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 1 课:“电气时代”到来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工业革命后,机器打工也迅速发展,蒸汽动力已不能适应大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9 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电磁学完善,为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电力广泛运用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政治前提: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标志(核心):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意义: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发源地:英国和德国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3、为电机的创造 和电力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法拉第创立的电磁学理论。 4、电力应
2、用的领域: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和日常生活等。 5、电力应用的影响: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四大新型支柱产业。股份制公司成为企业的主导形式;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出现。 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7、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改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注入了动力;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8、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
3、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第 2 课:工业革命的新发展 1、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另一标志性的动力机。其影响:把由电机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其推动下,汽车和飞机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和产业部门迅速崛起,并最终取代蒸汽机成为现代动力机中的主力军。 2、让现代汽车 工业起步的是:德国人本茨和戴勒姆:美国福特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汽车的影响: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活动半径,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出行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内涵。 3、飞机:是人类发明的最便捷的交
4、通工具。时间: 1903 年,人物:莱特兄弟宣告了航空时代的到来。飞机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用于战争;宣告了航空时代的到来,伴随民航事业的发展,飞机成为最便捷的远程交通和运输工具。 4、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要热爱科学,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并运用它为人类造福。 第二单元: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第 3 课:科学的长足进步 1. 近代科学能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
5、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科学家本人勤奋刻苦和探索钻研精神的结果。近代著名科学家有: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2. 牛顿的贡献: 1687 年发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明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 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 3. 达尔文的贡献:将生物学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1859 年出版物种起源,系统阐明了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的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作出了人类起源与古猿的结论,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论的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科学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对人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4. 爱因斯坦的贡献: 20 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1905 年创立了狭
6、义相对论,为人类研制核武器和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1916 年,他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影响:相对论加深了人们对时空和物质运动的认识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 4 课:欧洲启蒙运动 1、 启蒙运动:时间: 18 世纪。地点:欧洲大陆。性质:思想文化运动。内容: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 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抨击,对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意义(作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心:法国。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2、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其主张: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影响:他的思想对法国影响最大,后人称
7、“ 18 世纪时伏尔泰的世纪”。 3、 孟德斯鸠: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理想 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在此体制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三权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指导了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 4、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宣称人生来自由,人民的主权高于一切;他提出“社会契约论”。影响: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圣经”,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5、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共同主张:都怀疑和反对教会的权威,发对君主专制;强调人要有独立的精神状态,用理性知道自己的行动;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共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第 5 课:文学艺术的
8、繁荣 著名文学 家: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仲夏夜之梦和威尼斯商人。托尔斯泰: 19 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的社会万象和人生百态,堪称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美术: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提现了“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梵高: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后人称为“狂人”画家。代表作向日葵。 3、音乐:德国的贝多芬,交 响曲作家,被后世尊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代表作英雄交响曲。 第三单元:急剧动荡的世界 导言:急剧
9、动荡的表现: 20 世纪初,人类历史从近代迈入了现代时期。现代世界风云变幻,急剧动荡,革命和战争成为时代的特征,在半个世纪内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中国先后爆发了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 7、 8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一战的背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了,资本主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由此形成两大对立集团(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三国同盟:德、奥匈、意大利( 1882年最终形成);三国协约:英、法、俄( 1907 年
10、最终形成)。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强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直接原因: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争霸斗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依据: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而战)。开始标志: 1914 年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一战的主战场在欧 洲,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其中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是西线战场。 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时间:1916 年 2 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凡尔登战役后,战略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
11、有: 1917 年4 月,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 1917 年 11 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出大战; 1918 年 11 月,奥匈帝国无条件投降; 1918 年 11 月 11日,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7、一战的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8、一战的教训:以 协商与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战争,反对恐怖活动,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9、一战的影响: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破坏,但从客观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它客观上引发了一系列革
12、命运动,改变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战略格局,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第 9 课: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俄国是经济、文化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沙皇统治下 的俄国,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斗争不断高涨; 1917 年爆发的二月革命使人民群众得到了锻炼,为十月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俄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正确领导。 2、 二月革命: 1917 年三月,彼得格勒的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十月
13、革命:在四月提纲中,列宁号召无产阶级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并制定了党的方针、政策和策略,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1917 年 11 月 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临时政府被推翻,国家政权归工兵代表苏维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4、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贫穷落后的俄国建成繁荣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前提。世界意义: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深刻的影响了了世界历史进程。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
14、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它使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实践,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5、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1):背景: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目的:保卫苏维埃国家。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国家生活转入战争轨道。作用(评价):集中全力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对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具有重大作用,但这一政策的实行也存在不少弊病和错误。 6、 新经济政策( 1921 1929):背景: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为了恢复进一步恶化的国民经济, 1921 年 3 月,列宁断然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实行新经
15、 济政策。内容:实行粮食税收制;多种所有制,商品买卖制,按劳取酬制。作用: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7、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启示: 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和国情的需要制定政策。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 10 课: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工业化: 1926 年,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成就:不到 10 年时间,苏联的工业总产 值就超过德、法、英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
16、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影响:为维护苏联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奠定了经济基础(积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消极)。 2. 农业集体化( 1927 1932):背景: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内容:加速实现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作用:力图把技术落后、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改造成采用先进技术和集体经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特点:通过行政手段组建集体农庄;认识:经济建设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不能虚假、冒进。 3. 五年计划: 1928 年起开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体 制:国家计划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影响: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4. 肃反运动( 1934 193
17、8):导火线: 1934 年 12 月 1 日,基洛夫被刺案件。 事例:四次莫斯科大审判;特点:肃反扩大化,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后果: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干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强化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影响了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 5.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936 年制定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特点): 30 年代形成的过度集中的国家计划 管理经济体制及以个人专断为特征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严重压制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教训:严重压制了广大干部
18、、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更严重的是致使社会主义丧失自我完善的活力和机会,影响了党心、民心的指向。 6. 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和认识: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注重农、轻、重平衡发展,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顺应时代潮流,实行 积极有效的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开拓创新。 第 11 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 巴黎和会( 1919 年 1 月 6 月):实质:大国重新争夺世界霸权。操纵
19、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会的主要目的: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按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分为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合约两部分)及其他一系列和约,和约对德实行 严惩。巴黎和会的作用:暂时调整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期间,无视中国收回日本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等正当要求,引起了国内的强烈不满,最终引发了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 1921 年 11 月 1922 年 2 月):原因: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十分尖锐。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美、英、日等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20、及限制海军军备。实质:资本主义大国重新分割中国。操纵国:英、美、日三国。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和五国公约。九国公约影响:使中国由日本独霸的局面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支配的局面。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的作用:暂时调整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以大国强权政治为基础。评价: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结为一体,基本上完成了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史称“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被列强标榜为“和平”体系,实际上它隐藏着难以克服的新老
21、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仅仅维持了 20 年的和平, 1939 年第二次世界 大战爆发了。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决定成立国际联盟, 1920 年正式成立,它实质上是用来维护战后帝国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 1933 年):背景(一战后,西方国家进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发展时期,法、德、英三国的经济先后超过了战前水平,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但内部隐藏着危机)。开始: 1929 年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特点:持续时间长( 1929 1933 年)波及范围广(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强(工业、农业、金融、贸易无一幸免)。影响:引发了各国的国内的政治与社
22、会危机,也加剧了 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西方世界面临新的变革与动荡。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通过对内改革,即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而德国和日本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 第 12 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 1、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从整顿银行业开始;实施事业救济和“以工代赈”;整顿工业,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这是整个新政的基础和核心(其目的是克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并协调劳资关系);颁布农业调整法,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累进所得税制,抑制巨富,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罗斯福新政的作用(评价):罗斯福 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使美国避免了法西斯道
23、路,并为美国以后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罗斯福说,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应用”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和指导(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1927 年,墨索里尼纠集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1933 年 1 月,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30 年代中期,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的过程中逐 步确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 4、 德国法西斯的恐怖统治: 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迫害犹太人;取缔其他一切政党,
24、实行纳粹一党独裁。法西斯专政的特点:资产阶级实行的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统治。 第 13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 二战爆发的背景: 战前,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国际局势动荡,疯狂扩军备战,大肆对外扩张,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1937 年,德意日三国以反共产国际协定为纽带,形成了“柏林 罗马 东京轴心”的军事政治集团;英法等国为了维护现状,采取了妥 协、姑息的绥靖政策。 2. 慕尼黑会议内容: 1938 年 9 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南部慕尼黑开会,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使绥靖政策达到顶点。 3. 绥靖政策的实
25、质和影响:英法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其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以期达到英法“避战求和”、“祸水东引”苏联的目的,绥靖政策的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深了苏联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影响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形成,使一些中小国家倒向德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 二战全面爆发标志: 1939 年 9 月 1 日,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于 9 月 3 日对德宣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6 月 22 日,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
26、发。 第 14 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 世界法西斯同盟形成原因:共同的斗争目标,面对共同敌人,使反法西斯各国逐步走到了一起;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 2、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标志: 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45 年春,苏美英军队协同作战,完成对德国军队的分割,并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 年 8 月,苏联红军、美英军
27、队和中国军民相互配合,对日本法西斯实施最后打击,迫使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2 1943 年的欧洲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红军取胜), 1942 年夏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战役(美军取胜), 1943 年夏 英军在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英军取胜)。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显示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城市,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 4、 雅尔塔会议: 1945 年 2 月是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最重要的会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会议内容: 彻底打败德国,战后由苏美英法死过分区占领,进行民主改造。缔结了雅尔塔秘密协定,规定了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库页岛
28、和千岛群岛归苏联,维持外蒙古现状, 5、 1944 年 6月 6 日,诺曼底登陆,英美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6、 德国战败投降: 1945 年 4 月,苏军和美军在易北河会师, 4 月 30 日,苏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屋顶, 5 月 8 日,德国正式向同盟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7、 二战结束的标志: 1945 年 9月 2 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家的胜利,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二战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行动,共同战胜邪恶的法西斯。其他原因:反法西斯
29、战争的正义性,反法西斯同盟的总体实力大大超过法西斯。 第四单元: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 第 16 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1、 美国经济的发展与演变:原因: 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财政赤字,扩大社会福利,刺激投资与消费。发展情况: 20 世纪 50 60 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1973 年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80 年代后,实施经济复兴计划,美国经济走出“滞涨。经济发展的四个变化(特点): 战后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部门的比重不断下降,服务行业比重迅速上升。美国企业出现了以“混合合并”为主的第
30、三次合并,大公司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垄断企业和小企业并重的发展道路,出现了 生产集中与分散并存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与世界市场关系密切,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2、 欧洲联盟:成立原因:战后,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极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走上了联合的道路。欧洲联盟形成的经过: 1951 年,西欧六国组建“欧洲煤钢联营”,从经济联合着手,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 1958 年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 年建立“欧洲共同体”;此后,欧共体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组织规模逐渐扩大,二是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从关税到经济、货币联盟; 1993 年 11 月,欧共体十二国正式结成欧洲经济
31、政治联 盟(建成欧盟)。 1999 年初,正式使用欧洲国家统一货币欧元。性质: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结成的高度一体化的经济政治联盟。作用: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它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加强了西欧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了国际格局想多极化趋势发展。 3、日本成为经济强国:日本 20 世纪 80 年代下半期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从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3、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原因: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独占日本后进行民主改革,在冷战的背景下对日本进行积极扶持。内因:日本政府与人民自身的努力,经营 管理的不断改善;提倡“教育立国”、“科技立国”、“贸易立国”
32、。 4、 战后,美欧日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和平发展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重视教育;都吸取了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第 17 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 赫鲁晓夫改革( 1956 1964):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渐影响苏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 1953 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期的一些路线政策作了调整,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内容: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提 高农业经营投资,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凡冤假错案,加强民主与法制;外交上,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评
33、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有明显的应急性、局部性和肤浅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包括: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三个改革的共同点: 都想突破斯大林模式;经济改革受到阻碍,没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政治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矛盾激化。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6 1990):背景(原因):苏联政治经济危机相当严峻;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宣布对国家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以根本变革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纲领。政治上, 1990 年,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
34、苏共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苏共二十八大确定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结果:导致苏联解体。 4、 苏联解体的标志: 1991 年 12 月 21 日,原苏联 11 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停止苏联的存在, 12 月 25 日苏联国旗降落,标志苏联正式解体。解体原因: 根本原因(历史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使经济缺乏活力,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导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5、 匈牙利改革: 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局势发生变化(受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
35、),东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走上改革的道路,其中,匈牙利改革具有代表性。内容:政治上, 1956 年卡达尔上台后,采取宽容政策,稳定社会秩序,为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经济上, 1968 年元旦在全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将计划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 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果:失败。 1990 年匈牙利社会党(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党地位。 6、 东欧剧变的表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东欧各国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先后发生了巨变,执政 40 多年的共产党接连丧失政权,改换国名,社会制度发生蜕变。 7、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内因(根本原因):斯
36、大林模式使经济长期处于困境;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失败,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第 18 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先后席 卷亚非拉各洲,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2 印度:印度人民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 1947 年 8 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河巴基斯坦宣告独立。印度独立后,走上了民族振兴道路。 90 年代后,政府大力调整政策,实行开放和经济“自由化”政策,印度成为亚洲举足轻重的力量。 3 新加坡和韩国迅速崛起的原因 :20 世纪 60 年代,新加坡和韩国抓住西方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
37、整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地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4 非洲: 1960 年被称为“非洲年”,因为这一年有 17 个非洲国 家独立。 1990 年,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 5 拉丁美洲:二战后,巴西、墨西哥等国曾出现过“经济奇迹”;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亲美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9 年 12 月 31 日,美国把运河及运河区正式交还巴拿马政府。 第 19 课:中东战争 7. 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人民严重关注和忧虑的国际冲突的热点。从 1948年 5月以色列国宣告成立至 1973
38、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家之间发动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8. 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及影响: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家都认 识到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为中东地区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 9. 1964 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等 8 个组织联合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运动获得新的发展。 10. 中东问题的焦点和关键:巴以之间的冲突与和谈。 11. 巴以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人民要求恢复原属自己的土地,以色列则用实力维持现状。 12. 巴勒斯坦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 大国的插手,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宗教、种
39、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矛盾更加复杂。 第 20 课: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原 因): 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冷战的概念:指二战后,从 1947 年到 1991 年,美国带领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武力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冷战开始的时间、标志: 1947 年,杜鲁门 主义的出
40、台。 美苏冷战的表现:政治上,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而苏联则联合东欧各国在政治上建立了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美苏冷战激化的表现: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 1949年)导致两个德国的诞生。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9 1961)的后果是“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成为美苏冷战加剧的标志物)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被美国发现,美国即封锁古巴, 美苏之间战争一触即发。结果:美苏双方都作出让步,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保证不侵略古巴
41、,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东西方之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20 世纪 70 80 年代的美苏关系:由于战略核力量基本接近,形成了“核均衡”。导致 70 年代美苏关系缓和。 80 年代初,美国里根总统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使双方关系再度紧张。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1989 年下半年东欧剧变和 1991 年苏联解体。 总结: 20 世纪是人类社会饱受苦难、历经曲折的年代,其具体表现有: 20 世纪上半叶连续遭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下半叶又陷入长达 40 多年“冷战”的磨难之中。 第 21 课 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课本 121 126
42、页) 1. 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其特征: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政治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多个综合实力强的国家和国家联盟)。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力提高。 2.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 WTO)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于 1948 年在日内瓦成立的关贸总协定( GATT),推动世界贸易 自由化的实现。目的: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世贸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其职责主要是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3. 中国于 2001 年的 1
43、1 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中国的加入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这有力的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4.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趋势走向是:两极 一超多强 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演变;在多极化趋势形成的过程中,“一超多强”态势最突出的表现是: 1991 年的海湾战争和 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 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一超多强”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局面。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欧盟等。 5. 科索沃战争: 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了代号为“联盟行动”的科索沃战争,战
44、争以北约占领科索沃战争,战争以北约占领科索沃而结束。科索沃战争说明了: 科索沃战争史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目的没有实现。 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 联合国在国际事 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6.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二是进一步对外开放,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三是要深化内部改革,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面对政治多极化趋势,我国最主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综合
45、国力。 7. 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地球生态环境危机、核战争的威胁、人口爆炸性膨胀、资源日益匮乏、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其中,人口过度性膨胀成为 制约发展中国家健康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措施):依靠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协调行动。具体办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科技进步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防止核武器扩散;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单元 20 世纪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 23 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课本 133 139 页)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20 世纪
46、四十年代);主要标志: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首先兴起于美国,随后扩大到西欧、苏联、日本等一些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3、 由于 20 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4、 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 1942 年底,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如核电站) 5、 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 1957 年 10 月,苏联成功的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空间技术的发展历程:人造卫星 载人宇宙飞船 宇宙空间站 航天飞机等,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已实现。 6、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影响。 3、科研探索领域的开阔,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 。