光和绿树,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入其中的小环境;能放松自己、休息其中与人交流的良好氛围。因此,确立以“人为核心”的生活区规划设计理念,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与人文环境渝悦的居住环境,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优越的生存空间。2) 教学楼及其他场馆建设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此,习惯思维中建筑设计是静态的。
12、体量,尺度,比例,色彩,空间成为建筑设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为建筑设计时表达意向最常用的手段,但如果我们把静止的建筑转变为建筑中场所的情景及场所中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关注人与建筑的整体性,校园将更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现代大学都在向区域与整体想结合的趋势发展,把校园分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和运动区、教工生活区、行政及后勤管理区(具有一定的分散性)、科技园及文化管区等5个区域。随着我校各个院系之间的重组,学校建筑以系馆为单元来规划建设的设计已不适应我校新的校园发展趋势,所以,以“学院”和“学科群”为单元规划建筑群,已成为我校教学建筑建设的首要决定因素。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图书馆则是高等
13、院校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场所。随着我校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图书馆是校园内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其周边环境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高水准、高标准图书馆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 我校图书馆前面有大量的绿化区,但是绿化品种过于单一,以银杏为主并无其他,而且树与树之间杂草丛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独特的可利用区域,造成了空间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此地的空间资源,在树与树的空间里建造几个亭子可供学生读书和休闲只用。这样为提高我校图书馆的文化品味和潜在功能具有巨大的作用。从优化大学校园整体的
14、环境质量考虑,校园中心广场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在次阐述我校校园中心广场的建设。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是校园规划中的核心空间,没有广场就如同住宅没有客厅,宾馆没有大堂,整体会失去向心焦点。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而大学校园文化广场便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迎晖广场我校目前唯一比较大的广场,但是广场地处学校的边缘,只有一个舞台,根本没有其他的辅助设备和广场应有的基础设备,没有形成以广场以核心的文化辐射状况,也没有更好的发挥其自身功能,是一定的资源浪费。作为一所大学,一些大型活动的举办是非常频繁的,但我校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举办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也受到限制
15、,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特殊而又具体的问题那?建议我校应该将迎晖广场的基础设备更加完善化,从灯光照明,音响设备,整体性上着手改善。在今后我校主要的活动都集中在此地来举行,那样就可以形成校园的核心文化阵地,以此将我校的校园文化,区域文化加以传播,造就我校特有的文化内涵;从影响力和经济利益上考虑,我校也可以承办一些社会上的活动,以此来扩大我校的著名度。我们应该应充分考虑我校校园规划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我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关联,以形成点与线,线与面,面与体立体空间的整体连续性;由于校园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规划到局部的组团,
16、到处都包含着校园设计的内容,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抹去建筑与环境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与建筑有机对话的整体感觉。校园环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不是简单的单方面力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世代玉师人不懈的共同奋斗。因此,我们应该集合多方之力,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我校将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玉溪师范学院校园网:玉溪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题报告;(2) 园林网:环境分析; (3) 中国资料网:建筑设计; (4) 天筑网:现代大学建设规划理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