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5395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这两首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二、新课导入三、诵读感悟四、品读探究赏析意象1、对比赏析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2、自读并比较醉花阴声声慢中愁绪的不同3、作者还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愁

2、绪,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一、课前预习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这两首词。二、新课导入请大家欣赏歌曲菊花台,歌词中为什么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家可能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比较熟悉,铺满皇宫的菊花象征着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所以菊花在影片中象征对已逝辉煌的伤感对生命凋残的悲悼。“花”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有以花喻女子

3、美貌的习惯,比如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黄花也无例外地成为这一习惯借用的对象,菊花就是黄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位善用“黄花”表达情思的人,菊花台中的菊花意象就是对古诗词中黄花意象的继承。李清照在一个秋雨点点滴滴的黄昏,看着满地堆积残损的黄花正伤怀,听着急风细雨吹打梧桐的哀乐,又想起那声声凄厉的雁鸣,不觉悲从中来,百感交集,写出了饱含苦涩愁情的词作声声慢,而在醉花阴中她写黄花则是一句肝肠寸断的“人比黄花瘦”,同样的黄花词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从黄花入手,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三、诵读感悟首先请同学们听名家诵读,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4、读音和断句,请大家自由诵读,我们齐读一遍,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般黄花别样愁?四、品读探究赏析意象1、首先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诵两词,然后全班一起探究问题一:对比赏析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全班自由讨论)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用PPT展示李清照生平资料,再补充明确:李清照的生平:1、父李格非工于词章,苏轼门生,又在朝中为官,官职不低;母亲是状元的孙女,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善文学。所以少女时期的她衣食丰厚,无虑无忧;2、十八岁嫁给赵明诚,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至右丞相;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故此时新婚燕尔的她嫁得才俊,缠绵婉柔;3、不久

5、,丈夫就因为求学、为官等原因长时间在外,李清照饱尝甜蜜的相思之苦,此时和丈夫感情很深厚、新婚长别的李清照觉得夫觅封侯,相思成愁;4、公元1127年,金破汴京,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四十多岁的她无奈经历了金强宋弱,避乱江南;5、李清照在南渡初期,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了有名的夏日绝句,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后赵明诚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此时她满腹才情、一腔报国热血却不得不经历夫去国破,凄寂晚年;6、丈夫死后李清照孤身流离在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所以人们评价

6、婉约词宗,一生多舛。 重点赏析“瘦”“憔悴”“堪摘”醉花阴中的黄花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作者的顾影自怜,黄花外形上的淡雅、清秀和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词人借黄花反衬因思念而花容失色的自己,作者巧妙地用形象的“瘦”表达抽象的“愁”。声声慢中的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写于晚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

7、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1)作者借残损凋零的黄花喻指漂泊残老的自己和风雨飘摇的国家,“堪摘”暗指人老珠黄无人怜惜,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直是伉俪情深,夫妻恩爱,志趣相投,经常一起踏雪寻梅,品诗论画,观赏美景,可是现在呢?作者想起昔日看到美好的黄花,夫妇总是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自己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而此刻自己却是形影相吊,恓惶茕孑,无心赏花,亡人已远,音容犹在,事过境迁,情何以堪?(2)作者

8、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历史巨变,目睹了国破山河碎,饱尝了时代苦难,再加上作者的士大夫情怀,作者才如此伤感。作者借残损的黄花伤己、伤时、伤国。2、自读并比较醉花阴声声慢中愁绪的不同醉花阴中是相思闲愁,是浪漫的愁、是怀着期盼与等待的美丽的愁;声声慢中是家国悲愁,饱含着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之苦,是绝望的、压抑的、难以诉说的愁。总结:从黄花意象背后,我们读出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和主人公愁苦的情状,体会到了诗句意象背后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里第一个象和景指诗词意象浅层的形象,第二个象和景指诗词意象深层的情感和思想。我们赏析诗词,一定要读出它的深层内涵。比如孟浩然的春晓表面似乎只描写了诗

9、人春日酣眠醒后发现落红遍地的情景,“花落知多少”深层则暗含着惜春、惜时的思想感情。3、作者还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愁绪,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明确:我最喜欢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形单影只,只有残损的黄花在这清冷的秋风中与我相伴,我苦苦寻找,寻找我逝去的青春,寻找我魂牵梦萦的丈夫,寻找我失去的藏书和金石,寻找我们曾有过的幸福生活。可眼前却四壁空空,冷冷清清淡淡,孤苦伶仃的我,内心涌起万千愁思和悲痛。作者从动作、环境、心理对愁苦的情状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描摹,为全诗奠定了凄惨悲凉的基调。五、课堂小结通过对比赏析,我们体会到作者早年的“愁”是相思闲愁;晚年的“愁”则是在历经国破家亡夫丧后的悲愁。真是“一般黄花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赏析意象,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把握情感主旨。请同学们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让我们在吟咏背诵中结束对本课的学习。六、课后作业1你对本课还有别的疑问和理解吗?请写成小论文,如果没有请任选一首词改写成散文。2积累有关黄花、梧桐、黄昏、酒、雨等意象的诗句,体味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板书设计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